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架空历史 > 网游之错乱时空 > 第47章 始料未及

“飕!……”“飕!……” 突然间,刮起一阵强风,响亮的风声轻易盖过细微的足音。 转眼间,犹自趴着睡的凌天身旁,已多了三道身影。 事实上,当三名神秘人来到凌天身旁时,他的观气术就发挥保护的功效,而让他从沉睡中醒来,同时察觉到身旁有异于寻常的强大气息存在着;由于实在太突然了,反而令凌天感到害怕,而不敢乱动。 因为感应到危机潜伏,且状况颇为不寻常,使得凌天从昏睡中完全醒来,同时神志也回复到最佳状态。 在不清楚对手实力的情况下,凌天只好继续地装睡,以节奏有序的鼾声尝试着去欺瞒敌人,并寻找机会逃脱。 耳际传来讲话声,凌天赶紧静心聆听。 “就是他吗?” “是的,老大!” 虽然只有短短两句话、八个字而已,唯凌天觉得声音很熟悉,表示身旁的敌人自己应该见过、或是听过他说话才对;于是脑海里迅速闪过一些人的影像,回忆起一些场景,期能找到答案。 熟悉的声音又道:“张良经验老到,英布则是老奸巨滑,至于夏侯将军我们不能让他有所损伤,免得坏了堡主的大计……” 听到此,凌天感到相当欣喜,至少张良与英布两位同伴没事;同时,已想起说话者应该就是玄猎鹰,也终于明白埋伏者竟然是铁鹰堡假扮的,只是不清楚他们的目的为何?因为想到一些事情,却漏掉对方部份的谈话。 “他看来不怎麽样?需要我们大费周章吗?” 从说话者的语气及疑问,显然此人身份并不简单。 “老大,不要小看这家伙!这小子身负异能,能从数十丈高的断崖纵身下跳,仍可毫发未伤,由此即可见一般;幸好他不熟悉嵩山地形,而迷失在山中多日,且有飞鹰他们的帮忙,才能顺利地盯上他。” 另一个人的声音响起,洋洋得意地道:“这小子确实不简单,不知是巧合还是故意,玄兄的黑隼探子总是被他耍得团团转,根本难以掌握他正确的行踪;嘿!嘿!纵使如此,他还是逃不过本座豢养的鹰眼,哈!哈!哈!” 凌天闻言恍然大悟,何以自己连日来会疑神疑鬼而难以入眠,原来是“有人”在暗中搞鬼;也终于想清楚对方的目的及企图,是要让自己在精神不继的状况下,一不留神就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就像现在的处境一样。 “很好!将他带走!” 当凌天犹自庆幸敌人是要抓他而非杀他,且自认为有把握逃脱之际;骤然两道指风破空而至,身上旋即感到麻麻的,并惊觉全身动弹不得,显然身上要穴已被制住;接着情况更惨,整个人就像猪狗般被抬了起来,竟然被装进布袋里面,身陷伸手不见五指的漆暗空间里。 伊水北岸疏林区,唐军和魏军正刚爆发一场小规模的遭遇战。 逃难避祸至此的张良可说是躬逢其盛,恰好见识到唐军玄甲部队的机动速度及强大的攻击力;同样地,对于魏军巧妙的布阵及井然有序的撤退,均留下深刻的印象,终于明白曹魏及大唐何以能够击败群雄,统一天下的道理。 双方交战的时间并不常,前后不到半柱香之久,就宣告结束,对大唐或是曹魏而言,应该是一场不期而遇的意外战斗;然对想趁机了解两国状况的张良来说,战斗时间实在太短促了,觉得很不过瘾。 虽然洛阳城离此不远,唯张良则是陷入犹豫不决中,不知是该直接进城去拜访曹操,来个自我介绍,还是先混进城去探听夏侯渊是否安然;若是后者已回来当然是更理想了,不仅自己可以一睹枭雄曹操的真面目,说不定还可以知道凌天或是英布的下落,岂不是一举两得。 看着唐军旋风般离去,张良突然想到有一面之缘的李靖,或许自己可以去找他帮忙,应该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主意已决,张良立即展开身法,尾随玄甲铁骑前进。 穿过芦苇林,玄甲铁骑的速度骤减,于是张良跟着停下脚步;其实,他并担忧自己的身影被发现,只是不想节外生枝或是制造纷乱而已。 没多久,玄甲铁骑已来到伊水畔。 张良看着前方玄甲铁骑,正列队在等候乘船渡河的景象,确实让他感受深刻;因为,逾百人骑在马上,却全然没有吵杂纷乱的情形发生,足见每位骑士的骑术皆高明无比,显然都是经过特别训练、精挑细选的;以此类推,若是唐军的主力部队都像眼前的战士一样,个个均具有矫健的身手,当可在战场上发挥出以一抵十的强大战斗力,就能横行无阻、势如破竹,定能无敌于天下。 就在此时,张良心生警兆,神色骤变,已感应到杀机迫至。 “轰!” 数艘接驳的平底船陆续靠岸,船身与河岸相撞而生出巨响;接着,玄甲铁骑则在将官的指挥下,依序登上接驳船返回营区。 眼前十丈外的景象,显然与张良目前的处境完全无关。 瞬间,分从张良左右两侧,窜出两位身手不凡的战士;一个手持长矛,以肉眼莫辨之速,直搠而至;另一个则是双手握着一柄巨刀,以雷霆万钧之势横劈过来,二者的攻击角度配合得很好,几乎完全封锁住张良所有可能的退路。 面对来势汹汹的夹击,临阵经验丰富的张良是惊而未乱,也无暇去思考对手是何时盯上自己;心随意转,“龙泉剑”闪电飞鞘而出,同时人随剑动,身体迅即微向左前倾,恰可巧妙地影响对手的攻势,还可以增强自己剑击的速度及威力。 “叮!”“当!” 长剑蜻蜓点水般击中长矛后,旋即改变方向,并与大刀正面应撼,因而接连生出两声清亮刺耳的交击声响。 倏合乍分,三道身影交错而过,看来都没有任何损伤;只不过,张良周遭的芦苇林就没有那麽幸运了,不知有多少棵芦苇惨遭横祸,碎裂一地。 三人正式交锋,同时感受到对方强大的反震力,而不敢小觑对手的能耐。 虽然张良能够及时化解对手的夹击,却没有因此而改变敌我的原本态势,或是遏止对手后续的攻击;首先,他肯定对方是唐军将领,且极有可能是元帅李靖的部属;其次,两名对手的攻击看似猛烈无比,实际上仍是未尽全力,显然警告意味甚浓;基于此,他也不想伤了彼此和气而徒增困扰,于是只好采取守势,再找适当机会说明自己的来意。 才刚压制强烈的刀击,既快且猛的矛劲即现,迫使张良需回剑挡格;同样地,刚逼退绵延不绝的矛击,气势磅礡的刀劲就紧接着而来;由于两位可敬对手的攻势配合得很好,进退有序,确实教他穷于应付、疲于奔命。 连续抵挡住对方数次夹击后,张良惊觉他们的攻势是一波强过一波,若是自己再抱持着被动抵挡的守势,则落败是必然的结果;想通此点,他不再被迫还手,而决定主动进击,逼退两名唐将。 趁着逼退对手的片刻时间,张良朗声道:“两位军爷,可否先不要动手?请听在下说明……” 手持巨刀的将领厉声回应道:“少说废话!还不弃剑投降!” 凌厉的攻势再起,显然对手以行动表示决心,要自己在弃剑投降或继续抵挡间做出抉择,确实让张良伤透脑筋。 高手对决,本是牵一发动全身,岂容心有旁骛;在张良因为对方的举动感到犹豫,而略为分神之际,即刻引来对手更强更猛更快的攻势,震得他持剑的右手虎口酸麻、血翻气涌,更差点让他措手不及而挂彩。 所幸张良的剑法已达到登峰造极、随心所欲的境界,犹能及时挡下气势如虹的矛击及刀击;只不过,他对两名唐军将领的得势不饶人及致命的攻击,觉得非常过份,终于让他生出愤怒,于是决定给予对方应有的教训或儆惩。 严格来说,两名唐将的实力均不弱,其中手持巨刀者的功力较强,甚至于略胜薛仁贵半筹;所以,在单打独斗的时候,他们个别仍非张良的对手,唯两人联手夹击默契极佳,故能发挥相辅相乘的战斗力,混战结果就很难说了。 由于对方攻势凌厉,不仅全无罢手之意,且是招朝夺命,简直不可理喻,迫使张良也不再客气了;于是由被动防守的状况,转换成主动攻击的态度。 长剑迅即绽放出耀眼刺耳的剑芒,颇有与日月争辉的气慨,剑势犹如蛟龙翻江般掀起滔天巨浪,教人望而却步,避之唯恐不及。 刀光剑影矛劲在芦苇林里争胜,你来我往,令人目不暇给;转眼间,双方已过招数十回合,仍是旗鼓相当、难分轩轾。 张良本以为在自己尽展所学,使出天下无双的剑法后,只要两名对手眼力高明的话,当会知难而退,结束一场无谓的打斗;只可惜,事实总与想像有段差距,想不到对方会如此冥顽不灵,居然全无罢手停战的意思。 眼见剑势如虹、剑气冲斗,明知难以应付的时候,两名唐将却是露出欣喜雀跃的神情,宛若找到瑰宝般兴奋不已;接着,两人身形急动,宁可在张良四周来回奔驰、兔起鹘落,就是不愿与他的宝剑正面交锋,显见二者是在找寻剑势的空隙,或是等待剑势去尽、威力减弱后,再短兵相接;由此可见,两位不知名的唐将均非泛泛之辈,更非鲁莽之徒。 对手的计谋焉能骗过智慧通天的张良,他当然不会让对方可以如愿以偿;虽然剑招已老,张良却不急着变招或是停止,而是在等待对手自动上钩。 果不其然,手持长矛的唐将眼力不差,已看出剑招去势已尽,清楚在其变招之前是威力最弱的时候,而认为有机可乘;再加上手中长矛早已蓄势已待,于是毫不迟疑地挺矛直刺,望能一招克敌。 面对来势汹汹地矛击,张良仍是一副气定神闲、不为所动的神态,仅是将目光集中在实力更强的另一名唐将身上,注意其可能的举动;就在这个时候,张良感应到身后有一股强大的气息赶来,不禁为之色变。 “住手!大家住手!” 虽然远方传来熟悉的声音,却来不及阻止悲剧的发生。 “当!” “龙泉剑”直接命中长矛前端,正要刺中对手之前,巨刀则是及时迎上剑锋,恰可化解同伴的危机;刹那间,三把兵器相互缠绕在一块,因而生出连串的交击声响,震耳欲聩。 张良知道来者是谁,却不得不施展出妙若天成、出神入化的剑法;因为矛尖已来到他身前五尺左右,而巨刀强烈的刀劲亦紧接着迫近,若是自己不抵挡的话,恐怕就要血溅五步,遭到重创了。 方天画戟及时截住巨刀后,长剑随即抽离并归鞘。 张良退后数步,神情严肃地道:“幸好薛兄弟及时赶来,才没有酿成悲剧。” 手持巨刀的唐将搀扶着另一名已受伤的将领退后一步,怒目瞪视着张良,且冷冷地问道:“薛副将,他是何方神圣!胆敢重创本将的副手,可是活得不耐烦!” 薛仁贵看到同袍脸色不对,显然已遭到剑气所伤,且不知三人何以会打起来的状况下,只好勉为其难地答道:“薛将军,你们可能是误会了,这位……” 早已火冒三丈的薛将军根本听不下去,不待薛仁贵说完,就厉声制止道:“薛副将,你说什麽?居然敢对本将……” “万彻,不得无礼!” 蓦地,从河畔传来声响,让薛万彻闻言微愕,想不到他也来了,而薛仁贵闻言则是脸露喜色,因为自己不用再多费唇舌解释了;至于张良虽然不知来者是谁,却可以肯定来者是自己曾经见过的唐军高级将领,莫非是元帅李靖。 话才说完,一道身影飞快地落在薛万彻身旁,随即俯身探视受伤的将领,了解他的伤势状况。 来者赫然是鼎鼎大名的长孙无忌,倒是让张良感到有些意外。 看完属下的伤势后,长孙无忌挺直虎躯,拱手致意道:“先生大驾光临,晚生有失远迎,尚请见谅!” 张良洒然回应道:“长孙将军言重了!在下冒冒失失地闯进来,却因彼此不相识而发生冲突,且造成贵属受伤,实感抱歉!” 薛万彻听到长孙无忌语气谦逊,且自称“晚生”,让他想到眼前的高人,就是千古闻名的张良先生,不禁面如死灰,懊悔自己的鲁莽。 长孙无忌微笑道:“先生大人大量,不仅没有怪责之意,还帮他们美言,实在让晚生感到很愧疚;所幸先生的剑法高明无比,而没有受到伤害;不然的话,晚生不知道要如何向皇上及元帅交待!” 接着话锋一转,语带责备地道:“万彻,你怎会这麽莽撞呢?还不下去!” 薛万彻闻言如获大赦,赶紧搀扶着受伤的副手走向接驳船。 薛仁贵没有看到凌天,本想询问张良,却因长孙无忌在而不敢造次。 获知张良大驾光临,上自元帅李靖、大将秦琼、段志玄、殷开山等重要将领,下至校尉、锋尉等基层军官,都在营门口列队等候。 张良在长孙无忌与薛仁贵两人护卫下,已感到非常荣幸,再看到众将士盛大的欢迎场面,更是让他觉得愧不敢当。 李靖趋前亲迎张良走进营区,神情愉悦地道:“先生能来,胜过百万大军,皇上闻讯定当龙颜大悦。” 对于李靖的溢美之词,张良认为言过其实而没有回应,仅以微笑致意。 帅帐离营门只有百步距离左右,诸人闲聊几句就到了。 进入帅帐前,李靖停下脚步,转身吩咐殷开山与段志玄两人道:“开山,请你亲自走一趟,禀报皇上;志玄,去请两人过来。” 殷开山与段志玄两人齐声答道:“是!” 李靖、张良、长孙无忌、秦琼与薛仁贵五人,依序走进帅帐。 五人分别就坐,即有战士奉上茗茶。 战士施礼退出后,李靖神情愉悦地道:“在上庸初会先生,已是四个月之前的事了;想想时间还过得真快,大家都很怀念阁下的风采!” 张良端起茶几上的茶杯,喝一口茗茶后,微笑答道:“在下得到贵方的礼遇,尤其是皇上的厚爱,一直铭记在心。” 与会的唐将中,当然以薛仁贵和张良最为熟稔了;然他听到后者这麽谦逊的说法还是头一遭,因此心中感到颇为奇怪,莫非张良突然来此是另有所求?否则,怎会没见到凌天呢? 就在薛仁贵满腹疑问时,李靖欣然问道:“先生不是和凌公子在一起吗?他为何没有一道来看老朋友呢?” 由于在座诸唐将均与凌天有交情,所以闻言全都将目光集中在张良身上。 张良感受到与会者对凌天的关心,于是坦然答道:“实不相瞒,个人正是为了凌天来此,请贵方鼎力相助。” 众人闻言错愕。 长孙无忌神情疑惑地问道:“先生何出此言?” 张良闻言神色惨然,语气忧悒地答道:“唉!我们在嵩山附近遇到埋伏,彼此失去联络,在下就再也没听到他的消息了。” 因为好友生死未卜之故,使得薛仁贵失去原有的冷静沉着,可说是关心则乱,于是霍然站起来问道:“张兄,你们怎会在嵩山呢?事情是何时发生的?” 看到薛仁贵焦急的神态,纵使李靖是感同身受,却沉声道:“仁贵,不要急,先坐下吧!我想,先生自会说明一切。” 为了让与会将领明了状况,张良乃将自北上秦岭、大骁山事件到洛阳之行,一五一十地详细道出,连接受魏将夏侯渊邀请的部份也没隐瞒,且特别点出铁鹰堡的恶行罪状,听得与会者义愤填膺,也庆幸没让曹魏捷足先登。 听罢张良的说明后,秦琼神情激动地道:“可恶!想不到区区一个江湖帮会,竟然嚣张若此,简直目无王法,可恶!” 同样是胸怀愤慨,长孙无忌则是理智分析道:“叔宝,先不要激动,目前我方暂不适宜动铁鹰堡,而是要尽全力查探凌公子的下落。” 李靖点头认同道:“辅机,你的看法很好!找到凌公子才是当务之急,其他之事可以容后再讨论。” 接着话锋一转,命令道:“仁贵,就由你和仁轨负责此项任务!” 早已心急如焚的薛仁贵闻言,欣然回应道:“是,末将即刻去进行!” 薛仁贵施礼告退,恰与段志玄错身而过。 张良瞥见刚进来的段志玄,居然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 原来跟随段志玄后面进来的,赫然是封刚与鄞阳两人,所以张良才会露出喜出望外的神情。 张良离开座位,与两名兄弟紧紧地拥抱着。 看到三人兄弟喜相逢,秦琼意有所指地道:“幸好元帅坚持他们伤癒再走,不然的话,你们又要失之交臂,错过相见的机会。” 李靖摇头笑道:“大家都是好朋友,在下当然要善尽待客之道。” 接着,意态自若地续道:“先生请坐!两位请!” 张良转身面向李靖,先深深一鞠躬后,语带感恩地回应道:“感谢各位救助在下的兄弟,个人定当有所回报!” 说完,张良回到自己的座位,而封刚与鄞阳两人则是坐在前者后面。 对于两位兄弟遭到袭击的事,张良一直耿耿于怀,于是神情坚定地问道:“李元帅,可是铁鹰堡所为?” 李靖洒然答道:“严格来说,应该不是,而是魏将许褚的杰作;不过,还是和铁鹰堡脱不了干系。” 接着,李靖将事情始末略为述说一遍,听得张良是感慨万千;因为若没有遇到袭击的话,他已身在曹魏大本营洛阳了,或许还会和许褚称兄道弟呢?幸好冥冥中自有定数,才没有发生这种矛盾之事。 为了让张良他们三人可以叙叙旧,互诉时空异变后的遭遇,李靖识趣地请段志玄安排贵客们下去休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