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新派武侠 > 顾枫的江湖 > 第5章 紫阳宫女弟子

二十二岁那年我去了趟君山,去参加三年一度的武林英雄大会。 英雄大会,有人说它是赌博场,得意时,它是登天梯,让你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失意时也可以让你一夕身死浮名散。 有人说它是广结善缘的聚会所,会五湖宾朋,结百世良缘。 也有人说它是结算恩怨的是非所,旧怨未清新恩欠,算了旧恨结新仇。 无恩怨哪有江湖?不管怎么说,三年一度的英雄大会都是武林中不容错过的大盛典。 南下君山前,我绕道去了趟沅江,去看望两位隐居的老朋友。这些年在江湖上游逛,朋友着实交了不少,交利的、交义的、意交的都有,这两位朋友初起是利益之交,后来就改成义气之交,最后竟成了知心知已知意的好朋友。正因如此,他俩相约退隐江湖时,还特意来找过我,劝我一起退了算了。 我说我已经习惯了流浪,真要我困守一处,默默无闻,只怕用不了几天我就要违背誓言重出江湖了。他俩就不再勉强,因为我的这种心理,他们也都曾经有过,于是大醉一场后彼此各奔西东。 他们放下刀剑后就拿起了锄头,织起了渔网,现在一个种菜、卖菜,做了菜农,一个捕鱼、卖鱼,当了渔夫,都娶了朴质的乡下女子为妻,养育了几个儿女。两家相距十几里地,平日里一个挑着鱼、一个担着菜到同一个集市上发卖。天刚麻麻亮起身,太阳一杆高的时候货物出手,找间羊汤店,两人各要碗羊汤,来四两村酿浑酒,各自掏出自家女人烙的饼,再向老板讨一碟咸菜,慢慢地吃慢慢地喝,太阳升过树梢时各自回家。 如此平平淡淡地过了三年。除了夜晚行房时的声响悠远绵长时常扰民外,这两个麻衣蓑笠的黑脸男人早已化身为路人甲路人乙,泯然众人矣。 我在沅江住了三天,两人就什么也不干,专陪着我东游西逛,两家女人就都不满意,嫌我耽搁了她们丈夫的生计,一家老小要挨饿了。其实她们哪里知道,她们的丈夫早将整罐整罐的黄白之货埋在了房前屋后、日常耕作的自家菜园里了,就算后半辈子躺下来不动了,也愁不着她母子的吃喝用度。 我送了两位嫂嫂每人一匹上等的缎子做衣裳,随后的几天不论我们到哪,逛到多晚,哪怕是彻夜不归,她们也都不管了,来家时总是嫩鸡恰恰炖好,村酿也温的正是时候。不过我很快就厌倦了这种单调,终于在一个细雨绵绵的清早,我辞别他们,骑着我的那匹瘦的只剩骨架、全身疤癞且面目丑恶的黄毛嘶风马踏上了去往江南的路。 那时正值江南的梅雨时节,丝丝细雨经月未歇。湿冷的雨,翻卷的云,泥泞的路,于我这个阔别家乡已久的游子来说,已全是煎熬。 我是在一间野店邂逅的陈南雁。 江湖是个讲究等级的地方,紫阳宫高居武林四清门,地位崇高至极,而我洪湖派只是三十六家之末,地位悬殊判若云泥。她于我如使相千金、当朝郡主,尊崇至极,我于她不过是个山野小子,微贱如尘,本来我是连句话也够不上说的,但世事无常,那天我不仅跟她说上了话,还施了她一个大大的恩惠。 这话还得从头说起,我和湿淋淋的大黄走向茅店前用泥墙树枝围起的庭院时,那个圆脸盘,长着一双明亮眼镜,矮墩墩的店小二殷勤地撑着雨伞来迎过来,替我接过缰绳,替我掌伞遮雨,为此不惜把自个淋个透湿。我赏了他两钱银子,这点钱能抵得上他一个月的工钱。 “赏人就要赏的人心花怒放”,这是师祖教我的,他的原话是:杀人要见血,赏人要见笑。 我并不是什么富人,只是仗着师祖积攒下来的人脉,得钱比较容易罢了。师祖的朋友遍及天下几乎所有的州府军县,许多人都是田联阡陌、骡马成群的一方豪富。我游历到某州某县,如果手头紧,恰巧又有师祖的故人在,就随便买些茶叶、山参什么的上门去拜望,免费得几天食宿不说,临走时定有丰厚的盘缠相赠。因为得钱容易,所以花起来也就大手大脚,其实我身上的钱最多的时候也没有超过三百两,但见过我的人无一例外都把我当成豪门世家的公子哥。原因无他,我舍得花钱,出手大方。 我有时想,这或许是遗传自我的父亲,虽然我出世时他已经成了穷光蛋,飘零海外给人做苦力,但他毕竟曾经阔过,那种浸润在骨子里的富贵风流不是说断就断的,更何况母亲怀上我的时候,他正处在人生的巅峰呢。 我舒舒服服地泡了个热水澡,窗外豆大的雨滴正噼里啪啦地往下砸。正是庆幸呀!虽说夏天的雨淋不死人,但若是得了风寒,恐怕就赶不上君山大会了,即便能撑着赶过去,疾病缠身,看人看事的心境也会萧落许多。 我泡澡的时候,那位体格健硕、一脸憨相的店主端了碗姜汤过来,我向他道了谢,却并不急着喝,东拉西扯的,直到他知趣地离开。来路不明的食物不能轻易下口,这是行走江湖最起码的道理。我拔下束发铜簪,轻按暗藏在尾端的机关,另一头就弹出了一根细如毛发的银针。江湖上的毒,大体都能用银针试探出来,银针试不出来的毒是不会拿来害我的,它们太名贵,我还不够资格。 落日的余晖映红窗纸时,我去了饭厅,一间简陋的草厅。满屋子的浓浊的酒气混合着刺鼻的霉味让人鼻息不畅,鼻腔发痒,小二哥却还张罗着点艾草驱蚊,我犹豫再三还是走了进去。客人们三三两两地聚在昏黄的油灯下,喝着村酿,吃着野蔬,谈天说地,打发即将而来的无聊长夜。 陈南雁独自坐在草厅的一角,手左身后都是潮湿的土墙。 “处生地,不可居中;临暗门,宜避光明。”这句话,是我踏入江湖的第一天师祖教给我的。陈南雁的师父一定也教过她。 她看见我径直走过去,神情略有些慌乱,刻意翘起的二郎腿慌乱地滑了下去。我在她对面刚坐定,小二就飞奔过来,麻利地抹着桌子,堆着满脸的笑。我摸出一钱银子放在桌角,说:“来两样时新蔬菜,把你们自酿的米酒打一壶来。”然后我又指了指挂在泥墙上的油灯,小二忙说:“我马上拨亮它。”我说:“这样最好。” 两样菜蔬、一壶酒不过十几个铜子,余下的自然是给他的赏钱,我的话他怎能不听?因此当有客人嚷着要把灯拨亮时,小二就陪笑说连天阴雨、道路泥泞,卖油郎一个月没来了,只能省着点用呀。满脸是笑,团团打躬,客气的让你说不出话来。 陈南雁后来问我是什么时候认出她是女儿身的,我说打一开始我就认出来了,我可不是自吹自擂,更没有诓她。她虽一身男子装扮,又用油脂抹黑了脸,并刻意模仿男子汉粗鲁的举止,但她双眸明澈、生活,温润、柔和,没有哪个男人会这样。 当然,我看出她是个女子,可并不知道她就是陈南雁,起初我只当她是某个门派“放单”的女弟子。 人说走江湖走江湖,江湖是走出来的,不走哪有江湖?走江湖的道道太多,坐家里听师父讲是听不会的,必须得自己去闯荡,经历了,感受了,颖悟了,师父再稍加点拨,就功德圆满了。江湖上管这个过程叫“放单”,也叫“放单飞”。 当年我跟着师祖走江湖时,他也偶而把我丢下来,让我一个走。譬如,某天他跟我说:我要去会某某朋友,你先到某某地等着我。这就是他在放我的单。我能有惊无险地活到现在,亏得师祖当年的远见。 小二很快备齐酒菜,不待我吩咐就在她面前放了副碗筷和酒碗,我提起酒壶给她斟酒,她骤然缓过神来,用手捂住杯口,说:“我不会喝酒。” 我压着嗓子说:“我试过了,这酒没毒。”又故意大声嚷道:“兄弟量浅,咱们点到为止。”再一语双关地威胁她:“是男子哪有不喝酒的?”我这连哄带吓的招数还真管用,她迟疑了一下还是把杯子给了我。 我斟满酒,举杯邀饮。她又犹豫了,拧着眉头思量了一阵,终究还是把酒喝了。几杯酒下肚,她对我的戒心已经完全解除,她问我:“这家店真不是黑店?可我师姐说这里不干净,要我留神。” 我借给她斟酒的机会,提醒道:“这店主人会武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