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都市言情 > 狂热战争 > 第16章  我的暗恋(3)

和我同一届毕业同龄人很多占了大部分,海子、莹子、伏妹子、阿荣、小小、还有我的堂姐广兰都是的。海子是和我同年的,他人长牛高马大,虎背熊腰,国子脸长满了青春痘,性格很外向嘴巴特别会说话。我一直是在他的保护的对象,可能是想突出男孩子特有的正义感吧。他学习成绩也好,在小学我们是不同班的,到了初中我们是同班同学。那时和他在一起也做过好多傻事,在儿时的印象中,他算得上是和我青梅竹马的朋友,我们在一起玩扮家家,一起玩泥巴一起让家长骂一起在桑树林中摘桑葚,在一起吵吵闹闹长大的。直到上了初中我们话题越来越少,加上他有点骄傲,有点炫耀自己,因为他有个在政府计划生育办工作的哥哥,又加上他是家里最小的。有时候他半夜三更饿了也会磨他妈妈起来做宵夜吃。他身上有了我很多不喜欢的缺点,总觉得和他有道越不过去的鸿沟。 以前我就很少和邻居家的儿时伙伴玩在一起,总觉得有障碍,和她们格格不入,没有共同语言也融入不了他们的世界。莹子的学习成绩很好,可她老喜欢在我堂姐面前说我坏话挑拨离间我和堂姐的关系,让堂姐不和我玩在一起。有时堂伯看到我不上她家玩,伯伯升觉察了点我和堂姐好像不合的蛛丝马迹,他就会骂堂姐,又来哄我们一定要看到我们有说笑为止。 堂伯——升很喜欢我们对奶奶也好,我对我们范氏家族的历史很多是他教我们的。他教我们背范氏的辈份表,教我们一定要有社会责任感。 堂伯的亲生父母就在我家隔壁,只是过继给了另外一房的兄弟。他们祖上三代都是红军的后代,祖父是曾跟随彭德怀战斗过的老红军,父亲参加了淮海战役、抗美援朝。他有11兄妹,他和日葵过继了另外两个世伯,过继出去的这2个伯伯都是很爱荣誉、也有信仰,也很传统的;那6个堂姑都相继出嫁。在爷爷去世时是他和婶娘帮我们主持大局,升伯伯很热心也孝顺奶奶,那时妈妈不在家,奶奶不舒服家里来了客人都是婶婶帮我们做饭招待客人。每天晚上都会来陪奶奶说说话开导奶奶想开点,说:“失去宝古子(死去叔叔的乳名)不是还有春根(爸爸的乳名)和秋模(小叔叔的乳名)在身边,还有三个听话的孙女和媳妇,还有个孝顺的女儿和女婿还有个可爱的外甥,他们一样会孝顺我的,难道这么多人还抵不过他。”有时也会陪奶奶喝点小酒,说说老事都是那老掉牙的事。 期末考试后我在彷徨不安中等待,日子过一天像一年那时我真正懂了叫度日如年。到了7月5号那一天,我早早的吃了饭去学校领成绩单。那一天天气阴霾,飘着几个雨点,乌云密密麻麻铺满着整个天空。夏天的雨是说下就下的,来得及时去的也快。奶奶的习惯,每天6点起来,先空腹喝一两白酒,然后烧火蒸饭之后就叫我起床,我是和奶奶住一起的,每天早上起来回到自己家里吃饭。叫了我之后就到我家窗子前叫两个妹妹起床。我和奶奶家是隔了点距离的,我们都爱睡觉,有时候叫我半天我也起不来,那个时候的我特别贪睡。在我们那地方经常我们家是最晚吃早饭的。奶奶不停的在我身边唠叨不停,奶奶是急性子,说了要做的事马上要完成,不然就说个不停。奶奶说去领成绩单,要穿漂亮点。我虽说也是个急性子,但我有点怕面对结果,磨磨蹭蹭的不想去。吃了饭后见我还没有动静,小妹维和小叔也加入了催促行列。 我的小妹维那时才7岁,小时候的她整天让建春打扮像个漂亮的小公主,一对有神的大眼睛,活泼好动的她,每天就像只招枝花展的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扎着一对辫子配上漂亮的头饰真美丽,随着他活蹦乱跳动的节奏飞舞着。她也是瓜子脸配上咖啡色的肤色,从小就突显他的身材高挑。那时他也上学了,经常上奶奶送着上学,又爱哭鼻子。送他上学还得陪着她,每次都只能偷偷走掉,不然又哭得不可收拾。在我们家最开心快乐的就是她,爸爸的宠爱和我们全家都宠爱,就是因为她从小就吃了很多苦和委屈,我加上她最小。很小的她任性、贪玩、能歌善舞,衣服每天都要换几套,吃饭也是一天最少四餐。是零食惹事得祸,从小就嘴巴没停过。 我的小叔平时不爱说话,在我们这些亲人中都独来独往,只有在他要好的朋友面前才滔滔不绝,还有涉及到自己特别熟知和自己喜欢的话题才会话多,他在家人面前是很少说出自己的想法。你别看他沉默不语看上好像去很严肃,其实他也很平易近人,很好相处,唯一的缺点就是不爱说话。 其实他也很伟大,从19岁就担负照顾我们的责任,因为爸爸经常不在家,所有的农活都在他身上。只是他不懂照顾自己的生活,他的衣服都是姑姑帮忙打点。处理问题上也绝对冷静和理智、独立,就是偏执古怪,他不感兴趣的事,你再怎么说他也面无表情,无动于衷。还有喜欢拖延,每次叫他去做事,早上叫他就要拖到下午,有时到下午又不想动说拖到明天了,没少让奶奶说。叔叔他的内心世界应该是很丰富多彩的,我想他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应该会充满激情,在感情上可能不善于表达他们自己的感受和情绪己的感受和情绪,在我们看来很好笑很有意义的事,到了他面前他内心世界是很平静的。就在奶奶说他的情况下,他也不会反抗,以逃避来避免矛盾争吵,或者走向另一极端——大发雷霆。只有在那时他可以看到他的脾气。比如:有时候我和建是习惯性吵架,他从来不会来劝架,只有我们吵架呼到太过人时他才出面制止。 这性格的他直到现在也没有成家,以前别人给他说媒,那说媒的人把那通信地址给叔叔让他写信给那个女的,可叔叔写好了把他放在床底下不寄出去。路途也很多人上门给他说亲事都没成。到现在他也想成家的时候翅找不到合适的,我们都想叔叔成家,因为他的心里也很苦。因为叔叔需要有个人来照顾他、管束下他,他有时候会打打麻将、抽烟、喝酒。 这下可好了,他们亲人都来了还这么大架势和惭势我招架不住,只好利索的收拾准备出门。到学校当那一张薄薄的成绩单发下来到我手中,让我目瞪口呆,大吃一惊,我差点落榜了。当时我很担心我上不了中学,我也不知道我能不能过关,我没有好好发挥优势到最挂状态。我头一个念头就想到罪魁祸手就是——梅兴。当时我心情很失落、压抑、各种情愫夹杂,我简直是糟糕透了。程鸿在快接近期末考试的时候骑自己车去大溪河游泳,从桥上摔下最后骨折了,毕业考试也没有参加。 我们这代80年代的人都说赶上好时代,没受什么罪,也没享什么福。我经常在想:人的成长虽然都有着共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但由于生存环境的不同、社会角色的殊异,还有就是思想教育不同,经历不同。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进入这样的一个文化体系。80年代的我们出生的时代是Z国刚开始改变,在各种力量的推动下建构一种市场化和商业化的逻辑的时代。80年代初,整个社会的一体化被打破,但由于多年的政治和意识形态惯性,这种一体化的被打破只是凸显了社会的分层。随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和“解放思想”的意识形态地位的确立,旧的正统意识形态虽然还在继续它的惯性,但也留下了一种异质性的空间,使各种思想得以被引进并不可遏制地生长。从而,80年代掀起的文化热和“新启蒙”,实际上构成了在这个时代出生的人的先天性文化土壤,我们甚至可以说80年代人就是从这个文化土壤里破土而出的。在80年代,与文化热、“新启蒙”遥相呼应的是城乡的经济快速发展,整个社会弥漫在“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乐观主义之中。当父辈们在漫长的苦难中终于能收听到收音机时,这个仍然与父辈隔膜、就像是一个异质性的遥远的存在物已经植入了这些刚出生不久的80年代人的最初的无意识记忆。 书上说我们80年代的人是出生在一个徘徊,彷徨的年代。当我站在熙嚷的十字路口时,我分不出东南西北时我在想:有人说,八十年代是一个不伦不类的年代。我信。因为我们在社会的主流地位还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位置,因为六、七十年代的人们始终都是整个社会的中坚力量。因为他们常常被六、七十年代的前辈们压的喘不过气来……也有人说,八十年代是一个纯真的年代。我也信。因为在我的记忆里,八十年代的村子里永远都是一幅茅草屋、炊烟、唯美的画面。八十年代的一拨人爱幻想。改变的大旗在八十年代举起以后,唯美的幻想也就成了这一代人心底永久的烙印。我也加入了这拨人的队伍。 我怀揣着梦想在刹那间打碎。我不敢回家,不敢面对亲人的目光和期盼。到最后是那个体育分救了我,我的体育考试没有参加,我是个残疾人用残疾人证是可以免考的,加满分30分的,这张证还要多感谢我的父亲,要不是他我真上不了初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