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架空历史 > 网游之错乱时空 > 第97章 神秘异界

缘于仙界、灵界过于神奇,再加上有个神秘莫测的“尊者”,使得讲者、听者、问者、答者皆若有所思的情况下,山坡上变得格外安静。 在凌天的认知里,世界之大,可说无奇不有,有不同的人种、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因而衍生出像国家、政府之类的组织,或是帮会、门派之类的团体;既然人的世界这麽复杂,则仙界、灵界的情况又如何呢? 因此,静默时间持续不久,凌天就意有所指地问道:“先生,在我们的世界里,大到各国逐鹿中原,小到帮派争强斗胜,呈现出派系林立、各方势力并存的现象;以此推之,仙界或灵界是否也有类似的情形呢?” 听完凌天的疑问,诸葛亮静默片晌,才面有难色地答道:“其实,个人对仙界的状况略有涉猎,可以大概说明一二;不过,在灵界方面,因为孔明所知相当有限,可能要让公子失望了。” 语毕,即将仙界目前的概况述说一遍,听得凌天四人耳界大开。 仙界,顾名思义就是仙人的世界,自古即存在着,只是鲜为世人所知;在仙界里,标榜的是逍遥自在、无为而治,因而没有类似政府的组织,这一部份与人界差异极大;纵使如此,因师徒传承之故,倒是衍生出不少流派。 到目前为止,东海琅琊宫、崑仑逍遥城与广成仙派算是仙界较为知名的门派,像是于吉、左慈、娄子伯都是出自东海琅琊宫,水镜先生则是来自崑仑逍遥城,诸葛亮的岳丈黄承彦则是与广成仙派有渊源。 严格来说,仙界仍算是人界的一部份,都是存在于同一个空间之内,而非分属于两个不同的世界,且仙人本身亦是人类;若要区分二者之间的差异,在于居住的地方不同、生存的方式有异、追求的层次有别;除此之外,在经济、政治、社会、教育、道德、人际关系等方面,皆有显着的差别。 基于修练之必要,且避免遭受到外界之干扰,几乎所有得道之士都会尽全力去找寻传说中的洞天福地作为隐居避世之所,或是退而求其次,以人迹罕至的丛山峻岭、隐密难寻的天涯海角,当成落脚的地方;除此之外,还会施以法术、布下阵法,将居所巧妙伪装,让凡人难以一窥堂奥。 无论是出于自愿、或是遭到强迫、还是因缘际会,总之成为仙界一份子的修道者,已经习惯与世无争、闲云野鹤的逍遥日子,极少会有重返人间的念头;因此,像娄子伯、南华老仙之流想要介入世俗之争者,算是极为罕见的异数了。 凌天曾经见识过娄子伯、左慈、黄承彦、南华老仙四位仙家的能耐,所以他对“仙界”的感受远较其他同伴来得深,不禁心生忧虑地问道:“先生,假使鹰王黑涯得到仙界高人暗中支持的话,则局势可会改观?” 诸葛亮语带玄机地答道:“事有定数,岂是可以轻易被人改变的。” 当凌天还要打破砂锅问到底时,薛仁贵边急速跑过来、边高声喊道:“对不起!元帅有急事找各位。” 诸葛亮、凌天诸人闻言咸感愕然。 唐营帅帐。 当凌天、诸葛亮、赵云、关羽与张飞五人依序走进帅帐后,莫不生出奇怪的感觉;因为薛仁贵匆忙地找大家过来,何以里面只有元帅李靖一人而已,却没有见到唐军其他重要将领,亦没有看到张良的身影。 虽然凌天他们脸上没有露出异常的神情,唯李靖却可肯定贵客们心存疑问,应该急着想要知道自己找他们来此的原因;然而,李靖并没有马上道出缘由,而是从容不迫地道:“各位,请坐!” 凌天本身个性并不毛躁、亦不冲动,然与沉着、稳健、冷静的诸葛亮相比,在火候上仍有段差距,就显得相对急躁而沉不住气了;因此,等待片刻,在同伴没有表示意见的情况下,只好硬着头皮问道:“阁下急着找我们,不是有急事吗?” 凌天讲到“我们”时,故意加重语气、音量,表示不只是个人的问题而已,以增加自己问话的份量。 李靖闻言,欣然答道:“在下确实有事需请几位共同商议,然因公子无暇分身,在下不得不以急事相请,尚祈见谅!” 十万火急地派出薛仁贵通知他们,竟然是个藉口而已,的确教五人感到意外且哭笑不得;若非诸葛亮在座的话,以张飞是非分明、率直豪迈的性格来看,纵使不致于暴力相向,但破口大骂则是在所难免。 其实,李靖在“深知”诸葛亮、关羽、张飞与赵云四人的个性,且与凌天关系匪浅的情况下,才敢“肆无忌惮”地宣称有急事相询;只不过,他还是低估了诸葛亮的智慧,当场差点就出糗。 当李靖话一讲完,正要道出缘由之际,诸葛亮已抢在前头回应道:“既然不是十万火急的要事,阁下就不必急着马上说出来。” 想不到诸葛亮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反将李靖一军,让凌天诸人闻言,皆感到讶异且大呼痛快。 听到诸葛亮的回应,李靖可是始料未及,尴尬不已;可惜的是,他没有任何辩解的时间,诸葛亮就语带玄机地问道:“阁下是‘风尘三侠’之一,见解确实与众不同,连孔明都自叹不如;因为个人心中一直存有一个疑问,何以阁下会选在洛阳大战箭在弦上的前夕,极力主张扫除铁鹰堡,可是另有原因?” 李靖闻言,心想诸葛亮确实厉害,居然能够看出铁鹰堡在洛阳争夺战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却仍不动声色地答道:“实不相瞒,当个人获知鹰王黑涯与曹魏互有往来后,即感到事态严重;因为曹魏重兵集结东都,且洛阳城高墙厚,只要对方采取守势的话,纵使我军强攻,亦非一年半载可以攻下的。” 语气稍顿,才慨然续道:“铁鹰堡的真正实力为何?或许有待时间去验证,却不能掉以轻心;因此,为了避免腹背受敌、两面作战的困境,个人才会力陈皇上,在两军开战之前,先荡平铁鹰堡,以解除后顾之忧。” 关于扫荡铁鹰堡的来龙去脉,凌天与赵云两人算是知情者,当然支持李靖的论调,于是凌天呼应道:“没错!芒刺在背,本该优先拔掉。” 李靖自认为讲出“事实”、且得到凌天的附和后,诸葛亮当会接受;岂知后者却是摇头回应道:“阁下所言属实,孔明完全了解;只不过,应该不是真相吧!” 此话一出,不仅凌天、赵云、关羽、张飞四人听得面面相觑、错愕不已,就连当事人李靖也为之愕然,莫非诸葛亮已怀疑鹰王黑涯的真实身份了。 此刻,李靖的感受纵非如坐针毡,亦是坐立不安。 事实不等于真相,对凌天莱说,可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绪,乃神情疑惑地问道:“先生之言互有矛盾啊!既是事实,又怎会不是真相呢?” 诸葛亮欣然答道:“一般而言,事实即是真象,真象就是事实;举例来说,云长斩华雄、颜良、文丑的事迹,公子应该知晓吧!这些都是事实,亦是真象;因为这三人确是学艺不精、技不如人,此为必然之结果。” 凌天点头表示认同。 接着,诸葛亮话锋一转,意有所指地续道:“元帅阁下挥军南下,扫荡铁鹰堡,是事实没错!不过,腹背受敌的疑虑,只是原因之一,并非全部吧!” 这个时候,再笨的人也能够听出诸葛亮的弦外之音,因而凌天四人不约而同地看着李靖,看看后者要如何答覆。 面对着众人灼灼的目光,虽然李靖有些心虚,却可以神态从容地答道:“先生的确高明,纵观全局,显已看出铁鹰堡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平心而论,鹰王黑涯是个识时务者,明知本身实力不足以称雄称霸,亦不愿屈居于他人之下,而选择与曹魏合作,一则可以自保,一则能够混水摸鱼,确是个深谋远虑的枭雄。” 语音一落下,诸葛亮即摇头笑道:“嗯!嗯!对不起!阁下似乎偏离话题了。其实,孔明别无他意,只想知道阁下何以非扫除铁鹰堡不可?” 没错,为了免除后顾之忧,避免两面作战,只要大唐派出重兵防守伏牛山北上通道即可,根本不需要出动五万大军,千里迢迢地南下剿灭铁鹰堡,且还通知蜀汉北上共襄盛举;因此,听了两人的问答后,帐内四位听众也感到可疑。 在诸葛亮一针见血地追问下,李靖避重就轻、轻描淡写地回答方式,已难以满足大家的好奇心,迫使他需要垂首沉思片刻再回答。 在座者,凌天或许经验最少、资格亦浅,无论在行军布阵、运筹帷幄、局势研判各方面,都不如其他人;然而,他却是除了没有与会的张良之外,算是认识铁鹰堡及鹰王黑涯最深者,于是有感而发地道:“鹰王黑涯,实在非常恐怖,他的身手如何?赵将军知之甚详;所以,个人对他的态度,是敬鬼神而远之啊!” 鹰王黑涯的威名响亮,虽然关羽与张飞两名虎将早有耳闻,却只将他当成一般江湖高手看待而已,没有特别摆在心上;如今,当二者亲耳听到凌天的感想后,心中不由得重新忖度鹰王黑涯的能耐。 事实上,以张飞的自负,还是很难接受凌天的片面说法,于是没有先徵询李靖或诸葛亮的同意,就急着问道:“子龙,那头小鹰有那麽厉害吗?” 赵云可不像凌天或张飞那样冲动,有话就说、有疑惑就问,至少他知道要先尊重主人、或获得诸葛亮的同意后,才方便回答;所以,赵云闻言没有任何回应,仅以眼神向诸葛亮请示一下。 其实,想要明了鹰王黑涯实力者,可不止关张两人,就连诸葛亮也不例外;因而礼貌性地问道:“若是元帅阁下不反对的话,孔明也想听听?” 犹在困扰着要如何回答问题的李靖,正愁时间不够用,当然不会排拒任何可以拖延时间的机会,于是顺水推舟地答道:“但说无妨,个人也想听听。” 既然主人李靖与长官诸葛亮皆表认同,赵云就可畅所欲言了…… 足足花了半柱香的时间,赵云才将鹰王黑涯的能耐描绘清楚。 听罢赵云的述说后,虽然张飞心里颇为惊讶鹰王黑涯的身手,嘴里却是语带不屑地道:“俺说子龙啊!你可是愈老愈眼花了,连个虚有其名的小鹰仔,你对他的评价都这麽高,教俺感到很失望喔!” 赵云的实力、人品、才智可是有目共睹,他的话本就具有一定程度的公信力,就算是骄傲自大的关羽亦不敢轻忽之,于是沉声回应道:“乍听之下,鹰王黑涯确是个可怕的对手;很好,关某要定他了。” 对凌天来说,武圣关羽的实力是毋庸置疑的,乃是属于天下无敌的最高层次,心想鹰王黑涯不幸招惹到他,恐怕会吃尽苦头,难逃败亡的结局;因此,闻言喜形于色,不禁脱口而出地赞道:“好啊!鹰王黑涯有难了。” 在座者听到凌天欢娱的谈话后,或多或少都受到一些感染,使得原本严肃的话题,变得诙谐有趣,弥漫着轻松的气氛。 可惜时间持续不久,诸葛亮就破坏气氛地道:“听完鹰王黑涯的讯息后,个人觉得大家都了解了;既然如此,应该可以言归正传了。” 时间是多出来了,照理说李靖有充裕的时间去思考,究竟是要正面回答,还是要再砌辞找藉口;然而,赵云讲得故事实在太精彩了,几乎将鹰王黑涯的身手如实地呈现出来,让听者有亲历其境的感受,根本无暇分心去思考其他问题,使得李靖空有时间却不能运用,可说是“深受其害”。 几经思考后,李靖还是决定正面答覆,乃坦诚答道:“实不相瞒,在下确实怀疑过鹰王黑涯的身份,直觉认定他该与某人有关;因为,从种种迹象显示,且时机上颇为巧合,为了证实自己的看法,乃有此主张;也就是说,这次军事行动,一来可以解除后顾之忧,一来可以验证个人的推测,算是一举两得。” 这次李靖的回答,对诸葛亮而言,虽不满意但可接受;只不过,当他正要发言表示意见时,却被凌天捷足先登了。 在听完李靖的说明后,由于凌天仍旧似懂非懂,乃毫不犹疑地问道:“对不起!某人是谁?请说清楚好吗?” 诸葛亮与李靖相视而笑,不答反问道:“公子的识见本就高人一等,与众不同,理当猜得出来某人是指何人?” 凌天闻言眉头深锁,同时脑海里浮现出一些历史人物的名字,像刘邦、项羽、陈胜、吴广等,简直让他无从猜起,只好摇头答道:“实在很难喔!因为至少有四个人有嫌疑,然条件却又不相符合。” 此话一出,在座者皆露出兴趣盎然的神色。 李靖微笑道:“愿闻其详!” 事实上,凌天话一讲完后,就感到后悔了;原因很简单,缘于他的来历特殊,并拥有异于常人的历史知识,在座者当然不会轻易放过,绝对会追根究底,问个明白;所以凌天闻言,眉头可是皱得更紧,几乎黏在一起了。 深吸一口气后,凌天面有难色地答道:“秦末时期,在个人的印象里,最早揭竿起义的人应是陈胜、吴广;唯两人并非豪杰型的英雄人物,更无王者应有的霸气,更非魅力十足的领袖,且没有自己的班底;所以说,以目前鹰王黑涯的实力来看,岂是两人所能望其项背,当然资格不符合了。” 一口气讲了这麽多后,凌天的头脑更为清晰,信心也增强了一些,乃语气坚定地续道:“项羽,是可能的人选之一,他有自己的班底、子弟兵,且有睥睨天下、舍我其谁的霸王气势;不过……铁鹰堡是在伏牛山区,而非项羽惯常活动的楚境,也就是说,他的资格还是不符。” 语音落下,即以手势表示自己说完了。 然而,说者要结束,听者却不肯罢休;不旋踵,李靖即意犹未尽地问道:“公子说得很好,还有吗?” 诸葛亮跟着附和道:“公子可不要有所保留喔!” 凌天闻言摇头苦笑,看来自己还是难逃被追问的命运了。 逾半个时辰的谈话,终于来到最高潮、最关键的一刻。 在众人煚煚目光的注视下,凌天刚回复的少许自信,顿时消失的无影无踪,只能勉为其难地道:“是啊!个人…心中还有一个人选;只不过,个人认为他的资格根本不符合,可能性偏低,实在不必多费唇舌了。” 这样的回答,与会者当然不会满意,就连关羽也难以接受,乃沉声道:“此言差矣!请公子仅管说出来,大伙儿自会拿捏。” 既然同伴都想知道,凌天也不再坚持己见,于是坦然道:“好吧!其实个人一直怀疑鹰王黑涯可能与刘邦有关,只是……” 听完凌天的述说后,纵然在座者早有心里准备,还是感到相当震惊。 李靖神色凝重地叹道:“唉!在时空异变之前,鹰王黑涯的身份并不重要,我们根本毋需为他而费神。” 旋即话锋一转,以谘询的口吻问道:“不过,在时空错乱后,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未知各位以为然否?” 此刻,除了凌天之外,不管是诸葛亮、关羽,还是赵云、张飞,四名蜀汉贵客都各自思索着,显见他们正在忧虑主公刘备的未来;因此,四人闻言并没有回应,使得帅帐内变得特别的安静。 须臾,诸葛亮首先打破沉默,神情自若地道:“没有子房先生、韩信的辅助,就很难成就高祖的霸业,何况是他的可能性偏低……” 语气顿了顿,接着岔开话题续道:“言归正传,目前首要任务是扫平铁鹰堡,以翦除曹魏的羽翼,让曹操再次尝到战败的苦果;所以说,孔明今天来此,是要听听元帅阁下的攻击部署,方能做出最佳的配合。” 这句话,李靖可是等了数个时辰之久,闻言欣然回应道:“在原本的构想里,是以优势的兵力一举剿灭铁鹰堡,顺便查清楚鹰王黑涯的来历;只是愈深入铁鹰堡的势力范围,就愈觉得对方的实力深不可测,绝不能以寻常江湖帮派视之;基于此,在下采取坚壁清野的战术,以切断铁鹰堡和曹魏的联络管道,期能藉此孤立对手,俟情况转趋明朗时,即可发动全面性的攻势,。” 接着语气转变,摇头续道:“然而,事情的演变超乎想像,完全悖离了常理;像是秦将司马欣及秦军的出现,铁鹰堡外围尽是错综复杂的秘道,还有……” 话说了一半,李靖静默片刻,才接续道:“总之,铁鹰堡实力之强大远在个人估计之上,若是采取强打猛攻的战法,不仅伤亡惨重,且是胜负难料;所以,只好按兵不动,从长计议了。” 听完李靖的述说后,诸葛亮、关羽、张飞三人均感到前者语带保留,显有刻意隐瞒之嫌;因此,个性直爽的张飞率先发难,高声质问道:“阁下可有难言之隐,何以态度变得这般谨慎、保守,教俺不解?” 相对于张飞他们的质疑,凌天与赵云两人可是感到颇为意外;因为这次的军事行动,二者算是“全程参与”,而在先入为主的认知下,认为李靖的讲法与事实描述差异不大,并不觉得有何隐瞒或缺漏之处。 不管是谁,当自己的谈话遭人质疑时,心里都会感到不舒服,李靖当然也不例外;除非质疑者身份特殊,如具有无上权威的一国之君、或是自己的长辈、师长,也许可另当别论,甚至于虚心受教。 因此,对于张飞的质问,李靖是相当不以为然,唯碍于自己及前者的身份、还有大局的考量,他仍可保持风度地答道:“恕在下愚蒙,将军之言,本帅不甚明白;不管怎麽说,贵我双方站在同一阵线,利害休戚与共,在下实无隐瞒的必要;何况赵将军与凌公子亦在场,足以证明在下所言属实。” 李靖来个实问虚答,且特别强调彼此的关系,并有两人可以作证,反而让张飞感到理屈词穷,不该去质疑前者的话意,只好默然接受。 这一番话,或许可以说服张飞,却不见得能够说服诸葛亮。 未几,诸葛亮轻摇羽扇地道:“没错!阁下是讲出事实,却没有道尽真相。” 又是事实和真相的差别,听在凌天诸人的耳里,几可猜想到诸葛亮的言下之意;然而,听在当事人李靖耳里,则是既惊讶又纳闷,感受截然不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