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架空历史 > 网游之错乱时空 > 第45章 再续前缘

约莫五分钟的光景,凌天不知躲过多少次暗器的袭击,若非真气不继的话,使得移动速度略受影响,或许他有全身而退的机会。 急促的足音响起,表示凌天的厄运还没有结束。 有了胡乱闪躲暗器的经验,首次受伤后,凌天终于学乖了,迅即朝着足音的相反方向狂奔而去。 当凌天聚气奔跑的时候,遭飞蝗擦中肩膀的小伤口,竟然痒得令人难过,于是以左手手指去抓,结果是愈抓愈痒,让他感到很不方便。 足音愈来愈大,表示敌人正逐渐接近中,凌天才注意到自己的脚力不若以往敏捷;如此现象是有些异常,然他却不知问题是出在那里?也无暇探究。 虽然凌天还不知道敌人是谁,却可以明显感受到全身上下已被对方气劲锁死,除非自己可以加快脚步前进,或是利用地形地物掩饰予以甩开;否则,终将被敌人追上,且肯定难逃一劫。 绕着林中小径跑,于转弯处,凌天瞥见身后十丈外,至少有三名蒙面者正紧追不舍着,他只好忍着肩痒的难过,双手快速摆动,以增加跑步速度。 由于杂树林内的树木高低参差不齐,有些枝桠横生处还不到五尺高,使得凌天需要矮着身子,方能从枝节下通过;因此,只要自己能够逃离茂盛浓密的树林,来到空旷之处,不仅可以重见光明,更可以一展所长,乘风而去。 皇天不负苦心人,就在蒙面人即将追上之际,彼此距离仅余十步左右,前方豁然开朗,赫然是一处平台,而平台尽处就是山崖;对凌天来说,只要跃往山崖,就能将紧追不舍的讨验鬼,真正的抛之脑后,洒然飘离。 纵使自己体力急速下强,凌天依旧咬紧牙关地向前冲刺,终于抵达平台边缘,而三名蒙面人则追近到五步附近,与他仅是一线之隔而已;对一般人来说,前有断崖后有追兵,已是陷入万劫不复的绝境中,然凌天则是甘之如饴,且毫不迟疑地朝着山崖纵身跃下,此举倒是出乎三名蒙面人的意料之外。 正当凌天庆幸自己逃离虎口时,才注意到自己的左手手指渐呈墨绿色,方明白原来是中毒犹不自知,难怪体力及真气会衰竭得这麽快。 因为真气不继而运行不顺,让凌天无法有效地控制身体周遭的气流,使得御风飞行不再随心所欲而状况百出;时而像滑翔翼失控般在空中乱晃,时而像降落伞断了线般急速下降,确实险象环生,令人胆战心惊。 凌天心知肚明问题出在那里,于是尽量控制自己身体稳定及下坠速度,务期在真气耗尽前落到山谷;只可惜天不从人愿,就在他低头俯视下面时,突然眼睛为之一花,脑筋一片晕眩,竟然在半空中昏迷了。 山雨欲来风满楼,可说是历史名都洛阳目前情势的最佳写照。 自从大唐天子李世民抵达伊阙以来,缘于大唐和曹魏两大敌对阵营,仍处在互相摸索对方虚实的阶段,以及在为大战做最后的部署,所以双方连零星的战斗都没有,使得洛阳城外围百里内显得格外的宁静。 虽然洛阳城没有爆发战事,却不代表两国可以和平相处;因为大唐天子又故计重施了,表面上是枕重兵在孟津、太谷两地,并由李积与李靖两大名将督军,作势要从西面及南面进犯东都洛阳,实际上则非如此。 比皇上车驾提早一个月启程,由柴绍与长孙顺德两名大将率领的五万大军,早已神不知鬼不觉地渡河东行,暗中收拾黄河北边的重镇河阳城,并肃清数十里方圆内的曹魏残余势力,且可随时渡河支援孟津。 至于驻扎在太原基地的精锐唐军,则在杜伏威与庞玉两名大将领军之下,分别顺着汾水、沁水及太行山悄悄地南下,一路攻克上党、高都等地,最后进驻黄河北岸的河内及武德二郡,似有进窥荥阳、陈留等洛阳东面重镇的企图;由此观之,大唐的策略非常明显,就是要孤立洛阳。 至此,黄河以北的曹魏领地,大部份都落入唐朝手里了。 一样的地方,河山景色依旧,唯观者的心情却有不同的感受;在文武重臣的陪伴下,大唐天子李世民重登伊水西岸的龙门山,远眺巍巍壮观的洛阳城,其心中不禁忆起阵亡战场的爱将罗士信,脸上流露出惋惜的神色。 素有天策府第一谋臣雅称的房玄龄,在上次洛阳大战时,就是时为秦王李世民的重要参谋,如今再陪着主君重临旧地,他的感慨特别深;因为他忽然感觉远方的洛阳城非常的生疏,于是藉景抒情地道:“皇上,眼前景色看似一样,好像回到从前的样子;不过,微臣总觉得似是而非,因为洛阳城不再是我们认识的洛阳城,而是一座我们完全陌生的城池!” 来此最久的李积也有相同认知,乃点头附和道:“末将也有同样看法。自时空发生变化以来,为了军事上部署的必要,末将已走遍孟津、谷城、伊阙一带,更曾亲自探查当地里民的生活起居状况,方惊觉此地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等,全都和我朝有所不同,而是属于秦末及三国时期的混杂情况。” 这种两个时期人民并存的情况,自车驾出潼关以来,屡见不鲜,所以大唐天子李世民闻言并不感到诧异,反而意有所指地问道:“时空已变,我们当然再不能拘泥于旧有的认知,划地自限,而应该敞开胸怀,勇敢地去面对不可未知的时空演变;众卿,有谁可以告诉朕呢?” 的确,当东都洛阳附近的居民,是以秦末及三国两个时期为主时,对唐朝来说确实是很棘手;因为,以当地居民的立场来看,在不清楚唐朝的状况下,只会将其视为新的侵略者而已,绝不会高举双手表示欢迎之意,更不会开城门相迎;因此,大唐天子李世民之所以会这麽说,是感受到百姓冷漠之故。 由于在场的文武重臣,除了房玄龄与李积两人外,均未能掌握到皇上的意思,因而没有人抢先回应,以表达与众不同的见解。 经过半盏热茶的等待,众卿依然没有回应,着实让大唐天子李世民感到相当意外,同时脑海里不禁想起凌天与张良两人;接着,神色微愠地道:“众卿是朕的左右手,国家的栋梁,在面对不可预知的未来时,岂可胸无定见;若是如此,朕又何需远道来此督战,乾脆窝在长安城坐井观天算了!” 听出皇上语气不悦,除了房玄龄、李积等少数几位重臣外,大部份的文臣武将闻言莫不感到汗颜,于是赶紧搜索枯场、绞尽脑汁,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想出一些看法,以突显个人的才识。 看着同僚们正位此而伤透脑筋,沉思已久的房玄龄决定帮众人说项,于是神情笃定地道:“皇上,纵使时空异变已逾八个月了,天下局势亦逐渐明朗,然要据此推论可能状况,以因应未来的演变实属不易;况且,还有很多地区情况不明,讯息不足,连张良、韩信等秦末汉初的先贤都陆续出现,更难断言其他朝代的杰出人物有否来临;因此,微臣斗胆请陛下将未来的忧虑暂搁一旁,或是谕旨两位钦天监大人研究办理即可,应以东都洛阳为先为重。” 李积接着进言道:“皇上,末将认同左仆射房大人的看法;如今,在曹操手中的洛阳城,绝非往日王世充时期的洛阳城可相比拟,再加上战神韩信及神秘的秦某人的助阵下,更是如虎添翼、实力倍增;所以,李元帅及末将曾多次商议,皆认为我方应多费思量,以保万无一失。” 听完两人的建言后,大唐天子李世民肃容道:“两位卿家的意思朕明白,也同意此事应等大局底定后再议;不过,众卿身为朝廷重臣焉能无远见,希望众卿以此为戒,切勿让朕失望!” 随行的文臣将官闻旨,齐声称是。 洛阳西南二十里处,位于伊水两岸,东为香山,西为龙门山,二山耸立,望之若阙,自古以来即有伊阙之称,或称龙门。 位于伊阙城南的营区,是大唐天子李世民的临时行宫。 李靖接获圣旨后,迅即将军务交由长孙无忌大将负责,再由秦琼与薛仁贵两人陪同,沿着伊水西行,火速赶赴行宫觐见皇上。 与会的重要将领,除了李靖与秦琼两人外,尚有李积、尉迟恭、程咬金、唐俭及兼程渡河赶来的柴绍,当然左仆射房玄龄亦在场。 大唐天子李世民看到众将齐聚,神情愉悦地道:“众将辛苦了!” 会议即将开始之际,李靖抢先请示道:“末将请皇上恩准薛副将列席。” 此话一出,与会者除秦琼外,咸感愕然。 严格来说,区区一名副将,实在不够格参加皇帝亲自主持的军事会议,唯薛仁贵却是唯一例外者;因为他曾经深入虎穴许昌查探,获知重要敌情,所以元帅李靖要他参与,以便皇上可以亲询;更重要的因素是,来自李靖受到凌天的影响,于是尽量让他有发挥的机会,展露过人的才华。 其实,在时空异变之前,大唐天子李世民对薛仁贵的印象不深;而在张良与凌天两人现身长安后,薛仁贵优异的表现就像闪亮的新星般耀眼,终于让大唐天子李世民注意到他的才干。 与会将领的神情反应,大唐天子李世民是尽收入眼里,即使可以察觉出李积、尉迟恭、程咬金与唐俭四人持反对的态度,却断然应允道:“药师,薛仁贵可是在帐外等候,朕也想见见他。” 李靖欣然答道:“是!薛副将就在帐外,等待皇上召见。” 大唐天子李世民以手势示意与会者,表示不希望有人提出反对意见,于是迅即命令道:“叔宝,去领薛仁贵进来。” 秦琼奉旨起身离席,到帐外宣薛仁贵入内觐见皇上。 在李靖、李积、柴绍与唐俭四人分别报告完,洛阳城南面、西面、北面及辎重粮秣的最新情况,会议已进行半个时辰了。 听毕四人详尽的报告后,大唐天子李世民满意地道:“在各位的努力下,我方要击败强敌曹操,夺回东都洛阳,是指日可待的。” 接着,意有所指地问道:“有谁可以告诉朕,攻击洛阳的最佳时机呢?” 由于李靖心中早有腹案,闻言即率先答道:“洛阳城城高墙厚,富庶繁荣,兼有洛水贯穿其间,只要对方要死守洛阳城的话,我们在一年半载亦对其莫可奈何;因此,如何完成诱敌动作,才是当务之急,亦是攻击的最佳时机。” 显然李靖认为强攻洛阳城,在局势犹未完全明朗前,绝非明智之举;只不过这样的说法,似乎有些被动消极,所以很难获得与会猛将的认同。 尉迟恭闻言首先发难道:“想先引诱敌军进攻,我方再全面进击,这样的话竟然出自李元帅口中,着实让末将感到惊讶及不解……” 语气略为停顿后,神态傲然续道:“洛阳城已是三面受敌,再加上东边的合肥仍受南宋压制中,纵使曹操要死守洛阳城,恐怕亦无能为力;也就是说,只要我们能够切断洛阳与荥阳、陈留间的连系,要攻下洛阳这座孤城是清轻而易举的事;既然如此,我方又何必费思量去诱敌出击呢?” 程咬金支持尉迟恭的意见,接着附和道:“战神韩信精明无比,再加上神秘的秦某献计,曹操对我方的部署应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在这样的情况下,要让他们上当而主动出击,实比我方攻打洛阳城还难;所以,本将期期以为不可。” 不管是支持李靖诱敌出战的策略,亦或是表态反对,认为该全面进攻的主张,与会者无不尽情表达意见,使得现场的讨论气氛异常热络。 由于薛仁贵自认为资历、经验不能和座上将领相比,因而没有发言表示看法,仅是仔细聆听,藉机汲取相关见识。 大唐天子李世民静静聆听群将的意见,并没有特别表示赞成或是反对,而是微笑问房玄龄道:“听过各位将军的意见后,房大人的看法如何?” 房玄龄欣然答道:“启禀陛下,微臣支持李元帅的论点。” 在大唐天子李世民眼里,房玄龄具有智者的超然地位,自己虽非言听计从,也是谨记在心,于是点头道:“贤卿,朕愿闻其详!” 房玄龄摇头答道:“请陛下准许微臣容后再答。” 此话一出,含大唐天子李世民在内的所有人皆感到意外。 大唐天子李世民疑然问道:“贤卿,何出此言?” 房玄龄坦然答道:“微臣想先听过薛副将的看法后,再补述个人的浅见;所以,恳请陛下准许微臣的要求。” 大唐天子李世民闻言龙目为之一亮,终于明白房玄龄的用意,乃和颜悦色地应允道:“准奏!朕也想听听仁贵的看法。” 一名小小副将可以列席战前最高军事会议旁听,已是极为不寻常了,还能在皇上面前发表看法,更是破天荒的事,当然使得与会者大感意外;其中,熟悉薛仁贵才能的李靖与秦琼两人,则是替前者感到相当高兴;因为只要他能够掌握住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好好地表现一次,不仅可以让与会将领刮目相看,说不定还能够获得皇上的赏识,托付予重责大任。 终于有机会在皇上及众名将面前,表示自己的看法,薛仁贵的心情是既紧张又兴奋,于是战战兢兢地答道:“皇上,各位大人,末将才疏学浅,如有谬误之处,敬请见谅!” 大唐天子李世民审视着薛仁贵,已察觉到后者心中的紧张及压力,于是故意开怀大笑地道:“仁贵,但说无妨,各位大臣与朕都不会介意!” 薛仁贵闻言心情轻松多了,乃神情笃定地道:“自从末将亲探许昌回来后,对于东都洛阳的争夺战抱持着保留态度;首先,曹魏可以同时应付我方大军压境,及坚守合肥而不退,当非偶然,而是有所凭恃才对;只可惜,我们依然无法摸清楚对手的虚实,若在情报不足的状况下,而贸然开战的话,恐怕战果不太乐观。” 接着,意态自若地续道:“其次,自许昌到洛阳的路上,末将特别留意附近城镇的状况,总觉得魏军处处可遇、时时可见;很明显,魏国已将数目不详的大军化整为零,分散到洛阳、许昌、合肥、陈留各城的隐密处,际此情况未明的时刻,此举确可收到奇兵之效;基于以上因素,除非是战神韩信主动攻打我军,否则我方只能等待对手犯错,而不宜妄想孤立洛阳,以取得对战优势。” 众将听完薛仁贵的长篇大论后,虽然感受不尽相同,却也能收起轻敌的心态,不再小觑曹魏的实力。 对于薛仁贵的表现,李靖与秦琼两人皆感到相当满意。 房玄龄神情未变,仍是一副莫测高深的神态,语气坚定地道:“我方可以横扫黄河北岸诸城,并非实力优于对手,而是曹魏早已将主力部队南撤,选定在洛阳决战胜负;由此观之,在曹操旁边暗中献策的秦某,肯定对我方知之甚详,连太原的状况都一清二楚,使得敌我双方的优势为之逆转。” 柴绍闻言恍然大悟,难怪自己能够势如破竹地攻克数城。 稍后,房玄龄语带感慨地续道:“唉!若是凌公子在此的话,说不定可以告诉大家,曹操身旁的秦某是何方神圣,我方就能够及时因应了。” 柴绍想起凌天与张良两人,不禁脱口而出地附和道:“是啊!若是凌公子与子房先生可以留下来,眼前的困扰就可迎刃而解了;只可惜……” 柴绍本想说因为皇上没有强留两人的作法,才导致眼前的困扰,最后还是将到口中的话吞回去,以免徒增麻烦。 闻弦歌知雅意,大唐天子李世民岂会听不出柴绍的弦外之音,却故意当成不知情,而点头赞赏道:“仁贵,你表现得不错!药师,看来你后继有人哩!” 接着话锋一转,意态自若地续道:“既然现在还不是攻打洛阳的时候,就暂且让将士们养精蓄锐,届时再和曹操分个高下;另外,众卿可不能闲着,该帮朕打听凌天与张良两人的下落,朕想见他俩。” 说完,挥手示意与会者回去各自岗位。 清澈见底的溪流,鱼儿成群,悠游活泼地在水中自由追逐,教人钦羡。 在水草、溪石间嬉游的鱼儿,忽而浮上水面,吃着漂浮在水上的食物;忽而钻进溪底的细沙里,混浊溪水,让溪畔的欣赏者看得津津有味。 身着彩衣的姑娘美目注视着鱼群,却埋怨道:“师姐,为什麽要多管闲事,去救一位仅有一面之缘、连名字都不清楚的陌生人呢?” 正蹲在溪旁喂鱼的白衣姑娘,闻言微笑回应道:“师妹,我们是不晓得那位公子的名字,却知道他姓凌,不是吗?” 白衣姑娘秀眸看着鱼儿悠游自在的戏水,神情笃定地续道:“即使是受伤的小兔子、飞鸟,我们都会乐于救助,何况是救人一命呢?纵使我们完全不认识他,我也无法视若无睹,让他自生自灭,甚至于遭野兽吞食的恶运。” 其实,彩衣姑娘和她的师姐白衣姑娘一样,都具有一颗温柔慈善、乐于助人的爱心,同样对天下万物均抱持着一视同仁的态度;换句话说,不管是温驯的兔子、鹿、羊,还是凶猛的恶狼、野兽,亦或是小鸟、猛禽等,只要是受伤的动物,白衣姑娘都会尽力帮牠们医治。 倒是在两人见到昏迷不醒的凌天时,却有截然不同的反应;白衣姑娘的爱心不变,当然是义不容辞地想为他疗伤;至于彩衣姑娘似乎对前者印象不佳,认为没有必要如此,以免让登徒子有机可乘;只不过,在白衣姑娘的坚持下,也只好心不甘情不愿地协助医治。 自从两人救了凌天之后,彩衣姑娘就为此不断地埋怨及唠叨,而白衣姑娘则是不厌其烦地重申自己的看法及坚持自己的立场;纵使如此,两位姑娘还是没有达成共识,仍然各自坚持己见。 听完师姐千篇一律的解释后,彩衣姑娘仍旧语气坚定地强调道:“总之,当他完全复原后,就请他离开吧!” 对于师妹几近不可理喻的态度,白衣姑娘只是淡淡地回应道:“再说吧!现在还言之过早,至少……” “哎!唷!” 蓦地,离小溪流五丈左右的房屋内传出惊叫声,不仅打断白衣姑娘的谈话,更是让她们感到惊讶! 躺在卧蓆的凌天不断地呻吟着,脸上并流露出痛苦的表情,看来好像不太乐观的样子;然而,白衣姑娘与彩衣姑娘两人见状,却是惊喜交加。 在师妹的帮忙下,白衣姑娘迅即以独特的手法,在凌天身上重要穴道来回地拍打;由于推宫运气、点穴截脉需要耗费极大的气力,纵使前后不到半柱香之久,唯白衣姑娘已是香汗如雨下,汗水沾满襟了。 经过白衣姑娘的妙手医治后,凌天不再痛苦地呻吟,脸上表情回复安详状,仍是静静地沉睡着。 对于师姐杰出的表现,彩衣姑娘可是又惊又喜,于是赞不绝口地道:“师姐,你真的好厉害,连师父的独门疗法都运用自如,小妹佩服!佩服!” 接着话锋一转,不怀好意地续道:“看来他终于度过最后一关了,应该随时会醒过来;那麽,师姐可要遵守约定唷!” 神情略显疲困的白衣姑娘闻言未置可否,仅是盘膝运气调息而已。 由于等候不到师姐的回应,彩衣姑娘只好自问自答地道:“既然没有反对声音,就是表示默认之意了。” 白衣姑娘摇头苦笑道:“师妹,此事容后再说吧!” 接着,若有所思地续道:“凌公子体质确实异于常人,虽然剧毒潜伏在他的体内多日,却好像没有漫延的迹象,所以我才有足够的时间予以化去;另外,人犹在昏睡中,然他体内的真气仍然可以运行不辍,这是一种很奇怪的现象;不仅如此,还可以配合我的真气运行,将体内剧毒完全排除。” 彩衣姑娘闻言讶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耳朵所听到的,于是咋舌问道:“不可能啊!难道他具有自我疗伤的能力。” 白衣姑娘点头道:“没错,确实如此!我只是顺势而为。” 接着,坦然续道:“严格来说,纵使凌公子没有被我们遇上,及接受我们的医治的话,他也能够自我清醒过来才对。” 彩衣姑娘神情疑惑地问道:“怎麽可能?师姐……” 因看到凌天突然睁开双眼而吓了一跳,使得彩衣姑娘话只讲一半。 凌天缓缓地起身坐着,先看到彩衣姑娘时,已是露出惊喜莫名的神情;然当他目光移到自己朝思暮想的白衣姑娘玉容时,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眼睛所看到的事实,不禁摇头问道:“这是那里?我是不是在作梦?” 果然如彩衣姑娘的预测一样,凌天随时会醒来。 看到凌天回复正常,白衣姑娘喜形于色地道:“公子,这里是嵩山北麓的一处谷地,而不是在作梦。” 接着,落落大方地自我介绍道:“小女子是虞姬,她是我的师妹明姬,请公子多指教!” 凌天闻言目瞪口呆,竟然说不出话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