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架空历史 > 大明征途 > 第一百章 领军事威慑众将(二)

“既然张元帅这么说了,那我就说说我的一点看法”,朱元璋说道,“当下摆在我军前面的主要有三项任务,第一便是运粮接济滁阳城,这也是我军这次大军出动拿下和阳城的原因。” “我军目前的根据主要是滁阳,但是滁阳城中粮草匮乏,已经坚持不了不了多久。我军拿下和阳后,若是不能及时的向滁阳城中输送粮草,只怕滁阳城那里是坚守不了多久的。” 说着朱元璋又指着地图解说道:“但是在和阳周围,围绕着我军有三股元军,他们阻碍了我军到滁阳城的粮道。这是元太子秃坚,帅兵一万驻守在新塘。这是枢密副使潘仁马,率军五千驻守在青山。相比这两处,鸡笼山的民兵元帅势力最为庞大,统兵五万。” “这三处元军人马互为犄角,形成三角阵势,对我军虎视眈眈。同时不时分兵骚扰我军,阻隔我军到滁阳城的粮道。所以押送粮草到滁阳城一事,必须由一位能征善战的将军统领。” 说到这里,朱元璋故意看了一眼张天佑和他那一排的将领问道:“不知道那位将军愿意建功立业,率军护送粮草接济滁阳城?” 张天佑和他的将领这时听到护送粮草有可能和其他三股元军交手,一个个吓得缩头缩脑的噤若寒蝉,不敢吭一声。 朱元璋见张天佑那边无人敢主动请缨,冷笑了一下道:“既然没有将军愿意主动请命,那本帅就要点将了。” “汤和将军!” “汤和在!”汤和应声出列,汤和这次拿下了和阳城,位居首功,心中很是得意。 “汤和将军,你这次拿下和阳城立了大功,旁边的着些许元军不过都是你的手下败将。本帅就命你帅本部一万人马来回护送粮草到滁阳城,即日启程,不得有误!”朱元璋为显军威,故意强调了附近元军都是汤和手下败将。 张天佑听得朱元璋话中有话,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的,却又不好发作,他旁边的那些草包将领听说是派汤和不是派自己,一个个松了一口气,脸上都和缓了许多。 汤和领命下去了,朱元璋又说道:“派兵送粮也是一时之计,我军要想把滁阳和阳连成一线,站稳脚跟,就一定要把新塘、青山、鸡笼山三处的元军打掉。” “可是目前这三处的元军相互策应,若是我军攻打其中的一方,另外两方就必定会有一方前去救援,或者是反过来攻打和阳城,给我们来上一出围魏救赵。和阳毕竟是小城,又系我军的粮草所在,若无重兵难以把守,以至于我军现今为了驻守和阳城,又抽不出兵力攻打三处元军。” “所以本帅以为,欲攻元军,必先筑城,要把和阳城的城墙加高加厚,如此才能在我军大军进攻一股元军的时候能够抵御住其他几股元军的进攻,现今筑城便成了第一紧急要务。” 朱元璋说着环视了一下众将,然后说道:“和阳城中数西面城墙最高、最厚,添筑的工作量也是最小。这样吧,左边的众位将军随张元帅一起添筑西面城墙,右边的诸位将军随我一起负责添筑其余三面的城墙,三日之后再来检查众位是否完成。” 张天佑却想到,西面城墙最为完善,所需时间最少。那朱元璋却要负责其余三面城墙的修缮,这一次我一定是要走到他的前面了,切答应下来,到时候看那朱元璋自己完成不了自己的军令又该如何是好。 想到这里张天佑接过来说道:“筑城一事事关我军安危,众将当然义不容辞就按朱元帅所言,三日后检查众将进度,若是又不能完成的当以军法论处。” “好”,朱元璋说道,“只要等三日后我军城墙加高修缮,大军便可开动,拔下元军的这三颗毒牙!” 说完朱元璋又侃侃谈到招募训练新兵事宜,张天佑的那帮将领,只会进来的时候抢着好席位做,哪里懂得什么行军用兵之道。此刻见朱元璋合盘倒出,碍着张天佑的面子不好说出来,心里都开始暗自佩服起朱元璋来。 会议结束后众将开始各自回去准备筑城,刚开始的时候张天佑还以为自己这次必胜无疑,就等着看朱元璋的好看了,却万万没想到朱元璋早就提前吩咐徐达、李善长把筑城需要的砖瓦竹石等器材全部收集起来了,他那边众弟兄又肯卖力,眼看着就一下子把和阳城的其余三面墙渐渐地给筑起来了。 倒是张天佑这边,器材都被徐达、李善长提前给收刮走了,他找不到筑城用的器材,时值夏天,底下的军士们又不愿意出力,三天磨磨蹭蹭的过了差不多,筑城的事情却连一点眉目都还没有。 却说到了第四日,朱元璋在帐前召集众将。朱元璋这边将领,三面城墙都已添筑完毕,还增高增厚了许多,各个得意洋洋。张天佑这边,三天下来就一面城墙都还没有加筑完成,各个将领垂头丧气的,不敢说话。 朱元璋端坐帅案中央,点卯完毕后朱元璋朗声道:“三日前,我与张元帅在此定下军令,限定各军在三日内完成筑城,不知道各军完成的怎么样了?” 说着,又令参军冯国用带人核查各军筑城进度。朱元璋这边是超前超量完成了,一查到张天佑这边,却是远远没有完成任务。情况报上来,朱元璋双目紧锁,一拍惊堂木道:“你们好大的胆子,限定你们三日之内筑城完成,如今三日已过,你们却连一半都没有完成,若是这个时候元军来攻,你们凭借什么来守卫城池。三日前定下,筑城预期者军法从事。连一个小小的筑城命令你们都不能按时完成,分明是在藐视本帅军法威严,来人啊,把这些筑城预期的将领给我拖出去斩了!” 张天佑听到朱元璋这么说,面上绅士尴尬,三日前正是他自己在军中夸口说什么逾期者要军法从事。现在事到如今,反过来正是他自己的将领预期不能完成筑城,眼看着朱元璋就要接着自己当初的话对这些将领军法从事了。 张天佑心如火焚,这些将领是他四处飘零剩下的不多骨干,若是全被朱元璋军法从事了,往后他张天佑就变成空头将军元帅了,再调不动一兵一卒了。他有心想替众位将领求情,却奈何之前把话说得太满,现在却不好再自己打自己的脸,屈居在朱元璋之下替人求情。但是现在情势紧急,再不求情的话刀斧手就要把他的这些将领推出去军法从事了。 无奈之下,张天佑只得厚着老脸,一咬牙起身跪倒向朱元璋求情道:“朱元帅听禀,非是众将不肯尽心筑城,只是因为城中一时缺少筑城所需器械,因此众将进度晚了些时日。如今四方战事方起,正是用人之际,还请元帅开恩,姑且念在他们多年跟着滁阳王南征北战的份上暂且饶他们不死,让他们日后戴罪立功。” 朱元璋见张天佑都跪下求情了,下座扶起张天佑,又对众将道:“非是本帅不惩罚你等,今日权且念在张元帅求情的份上暂且饶你们不死”,说着朱元璋又看了一眼张天佑,别有用意的说道。“日后若是再有敢违背我军令者,不论他是谁,一律军法从事!” 说完众将赶紧起身谢恩,心里对朱元璋是又敬又怕。朱元璋这时再示意冯国用,冯国用拿出一份滁阳王谕令朗声宣布道:“滁阳王王旨,众将听令!” 众将连同朱元璋、张天佑二人都一同跪下接令,冯国用宣读王旨道:“寡人骑兵濠梁于今已有三十余载,大小战无数,然则败多胜少。幸得贤婿朱元璋,英雄无敌,常救我于危难。今其带兵攻取和阳,寡人谨命朱元璋总领和阳军事,统制大小将领,代寡人行事,如有敢违背其令着,可以阵前斩将便宜行事。” 冯国用宣读完郭子兴谕令后,把谕令交给朱元璋。朱元璋接过谕令,勒令众将道:“非是我朱元璋独断专行,一则是滁阳王授予我重任,统领和阳军事,部属众将,我不得不小心谨慎;二则现今四方战事方起,众位今日连筑城这样的小事都办理不好,试问以后还能办理什么事呢?倘若他日敌军兵临城下了,众位又如何御敌自保?” 朱元璋这一番话济之以威,服之以德,众将无不心服口服。朱元璋又说道:“从今日起,有违军令者,定斩不赦!还有,你们进城时所掠夺的金银财宝就还给乡里百姓吧,今后若是有再掠夺、骚扰百姓者,也是军法从事!” 朱元璋训斥完众将,又留下徐达、李善长在帐中商议道:“此番和阳城已经城墙筑成,可以大兵扫荡粮道障碍了。我军前面的新塘、青山、鸡笼山三处要地,两位看先取何处的好?” 李善长看着地图,沉吟道:“明公,这三处元军已然摆成阵势,若是我军攻打其中的任何一处元军,其余两军便会或是左右夹击援救,或者是索性攻打和阳城围魏救赵,于我军都甚是不利呀。” 徐达却说道:“那也未必。” “天德请讲”,朱元璋饶有兴趣的问道。 “百室先生刚才说攻打其中的一处,元军其余两处便会左右呼应相救,我看也未必如此”,说着徐达解释道,“这三股元军中势力最强的就是鸡笼山的民兵元帅陈野先,此人拥兵五万,掌中一杆长枪很是了得。新近又收下了龚伯遂的和阳败军,势力更是壮大。” “天德的意思是先集中兵力打陈野先?”朱元璋问道。 “正是”,徐达说道,“三股势力中数陈野先最为强大,若是我军能够集中力量一举战败陈野先。其余的两路人马也就心中胆怯,必然不战自败了。而且他这两路的力量相比于陈野先要弱小得多,即使他们出兵来救,我们还能分出人马左右御敌。” “嗯,天德将军说的有道理”,李善长又补充道,“而且这个陈野先虽然拥兵数万,但他到底是一个民兵元帅,朝廷并没有真正把它放在眼里,就连他们平时的粮饷都还是要靠自己筹集的。平素里官军、民军早就积怨已深,若是我军集中力量专打陈野先,我看那其余两路人马就都不一定会救的。而且其余那两路元军统帅,一个是太子,一个是枢密副使,恐怕也根本就没有把陈野先这个元帅放在眼里。” “救是一定会去救的,不管怎么样唇亡齿寒的道理他们还是懂的,只是未必会拼死相救罢了”,朱元璋说道,“天德说的也有道理,我军若是此次能一举歼灭陈野先部,其余两军便都不在话下,那么和阳周围也就基本上为我军肃清了。” “然而此时却还不是与陈野先主力决战的时候,此策还是不行”,朱元璋话锋一转另有所思的说道。 “那么元帅的意思是?”徐达问道。 “鸡笼山地势险峻,若我军全力攻打,陈野先实力雄厚,本人能征善战,这次又多了一个龚伯遂在那里帮他出谋划策镇守山寨。一时间我军必然难以拿下鸡笼山,两侧的新塘、青山元军就会不断地对我军形成轮番扰袭,如此旷日持久下去大量的消耗了我军的力量,很是不利。” “就算我军耗尽锐气强攻拿下了鸡笼山,那也是得不偿失,而且只要周围的新塘、青山还在,元军就还能增添元军规划收回这三处要地。如此,和阳城外的屏障就还没有完全扫除,往后我军在这一带的仗还有大的,这就把我军彻底给拖在了和阳地区。” “那元帅的意思是毕其功于一役,在这一战中彻底扫除这三处驻守的元军?”李善长颇带疑惑的问道,“三处元军总计近十万之众,又有陈野先为将,龚伯遂为参谋,要一口气全部拿下,谈何容易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