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菁菁校园 > 绿水湖畔的人们 > 第35章  姜县长临危受命征土地村民上访

农历正月初六这天,绿湖的天气晴朗,郝市长带领市里的金融、建筑、旅游、环保等部门的专家学者汇集在绿水湖畔,考察了绿糊之后,大家便聚集在绿湖县的会议室里召开会议,绿湖县的四套班子成员全部到场聆听专家的意见。郝市长首先在会上陈述了自己对开发绿湖旅游经济的设想,而后请各位专家探讨这项目的可行性以及这项目对绿湖水质可能带来的影响。会上,各位专家和学者各抒己见。方文哲老教授也应邀参加了这次会议,他说自己在金融、建筑、环保等方面懂得不多,就旅游文化方面谈一点自己的想法。他说一座成功的旅游城市都有它的文化品位,旅游和文化是不能分开的,没有文化内涵的旅游是不会长久的。杭州西湖的旅游为什么能长盛不衰,就因为那里有众多的文化内涵,苏堤,白堤,断桥,雷峰塔等等,就是其中的代表。在绿湖中建造一座人工岛,使其三岛形成月食形状,这想法很好,但在文化氛围上还不够浓。要想增加文化方面的氛围,大家可以在莲花岛上做些文章。国家允许信仰自由,现在社会上信佛的人大有人在,莲花岛就有这方面的基础,在那上面是否可以塑造一尊观音像,供前来游玩的人们朝拜,我看这也会是一个坏主意。另外,我这人一辈子都在研究儒家思想,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是一个“仁”字。我认为用儒家的“仁”来打造和谐的环境,可以说这也是一种构想。社会各部门讲究和谐,政府和老百姓也要和谐,人与自然当然也不能例外。建造绿湖三岛,人与湖,湖与岛,岛与人,以及岛与岛之间都要讲究和谐,三岛之间,特别是新造的“太阳岛”与“莲花岛”以及“月芽岛”的比例要适度,岛上的设施更要力求完善,旅游休闲等等方面的内容都要考虑到,我认为莲花岛将来可以打造成一个‘地球村’,以便吸引更多的外地游客前来旅游观光休闲度假。 老教授的讲话,赢得了许多专家和学者的赞同。 各位专家和学者也都在会上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人说县城与岛湖之间的关系也很重要,城里的设施也要跟上,不然外地的游客来了,他们到哪里去购物和住宿?总之,绿湖三岛的建设要充分考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平衡关系。 专家和学者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陈书记和姜县长坐在其中听得心跳耳热,他们为郝市长的远见卓识折服,也为专家和学者的高超理论所信服,他们自己在绿湖工作这么多年却没有想到这些而感到惭愧。这次会议显然开得很成功,会议很快形成了一项决议:建议市政府尽快开发“绿湖三岛”的旅游项目。 郝市长回到市里后,将此决议提请市政府审议,并报请省政府予以批准。不久上级的批文发下来,同意开发“绿湖三岛”。于是,郝市长便开始筹建开发绿湖三岛的指挥部,决定让绿湖的县委书记陈飞和县长姜新书分别担任总指挥和副总指挥。 听到这一决定,县长姜新书心里高兴不已,在大学里他曾经学过城市的规划和管理心想这现在可以派上用场了。他想,陈书记主管县内的党政要务,虽说他是总指挥,但不可能有时间做具体的工作,更何况他在这方面的知识懂得也不多,这恰好是给自己一个施展才华的好机会。开发绿湖三岛是大手笔,几个亿的资金投入让他心潮澎湃,他决心自己一定要把这工作做好,与此同时他也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 回到家里,姜县长挂在脸上的喜悦仍然没有落下,妻子李霞见了说:“看啥事把你乐的?” “没事。”姜县长说。 “没事还能乐成这样?你那几两骨头我能掂量清楚,说吧,是升官啦,还是发财啦?”李霞说。 “你别说这么难听的话。”姜县长在沙发上坐下来。 “我就怕你办事情没有轻重,都已经到这年龄了,好事坏事都放不到心里,常常露在脸上,一点也不懂得深沉,你看人家陈书记,哪像你?” 姜县长说:“我哪能跟他比,他是书记,官位相差一级。” “官、官、官,我看你就知道个官字,看你将来从官位上退下来还能怎么活?” 姜县长的妻子虽是农业银行的职员,但她却精通社会上的事务,姜县长在外面场合风光满面,可是回到家里来却常受妻子的数落。 李霞数落丈夫不是没有道理,她是替丈夫担心,因为她知道县长这个官不好当,上面有县委书记看着,何况官场上的陷阱又特别多,近年来有许多官员落马让她心惊肉跳,她担心丈夫有一天也会这样。为了让丈夫不陷入泥潭,她煞费苦心,不时地给丈夫敲敲警钟,泼点凉水,甚至不惜说一些风凉话,目的是让丈夫始终保持有一个清醒的头脑,不让事业成功冲昏自己的头脑,同时提防身边的陷阱。现在,她听到丈夫要主持开发绿湖三岛的建设,心中更是忧虑,因为水深了必会起大浪,几个亿的投资,这难保不出问题。听说有许多腐败案件,其中的缺口都是在妻子的身上,在这方面她早已做好了思想上的准备,自己帮不了丈夫的工作,却也不能拆掉丈夫的台板替丈夫抹黑。 接任开发绿湖三岛副总指挥的工作以后,郝市长也特意找姜县长谈过话。郝市长明确地告诉他说,陈书记主管全县的各项政务工作,工程上的事情可能没有时间照顾,加上他在这方面的知识也懂得不多,因此许多事情还得让你来办。几个亿的投资,这是市政府有史以来的大投资,现在我也很担心,做好了人民会感谢我们,做坏了人民会骂我们的,因此你不能掉以轻心,遇到事情要多动动脑筋,有什么困难你直接来找我,我会帮你想办法的。 郝市长的谈话让他内心增加了巨大的压力,现在他虽然决心把这项工作做好,却又有点力量不知往哪里使的感觉,就像运动员刚走进赛场一样,心里有点儿紧张。 在湖中建岛,这事说说容易但操作起来却十分困难。湖里有多深的水?需要几千万方填土?到哪里去取填土?农民的损失如何赔偿?如何将填土运到湖中?怎样减少填土对绿湖水质的影响?等等,问题千头万绪。更要命的是,这么大的工程郝市长让他马上动手,现在他必须赶紧理出一个方案向上级汇报。 他乘小船去湖中测量考察,又找人研究具体方案,几天下来,身体就瘦了一圈。见此,妻子李霞却是忧喜参半。喜的是丈夫已把全身心投入到他的工作上,她不求丈夫英名远扬,只求丈夫能在历史上不留下骂名就够了。忧的是这工程现在还没有动工,丈夫的身体就累成了这样。 这天上午,姜县长在办公室里。吃完中饭他想休息一下,却听见外面传来吵吵嚷嚷的声音,就让秘书小王出去看看。 小王来到县府的大门边,看见门卫把十几个农民挡在大门外。 一位农民们冲着门卫说道:“让我们进去!我们去找姜县长!” “不行,你们不能进去,现在是休息时间。”门卫说。 “怎么不行?你们八小时上班,我们大老远地跑来,怎就不让我们进去?” 门卫说:“县长这些时候很忙,他不会有时间,有什么事情你们先找乡政府解决。” 农民说:“乡政府解决不了我们才上这儿来的,现在他忙,我们种庄稼就不忙啦?不让我们进去,那就让姜县长出来。” “放肆!你们哪有这样说话的?”门卫说。 “我们就这么说你又能怎么啦?你这条看门的狗!” “你污辱人!” “我没有污辱人,我是在说狗。” 小王走上去接话说:“有什么事情你们可以先跟我说,我去告诉县长。” 一位农民打量了小王一眼,没好气地高声说:“跟你说,你算什么鸟?” 小王说:“我是姜县长的秘书。” “县长的秘书算什么鸟?你说话能算数吗?”那农民说。 这时站在后边的农民高声说道:“你去叫姜县长出来!” 这些农民原来是对建造太阳岛取填土的赔偿标准不满意,他们上访来了。 姜县长这时在休息室里,听见外面吵闹的声音越来越大了,就走出县政府的大楼。知道大家是来找自己,就说:“我就是姜县长,你们有什么事情跟我说。” 见了姜县长,农民说话更加激动了,他们说:“你们征了我们的土地,今后我们怎么生活?” “我们到哪去种粮食?将来吃什么?” “对,我们将来吃什么?” 姜县长说:“政府不是给你们有赔偿吗?” “那赔偿的标准是怎么定的?那一点赔偿够我们吃一年,还是够我们一辈子?” 王秘书说:“你们说话礼貌一点,这是县长。” “县长是人,我们大家就不是人啦?政府征了我们的土地,“我们没饭吃怎么办?” “我们不要赔偿!我们要土地!”许多农民大声喊着。 “你们大家先回去,这问题我再找你们乡政府协商解决。”姜县长打算使用缓和之计,因为征购农民的土地政府以前有过统一的赔偿标准,现在他也不能信口开河贸然行事。 有农民说:“你能骗谁?这问题乡政府解决不了我们才到这里来的。” “就是,今天你非给我们解决不可,否则我们今天就不回去了。”有农民喊道。 门外的农民越聚越多,姜县长感到这事情处理起来已经有点棘手,就说:“我看这问题也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这样吧,你们推荐几位代表,我们坐下来慢慢协商,你们看行不行?” “不行,你这是调虎离山计,想把我们扣押起来,我们不上当!”有人说。 “不会的,我怎么能把你们扣押起来?”姜县长说。 “当官的都是嘴上说得好听,过河拆桥,这样的事情多着呢,我们不受他的骗。” 姜县长说:“那你们说这事现在怎么办?” “我们要大家跟你谈。” “你们这么多人,我听谁的,怎么谈?”姜县长说。 “岂有此理!县长哪能听你们安排?再胡闹就把你们抓起来!”门卫气愤地说。 王秘书说:“你们无理取闹,我就打110报警!” “谁无理取闹啦?上访提意见就是无理取闹啦?报警你就报呀?抓人你们就抓呀?把我们抓去坐牢,我们不怕!” 有人说:“我们大鱼大肉地喂养你们这些当官的,现在让你们给我们解决问题没辙了,就想抓人,你们抓呀!” 姜县长轻声对秘书说:“现在我去跟他们谈。” 王秘书说:“不行,他们这么多人会胡来的。” 姜县长说:“我想问题没有这么严重。” 门卫说:“您还是别去,我看这些人现在有点疯了,他们会对你非礼的。” 姜县长说:“我想他们不至于这样吧。” 姜县长和王秘书走出县府大门来到农民中间,立即被农民簇拥着走向附近的广场,站岗的门卫见此赶紧给县委陈书记打电话,说有农民劫持姜县长和秘书,正在走向西南的广场。但陈书记这时在在市里开会,他接电话后赶紧给县公安局的秦局长打电话,让他赶紧带人去广场救驾,自己也乘车赶回绿湖。 走进农民的队伍,姜县长才知道自己已经判断错误。情绪激动了的农民们并不像自己估计的那么文明,他们立即把姜县长和秘书围在中间,使他们动弹不得。“你们这是干什么?”姜县长气愤地说。 有聪明的人说:“快离开这里,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于是便有人推着他往前走,前后左右都是人,他不知道自己是在走向哪里,也看不到秘书小王的身影。 大家簇拥着他来到广场中间,这才放了手,但在他的周围又很快形成了一个圆圈。姜县长站在圆圈中间就像是一头困兽,他理了理自己的头发和衣服说:“你们这么做是违法的!” 有人说:“我们这也是无奈之举,找乡政府的人解决问题,他们说这是县上决定的,所以我们只有用这种方式把你请出来。” “你们这不是诚心解决问题的方法。”姜县长说着就向人群里钻,想离开这里,但是周围的人挡住了他的路。 有人说:“现在我们只想问你几个问题。” 姜县长说:“不行,这样方式我接受不了,我不想回答你们的问题,没法跟你们谈,请你们让开!”但是农民站着都没动。 这时人群外边响起了急促的警笛声,几辆警车开来停在广场旁边,一个个手持警棍的警察从警车上跳下来,他们很快又在农民的外围形成了一个圈子,公安局的秦局长在外围拿着话筒喊话说:“农民兄弟们,你们不要冲动,赶快把姜县长放了,否则,你们的后果自负!”但是不久,警察的外围又是挤满了前来看热闹的市民,其中也有农民工。里外三层,把整个小广场挤得满满的,形成这种局势,事先谁也没有料想到,农民也被眼前的局势吓懵了。 姜县长问站在自己眼前的农民说:“你们说现在怎么办?” “您说怎么办?”农民说话的语气已经缓和了许多。 姜县长说:“你们先让我离开,有问题你们选出代表,我们坐下来慢慢协商解决,你们看怎么样?” “好吧。”农民无奈地给姜县长让出一条道。 姜县长走到圈子外围,回过头对农民说:“代表选出来以后,你们通知我,我随时坐下来跟你们谈。”但在此时,农民都站着没动,也没有人敢回话。 警报解除,前来救援的警察撤离广场,但是农民和市民却站在广场上没有动,他们甚至感到有些木然。 妻子李霞得知消息赶到广场时,警报刚好解除,她见到姜县长就说:“你没事吧?” “没事。” “没事就好。”李霞说。 回到家里,妻子李霞光放下自己的挎包就开始埋怨农民说:“这乡下的农民真没有素质,我看他们跟土匪没有多少区别。” 姜县长说:“你不了解情况别乱说!” “我这还不是替你抱不平?” “好了,好了,你别给我添乱就行了。” 这晚姜县长在细细地想,这些农民到底是怎么啦?如果坐下来谈,他们会提出什么问题? 第二天,他又去找陈书记商量,看是否可以适当地提高土地的征收赔偿标准,但陈书记考虑良久还是否决了,他说:“土地的赔偿标准上面有规定,我们不能破了这个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