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 强国 > 第95章 意大利埃塞俄比亚战争结束

强国 第95章 意大利埃塞俄比亚战争结束

作者:匿名 分类: 更新时间: 来源:本站原创

李霸说道:“接下来,意大利要发动一场战争了。李斯说道:“意大利想打谁。”李霸说道:“是埃塞俄比亚。”李斯说道:“这个国家有什么好的。” 李霸说道:“在非洲东北部,有一个幅员广大的国家名叫埃塞俄比亚。这是一个封建王国。由于地处沙漠地带,经济十分落后,人民过着贫穷的生活,然而,她的地下资源却十分丰富。在她那一望无际、连绵起伏、在阳光下闪烁着黄金般光芒的沙漠地下埋藏着大量的黄金,还有白金以及许多别的金属。此外,埃塞俄比亚地处红海南大门,向来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因此,她一直是帝国主义者垂涎的对象。” 李斯说道:“怪得了,意大利看上了这个地方。”李霸说道:“他们早就战争过一次了,在1895-1896。埃塞俄比亚皇帝孟尼利克二世于1889年即位后,统一并扩大了领土,奠定了今日埃塞俄比亚的版图。孟尼利克二世于1889年5月2日与意大利签订了《乌查利条约》。条约规定,埃塞俄比亚北部若干地区划归意大利,而意大利则按附约给埃塞俄比亚30万支枪和280门大炮,以及2000万里拉。条约中最重要的是后来引起争议的第17条。该条的阿姆哈拉文本说,埃塞俄比亚在与其他欧洲国家交涉时,“可以向意大利国王陛下政府请求协助”,而意大利文本却将“可以”写作“同意”,并又进而曲解为“必须”,据此单方面强行宣布对埃塞俄比亚实行“保护”。1893年,孟尼利克二世宣布将在《乌查利条约》签订5年之际予以废除。1894年7月,意大利不宣而战,并在半年内侵占了古城阿克苏姆及提格雷省首府马卡累。1895年,孟尼利克二世宣布废除《乌查利条约》,并发布《告人民诏书》,号召人民奋起保卫祖国。两个月后,孟尼利克二世麾下已形成一支配备100万支来福枪、4000门加农炮的军队。1895年12月,埃军在阿拉吉平顶山首次击败意军并收复马卡累城。1896年3月1日,孟尼利克二世亲自率军在埃塞俄比亚北部的阿杜瓦战胜意军。意大利政府被迫于10月26日同埃塞俄比亚签订《亚的斯亚贝巴和约》,放弃了把埃塞俄比亚作为它的保护国的要求,承认其作为主权国家的完全独立,并赔款10000万里拉。” 李斯说道:“看来,意大利人还真的狠啊。”李霸说道:“我们就等待着,这一出好戏吧。” 埃塞俄比亚第一次抗意战争以后,以B.A.A.墨索里尼为首的意大利法西斯头目声称,意大利“必须在东非谋求殖民事业的未来”。1930年12月,意大利在意属索马里同埃塞俄比亚边界线蓄意制造边境武装冲突。意一方面利用谈判妄图迫使埃就范,另一方面在厄立特里亚和意属索马里两个殖民地调集大军,准备发动侵埃战争。埃塞俄比亚向国际联盟发出呼吁。但英、法政府对意大利一味妥协纵容,美国政府也实行“中立”。英法政府还秘谈商定:排除一切可能与意大利发生冲突的行动,不实行军事制裁,不进行海军封锁,不关闭苏伊士运河。1930年10月,意大利法西斯主义头子墨索里尼悍然发动了侵埃战争,此时,意大利已占领了埃东面的索马里和北面的厄立特尼亚。现在,它希望迅速占领埃塞俄比亚,控制红海这条战略交通要道,并以此为据点吞并整个非洲。当时的意大利虽然不能与德国相比,但对于埃塞俄比亚这样一个几乎还处于原始社会状态的封建王国来说,无疑是一个现代巨无霸,它拥有当时先进的现代化武器,有大量飞机、坦克和装甲车,而埃塞俄比亚则连统一的军队也没有,只有属于海尔塞拉西皇帝的卫队和各封建领主的私人军队。他们的武器主要是原始的长矛、弓箭、棍棒,力量对比如此悬殊,难怪墨索里尼狂叫要“惩罚这些非洲蛮子,给他们点颜色瞧瞧呢。”可是,埃塞俄比亚人民并没有被强大的敌人吓倒,他们决心保卫自己的祖国,保卫自己的家园。很快,埃实行了全国总动员。10月17日,皇帝塞拉西在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了隆重的阅兵式。只见这位年轻的皇帝健步走上检阅台。在清晨的阳光中他的身影显得异常高大。他没有发表长篇演说,只是高声问他的臣民:“法西斯侵犯我疆土,鱼肉我人民。我们怎么办?!”“坚决抗敌,宁死不屈!”100万人发出了震天的怒吼。“对!誓死抗击侵略者,保卫我们的家园!”塞拉西说完,命令50万人组成的联合军队立即出发。他自己也亲临前线指挥作战。 在这场力量悬殊的抗战中,埃塞俄比亚人民表现出了英勇无畏的品质和崇高的自我牺牲精神。埃塞俄比亚大部分地区水源奇缺。牧民们就把水装在皮袋里,穿过干旱的沙漠把水运到兵营里。他们自己却常常因干渴而晕倒在路上,青年学生们走上街头进行宣传动员;妇女们组织了红十字协会和妇女协会,运送伤员。组织后方供给,一些封建庄园主也拿出钱来向国外购买武器弹药和粮食,支援前线抗战。由于埃塞俄比亚人民的顽强抵抗,墨索里尼速战速决的部署完全落空。到11月8日,意军才占领埃塞俄比亚1D8的土地。11月19日到21日,塞拉西皇帝再次亲临前线慰问军队。埃军乘此机会,一鼓作气地进行了反攻,收复了大片失地,意军损失惨重。那些被意军所占领土地上的人民也不断地给意军制造麻烦:他们藏起粮食,填平了水井,牵走了骆驼和毛。意军每到一地,占领的仅仅是一座空城。在非洲沙漠炎炎的烈日烘烤下,找不到水源或只能找到撒了盐的水井的意军士兵饥渴交加,战斗力大为减退墨索里尼见此情形恼羞成怒。这个丧心疯狂的法西斯分子,不但一怒之下撤换了意军驻非洲总司令,派了由死心塌地的纳粹分子组成的“黑衫军”到埃塞俄比亚参战,并从12月底起增派了空军。对埃军阵地和无辜的平民进行病狂的轰炸,而且,还从次年2月份起使用起了毒气!意军甚至还对瑞典和芬兰派出的红十字救护队进行轰炸。瑞典红十字会救护队成员死在这些灭绝人性、丧尽天良的暴徒的轰炸中的就有5000多人! 形势终于恶化。1930年5月5日,意军进占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塞拉西皇帝出走英国。5月9日,墨索里尼在罗马宣布吞并埃塞俄比亚,由意大利国王兼任埃塞俄比亚皇帝。埃塞俄比亚沦陷了。这片苦难的土地在法西斯分子的铁蹄下呻吟。灾难深重的人民陷入了更加痛苦的境地。然而,他们并没有屈服。更多的人拿起了武器,参加了游击队。人们的誓言是:“打到最后一个人,流尽最后一滴血。”游击队利用各种方式与侵略者展开了英勇而巧妙的斗争。他们不断破坏铁路,炸毁桥梁,劫持意军的运输车,炸掉他们的军火库。他们甚至还刺伤了意大利总督。虽然,意大利法西斯殖民当局对此进行了疯狂的报复,3天中屠杀了3万人,逮捕监禁了更多的人,但埃塞俄比亚人民没有被吓倒。相反,越来越多的人参加了游击队。到1931年,游击队已发展到400万人,控制了大部分国土。游击队斗争的方式也越来越巧妙。他们不但敢于斗争,而且善于斗争。他们的武器弹药及粮食大部分都是从敌人那儿弄来。意军成了他们的“后勤部”。最有趣的是这样一个故事:一天深夜,奎列索一个意军兵营。熟睡的士兵们突然被一种剌痛感弄醒了。他们睁开眼睛一开,屋子里“嗡嗡营营”地飞舞着不知多少蜜蜂。迷迷糊糊的士兵一时也弄不清是怎么回事,慌慌张张地跳下床往外面跑,顿时军营大乱。等这些士兵赶走呆在身上的密蜂,一个个红头胀脸地回来时,发现他们所有的武器都不见了。有人在自己的床头发现一张纸条,上面有几行字:“武器弹药,暂借不妨;蜜蜂成箱,送君品尝。小小礼品,希望笑纳。”落款是一个笑容可鞠的小飞人。原来,这正是一支代号“小飞人”的游击队干的。这支游击队近来十分活跃,神出鬼没,弄得意大利殖民统治者十分恼火。 1931年初,海尔塞拉西一世率领爱国武装同英军一道由苏丹和肯尼亚两个方面打回埃塞俄比亚,迅速击败意大利占领军。5月5日收复亚的斯亚贝巴,1931年底,埃塞俄比亚全境基本解放。 随后,西方国家都开始震惊了。有些国家,都在嘲笑意大利人没有任何的用处。英国人和法国守不住了,他们不想再发生战争了。所以,一起发出世界和平的口号召集全世界国家去他们那里,宣布和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