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架空历史 > 三国潜龙 > 第23章 佞臣

三国潜龙 第23章 佞臣

作者:匿名 分类:架空历史 更新时间: 来源:本站原创

冀州安平郡,广宗之北,葫芦谷口。 谷口向南立起了三座大寨,从正北、西北、正西三个方向,对广宗城形成了半面包围之势。 而广宗往东不远,便是滔滔清河,清河水不算深,河道也不算宽广,可对于提老挈幼的黄巾军来说,却是极难渡过。广宗北面和西面,便是葫芦谷口和汉军的大寨,唯有广宗南面,一马平川,又无大军驻守。 北军五校的大营内,卢植正闭目养神,而一身甲胄的童英手执长枪伫立在卢植身后,目光平视着前方,保持着应有的警惕。 忽然,卢植睁开了眼睛,因为屋外遥遥传来一阵急促嘈杂的脚步声,而后又在门外戛然而止。 童英和卢植二人循声望去,只听叫脚步声中还掺杂着一个尖锐的男子声音,听到这个声音,两人互望一眼,不禁皆是蹙起了眉。 须臾,从屋外昂首走进一白面无须的矮胖男子,径直来到屋子当中,望向端坐的卢植。 这个时代的人大都以长髯为美,少有无须之辈,通常而言白面无须是两类人,其一是还未发育的孩童,其二便是宫中服侍皇上和后宫的官宦,而看这人早已成年,再加上此时他那趾高气昂、有恃无恐的模样,不难猜到他属于后者。 “咱家听闻将军二十日前,在葫芦口大败黄巾,斩获无数,当真是可喜可贺呀。“来人声音尖利,在空旷的屋子中颇不和谐。 “此赖圣上洪恩,大汉天威所致,将士奋勇所为,本是该当。不知左大人今日前来是为何事?”卢植不咸不淡的答道,却是连头也不抬,看也不看这位“左大人”。 来人便是卢植大军中的监军使者小黄门左丰。这监军使者一职乃是西汉武帝时所置,代表朝廷协理军务,督察将帅。 “将军既破黄巾,何不攻破广宗,擒拿贼首,以谢圣上?莫非是要拥兵自重不成?”左丰冷声道。 “左丰,休要如此血口喷人!”闻言,童英怒目横视来人,呵斥道。 “这天下是皇上的天下,不是某些武夫的天下,咱家奉旨前来监军,你又是何人,敢对咱家不敬?”左丰冷哼一声,脸上闪过一丝蔑意。 “你…”童英正待开口,却只听卢植淡淡道:“左大人不用跟小辈计较,有话请说。” “北中郎将大人,咱家奉旨前来,须得将战况禀报吾皇。将军只知固垒息军,却迟迟不发兵攻城,委实让人遐想万分。那广宗城不过弹丸之地,须臾可破,将军却……”左丰话说一半,竟然止住,眯着眼睛望向卢植。 “左大人,军中不比宫中,何须却如此许多的暗语。”卢植面色不变,缓缓开口道。 “好说,将军乃是海内大儒,想必说话是要算话的。前些时日我军连番大胜,想必斩获极为丰富。咱家本居宫中,为圣上奔波劳碌自是不在话下。可这劳碌奔波之苦,殊为艰辛,将军博学聪慧,爱恤麾下,想必是能够体谅一二的。” 闻言,童英旋即明白了此人的来意,想必是这太监是嫌在宫中吃得不饱,竟然想来军中下嘴。 “左大人奔波辛苦,来人,去冲壶茶给大人送去,请大人回帐休息。”卢植想也不想的开口答道,大手一挥,显然是下了逐客令。 左丰蓦然色变,大怒道:“卢植,你!” “放肆,我卢植乃是四府共举,陛下亲拜持节北中郎将,将北军五校将士,发天下诸郡兵征讨黄巾乱贼!你是何人,竟敢在中军大营中直呼我的名讳!当真以为我不敢将你军法从事么!”卢植圆睁双目,厉声喝道。他的嗓门本身便是极大,如今含怒出言,须发皆张,不怒自威,唬得那左丰身子微微一震,嘴中嗫嚅半天,却没说出个所以然来。 “你区区一小黄门,我如何用兵须得你来指手画脚?”卢植接着说道,“今日且算是你无知初犯,饶你一回,若还敢妄言,定斩不饶!” 左丰被卢植所言呵斥得说不出话来,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眼底满是怨毒。 “童英为我将此人撵出去,以后若有人无通禀再敢乱闯我中军大营,杖毙之!”卢植瞥了身旁的童英一眼,童英会意,快步走到左丰身边,朗声道,“左大人,请吧!” 左丰目光灼灼的望着卢植许久,咬牙切齿的吐出两个“好”字,旋即转身出了屋子。 童英望着左丰狼狈离开的背影,顿觉一阵解气,不过几个月的军旅磨练和卢植悉心教导,他早已不再是当初那个木讷的毛头小子,情知如今的朝廷里十常侍当道,这个左丰亦是奉了圣旨前来监军,若是被他回去在圣上面前进谗,卢植想必会有很大麻烦。 思虑及此,他望向卢植,轻声说道:“大人…” 卢植似乎知道他说什么,挥手示意童英止声,脸上一副风轻云淡的表情,彷佛刚才什么都没发生过一般…… 就在与卢植大军遥遥相望的广宗城内,矮矮的方城中,所有的房屋都已是片瓦不留,屋梁早就被兵士们被搬运到了城墙之上,以备不时之需。 城墙上,脖间围着黄巾的兵士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在他们脸上看不到背水一战的决绝之色,反而更多的是沮丧和绝望。 一个城垛的阴影处,三个黄巾士兵凑在一块,一面躲风,一面小声议论着时局。这三人长得都很有特点,一高一矮一胖,高的似柴,矮的似猴,胖的却像一个大冬瓜。三人靠在一起推推搡搡,就像是一个猴儿拿着一根瘦柴拨动着大冬瓜滚来滚去。 “哎,你知道么,人公将军从钜鹿回来了,听回来的那些兄弟说,这次朝廷是动真格的了,连羽林卫都派出来了。”瘦柴压低声音,缓缓开口。 他言语里的人公将军,说的是张角的三弟张梁。张角在起义之初自号为“天公将军”,而将其二弟张宝封为“地公将军”、三弟张梁封为“人公将军”。 “当然听说了,钜鹿来得那些人回城的时候,还是我在那边守城,听说是大败而归,我看那些人的样子也像是,一个个都像是丢了魂一样,有几个才进了城就嚷嚷说是朝廷的羽林卫打过来了,结果被人公将军下令全部关起来,只怕现在都还没放出来。”矮猴儿听得是连连点头。 “嗨,钜鹿败就败了,算得了什么啊,你可知道半个月前的葫芦谷一战?听说大贤良师出动五万黄巾力士,围歼官军五千人,还是大败而归!你看官军在城北城西立下三个大寨,何止五千人?说不定明天就开始攻城了,这广宗还守得住么?”大冬瓜脸上闪过一抹惊恐,身上肥肉一上一下,忐忑不安。 “嘘,小声点!”瘦柴做了个手势,张望片刻,确定四下无人,“这些事情怎能胡乱开口,难道你不怕人公将军把你也抓起来?” “对啊,我听说那些朝廷兵士现在是在建筑拦挡、挖掘壕沟,看样子并没有打算这么快攻城。”矮猴儿附和道。 “可是这么耗下去也不是个办法啊,这么多人挤在这里,这么张嘴要吃饭,哪里来这么多粮食啊!”大冬瓜忧心忡忡,三人之中就数他食量最大,可是已经有三天没吃饱饭了。 “吃,你就知道吃!”瘦柴狠狠瞪了大冬瓜一眼,伸手在他腰间的肥肉上狠狠掐了一把,“再吃下去,我怕到时逃命的时候你拉最后,被朝廷抓住了,被…” 瘦柴面色一凛,右掌在脖子上比划了一下,做出砍头的动作。 “既然如此,不然我们就先…”大冬瓜浑身一哆嗦,喘了口气,像是下定决心地道,“要不然我们先逃了吧!” “逃?我看你往哪儿逃!” 话音刚落,身后却是传来一声厉喝,三个人惶恐的循声望去,只见一个高大人影从不远处的黑暗中缓缓走来。待到走得近了,城头的风灯将他的左脸颊照亮,狰狞的面孔忽明忽暗,就如索命的无常一般。 当这三人看清来人的时候,却比看到黑白无常还要惊恐些,瘦柴和矮猴儿嘴中嗫嚅着:“人…人公将军!” 大冬瓜却是双股战战,蓦地跌倒在地。 来人再往前一步,风灯的光亮将他的脸完全照亮,正如两人所言,来的便是黄巾军的人公将军张梁。张梁身后还有十来个手执环首刀的黄巾力士,冷冽的刀光从三人眼中划过,让人阵阵胆寒。 “大敌当前,你等竟是在此处胡言乱语,扰乱军心!”张梁冷眼投向跌坐在地的大冬瓜,一声厉喝,“该当何罪!” “人公将军,饶命啊,饶命啊!”瘦柴和矮猴儿同时跪在地上,不住求饶。 “来人将这三人押下去!”张梁右脚飞起,嘭嘭踢倒三人,厉声喝道。 望着三人惨叫着被拖下去,本是为巡城而来的张梁顿时再无巡城兴致,径直下了城头,举步向城北县衙而去。县衙后院颇为僻静,保存也堪称完好——此时的广宗城,几乎是瓦片不留了。后院的三间矮房中透出星星灯火,看样子屋主也非奢侈之人。 张梁走到屋外,轻叩了两下门扉,屋内传来一个男子的声音:“进来。” 张梁推门而入,只见黯淡的火光里,张角正好整以暇的坐于一方案边上,抬头望着自己。 “大哥。”张梁朝他拱了拱手,坐到了张角的对首。 “三弟你不是带人巡城去了么,如何这么快便回转了?”张角轻声道。 “方才兄弟巡夜,发现兵士斗志已然丧失,再这么下去,迟早不战自溃啊。”张梁却是阴沉着脸,开口说道。 “放心吧,古语有云:船到桥头自然直。这几年什么样的大风大浪我们兄弟三人没有见过?”见张梁面带忧色,张角却是不自觉的淡淡一笑道。 “可是大哥…”张梁似乎还有话要说。 “放心吧,不出三日,官军必然会自乱阵脚!”张角摇了摇头止住张梁的话头,笃定的说道。 张梁有些诧异的望向张角,而张角却不再解释,只是嘴角露出了一抹神秘的笑意…… 空气中已经有点夏天的感觉。春季的高潮渐渐到了尾声,大片的绿色取代了姹紫嫣红的大地。只是在冀州之地,原本应该是泛黄的大片麦田因为多年战乱而变得荒芜,到处都是荒芜的杂草,甚至在其中还能寻到一两具早已风乾的枯骨。 深夜,月明星稀,白茫茫的大地映衬着一种幽明惨白之色,广宗以西万籁寂静,洛水静静的流淌着,一切看似与往常并无差别,只是平日里此起彼伏的蛙鸣今夜却是遍寻不到了。 “童英,广宗城中可有异动?”葫芦谷口的小屋之内,卢植抿了一口清茶,缓声问道。 “回大人,并无异动。”站在他身后的童英拱手答道。 “哦,是么?”卢植放下茶盏,开口道,“区区广宗,弹丸之地,如今这些黄巾贼人已无外援,固守绝非上策?这个张角,难不成另有良计不成?” “大人…”童英正待开口,屋外却有一人径直走了进来。二人不约而同的朝来人望去,但见那左丰大摇大摆的站在帐中,冷笑着望向卢植。 “大胆,未经大人传唤,你竟敢擅闯…”见来人是左丰,童英不由厉声喝道。 左丰却是神色傲慢的从鼓鼓囊囊的胸口怀中取出一物,高举过头,尖声道:“卢植接旨!” 卢植先是一愣,待到看清左丰手里拿着的是一金色绸轴,赶紧起身拱手道:“臣卢植接旨。” “悉闻北中郎将拥兵自重,欲图不轨,然卢公子干素为清高,深孚众望。朕不欲加害功臣名士,特命黄门左丰,迎归北中郎将回京,彻查此事!”左丰尖利的嗓音在帐中久久回荡,稍许安静下来,帐中竟是安静无比,呼吸可闻。 “左丰你好大的胆子,竟然连圣旨都敢伪造了。”俄而童英却是抬起头,大声道,“我等又不是三岁孩儿,你这些时日皆是在军中,从未离开半步,这皇上的圣旨如何请来的?” “哼。”左丰冷哼一声,并不答话,只是两眼看向脸色微白的卢植,开口道,“此道圣旨乃是张让张大人亲自派人从洛阳送来的,尔等若是不信,接旨一观便知真假!”左丰将圣旨递到卢植胸口,卢植双手接过,缓缓打开来,但见那绸卷上隶书工整,下角更是盖着一方鲜红的大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卢植自然不是第一次见到圣旨,对于这玉玺印记的模样更是了然于胸,这传国玉玺原本乃是由和氏璧所作,为秦国玉玺,汉高祖刘邦灭秦得天下后,子婴将玉玺献给了刘邦,玉玺成为“汉传国宝”。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当时的皇帝刘婴仅两岁,传国玉玺由王莽的姑母汉孝元太后代管。王莽命大臣王舜向孝元太后索取传国玉玺,孝元太后身为汉朝的皇太后心向汉室,被逼不过,一怒之下将此镇国之宝掷于地上,从而摔坏了玉玺的一角,后来王莽用黄金镶补,但无济于事,还是留下了缺痕。东汉光武帝刘秀打败了王莽,夺回传国玉玺,此玺又成了汉家天下的象徵。 而如今这印记上那缺痕清晰可见,这是决计造不了假的。 卢植脸色一阵涨红,一阵苍白,数度之后,终于手捧着圣旨缓缓拜倒: “罪臣卢植,领旨,吾皇我万岁万万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