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新派武侠 > 避火珠 > 第12章 海瑞妙计胜严嵩倪宏基徐府得宝甲

党同伐异起纷争,运筹帷幄显英雄。 壮士巧妙出牢笼,海瑞智谋胜严嵩。 却说海瑞唤来轿夫,坐轿去了金殿。严世藩、赵文华、刘鹏帆,也只好去了金殿。 公元一五五五年四月的一天早朝。明朝第十二帝嘉靖升坐九龙口,众文武大臣山呼:“万岁,万岁,万万岁”分列两厢。执班太监手拿拂尘,在殿上高声喊道:“众家大臣听着,有事早奏,没事卷帘散朝了……”这时,监察御史海瑞出班跪奏:“禀我主万岁,臣,海瑞冤枉啊!”五十多岁的嘉靖帝微睁龙目,向下说道:“海爱卿,何事冤枉于你,请奏上来,朕于你做主。”“皇上圣明,昨夜,严丞相派京城官军,锦衣卫。东、西两厂的侍卫、及丞相府的家丁,将我府团团围住,说是捉拿刺客,老臣以为是圣上的旨意,所以连着搜了两遍,也没有刺客的影子,现仍围看我府,不让我府人出入,这是对我最大的诬陷,请圣上明查,已正是非……” “有这事,严丞相,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嘉靖问站在阶下的严嵩。老贼严嵩急忙跪倒,磕头说:“圣上,您要不问,我也要向您说明此事,事情是这样的,昨天晚上,老臣在书房正批阅文件,一刺客闯进我府,行刺不成,就放火烧了我的书房,致使老臣的胡子,眉毛都烧着了。不仅书房被烧,还烧毁不少房间,使老臣府损失惨重啊!这才派家丁追捕刺客,谁知刺客在逃跑途中,逃进了海府,我这才派兵把海府围了起来……”海瑞又连忙跪倒说:“严相仗势欺人,这事对我是最大诬陷,说刺客逃进我府,若是抓住了,好象是我派人刺杀的;若是抓不住,就是我把刺客藏起来,这不明明是往我身上泼污水,我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啊!请圣上为臣做主啊!……” 嘉靖帝听到这里,面带怒色,说道:“严嵩,你糊涂,怎么给海大人一个说法,这样吧,不要搜了,把兵撤了,你向海大人陪礼道谦,众家爱卿,你们说怎么样?”这时,赵文华、刘鹏帆跪倒说:“圣上,刺客就藏在海府,众多家丁和侍卫都看见他越墙跳进海府的。只要圣上下旨搜查,就会真像大白,若不抓住刺客入,任他们胡作非为,众家大臣性命难保,人人自危,我大明的江山社稷危已……还请圣上明察!”“那,你们的意思是非得搜了?”嘉靖有些恼火了。“执法必严,大明江山若容江洋大盗横行,岂不乱了朝纲。”严嵩进一步煽动说。“海爱卿,你的意思呢?”嘉靖帝又问。海瑞连忙磕头说:“搜搜也罢,也可洗清我的冤枉,还我一个清白。不过话要说在前头,若搜不出来怎么办?我府上百多人,都不得安宁,家具要搬搬动动,万一损坏了,摔碎了,怎么办?”嘉靖又问严嵩:“严丞相,海大人说搜查他府,若搜不出来,损失怎么办?”严嵩忙又磕头说:“若搜出来怎么办?” 海瑞说道:“若搜出来,我把一年的奉禄拿出来,上缴国库,也算为国家做了贡献。”嘉靖又问严嵩道:“哪你说,若搜不出来,怎么办?”严嵩低头思索了一会,说:“我也拿出一年的奉禄……”嘉靖帝又问:“你拿出一年的奉禄给谁,受损失的是海大人一家,应该给海大人!”严嵩赌气地说:“那就听圣上的,若搜不出来,我拿出一年的奉禄给海大人。”海瑞接口说道:“空口说不行,要立文书,找保人。”嘉靖帝忙问:“众家爱卿,谁给严相担保。”众大臣面面相觑,默不做声。嘉靖帝连问了三遍,还是没人做声。嘉靖沉着脸,说道:“没人担保,看来只有朕给你担保了,严爱卿,朕给你担保怎么样?”“谢陛下。”严嵩忙跪倒谢恩。“哪位给海大人担保?”嘉靖又问。话刚说完,只见从大臣中闪出一位二十岁左右的公子。只见这位公子,头戴二龙戏珠的王冠,王冠正中镶美玉,美玉旁一颗红绒珠,身穿紫色的蟒袍,腰横玉带。上中等身材,生的面似桃花,细眉朗目,真是赛过潘安,又象当年唐朝的罗成。这人正是定国公、中山王徐银龙。这徐银龙是世袭的王子。其老祖徐达曾是明朝开国的兵马大元帅,可以说大明朝的江山社稷是人家打下来的,由于其功高盖世,被**朱元璋封为定国公,中山王,并封其子孙永为定国公,并传赐黑虎龙锤一把,上可管君王不正,下可管臣子犯法。这时徐银龙出班奏道:“圣上,臣徐银龙愿为海大人担保。”嘉靖帝一见徐银龙,龙心大悦,说道:“徐爱卿为海大人担保,正合朕意,执班太监,给双方立下文书,到时谁也不许返悔。” 这时海瑞又出班奏道:“要搜得由圣上主持,否则别人出面还会出乱子,到时恐怕谁也说不清楚……”“好,就依海爱卿,明天一早,我和徐国公、严丞相,带满朝文武到海府,亲自去搜,抓刺客,众家爱卿,还有什么话要说,没事散朝……”说完,嘉靖一甩龙袖,一抖龙袍,退回后殿去了。 第二天一早,嘉靖帝坐着龙辇,打起龙扇、凤扇、执掌扇,黄罗伞盖高高挑起,由金瓜武士开道,御林军和锦衣卫、宫娥、太监前呼后拥,来到海府门前。这时的徐银龙、严嵩和众家大臣也都到了。严嵩下轿后,忙把严世藩、严世壁和楚莫白等叫到跟前,述说了搜府打赌之事,并一再询问刺客是不是还在海府。严世壁和楚莫白都信誓旦旦地说:“刺客就在海府,连个影子都飞不出去,一搜就搜出来了。”严世壁和楚莫白把倪宏基、倪成、李虎、李凤等的画像分发给执行任务的爪牙。 这时,海府的大门“吱扭”开了,海瑞出门后跪倒在嘉靖帝身边,说道:“我主万岁,万万岁,臣海瑞请圣上和诸位大臣到府上搜查……”嘉靖一手拉起海瑞,说道:“众家爱卿,随朕到海府一坐……”说着,满朝文武大臣众星捧月般簇拥着嘉靖帝进了海府。这时,只见两辆拉水的马车迎面赶来,海府的管家海柱和王二等几个仆人要去拉水。他们来到嘉靖和众大臣身边,大车忽地停了下来。海瑞拱手向嘉靖说:“禀圣上,我府已被围了一天两夜,人马都不准出门,已经没水吃了,请圣上下旨,先搜我的车辆和拉水的仆人,看他们是不是刺客,然后到玉泉山拉水,要不,圣上到我府连口水都喝不上……”嘉靖帝对严嵩说:“严丞相,先把大车看看,看有什么地方可以搜的,看人是不是刺客……” 严嵩忙唤来严世壁、古道机、楚莫白等。这些人围着大车转了几圈,把拉水的四个人上下打量了几番,然后又打开车盖,见里面还有些水在晃动,实在看不出有什么可疑的地方。忙对严嵩说:“禀丞相,大车已搜查完,没有刺客和可疑的地方”。”这时海瑞对嘉靖帝说:“圣上,是不是先让大车去拉水?”嘉靖帝道:“严大人,大车若搜不出什么来,就让他们去拉水。严嵩三角眼转动了几下,对严世壁、楚莫白说了些什么,才回答说:“拉水可以去,但要派人跟着。”嘉靖说:“你派人吧!”于是,严嵩叫来张超、李霸及严府的四个家丁,对他们说:“你们跟着大车去拉水,看有什么可疑的地方,若有逃跑者,当场抓住,或是提头来见!”六人点了点头。于是,这两辆大车轱辘辘驶出海府。六个恶奴每人骑一匹快马,各带弯刀、*箭,跟在车后。嘉靖、严嵩等留在海府,搜查了一天,自然搜不出什么来。 单说海柱他们赶着大车,一路向玉泉山走去。由于车老马瘦,所以一直走的很慢。晌午过后,才来到玉泉山。玉泉山的泉水,历来是皇宫贵戚们的专用水。明朝定都北京后,自然也成了百官们的饮用水。因该水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所以拉水的人马车辆熙熙攘攘。海柱他们一直等到傍晚,才装满了两桶水,赶着大车往回走。张超等六个恶奴,见大车真地装满水,也就放松警惕。天渐渐黑下来,六贼急着往回赶。谁知在翻过山岗的一片**时,后面大车的车轴忽然断了,车卡在道上。可前面大车仍在“吱扭,吱扭”地走着。后面车上的王二对海柱说:“大车轴断了,回不去了,只有扔在这里,明天带工具来修,我们把马等带回去吧!”海柱说:“哪只有这样了。”随后又对张超、李霸说:“官家,你们是随我们回去,还是留在这里看车?”张超、李霸骂咧咧地说:“真他妈倒霉,喝口水都塞牙,谁给你们看**的车,回去!”就这样,六个恶奴押着一辆车回了海府。剩下王二卸马收拾东西。等众贼一走远,王二一按机关,放完了水,再一使劲,把桶底掀起,放倪宏基出来。 这时的倪宏基巳是一身农民装束。青衣小帽,身背一个挎包,里面有海大人赠给他的银两、一封信、及兵器。他谢过王二,转身钻入山边的**里。晚风轻轻地掠过树稍,使倪宏基感到十分惬意,也吹散了他心中的忧愁烦闷。他找了一块大青石坐下,把包打开,把金鞭、镖囊,袖箭等收拾好,然后拿起海大人给他准备的火烧、熟牛肉,大口地吃起来。吃饱了,就躺在石头上,闭目养神。 他一合眼,兰英、婉儿的音容笑貌就在眼前晃动。也不知她们逃出魔窟没有,她们现在在什么地方?从严党搜查海府分析,她们是逃出去了。“嗨,我那苦命的妻子,你们又要吃苦了,也不知你们流浪到何方?还有,救我的两男两女是谁?想起来了,他们是曾经救过我的红白二侠,那两个使鞭的小伙,可能是她们的儿子红白二杰。他们救了我后,又怎么样,逃出去了没有,也不知何日能相见?我可怎么报答他们?”他胡思乱想,迷迷糊糊睡着了。 一觉醒来,天巳放亮,东方出现了万道霞光,不一会儿,鲜红的太阳升起了,天巳大亮。他想起海大人给他的信,便掏出信笺看了起来。信上说要他务必到定国公徐银龙府去一趟,徐国公有要事和他相商。看完信,他找处溪流洗把脸,收拾好行囊,向京城走去。 由于路不熟,一直到晌午时分,他才来到徐府门前。但只见高大的府门气势雄伟。上面雕梁画栋,红、黄彩砖,色彩分明,两个大红灯笼高挂两旁。下面,两个**的青铜狮子立于朱红大门两侧。八名侍卫腰挎弯刀,分立两厢。倪宏基看罢多时,这才走到门军前面,拱手施礼说:“门军大哥,我是海府的人,有事见徐国公。”门军一听是海府派来的人,上下打量了倪宏基,说道:“稍等一会儿,我去通报一声。一会儿,门军同一位管家出来。管家说:“你是海府派来的人?有信件吗?”“有,有海大人的信。”管家看过信,又看了一下倪宏基,说跟我来吧!” 他们穿宅过院,来到一间高大的客室。管家把倪宏基领了进去。进门一看,见华丽考究的房室里,坐着一位二十多岁,身穿白丝绸、镶金边礼服的文生公子。只见他:杏白色公子帽镶美玉,大红绒球当中立,一双俊目放光芒,红扑扑的双颊真秀气,齿白唇红真英俊,眉宇间一股凛然气。此人正是定国公徐银龙。那人一见倪宏基,顿时也惊呆了。只见他年龄比自己小几岁,长相,身材都和自己相仿,所不同的是,倪宏基眼睛更大、更亮,眼角眉稍透出杀气,行动作派具有武将的风度,真如同哪吒三太子在世,又如三国的温侯吕布重生。倪宏基见到此人,连忙跪下磕头,说道:“王家千岁,小民倪宏基给千岁磕头了。”“倪公子,倪宏基,你就是倪宏基?快快请起。”徐银龙双手相搀,把他扶到椅子上。然后说道:“哎呀贤弟,我可见到你了,自你父被害后,我和海大人四处打听你的消息,都没有音讯,今天可把你盼来了,这下好了,你在我府好好休息一段,然后商量为你父报仇的事。听说你一出世,就在两军阵枪挑金赤牙忽,鞭打乌列尔粘,早巳闻名华夏,是我朝难得的将帅之材。今天一见,果然英雄气概。来人,先带倪公子洗个热水澡,准备好饭菜,我与倪少帅好好地喝一杯……”徐银龙边喊着家人,边热情地对倪宏基说。这时,老家人徐福进来,问清了情况,走了出去。 徐银龙忙端过桌子上的一盘苹果,放到倪宏基面前说:“倪公子,贤弟,先吃点水果,解解渴,压压惊,你一路奔波,又大闹严府,吃不上什么,也得不到休息,今天到我这里,就是到家了,想吃什么,喝什么,尽管说。”倪宏基忙拱手施礼道:“多蒙千岁厚爱,那我就谢谢了。”这时徐福又进来,对倪宏基说:“倪公子,跟我来,洗浴已准备好了。”倪宏基告别徐银龙跟着徐福到了洗浴间,洗起澡来。顿时,多日来的疲劳全消。洗罢,又一次来到正厅,只见桌上丰盛的酒菜已准备好。徐银龙手拿一本兵书,边看边等着倪宏基。一见倪宏基进来,徐银龙热情地说:“贤弟,你一定饿了,先吃饭,我还有好多话要问你,我们边吃边谈。”倪宏基说:“那我就不客气了,能同千岁一同进餐,是我的荣幸。”徐银龙倒了满满的一杯红葡萄酒,递给了倪宏基,说道:“贤弟前线杀敌有功,这杯酒就是表示对你的谢意,来,把酒喝了。”倪宏基端起酒杯,说道:“我遇到了千岁,就是遇到了知己,看来我的国仇家恨有望报了。”说罢,二人一饮而尽。饮罢,徐银龙问起倪宏基将来的打算。”倪宏基说道:“铲除严党,匡扶社稷,安顿百姓,还大明一个朗朗的天,这是我终生夙愿。但下一步就是到江西寻找邢老伯下落,顺便看望母亲和妹妹……”徐银龙说:“严党专权,外寇入侵,盗贼蜂涌,百姓流离失所,饱受煎熬,皆因国无良将,严党下一步就是要夺取兵权,以达到颠覆大明江山,当儿皇帝之目的。不知贤弟有何良策?”倪宏基说道:“现严党实施了三套方案;一是派人刺杀千岁你、海大人、邢老伯,若成功不了;二是今年武科场埋伏下四山八寨的喽兵,配合严世壁的官军,杀死众大臣和武状元,达到其目的;三是还成功不了,就在今年年底调动他们掌握的军事力量,发动兵变,内外配合,围攻紫禁城,逼嘉靖帝退位,达到其目的。”说着,倪宏基掏出海大人的信,双手递给徐银龙。 徐银龙紧锁眉头,把信展开,看了又看,说:“当你找到邢丞相,以后又怎么办呢?”倪宏基说:“等邢老伯安全回到北京后,我要回百水岛,找杜瑜叔叔,到那里招募喽兵,屯积粮草,以应付严党的兵变,外寇地入侵……”徐银龙听罢,不觉喜上眉稍,说道:“真是英雄所见略同,不过百水岛杜瑜将军那里,地方太小,出入全靠船只,不适合大军出入,且离京城又远。我给你介绍到太行山卧虎岭去,那里已有老将军赵伦和他的外甥、外甥女在那里,也就是李冬柏的儿子李虎,女儿李凤,在那里聚集了五千多人马。你去以后,招募周围山上的义军,可聚集数万人。太行山卧虎岭地势险要,战略地位突出。它进可直逼北京,*进华北及黄河以北地区;退可进陕、川、长江以南及西北。它是扼守西北及中原的咽喉,若在那里发展壮大,可进军全国,就不怕严嵩兵变和外寇入侵了。我相信,只要你到了那里,打出‘铲除严党,还我大明”的旗帜,加上你的武艺和威望,振臂一呼,天下有识之士,众多义军,会纷纷响应,人会越聚越多,把卧虎岭变成铲除严党的军事基地。我在朝中协助于你,你的家仇可报,严党可除,百姓可安,社稷可兴……”徐银龙说到兴奋处,两眼放出喜悦的光芒。他又喝了一杯酒说:“不过,今年的七月十五你要来京夺取武状元,若是夺取了武状元,就是领兵元帅,我们有了兵权在握,就不怕严嵩兵变了。若皇上不承认你这武状元,也不至使兵权落入严嵩之手。那么,我们只有依靠你的太行山义军了。趁其兵变时,剿灭严党,重整大明江山……”倪宏基听到这里,深感徐银龙说得有理,忙站起来拱手施礼说:“千岁运筹帷幄于房宇之中,决策于千里之外,究天人之际于*,除奸贼之变于即,不亚于汉朝的张良张子房,又如同孔明在世……”徐银龙忙站起来说道:“我远不如张良、孔明,可贤弟却是统百万之军,攻城野战的韩信呢!”倪宏基施礼道:“千岁过奖了,我倪宏基愿为天下百姓,为大明的江山社稷而铲除严党出力,还大明朝一个朗朗的天,还百姓一个清平的世界……” 徐银龙很是高兴,也更喜欢这个与自己志同道合的年青人,他站起来说:“我与贤弟一见如故,相见恨晚,愿与贤弟结为异姓兄弟,不知贤弟意下如何?”倪宏基忙施礼道:“千岁若愿意,我更是求之不得。”当下,二人报了生辰八字,徐银龙二十二岁为兄,倪宏基十九岁为弟,共同烧香祭祖,冲北磕头,结为异姓兄弟,二人更是相密无间。 宴罢,为倪宏基安排休息。笫二天,徐银龙带着倪宏基来习武场,见那里有几个教师正在向家丁传授武艺。老剑侠陈化英手拿链子飞鞭,向弟子们指指点点。见徐银龙、倪宏基走过来,忙拱手施礼道:“千岁好,千岁早。”徐银龙还礼摆手说:“今天,我们弟兄来习武场,是互相学习,共同提高,陈老侠,您是闯荡武林多年的老前辈,今天收一高徒,您可要倾囊而授哟。”徐银龙微笑着边说边拉着倪宏基,对陈化英说。倪宏基也微笑着点头,说道:“陈老前辈,晚生这边有礼了。”陈化英也拱手还礼说:“既是千岁吩咐,老朽献丑了。”说罢陈化英舞动二十多斤重的链子银鞭,使出三十六路绝招,压、打、勾、削、砸,只见银鞭起处,呼呼风响,一条白练,把陈化英裹住。精彩处,如银龙出海,掀涛卷浪;如凤凰展翅,挟风拽云。使得众人不住地喝彩。舞罢,站定,陈化英面不改色,气不长出。众人又是一阵地叫好。 这时,徐银龙对倪宏基说:“贤弟,你也亮几手,让大家开开眼……”倪宏基说:“陈老前辈鞭法绝伦,晚辈拜领了,我愿拜老前辈为师,望老前辈指教,既是千岁让我出丑,我只好从命……”说罢,抄起自己三十多斤重的金鞭,舞动起来。他使出师傅呼延寿教给他的呼家七十二路绝命鞭,一招紧似一招,一招快似一招。精彩处,如大海狂涛怒卷,又如长空霹雳震荡。使人眼花缭乱,如痴如醉。只听到呼呼的风声,只见到一片金光。舞罢站定,倪宏基如泰山一般。众人一片叫好声。这时,陈化英手捻银须,笑哈哈地走过来,说:“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公子的鞭法一定出自呼延家?”倪宏基拱手还礼道:“不错,恩师呼延寿。”“我说哪,路数这么眼熟,那是我的师兄。”陈化英仍是微笑着打量倪宏基。 倪宏基亲切地说:“那么老前辈,您是师叔了。”陈化英点头说:“你师傅的鞭法,高出我一大截,我看你的鞭法,劲力,比你师傅还高。”倪宏基谦恭地说:“师叔过奖了,晚辈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望师叔指教……”“既是同师同门,是我师兄的徒弟,又是千岁的贤弟,老朽就舍命教你几招,叫做飞鞭打飞爪的要点。这是几十年潜心研究的,将来战场上你是用的着的”徐银龙说:“快跪下叫师傅。”倪宏基连忙跪倒,说:“师傅在上,受徒儿一拜。”陈化英双手相搀,说:“我当你的师傅有愧,将来见到我那师兄,他会说我抢他的徒弟,不过,老朽喜欢你,千岁也让我倾囊而赠,我只好把看家的本领拿出来,传授给你……”说罢,他从身上掏出一个鹿皮绾手,把它放开,从里面抽出一条长两丈的鹿筋绳,用鹿筋绳把银鞭鞭后的银环套住。他用双手拉了拉鹿筋绳,见没有折断的地方,这才右手抓住鹿皮绾手,左手托着银鞭,叫一声“起”左手银鞭向空中一扔,右手绾手一抡,就见空中打了个立闪,一条银线“呼呼”带风,似银龙舞动,上下翻飞,又见一团白光,把陈化英罩住。快时,万朵梨花飞舞;慢时,如银燕轻轻点水,真是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随着银鞭的舞动,有人甩手打出一支飞镖,只听“当”的一声,飞鞭把飞镖击落。飞鞭指哪打哪,神鬼莫测,舞罢,站定,陈化英对倪宏基说:“这飞鞭打空中之物,如飞爪,飞镖、流星锤,俗话说得好,飞爪遇飞鞭,‘当啷”化成烟,人若躲得慢,脑袋把家搬。”使用飞鞭的决窍,就是;手、眼、心合一,眼看到,手跟到,心想到,加上熟练的技巧,把鞭运用得得心应手,两丈之内,兵器不能进身,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说着,陈化英走到倪宏基面前,把鹿皮绾手套在倪宏基手上,看他地抖动,手把手地教,一直到每一个细节都熟练为止。这时的徐银龙在一边看着,不时露出微笑,他说:“我弟是马上将官,善使枪,让他练几路枪法,大家开开眼。”倪宏基解下绾手说:“仁兄愿意看,小弟从命了。”说着,从刀枪架子上抄起一杆花枪,觉得太轻,一连几杆都是这样。徐银龙说:“把我的亮银枪拿来。”老管家徐福只好走进内宅,从里面取出一杆长丈二,重六十四斤的五钩神飞亮银枪。徐银龙接枪在手,走到倪宏基面前说:“这是我的防身之物,贤弟试试如何?”倪宏基把银枪拿在手里,颤三颤,摇三摇,说道:“这枪只能防身,战场上是不能用的,一是尺寸短,二是重量轻,遇到重兵器,*不着人家,不能进攻。重量轻,不敢碰人家的兵器。使枪要巧、长度、重量、眼、心、神合一,才能运用自如,得心应手。今天,我给仁兄练几手。”说着,舞动银枪,就见枪进如一条银线,枪退如一道白光,时尔如银龙狂舞,时尔如万朵梨花,时尔又如银练缠绕,时尔又如车轮滚动,只听到“呼呼”的风声,只见到银光一片。使在场的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舞罢,倪宏基脸上只增添点红晕,更显得英姿飒爽。这时,老侠陈化英微笑着走到倪宏基面前,说:“敢问公子,使枪从师哪位?”倪宏基说:“徒儿使枪,是跟恩师岳宏学的,学得是岳家枪,其中还有罗家枪、杨家枪的路数。”“徒儿的枪法盖世,真如同当年的岳大帅出世,我朝有望了……哈哈……”这时,徐银龙走到倪宏基近前,说道:“贤弟的枪法出于名门,也教我几招防身。”倪宏基微笑着说:“仁兄想学,尽管说话,不要说几招,就是平生所学,也愿传送……”徐银龙说道:“战场上冲杀,全靠贤弟了,我只能在朝中助你一臂之力,我只想学学使枪的皮毛……”说完,徐银龙看看天巳中午,喊道:“徐福,今天陈老侠收我弟为徒,传艺有功,我摆宴庆贺,你准备酒席……” 一连十几天,倪宏基跟陈化英学习飞鞭的使用,同徐银龙谈古论今,互传技艺,到了难舍难分的地步。一天上午,倪宏基对徐银龙说:“大哥,我感谢大哥十几天对我地照顾,我想尽快去江西寻找邢老伯,还有兰英、婉儿、母亲、妹妹,然后去卧虎岭赵伦,李虎处,完成我们的大业……”徐银龙微笑着说:“贤弟此言,正合我意,你路上应用之物,我巳准备好,头走之前,我送给你一件东西,并带给赵伦一封信,管家,把东西取来。”徐福从内宅取来一个小包,双手递给徐银龙。 徐银龙把包打开,里面是一个盒子,再把盒子打开,只见金光四射,光华耀眼。徐银龙把东西取出来,说道:“贤弟,这是我祖徐达曾穿过的宝甲,名叫‘金丝宝甲”重只有二斤,它是金丝金线金片穿穿山甲的鳞片,经过特殊加工而成。它刀枪不入,火烧不怕,既可防身,又可保暖防潮。你在战场上用得着。我祖徐达曾说“徐家子孙,为将帅者,方可穿此甲。”到了我这一代,己成了闲家之物,到不如让贤弟穿上它,到战场上杀敌立功,这也是为兄的一片心意。”说着,徐银龙亲手把宝甲给倪宏基穿在身上。倪宏基穿上宝甲,顿感身轻气爽,挥动自如。连连说:“真是宝甲,为弟穿上它,只有尽力杀敌,象当年徐大帅那样,驱外寇,诛奸佞,安社稷,扶百姓,才对得起仁兄一片心意……”徐银龙又说:“贤弟,我这里没有好脚力,都是一些普通的马,听说当年杨继盛杨尚书,在西征西夏国时,西夏国王子曾送他一匹宝马良驹‘千里追风玉麒麟”。杨尚书被严嵩陷害后,宝马下落不明。现在只能到马棚里选一匹稍好的马……”于是,倪宏基跟着徐银龙到了马棚,看到十几匹马都是膘肥体壮,不住地“咴咴”乱叫,但都是一般的马。只好选了一匹枣红马,牵了出来。又到枪架上选了一杆花枪。徐银龙说:“贤弟不能这样走,我以外出打猎为名,送你出京,你扮成我的家丁,这样严党才不会发现你,来人,准备酒席,吃完饭出去打猎……” 下午,徐银龙骑上一匹高头白马,手提亮银枪,带着*箭,鹰、猎犬,在十几名家丁陪同下,到南郊打猎。倪宏基扮做家丁,搬鞍任镫上马,随徐银龙出了北京城。若知后事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