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新派武侠 > 顾枫的江湖 > 第3章 洪湖派

顾枫的江湖 第3章 洪湖派

作者:匿名 分类:新派武侠 更新时间: 来源:本站原创

佟家的家长佟松,矮墩墩的身材,紫红色的脸膛,油乎乎的面皮上一根胡须也不长,他为人不苟言笑,但说起话来声音又极洪亮,瓮声瓮气的,听着甚是豪气,初次见面的人多半会误认他是个豪爽的人,不过相处时间稍长你就会知道此人十足一个伪君子,满嘴谎言,一肚子男盗女娼。 你家大业大,当掌门就当掌门呗,各过各的生活,井水不犯河水。他却偏不这么想,他一心要吞并其他四家,掠人钱财,夺人妻女,做个真真正正的洪湖派掌门。阮家家长阮乡被整的最狠,差不多要家破人亡了。阮乡也算个英雄,哪能束手待毙,他就暗中联络其他三家要轰他下台,那三家也早对佟松不满,背地里没少问候佟某人的祖上先人和家里妇女。 不过牢骚归牢骚,真要起来造他的反,就都各怀心思了,嘴上说“对对对,是该给他点颜色瞧瞧,太不像话!”私底下却给佟家送田送粮,暗通款曲,嘴上还说的好听:俺们是贡献给祖庭小平山养老院的。你不知道小平山都是他佟家呀,一年上万两银子贡献上去,养老院的老人们还不是自个种菜,自个捉虾,忙时吃干,闲时喝稀。 阮乡遭难时,师祖远在洛阳,听到阮家一门三十六口被一根细麻绳拴住右手大拇指,让两个赖头小子牵去小平山大香堂受审,他怒不可遏地掀了桌子,向客栈掌柜讨来纸笔,洋洋洒洒写了封万言书,把佟松骂了个狗血喷头,信写好,信差也寻到了,他又把信撕了,重写了一封措辞温和的劝和信寄出。不管怎样,这份恩情阮家是记住了。 一年后,常山流行瘟疫,佟家八十余口死的死疯的疯,末了只剩下八个人,佟松由小平山赶回去料理后事,结果也染了病,上吐下泻的,不到三天就咽了气。 佟家算是彻底砸锅倒灶了,刘家兄弟那会儿还在穿开裆裤,穆英又一门心思混官场,懒得理会谁去当掌门。阮乡倒是想东山再起,扬眉吐气,顺带手把佟家余孽整个死去活来,出口恶气。可惜当初佟松为了整倒他,曾逼着他写了份悔过书,把历年干过的丑事恶事缺德事桩桩件件明明白白地写了下来,让他自个签字画押按了指印。 佟松临死前让人转告阮乡两句话:第一,你不得为难我的家人;第二,你不能做掌门;这两条在我死后你必须遵守,否则我一定会让你身败名裂、追悔莫及。 阮乡相信那份悔过书就在佟家的孤儿寡母人手里,投鼠忌器,他哪敢轻举妄动? 因为谁也不愿意看到掌门的位子落入“南三族”的手里,他们就把我师祖推上了掌门的位子。 师祖是个开朗乐观的人,他与人为善、交际广泛,大江南北到处都是朋友,他从未想过做掌门,等他真的做了掌门后,他想的比谁都开:大不了老子不干了。这句话几乎成了他的口头禅,有了这份劲头,他还真甩开膀子干了几件像模像样的事: 做掌门的头一年,他创设了“议事盟”,规定洪湖派的所有大事由各家(族)长公裁,资历最老的阮乡被推选为“议事盟”大长老,几乎被灭族的佟家也有机会派幼子与会,多年不过江的江南三族在师祖的力邀下也重新登上了小平山。洪湖派虽然还远没有合同一家,却也着实比先前亲密多了。 他做的第二件事是创建“研剑盟”,目的是要让蒙尘纳垢的洪湖派武学还原本质重放光彩,重振洪湖派武功在江湖上的声威。洪湖派肇始于靖康之乱前后,那时金人累次南下,山河破碎,凡血性男儿无不拿起刀枪,保家卫国。洪湖派武功是在血与火中锻炼出来的,一招一式莫不经过千锤百炼,朴质无华但威力惊人。 后承平日久,崇尚奢靡华美之风日甚一日,世人再看洪湖派武功就觉得不入眼,讥笑是乡下老农种田的把式。 别人说说倒也无妨,只是听久了,自己也心虚,加之绍兴年间屡次受辱于江南九鸣山庄,于是终于认定自家的东西确实不如别人的好,要想振兴洪湖派只能向别人学。打熙宁年起、历经数代人聪明人的删改、阉割、摈弃,到师祖这一代,洪湖派武功已经可以与最讲究招式套路的江南八大家相提并论了。可惜,江湖上从来只闻强者笑,不容弱者哭,武功招式越来越好看的洪湖派,在江湖中的地位却江河日下。 想当初,立派祖师率十万荆襄子弟杀的金人闻风丧胆,声名流波,天下人谁不称颂?那时江湖上还只有八大门派,没有什么上四门,三十六家之说,洪湖派立派的第二年就挤进八大门派,排名第三。百余年后,到师祖接任掌门时,洪湖派非但被踢出八大门派,在三十六家中也只能勉强坐个末席。 “研剑盟”创立后,师祖四处奔走,促请各家名宿出山会聚祖庭,收集、整理、校勘洪湖派武功典籍,同时又要求各家每户选派两名资质优良的少年到“研剑盟”来,由名家高手亲自传授武功。 我虽姓顾,却作为贺家子弟入选,与我境遇类似的还有苏清河,他是佟家举荐的,佟家因为遭了大难,举荐的两名少年都是外姓。另一位姓吴,比我大一岁,上小平山只半年,就莫名其妙地溺水死了。 我在“研剑盟”满打满算也只待了一年,师祖不肯再做掌门,要云游四海,我要跟着,他不让,我就哭就闹就满地打滚耍无赖,他不让人拉我,发狠说看我能赖到几时。我也发了狠,不停地哭不停地滚,嗓子哭哑了,头撞倒门框上,流了血。他被我缠的没办法,就叹了口气说:小冤家,我上辈子欠了你什么?他答应带我走了。 那天天气晴好,洪湖上白帆点点,水鸟围着渔船盘旋。师祖拉着我走出山门时,停住脚,怔怔地望着白云蓝天下那一汪碧青的湖水,似乎有些不舍,那时我满怀兴奋,就催着他走,他轻轻地叹了口气,走了,走时甚至都没回头再看小平山一眼。 这一走就是十年。 我十六岁那年师祖告诉了我的身世,那天风很大。他说:“你父亲名讳中有个青字,‘青阳’这个名字你就不要用了吧。”我不以为然地说:“那我叫顾风吧。”他沉思了一会,说:“风是无根之物,无根之物看似潇洒,其实很累。做个有根之物,叫顾枫吧。” 他那时已经厌倦了四海漂泊的生活,可惜我太年轻没能听出来他话中的凄凉。 第二年师祖病逝于秦州郊外的一间驿站,死的时候冷冷清清,多亏有忠厚朴实的老驿丞帮忙,他的身后事才不至太潦草。老驿丞是师祖的一个朋友,原来也是在江湖上飘的,后来厌倦了就洗手躲进了驿站。 时当盛夏,秦州大地如被闷在一个火罐里,扶灵回乡的想法无疑是疯狂的。在老驿丞的帮助下,我把师祖火化了,捧着他的骨灰还回小平山安葬。 走到唐州的时候,因为错过了宿头我只能睡路边野店里的大通铺,三个铜子一个铺位,夏天天热,也用不着租被子。 客栈矮小,土墙、草顶,因为常过军马,房顶的茅草屡次被抽光,店家就用黄泥敷了个顶,冬天不能保暖,夏天不能隔热,屋里热的跟蒸笼一样。十几个山南海北的汉子挤在一起睡,汗臭混合着脚臭就足可熏死个人,何况为了防备屋外成群的蚊虫侵袭,一尺见方的小木窗还要关着。苦是苦了点,可我也没那么娇贵。十几年的四海流浪,大苦大难没经历过,这种小苦还是经受了不少的。 连天赶路实在是太困了,那么热的天我倒头就睡,头一沾枕头就进入了梦乡,不过一个时辰后,我就被热醒了,脖子上胸腹上都是汗,粘巴巴说不得有多恼人。可我并不想起来,起来也没处去乘凉,多睡会儿吧,明早趁天凉好赶路。 几只昂昂叫的蚊子在耳边盘旋,多年的刻苦训练,让我凭声音就能准确判断出它们在哪,我一伸手,掌心里就多了两只蚊子的尸首,我无意中露出的这一手,却惊吓到了在旁边翻我包裹的一个黑瘦干瘪的汉子。 “啪!”我脑后传来了陶罐落地的声响。 我起初以为是哪个人喝水不小心打了碗,随即感觉到不对劲,有人从我头上一跃而过,撒腿就往外跑去,几乎同时有人大叫:“不好,骨灰撒了。” 骨灰确实撒了。 那个缺德鬼,见我包裹里鼓鼓囊囊的,以为是什么值钱的东西,趁我睡着就悄悄地过来翻看。大通铺上除外之外还有十二个人,四个睡的跟我一样死,四个半睡半醒,闭着眼扯呼,手里还不忘摇着扇子。还有四个是清醒的,那个矮瘦汉子在翻我包袱,他的同伴在门口帮着把风,其余两个人都是单行的客人,不想惹麻烦就装着没看见。 矮瘦汉子手疾眼快,等我缓过神来人已经溜的没影了,他的同伴一个肉泡泡的胖子就没那么幸运了,我眼见师祖的骨灰撒了一地,当时眼就红了,薅着他的头发牵他到木柱前,狠命地把他往木柱上撞。 咚!一下…… 咚!两下…… 咚!三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