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菁菁校园 > 宦海浪淘 > 第一十一章

宦海浪淘 第一十一章

作者:匿名 分类:菁菁校园 更新时间: 来源:本站原创

杨颖对方敬德不由得暗自钦佩,为了掩饰她受利欲驱使让那对青年明天来的托词,她殷勤地给他斟了一杯茶,用半开玩笑的口吻说“方科长,你是来指导工作,还是视察工作?” “视察工作是指领导而言,我一个小小科长,那有资格视察?不过,因为我是主管婚姻工作的,若说指导工作的话,也勉强说得过去。”然后话峰一转,出其不意地:“你今年上半年,总共买进了多少对结婚证!” “300对”她脱口而出。 “办理了多少对结婚登记的?” 她不假思索地:“320对。” 方敬德“噢”了一声。 她忽觉失言,后悔不迭。 “柜子里还有多少对结婚证?” “我没数。” “我可以看看吗?” 杨颖更加意识到不妙,犹豫了一下,无可奈何地打开了柜子。 方敬德数了一下柜子里未办理登记的结婚证,正好80对。 方敬德不禁为自己的初战告捷而欣喜不已,郑色道:“杨颖,你上半年共买进了300对结婚证,已经办理了320对,柜子里还有80对——怎么多出100对?” 杨颖所担心的破绽终于暴露了,眼里闪出惴惴不安的神色,并感到难以自圆其说。 方敬德据此与他发现她和季良一手钱一手结婚证,不交买结婚证交款收据和借条,也取结婚证的反常现象断定,多出的这100对结婚证,杨颖很可能没交给季良交款收据或借条。 为了防止杨颖事后变卦,或者在他已查实的问题上做手脚,方敬德说:“杨颖,你把我核对的情况写一下。”为了迷惑她,不至于使她产生多大后怕,又说:“我回局看看问题出在哪儿,很可能出在借条上。” 尽管如此,惶惶不安的杨颖因做贼心虚,还是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用近乎于乞求的眼神望着他,希望他放她一马。他见她不表态,似乎有所顾忌,并用妩媚、灼热的眼神望着他。但,他却不为所动,一则因为,他从不被带有色情挑斗的目光所诱惑;二则,他对杨颖变相贪污结婚证款的行为极为愤慨、厌恶。不会因为她的乞求乃至于诱惑而放弃原则! 见杨颖不肯写,方敬德采取了欲擒故纵战术来缓和气氛,含糊其词地说:“你记一下吧,时间长了容易忘,问题很可能出在收据或借条上。” 尽管他一再解除她的顾虑,但因究竟何故杨颖心里明镜似的,唯恐留下字据给自己带来祸端,仍然迟迟不肯动笔。 方敬德见她既不承认多出的那100对是何缘故,也不肯写笔录,越发意识到此系此地无银三百两,如不给她施加点压力,她是不会乖乖就范的,便沉下脸说:“你若再不写,我只好打电话请沈局长来了。如果沈局长来了你再不写,沈局长很可能会找你的主管领导,那,对你就不利了!” 这一招果然灵验,她眼里闪出畏怯,无可奈何地拿起了笔。 方敬德看了她的笔录,感到虽然个别地方欠通顺,但尚基本符合实况,又让她在笔录上签了字。 五 方敬德刚迈出杨颖的办公室,已感到她和季良的舞弊行为要暴露的杨颖,在越想越惶恐的同时,陡地意识到应该赶快给季良挂手机…… 季良听了杨颖的倾述,悚然一惊,埋怨道:“你真是个笨蛋,怎么能把买进的结婚证说少了,把办理的说多了……” “就是把这两个数颠倒过来说,也没有用,他还核对了我买进和办理的结婚证数——也能查出来……” “那,你也不该写笔录,笔录就是证据,岂不等于将把柄交给他了吗?” “我也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写的,被查出漏洞来,我本来就害怕,又加上我不写他震乎我,我更吓懵了。你光埋怨我有什么用,咱俩是一根绳上的蚂蚱,快想对策吧!” 季良由于慌恐,也一时无策。但,他又不甘心在杨颖面前显得无能为力,便来了个缓兵之计:“你先把电话挂了,等会儿我再告诉你怎么办!” 季良在办公室来回踱着步,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根连一根地吸着烟,两眼似在冒火,苦苦地思索着对策。他霍地意识到:其实,方敬德的矛头是冲着我来的,这不过是他的迂回战术……因为我在舞场冒犯了他,这显然是他寻衅报那一箭之仇!而金凤这个骚货又出尔反尔,把我有小金库的隐密泄露给了他,致使他对我借给金凤那笔款的来路,产生了来自受贿的嫌疑。他所以去核对杨颖的结婚证,是想从杨颖那儿寻找整我的突破口。 季良既怨恨金凤泄露了他小金库的隐密,引起了方敬德对他的进一步怀疑;又憎恨方敬德得寸进尺——从他的手上夺去了他所钟情的金凤还不满足,还欲置他于死地;更担心杨颖被方敬德抓住的这个把柄,不仅暴露了他与杨颖同流合污,还会导致方敬德顺藤摸瓜——追查出他和杨颖的其它问题。并会像导火索似的,促使局领导或有关部门,介入追查他的所有问题,葬送了他的仕途甚至于终生。 季良开始懊悔自己的粗心大意,尤其是不该在方敬德写材料时,既不收杨颖的收据也不收借条,就把结婚证给了杨颖——尽管他看似在低头写材料,其实是用这种假相来麻痹我,让我产生一种错觉。 也许是急中生智吧?他的脑际豁然闪现一缕亮隙,一条妙计旋即形成。急忙给杨颖挂手机。 心惊胆战,急切地盼望着季良回话的杨颖,一听是季良的声音,忙问:“季良,有办法了吗?” 季良沉着地说:“你就说在我这儿打了一张150对结婚证的借条——你在我这儿有一张50对的借条,我再在50前边加一竖……”如释重负的杨颖转忧为喜:“季良,你真聪明!” 乘公交车的方敬德回到科里,正欲核对季良收的杨颖的取结婚证的交款收据和借条,金凤推开门:“方科长,杨颖的电话。” 季良听后,脸上露出得意的神色。 本以为有把握查出杨颖结婚证问题的方敬德,在听了杨颖电话里说的“我想起来了,大约在二个月前,我在季良那儿打过一张150对结婚证的借条。”时,顿时傻了眼了,泄了气。 方敬德从季良对他的怨恨目光中,似乎意识到在他从街道回局的途中,杨颖好像同季良通过电话。并认为一向得理不饶人的季良,很可能不会就这样善罢甘休,所以,他便向沈局长汇报了这件事,并把杨颖的笔录也交给了沈其明。 沈其明看着杨颖的笔录,思索着方敬德向他反馈的杨颖写笔录前的胆怯神态,脸上现出严肃的神色,若有所思地说:“你核对出杨颖的结婚证数有出入,再回局里核对季良收的杨颖的收据和借条,必然会顾此失彼,在回局的过程中杨颖肯定会和季良通电话、采取补救措施。再说,这样的事至少也应该两个人去。杨颖的笔录先放我这儿吧,不要外传!” 方敬德虽对沈其明的指点颇为钦佩,但遗憾的是已悔之晚矣。 方敬德离开后,沈其明又与自己下基层听到的,有关季良与杨颖有一手钱一手结婚证的反映,以及局里人对此类等问题的反映联系起来,感到季良经济方面的疑点太多,性质也很严重,如果再不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一旦被有关部门发现、查出,不仅对自己这个主管领导不利,对一把手,对整个局,甚至于也会给全区带来难以挽回的影响。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沈其明对此事的认识和处理方法越发趋于成熟,认为此事如同痈,早晚得出头,虽然暂时蒙混过去的季良,很可能会反咬方敬德一口,但,终究纸里捂得住烟,却包不住火。 因而,沈其明在把杨颖的笔录给祝冠英的同时,也谈了自己的看法…… 祝冠英看了笔录后,首先促使他想到的是他曾让杨颖为他办的汤福田进城的事,担心杨颖结婚证的问题被查出后乱了方寸,吓破了胆,把他扯出来:也担心季良给他的购买《新婚夫妇必读》书单位的那一万五的好处费,被季良牵扯出来。 虽然祝冠英当即意识到很可能是提成钱,但在贪欲心理的驱使下,他还是收下了,并问过季良有没有方科长和沈局长的份。而季良却谎说“他俩不知有好处费,所以没有给他俩。”祝冠英不以为然的笑了笑,心中略感宽慰。其实,季良曾在方敬德面前透露过有提成,方敬德当即表示不能提成;季良虽然表面赞同,但却又闪烁其辞地向沈其明流露过,而沈其明却严肃地说:“以职务之便提成,和贪污同罪!决不能干!羊毛出在羊身上,不提成,让货主把书价降低百分之三十,还可以为办理结婚登记的减少一点负担——本来,我就以为搭车销售属于摊派……” 然而,季良虽然当面表示沈其明的意见是对的,但却财迷心窍,既不情愿放弃这块到嘴边的肥肉,又不敢独吞——怕一旦败露了没有人为他承担责任,开脱罪责的,会招至灭顶之灾:他何偿不晓得干这种事有风险,但他同时又认为,这样的事只要领导参与了,那怕是沾上点边,一是知情者怕得罪领导不敢揭发,不易出事:一旦出了问题,领导也会翻手云覆手雨,及时地采取补救措施,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或将事态消除在萌芽之中:二是一旦难以消除,也往往是由沾边的领导来承担主要责任。而一般工作人员尽管是具体实施者,也往往只负次要责任。因而,季良以为只要领导收了提成款,就意味着得到了领导心照不宣的默许。所以,季良又物色上了利欲熏心的祝冠英当保护伞。 祝冠英颇感庆幸的是,季良有股随机应变的机灵劲儿,不仅使方敬德在杨颖那儿查出的疑点不攻自破,还令方敬德陷入被动局面。 因而,祝冠英果断地说:“沈局长,笔录先放在这儿吧。你转告方科长,此事到此为止。再说,你叫方科长核对结婚证对数,也没让他去查杨颖的结婚证,他有什么权力擅自查杨颖的结婚证实则间接地查季良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