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新派武侠 > 瓜爪国 > 第54章 

瓜爪国 第54章 

作者:匿名 分类:新派武侠 更新时间: 来源:本站原创

“温大爷,到了黄县令那个水上大房子,可别说我是本地乡民哦,最好当我是你的厨子,保管你脸上有光。”刀客逢君提着两盅所谓孝敬朱大师用的特色炖品。 阳光普照,和风轻送,临杭的风景宜人。 过了西子湖畔。 钱塘江北岸上,路人甚多,刀客逢君乘坐的马车就在长长的人群后面停停走走。 一打听,大多数人都是赶往逍遥山庄举行的比武大赛,看那来自三山五岳的江湖绿林好汉,刀客逢君还是想着这个逍遥山庄不会那么简单。 前面一个大码头,就是一个露天大广场,广场里人头攒动,中间的九丈长九丈宽的比武擂台上挂起了大大的广告条幅:比武招贤重金酬谢另加岛国风情尤物无数 “温大爷,岛国风情尤物什么意思?”刀客逢君问道。 “就是扶桑岛国的漂亮女子。” “扶桑岛国,要不要去看看,会跟朱太师有关吗?”刀客逢君想去看看这个比武大赛是不是与黄爷的水上城市有关。 老温头抬头望望刺眼的阳光,十分焦急:“不去了,时间不多,抄小道,务必在半个时辰赶到水上大房子。” 马车夫扭转马头,往左首方向拐入小道,前面三个大汉,迎面赶来,很恭敬地抱拳道:“温大爷,我们是黄县令派来迎接你的,你快快换坐骑,与我们一起到水上楼阁去。” “那些乡绅,官员到齐了吗?”温大爷已经下了马车。 “都到齐了,黄县令的岳父朱大师提早到了。”一个大汉回答道。 温大爷带着刀客逢君换上快马,疾飞向水上楼阁。 一条六马车的官道上,都是旗帜飘飘,不远处有许多官差搜查路人,到了钱塘江出海口处,外人不得入内,乡民渔民全部赶走,刀客逢君一看就知道里面的大人物到了。 打眼望去,白茫茫的水上,一座空中楼阁高高矗立。朱檐绿栋赛王谢,堪比皇宫,房子顶上闪闪发光,那是惹眼的雪白的银光,亮的直逼人眼,一直延伸到视线尽头…… 转眼间,快马窜入众多的兵士公差堆里。 刀客逢君二人跟着黄县令的人轻而易举就到了水上修建好的大房子。他心想:就是这个大房子里,有斗狗的黄爷,有为虎作伥的黄县令,有数千万个被困住的无辜乡民…… “停!”六个红缨帽公差在大房子吊桥另一端,进行最后一关:搜身! “叔叔,我们等会儿去哪里?”刀客逢君见诸多公差要搜身,便认这个温大爷当是叔叔。 温大爷听了真高兴,自怀里摸出了银票,道:“贤侄难得如此高兴,现在叔叔也是高兴,见人见分,拿去花吧。” 搜身的公差见大家都分到了银票,当然也要去拿银票,对刀客逢君的检查就是放松了许多。 这里门口准备好了许多鞭炮,只有有客到,就会毫不犹豫地点上一串。 到了正堂,也就是最大的一个礼堂,里面果然气派异常,金碧辉煌都不能形容,如今的大白天,里面的高灯矮烛,声乐美色,桌上有就有花,有菜有肉,在高朋满座的礼堂里宛如一场盛大的国宴。 看那些行头,大多数是官员,乡绅,员外,商贾,名仕类。唯一的特点,就是男性,一个女性宾客也没有。 焦点就放在礼堂中间的空地上,搭建了一张临时巨型擂台,上面却展示的一些古玩,珍品,玛瑙,黄金白银工艺品,看样子又是一场拍卖会。 刀客逢君暗忖:咦!这个黄县令分明又是设一场鸿门宴吗? 在专人的安排下,刀客逢君与温大爷来到了靠墙的角落里。他站了起来,略一巡视满堂宾客。周围的出口,都被公差装扮的大汉把刀严守着,看情形是一只苍蝇也别想飞出去了。 “叔叔,我们不是来送宝贝给黄县令的吗?怎么当是下等宾客,被安排到角落里?”刀客逢君暗示这个温大爷,需要换位置。等下以便好下手! “是啊,我差点忘了这码子事。”温大爷忙着去找黄县令要换位置。 其实,换位子是刀客逢君的意思,他没有发现在场有朱太师与黄县令的影子。 一会儿,礼堂左边的大走廊里面传出一个粗嗓门叫道:奏乐! 锣鼓敲起来,三声锣后,一支又一支的纯一色的西子姑娘组成的乐队,奏响了接待会的开始。是临杭知县接见京师一品太师朱太师,私下里是女婿见岳父的仪式。 乐队一来,“哗!”满场哗然! 众人的目光,像是遇到了强力磁铁,全被那些西子姑娘吸引住了,只见那些纯一色的绝色少女均是白纱披身,里面隐约露点。 吹吹打打后,敲锣打鼓声渐歇。 “上酒——”走廊深处又是那个粗声吆喝。 从左边的走廊通道里出来数百个厨子,白衣白帽的厨子,各捧着一四杯深红色的酒,有条有序地分给了每一张桌上。 刀客逢君暗忖:这个老贼,玩什么把戏,迟迟不露面? 一声鼓声,走廊里传出一个大嗓门,男人的声音:“静一静!” 满堂安静下来。 接着,一个十二三岁的红衣少女横着一支笛子自走廊里吹奏出来,笛子声声悠扬悦耳,那是真正的梦里水乡之歌,宛若清风吹过柳枝,消散远方…… 刚刚停下又是一个蓝袍少女手拿玉箫,缓缓而来,箫声动听,宛如夕阳晚唱,月夜思人,吹得满场若有所思…… 然后又来一个绿衣的外族少女,掂着脚尖,来到了礼堂中间,她头戴绿纱,绿绢裹脸,手执芦笙吹奏起来,边吹边跳。 边跳边脱,渐渐地,绿纱滑下头顶,绿绢飘离粉脸,上衣滑下,露出雪白的臂膀,内衣,裤儿一松…… “啊!千真万确,如假包换的异种!”在座的都是有身份的人,个个难免赞叹不已。 这个绿衣少女真是叫嫩,嫩豆腐一样的身子,细玉滑腻的肌肤,鸡蛋大小的嫩乳,可是吸引了不少年逾半百,吃惯了家里隔夜酿豆腐的官员,名贾等。他们那眼神可真叫人想起了饿了七天八夜的狼。 更让人喷血的就是,那个少女小腹下面的一层短短的小麻雀绒毛儿,是许多人一辈子也看不到的事儿。这是真正的原装,而且不是汉人,是彝人。 这个亮点,系全场中心点。它会随着众人的眼光移动,旋了几个圈,像是芭蕾舞的小公主一样潇洒,完美。 刀客逢君一看:怎么回事?到处都是这个玩意,要不就是脱衣服,要不就是肉搏? 他干脆不看这些,而是盯着桌子上的这杯深红的酒,慢慢地似乎闻到了这杯液体的腥味,又腥又带点酸味儿。 彝族少女吹奏完毕后,在许多遗憾的眼光中,叹气里退出了礼堂。 接着走来一个衣服特别整洁,有棱有角的像是豆腐块似得,他的头发也特殊,像是一刀切下去一样的人,看来是主持人。这个人一到中央地方,就有人送来一把椅子,他就毫不客气地站了上去,开始用大嗓门念:各位大爷,老爷,各位朋友,我代表黄县令感谢大家的光临,今天来这里的目的主要是促进大家的联系,同时加深大家的了解。从而达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的目的。 周围立刻一阵掌声,表示对东道主黄县令的回礼。大家都是成功人士,尽管没有看到黄县令,但是在某个角落一定有他的眼睛,因为这个地方,大家宁愿去得罪鬼神也不愿意与黄县令作对。 接着那个主持又说:“接下来大家请举起手里的酒杯,将刚才的一杯开门红酒喝掉!开门红是一种外藩酿造的酒,口味纯正,甘冽爽口,若大家喝得味道还可以,想带回家的大爷,朋友们,请到礼堂隔壁的小房间去挑选购买。” 大伙将这杯水果酒一饮而尽,纷纷赞好。 刀客逢君端起来仔细一闻:什么外藩酒,分明就是葡萄,水蜜桃,蛇血的味道。 端酒倒酒的女子多如牛毛,看来是要把在座的人灌醉。 刀客逢君不喝一滴酒,每次那些女子来添酒,刀客逢君总是巧妙躲开,他在耐心看着这些丑态百出的喝了酒的官员,商贾,名仕。而其他的几百个“上缴”过银子的人,肯定是来者不拒,酒菜不歇! “叔叔,什么时候可以见到朱太师?”刀客逢君提醒这个光顾着吃喝的温大爷。 温大爷放下手里的酒杯,道:“先让我填饱肚子,再谈这事。”他人长得瘦小,胃口特别大,五六坛子下了肚,毫无醉意。 酒过三巡,那个穿得很整齐的主持人放开喉咙喊道:“静一静!” 大家听到后马上静下来,主持人的话就是黄县令的话。 “现在临杭地方,人才济济,各行各业大有人才,为了更好地维护金融经济市场,现在本县令决定让大家的金钱银两保值,不至于担忧以后的物价涨跌动荡而影响收益,今天响应京师朝廷的号召,请大家将这里的古玩带回家去收藏,可以确保这些举世珍宝得以精心保管,从来人子孙后代创造财富。” 大伙一天心知肚明了:这顿饭不是白吃的,这杯酒也不是白喝的,还有那些古玩肯定是每个人都有指标的,躲不开赖不掉。 满堂轰动了,热闹了,找借口找借口,推担子的推担子: “也!都没有带银两的。” “我不爱好古玩,文物。” “不好保管这些东西。” “这么贵重的古玩还是留个黄大人自己享用吧!” …… 主持人手一扬,走廊深处重重敲了以上锣,大家一听便会意,停止议论与牢骚。 满堂静下来了。 主持人开始一一解答问题:“没有带银两的到走廊第二个房间去签名赊账,不爱好文物的宾客,等下还有别的东西选购,说不好保管的人,可以将这些东西到临杭逍遥山庄的当铺里去典当质押也罢,这些古玩是黄大人收藏已久特意搬出来与大家分享的,也就是说搬出来就不再带回去的意思。” 大家听完变得鸦雀无声。 刀客逢君忖想:去!说破嘴也是卖东西。 主持人开始举起一个沾有黄泥巴的古代青铜酒杯,道:“第一件是战国末期秦始皇早年喝酒用的酒杯,售黄金300两。”他从不同的角度展示青铜酒杯,当是珍宝一一小心翼翼拿起又放下。 “啊!”大家一听果真是古玩,只是这个古玩有些贵了吧。 再来一把长剑,看样子很普通,只是旧了些,但听主持人道:这宝剑是汉高祖刘邦早年斩蛇起义用的宝剑,物超所值,售价250两黄金。 “咦!”大家惊叹不息,原来这些古董在这里咦,真是鲜为人知。 接着又是一把折扇,乌稍扇骨,梅花图案的折扇。主持人将折扇举打开,空中划过一个圆弧,一字一顿念:这把扇子是明朝唐伯虎等四大才子游江南时留下来的折扇,售黄金200两。 “这不是抢吗?折扇也要200两金子?”不少人嘀咕道。 主持人再来一把牛角梳子,念道:“这把牛角梳具极品宝物,乃是唐朝唐僧骑过的白龙驹专用梳子,沙僧保管的太好,连大师兄孙悟空二师兄猪八戒也不曾见过的白玉梳子。售价150两黄金。” 许多人嘴一瘪,眉头都皱起来了:分明是乱说,简直是强迫消费嘛! 刀客逢君暗忖:这种情况就狗咬狗。 大小官员都是一个字:贪,能与黄县令有来往的名流,肯定不是什么清廉之辈。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些的钱来的不明不白,肯定是要去掉一些的。 接着又是珍珠饰品,明太祖朱元璋的宠妃的首饰、万历年间京城的金麒麟、玉狮子、琉璃十八罗汉等等…… 总之就是一句话,时间越短,价格就越低。其实是不是古玩,大家都心知肚明。 刀客逢君看也不看那些交易的把戏。他只是摸了摸自己的折扇,胸口的菱形制钱,将那包准备好了染料倒入酒杯里,调成黑色。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就差黄县令,黄爷,朱太师出可以报仇雪耻。 满堂贵宾,有一大半的人主动去买了所谓的“古玩文物”这些叫做聪明。在黄县令地盘,来自都要交易,哪怕是小至一壶酒,也必须买下。要不然别想出这个水上大房子。 下面再来一行佳丽,每个人手上都端着一个红木盘子,圆圆的盘子,缓步而来,围着礼堂中央的红色地毯绕个圈站得笔直。 刀客逢君打眼望着,佳丽有五十个,个个都是百里挑一的青春美少女,二八一十六年华,衣服很是暴露,关键的地方露出一些阴影来让大家发挥一下想象,想象那少女刚刚发育的时候是什么情形。 仔细一看那五十个女子每个人手中盘子上的是果瓜菜类。 她们端水果瓜菜来做什么呢? 身穿整洁衣服的主持再次走出来介绍:“继续售卖超级特色食品,第一个是凤凰红冠佳果,售价50两黄金”他拿起一只红苹果,然后又拿出另一个女子手上的一个红萝卜,道:“嫦娥白兔红一号,售价50两黄金” 大家一看都知道那是普通的瓜菜,哪里值得五十两黄金?一时间全场都轰动了:这是什么说法,不过是将果菜名字变个称呼罢了? 什么红薯的称呼是龙爪小果等等…… 大家一看傻眼了,不买也要买,五十两黄金,等于现在的十多万也。 接着大家在主持人的安排下,继续吃喝,上菜,点心。 五六个汉子上来,将所有的古玩,文物类的东西统统搬走。 刀客逢君纳闷了,问道:“叔叔,究竟黄县令来不来?” 老温头脸一沉,道:“小王,咋沉不住气,等下肯定有特别的节目。”他已经当刀客逢君是小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