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异术超能 > 山村小教师 > 第69章 于玲的老师

山村小教师 第69章 于玲的老师

作者:匿名 分类:异术超能 更新时间: 来源:本站原创

“喂!二哥!” 一个胡同口里,那辆越野车的司机一边左右看着观察周围的情况一边小心翼翼地应付电话里的那个人。 “情况怎么样了?那个老头儿除掉了没有?” “这个……本来俺是已经十拿九稳把那老头儿给撞死了。哪知道从边上跑出来一个小青年,连命都不要就冲了上去把那老不死的给推开了。我们……” “这么说,你们是没有完成任务了?”电话那一头的声音变得冷厉起来。 “不是,二哥你放心,那老不死的逃得了一次逃不了两次,等下次再等到机会,俺绝对不会再失手了。”那个司机心里也叫冤枉,脑子里再次想起刚才那诡异的一幕。 不过这件事还是先不要跟二哥说了吧?万一他觉得自己是在编借口逃避责任,那自己就更没活路了。 “指望你们?”电话那头传来阵阵冷笑:“算了吧!这一次没有得手那个老头儿肯定要有防备,而且要是再让一元堂的人发现什么不对,那我们就更被动了,快点儿滚回来!” 这个时候莫小玉早就已经下班去宿舍休息了。不过于玲和林德然受的都是小伤,也不用找什么熟人了,直接去门诊擦了点儿药水,稍微包扎了一下就完事了。 出来之后,林德然对李小亮是非常感谢。 “原来你就是李小亮啊。”现在林德然也知道了他的身份:“难得!我之前就听于玲说起过你。这么年轻就能舍身到老窝庄去当志愿民办教师!哎呀,就连我这个老头子也是自愧不如啊!” “没,那也没什么,比起之前老窝庄那个于德友老师,其实我还差远了。”李小亮被这个老人家赞得有些不好意思。“而且就算是跟您比我也比不上的。”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相处,李小亮也知道了这一位林德然的情况。 林德然是县东平中学的校长。而这所学校并不是公立学校,而是他们家族自己出钱成立的学校! 林德然并不是平罗县人,只是当年知青的时候跟平罗县结下了不解之缘,后来他又从自己的家乡上江市回到了平罗县想要回报社会,就成立了东平初中,当时这还是县里仅有的三所初中之一! “哈哈,不行了,我老了,能为平罗县做的也就只有这些了,你还年轻,虽然现在只是一个普通的民办教师,但是你还有理想,年轻和理想这两样东西结合起来,那从来都是不能小看的。” 李小亮听得肃然起敬,在现在这个社会还能以这么超然的目光来看事情,光是这份胸怀就说明林德然不是普通人。 “李小亮,这一次老师到咱镇上就是想去你们老窝庄办点儿事儿我想起你昨天从县里回来得挺晚的,今早肯定要坐邮局的车,所以就把老师带到邮局去,想让你帮我照顾一下老师,行吗?” “当然没问题”这种顺路的小事儿,李小亮当然没有拒绝的道理,更何况他对这位老先生也是充满了好感。 林德然作为平罗县教育界的元老,在教育工作上的经验远在李小亮之上,两人一路上不断地交流,让李小亮学到了不少的东西。 现在县里的学校学生因为家里的生活条件好了很多,所以对于现在的学习机会很少珍惜,而且就算是少数被称为“懂事儿”的孩子,也只是迫于家里的压力把所有的注意力都盯在了学习上。至于其他的活动基本是无视。 林德然说起这个就不停地叹气。 而且现在的孩子也跟以前不一样了,老师说的话根本无法让他们信服,学生们在家里宠惯了,在学校你真要是管得急了,他们反而结起伙来跟你作对。几个尽责任的老师都是被这群学生给逼走了。 而且林德然本人也有他的难度,作为私立学校,虽然也有一定程度的国家补贴,但是主要的经费来源就是这些学生了,更让他们肆无忌惮。 李小亮也只能感叹家家有本难忘的经了。 “啥?您是要去找莫家老伯?”到了老窝庄,李小亮当然要把他送到人家家门才算是放心,但是一问才知道,他要找的人竟然是莫正德。 不过想想也是,老窝庄也就这么一个老文化人了,林德然到这里来,最大的可能就是找他了。 “呵呵,几十年的老交情了,只不过上了年纪平常也就不怎么走动了。要不李老师你先去忙吧,我自己能找着门。” “没事儿,我同你一块儿去吧,正好我这一次回来也有些事儿想要请教一下莫大爷。” “哟!老伙计,这是多少年没见了,怎么你还记得我呐!”莫正德一见到林德然,也很是兴奋,李小亮看着俩老汉在那儿又搂又抱得,差点儿被打击得跑到一边墙角去画圈圈。 见面客套了几句,两老一少仨人在院里围着桌子就唠起来了。 “我说你们两个怎么凑一块儿了?” “没什么,碰巧遇到点儿事儿就撞一块儿了”林德然轻描淡写地说道:“李老师,刚才你不是说也有事儿想要跟老莫说吗?你先吧。” 李小亮琢磨着大概林德然有点儿过往的事儿想跟莫大爷说,不好当着自己的面儿,也就不再推辞了。 “莫大爷,上一次我跟你说的,想要在咱们庄上推广中药种植的事儿,您还记得吧?” “记得,你这一次去县里不就是为了这事儿嘛,怎么?有什么事儿你说。” “是这样,以前咱们平罗西南也曾经广泛种植过中药,而且我在镇上老中医那里听说咱们这里还有几样独有的中药?是这样?” “没错,是有这么回事儿。那时候咱们县还靠着各种中药出了名,不过从清末那时候开始到处战乱,咱们这边就耽误了,改种粮食,到了解放后,国家也提供种植粮食,所以渐渐的也没多少人去种了。” “其实说起来我遇到了一个难题,那就是不知道咱们这里的地各种什么样的中药比较合适,为这事儿几次跑了县里,但是人家就是不下来人。所以我就想把主意先放在咱们以前种过的那些中药品种,这样风险也小。另外也想了解一下咱们村以前的特有中药,看看有没有什么好的商业价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