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菁菁校园 > 天若有情∶夕阳离歌 > 第78章  九华秘辛

张松记得自己曾在一本书上看过,他想起了佛家的习俗,记忆中书上说佛家弟子坐化后,灵魂得道西升,只留下一副躯壳,为了不让尸体腐烂,高僧在得道之前都会叮嘱自己的弟子,等到自己得道后,便把自己的尸身放进缸中浸泡。 想着想着,张松便更加确信这位几百年前的得道高僧的真身一定是在这座缸里面,于是,他上前一步,朝这座缸恭敬的作揖三叩首。见张松这般,众人不解中略带迷惑,他们彼此在心中暗问,难道这老和尚的真身莫不是藏在这极为普通的缸内?他们略显迷惑,却又十分恭敬的学着张松的模样对着缸三叩首。 等众人从宫殿内出来的时候,姐姐张芳霞疑惑的看着张松,问出自己刚才的疑惑,道:“臭小子,你刚才为什么朝那口缸作揖?难道几百年前得道西升的高僧的真身就放在那口缸内?” 张松朝自己的姐姐张芳霞淡淡一笑,道:“难道你还在怀疑?那你刚才为什么也参拜呢?”张松饶有兴趣的盯着自己这个万分可爱的姐姐。 “我,我是看你们拜,我才拜的。”张芳霞不好意思的解释道。 “哦,原来是这样。”张松笑着打趣道。 “哥,说实话,我也不太清楚,你就给我和姐姐解释一下呗,满足一下我们小小的好奇心。”说话的是一位看似只有十四五岁的少年,虽然这少年只有十四五岁,但发育的很好,个子都有一米八,比张松还高那么一点。他是张松小姨的孩子,也就是张松的表弟。 看着好奇宝宝般的姐姐和弟弟,张松点头道:“不错,他的真身是被人放在了那口缸中。” 得到答案的姐姐与弟弟两人一阵恍然大悟,不过又开始有点疑惑不解,张芳霞继续问道:“按你所说,缸内真有尸身的话,那为什么几百年都不曾腐烂?为何又放在这么简陋的缸内?”一旁的表弟连连点头,对姐姐的疑惑表示赞同,因为他跟表姐有相同的疑惑。 看着这两人,张松一阵头大,不过还是耐心的为他们二人讲解,而一旁的众人也在旁边细心的听着。张松抬头看了看那巍峨的宫殿,随后又抬头看了看那蔚蓝的天空,整理好思绪,内心平静的宛如一江无浪的春水,声音慈缓道:“相传,在很久的年代,那时候,九华山还只是一片原生态的崇山峻岭,有位年轻的苦行僧为了躲避战乱,便来到了九华山。那时,山下的村落经常有鬼怪出没,每到晚上都会出来作怪,吓得村民们恐慌不已,有一天,正巧赶上这位苦行僧下山化缘,他见山下群魔乱舞,村落到处弥漫着阴森之气,于是,他便为山下的村民掐指一算,若是不尽快除去这些妖魔鬼怪,不出一个月,整个村的村民们必然会惨死。苦行僧原本就一心向善,善心的他想要挽救这场灾难,让这里的村落得到以往的安宁。于是,第二天一大早便匆匆下山,来到村落,找到次村落的村长,把事情都告诉了村长,并把自己的想法也说了出来。这位苦行僧平日经常来到这座小山村,村长对他也十分了解。于是,村长赞同了苦行僧的建议,接受了苦行僧的计划,把村里所有身强体壮的年轻人都召集在一块,商量除妖的方法。苦行僧为众人一一画了保命符,于是众人等待夜晚的降临。 很快,夜晚不期而至,村民们都紧张的聚集在一起,不一会儿,妖魔鬼怪咆哮如雷,阴森之气笼罩了整个山村。众人在苦行僧的指挥下,启动了白天布下的阵法,大阵启动,苦行僧第一个冲入阵中,与这群妖魔鬼怪拼杀起来,众人见此,也都不顾生死的冲入阵中协助苦行僧。大战整整经历了一夜,当第二天的第一缕阳光照临大地之时,这片土地上所有作怪的妖魔鬼怪死亡殆尽,苦行僧与众多村民一夜之间消灭了所有的鬼怪,还了这片土地一片安宁。在众人欢欣雀跃下,苦行僧与众人打过招呼后便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返回山上。 回到山上以后,重伤的苦行僧便发现自己的身体被鬼怪的魔气所侵,打坐之余,他便在山上四处寻找疗伤的药材,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日,苦行僧在天都峰发现了一种药草。于是,他便每日用这种药草浸泡身体,久而久之,苦行僧逐渐康复,甚至还能抗寒御冷。 从那次大战妖魔以后,苦行僧便被人们津津乐道,山下的人们一有时间就会上山来给苦行僧送吃送喝,甚至为他盖起了居住场所,宫殿和道场。有的村民羡慕苦行僧那高超的法力,便拜在了苦行僧门下,成为他的坐下弟子。 苦行僧在药草的浸泡下,仿佛脱胎换骨一般,给人一种仙风道骨的感觉,人们便更加尊崇这位苦行僧,每逢过节,人们便上山拜佛烧香。 日子平淡而又平静的过着,苦行僧每次给弟子们上完课,一有时间便给山下的村民看病,什么疑难杂症到他手里都药到病除,人们四处宣扬九华山有个活佛,久而久之,苦行僧威名远扬,人们大老远赶来都只为求的一见活佛真容,从此,九华山便名扬中外。 可是,人有祸福旦夕,生离死别。几十年后,这位苦行僧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在他油尽灯枯之时,他召集他门下所有弟子,并告诫他们在他坐化之后,不要把他的身体从缸中拿出,这样他会留下真身,只要真身不烂,便保九华永世昌盛。遣散弟子们后,苦行僧便安排自己几位弟子帮他把煮好的药草全部倒进缸内,苦行僧宽衣解带后,便步入缸中坐禅。第二天,等众弟子找到苦行僧的时候,苦行僧已经在缸内得道。那一天,九华山所有弟子都为苦行僧诵经念佛超度;那一天,知道消息的人们全部留下了不舍的眼泪,人们得到消息后,都马不停蹄的赶上山,只为求见活佛最后一面。从那一天起,苦行僧的送别仪式一直持续几个月久,山上的悲声痛哭几个月都不曾停歇,这一切都只为救苦救难的活佛。 从那以后,九华山便彻底驰名海内外,不少人都千里迢迢而来参禅敬佛,九华山的香火一直传承至今,就像苦行僧坐化时所说的那样,只要真身不灭,便可保九华香火旺盛,永世昌盛。” 众人全都被张松这完美的演讲给镇住了,他们完全沉浸在张松所说的故事里无法自拔。原来九华山还有这样的来历,看来是他们太孤陋寡闻了。他们却很奇怪,为什么张松会知道的这么多?只不过众人出奇的沉默,不再追寻这无关紧要的问题。 张松说完这个故事,长吁一口气,抬头望了望天,深邃的眼眸,透过蔚蓝的天空,想要从那浩瀚无穷的苍穹中看出什么。他究竟看出了什么,没有人知道,也许就连他自己都不曾知晓。 不知何时,众人身旁不知何时已经站着一位身着紫金袈裟的高僧,他一脸微笑的盯着张松,那庄严肃穆的眼眸似乎是想从他身上看出什么,只是,没有人看到这一切,就连张松本人都沉浸在这个故事里,没注意这个和尚是何时出现在自己等人身旁。 良久,没有任何动作,没有看向众人,张松还保持举头望天状,继续道:“你们知道为何几百年过去了,他的真身却保存的如此完好?”他像是问天,但众人心里都明白,张松问的是他们。他们很自然的摇摇头,表示不知。 望着蔚蓝苍穹的张松自顾笑了笑,可能他也猜到了众人肯定不知道这其中的缘由,于是不等众人提及,便自我解释道:“其实人死后要保护尸体不腐烂,说简单不简单,若说难却也不难。不得不说那位苦行僧真的很聪明,他第一次用那药草后就发现,那药草有神奇的疗效,不仅可以治愈他的伤,而且还强身健体,若是长久服用的话,便可改变人体内的骨骼,甚至彻底清除五脏六腑内的毒素,因此当他容颜渐老,身体的内部组织并没有随着容颜一起衰老却宛如一个体格健康的年轻人,这是内在条件。其实那时他已经知道了这些,他只缺一种外在条件,只要条件允许,他便可保自己的容颜长存,不会像常人一般成为枯骨,最终腐烂。或许,或许是碰巧他曾经历过什么,让他想到了一些事情。他想到一个办法,那就是把自己封闭起来,不受外界的气息感染,让自己处于无氧环境中,这样外在的条件也具备了,于是就诞生了这百年而不腐烂的真身。”这时,张松想到了最近这几年在电视上经常报道的千年而不腐烂的古人,或许,他们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原理。 张松解出了不烂尸身的原理,众人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人为,而并不是什么得道西升后故意留下尸身让世人供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