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架空历史 > 大明征途 > 第五十四章 据高邮张士诚称王(二)

“伯升,你快快起来”,张士诚见李伯升跪倒在地连忙走下帅案,亲自将他扶起说道,“伯升,你我是多年的兄弟了,我怎么会不知道你对我的一片苦心呢,这里都是大家一起同甘共苦的兄弟,你又何必这样呢。起来,快起来说话。” 张士诚扶起李伯升,却没有回答李伯升是否称王,只是问他道:“伯升,那依你之见,现在我们下一步应该怎么办呢?” 李伯升见张士诚如此信任自己,很是感动,回答道:“大哥,天下最富庶的地方当属江南,朝廷在江南的势力恰恰又是最薄弱,而朝廷在江南的剥削又是最残酷的,江南的百姓现在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可以说现在江南大片的富庶土地都正在等待新的明君。主公,我们何不趁着现在这大好的机会进军江南,江南的百姓到时候一定会翘首以盼夹道欢迎。” “可是正如伯升你刚才所说,我们现在可用的实际兵力也不多,防守高邮、泰州还不够,又怎么能分出一支兵马进取江南呢?”张士诚说的是实话,他现在的兵力以新招募的新兵的正在组建的水军为主,可是两者现在都缺乏训练和兵器铠甲,都还没有形成实际的战斗力。 “主公,如果我们要进取江南的话,其实不需要太多的人马,只需要四五千就够了,只要一渡江,江南一定会迎风而降,到时候我们的人马会一日比一日多,整个江南也就都是我们的了。” 李伯升确实有眼光,如果当时张士诚早听了他的话,日后他们与朱元璋的对战的结局恐怕就要改写了。当时张士德也被李伯升说动,主动请明道:“大哥,你若是不放心的话臣弟愿意带一支人马替你取下江南。” 张士诚沉吟了许久,最后只是一挥手答道:“二位兄弟,我知道江南富庶,乃是成就王霸之业的地方。可是现在我们暂时还不能进军江南呐,一则是我们现在可用的精兵不多,我们必须留来对付元军的进攻。二则江南我们是一点也不熟悉,我们的兵士多半是泰州地区的盐民,他们舍不得背井离乡,一旦听说要他们进军江南恐怕会军心浮动。我们得以有今日全是靠了附近地区盐民的支持,一旦离开高邮、泰州的盐民,以我们现在的力量恐怕很难成事啊。” 张士诚看到张士德、李伯升听到自己说暂时不愿意进攻江南时脸上大有失望之色,又像是抚慰的对他们说道:“不过二位也不要操之过急了,我这可不是说放弃江南了,江南我是一定要取下来的。你们不要担心,依我看来只要再过得一年半载,我们就一定会有十数万大军,到那个时候我们就有力量进取江南了。三弟你放心吧,到时候我一定会命你做下江南的先锋。” “主公,时不我待呐,现在汉水的徐寿辉在觊觎江南,我担心要是我们不抓住现在这个时机,一旦徐寿辉南下东进,到时候我们再想攻取江南那可就难了”,李伯升确实想得远,不过他只想到了徐寿辉所部可能会与张士诚争夺江南,当时濠州郭子兴还被元军重重围困,李伯升等人都以为濠州城是无论如何都守不住了,至于朱元璋他更是不会想到日后会崛起的这么迅速。 “伯升你放心吧,我现在就可以向你保证,最多再过一年我们一定能够攻取江南”,张士诚拍着李伯升的肩膀道,“而且有你们两位在,一个善于派兵布阵,一个足智多谋,你们二人联手起来,天下还有谁是我们对手呢?弟兄们说是不是啊。” “就是,老三是天生的将帅之才,伯升更是神机妙算的军师,有你们两个在还有什么仗是打不赢的呢”,旁边的其他将领既不想去江南,又不想太伤害与张士德、李伯升的兄弟情义,纷纷附和宽慰他二人道。 “你看兄弟们都这么说了,你们还担心什么呢”,张士诚说道。 李伯升、张士德这时很是无奈,他们见张士诚等人主意已定,又不好太犯颜进谏以至于伤了兄弟情义,只得在一旁陪笑,静等张士诚宣布最终的决定。 张士诚见宽慰了李伯升、张士德后,对众将,其实主要是对李伯升说道:“诸位,今天伯升兄弟说的都很有道理,我理解伯升兄弟的意思”,张士诚停了一下,又接着说道:“可是我却想的是,众兄弟、还有许多穷苦盐民,大家为什么抛头颅洒热血和我张士诚一起四处拼杀?无非就是想奔个荣华富贵罢了,现在虽然诚如伯升兄弟所言,我们的处境还非常危险,还有可能会招惹到脱脱大军的全力进攻。可是我还是甘愿去冒这个风险,只因为我想到众位追随我,随时都有可能出生入死,我想尽快给弟兄们想要的荣华富贵,我不想寒了众位兄弟的心。” 李伯升和其余众人都听着张士诚在说着,李伯升在才明白为人君主的难处,有时候君王也不是什么都可以做得了主的,君王有时候也要不得已反过来服从臣下的意见。像现在张士诚,也许他不完全是出于称王的名了,说不定已经领悟了李伯升所说的称王可能会带来的危险。可是他手下的绝大多数将领已经迫切的需要荣华富贵了,所以他不得不称王,一旦冷了将士的心那才是真正的危险。 “不过伯升说的很对,我们不可以不提前防备妥妥的进攻。所以伯升,我要你总领各个城池城防和粮草事宜,三弟,我要你负责新军的训练,吕珍,你水上功夫也很了得,就让你负责水军的训练,你们三人一定要抢在脱脱进攻之前增强我们的实力。” 张士诚说完后李伯升三人等自然接命,他又说道:“我决定,从今日开始,我们也称王,称什么王好呢?”张士诚读书不多,想了半天也想不出什么好的王号、国号,最后索性说道,“算了,干脆就叫‘诚王’吧,韩林儿、徐寿辉他们弄了一个国号,咱们也得弄一个国号,我们就先叫大周吧,大周比他们什么的都有恩德福泽”,张士诚最后竟然是以自己的名字作为王号,以听说过的周朝作为国号。 “至于众兄弟嘛,统统都是大将军什么的,哎,伯升,你读书多,这些官号就由你想出来册封好了,你自己呢,你干脆就做我的丞相吧”,自此张士诚正式自称“诚王”,建国“大周”,一边忙着大封百官,一边忙着筹备粮草,一边忙着训练新军、水师,防范脱脱进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