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古代言情 > 乱世之英 > 第五十六章 执迷不悔

已是初冬时节。 王想已隐隐感到这将会是一个寒冷的严冬。 一路所见之处皆是残破一片,几乎就没有什么人烟,毫无天府之国应有的景象,即使心中原本已做了最坏的打算,仍然难以接受。在眼前这样的局面下,在这块历经沧桑的土地之上他如何让自己的军队度过严冬,如何获取给养? 王想不禁感慨道:“旭日将军,你们的作战看来是基本上难有补充的,能够坚持下来,值得钦佩。” 桥也感慨道:“没想到比我离开之时更加残破,主公,天府之国已是名不副实了,旭日贤弟,你们还是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 张旭日微微有些脸红,随即分辨道:“你这话不对,我们浴血奋战,你不能攻击我们,这里的残破只能说明元军的残暴。” “我当然知道元军的残暴,可你想过没有,这也体现了你们的无能,而且这些残暴的元军不知又有多少人是从你们之中投降过去的?幸亏有了我们的到来,川中的百姓终于要有光明了。”桥继续说道。 “我们剩下的这几万将士可都是意志坚定历经血战保存下来的,绝对不会再有人叛变!”张旭日大声道。 桥哼了一声,“希望如此。” 王想道:“大浪淘沙,也许去除这些背叛者之后继续战斗的人更加有力量。” 张旭日却显得有些兴奋,“就是呀,眼下川中的战局我军本来就不处在下风,若得你们襄助,攻取成都我看也是指日可待。” 王想心中不禁有些悲哀,这位年轻的将军虽然充满冲劲,但毕竟还太年轻,在他的眼里,只有这反复拉锯之中的川中战场,可是一旦元军在其他战场抽调生力军前来,没有补充的他们何以对抗?当然王想并没有表现出他对这里一切的太多失望,他总不能白白入川一次,最好还是能收服这支宋军。 但同时也开始考虑其他的出路,并不是每一个决定都应该坚持,应该及时对自己作出修正。 两天之后的夜晚,王想将主要人物都召集到大帐议事。 寒暄过后,王想苦笑一声,双手一摊,“一路之上所见所闻相信大家都与我的感受差不多,我估计我们到达重庆之后很有可能会陷入危机,给养冬衣都是问题——” 众人变得沉默,即便是当初极力主张入川的宋策也显出了忧虑。 刘裕率先打破了沉默,他探询着说道:“也许我们应该修改一下原定的计划。” 秦远叹道:“人已到达这里,难道再走回头路?那还有什么面子。” 宋策也连忙道:“不错,主公,我看还是到达重庆之后再想办法吧,重庆可是富庶之地,——” 桥道:“我想可能重庆的情况也不会太好。” 王想道:“我与刘先生意见一致,我们不能完全按照计划行事,行军打仗本就可以随机应变,这几日据我从张旭日那里了解到元军在万州屯有不少军粮,给养充足,但守军也近万人,但他们自己根本无力东顾进攻万州,如果我们出人意料的袭取万州,不仅可以获得一部分给养,而且夺取了出川的要道,自己也可以获取一个落脚点。” 他微笑,继续道:“更为重要的是我们的计划中又多了一个选择。” 刘裕面露喜色,“复回两湖战场,攻取宜昌,就可以与冰焰将军他们连成一片,形成一块广阔的控制区域。” 桥皱眉,“那我们岂不是白绕了这许多路——” 秦远伸手拍打了他一下,“听主公说,桥,安静点,别老插嘴。” 王想叹一声,“那没办法了,我们总算多了解一些川中的状况,而且有机会收取川中宋军,我计划以两万大军快速进兵万州,应该可以破城,我率一万人进入重庆,若可以与宋军相互配合,说不定可以用生力之军的气势将元军击败呢。要知道经过多年的缠斗,元宋两军在重庆一线反复争夺,都已精疲力尽,也许一旦打破了平衡就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众人纷纷称是,宋策赞道:“主公果然非我等可及。” 秦远笑道:“那这个任务就是我与刘裕担当了,我们一定可以成功的。” 王想叮嘱道:“你们两人要好好合作,不惜代价攻取万州,我们正是需要积取威名的时候。” 刘裕会意,“我们知晓,主公放心。”他对王想今天的决定是绝对支持的,王想可以否定自己过去的计划,体现了他王者的气质。刘裕也觉得到时候挥师进入两湖,再夺取洞庭湖一带富庶地区,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改变。 第二日,分兵而行。 一路之上,桥依旧与张旭日不停的斗嘴,仿佛乐此不疲,今天争论的是两军战士的战斗力问题。 王想微笑道:“你们不要再争了,大家的目标都是一致的,你们两个已经比试了武艺,不分胜负,难不成还要两军将士大打一次,分个你死我活,桥,你可不能得罪旭日将军呀,我们还要与他老哥张珏将军联合抗元呢。” 张旭日道:“王想将军,我再说一次,我可不是依靠裙带关系成为将军的,至少这个西域小子赢不了我。” 桥嘿嘿一笑,“别解释,越描越黑呀。” 山城重庆。 整个城市都给人一种悲凉的感觉,王想道:“看来战争对这里的破坏实在太大了。” 张旭日似乎已经习惯了,“王想将军,我们这就去见我兄长吧。” 王想点头表示同意,心中却在怀疑这里的百姓还能剩下多少,在残酷的战争之中,百姓总是最脆弱的群体,依稀记得小时侯父亲说过大乱之后必有大治,百姓们所盼望的国泰民安需要有结束战乱的强者出现,自己就将是这样的人物。 王想这支军队的到来让整个城市仿佛都有了一些生气,最起码有了喧闹之声,王想得到了他们意之中的欢迎。 夜晚,四川制置使张珏与重庆守将赵安共同设宴欢迎王想的到来,王想带着桥与宋策一起赴宴,王想希望自己可以让他们折服。 虽然条件恶劣…但是酒还是有的,而且还是美酒,也有佳肴。 张珏与赵安都是典型的军人样貌,王想也没有觉得有什么出众之处。 宋策介绍道:“制置使张珏将军可是抗元的英雄,曾经辅佐过王坚将军,缔造过钓鱼城之役,多次击败元军,义名被百姓传诵。” 王想不禁油然而生出敬意,深施一礼,“英雄当受某之景仰。” 双方一阵寒暄之后落座。 王想率先举杯道:“我先敬张珏将军一杯,想率军来到川中,还需与将军合力奋斗,无间合作,一同消灭元军,收复全川,我们同饮此杯美酒,今后我与将军赤诚相待,两军将士互为兄弟。” 张珏也连忙举杯,“王想将军请,今日结识将军真乃幸事,大家同饮此杯。” 众人均一饮而尽。 大家一起把酒言欢,气氛倒也融洽。 酒过三巡,赵安发问道:“王想将军,如你所说,新帝登基之后,局势并未转变,东南战局反倒日益恶化,我们孤悬川中奋战,这两三年来早已与朝廷断了音讯,原指望朝廷复振,施以援手,可如今——大家今日相见,也不要去说什么套话假话,你看东南局面还可挽回吗”他似乎充满忧虑。 众人顿时目光齐集于王想,因为王想的到来带来了他们许久未知的讯息,知道了整个局势的发展,但显然王想带来的消息对他们而言却是恶劣的,虽然有了新的皇帝,可是大家都感到了王朝已离穷途末路不远了,就算方才人人还饮着美酒,谈笑风生。 王想犹豫了一下,随即道:“我这个人不会说假话,据我看来,眼下的朝廷虽有文天祥大人主持,陆秀夫张世杰苏刘义等位大人辅佐,竭力维持局面,奈何元军势大,且强力进攻东南,朝廷又积弱已久,仍难挽回危局,现闻已全军退入广东一域,再无回旋余地。”他叹了一声,“好在尚有大量水军,若不可守,还可扬帆海上,保全一丝微弱的希望与血脉。” 张珏也有一些感慨,“难道大宋数百年的天下真的到了穷途末路的一天?我真是不甘心呀。” 众人也均是唏嘘不已。 王想却注意到方才提问的赵安此时反而不动声色,心中就是一动,难道是他的真实想法异于他人?还是他有其他的想法——王想也无暇细想,他准备发表一下自己对未来的设想,希望以自己勾画的蓝图吸引众人。 恰在此时,一名宋军小校飞奔而入,“报,有紧急军情!” 众人都是一怔,张珏心中也不由一紧,强自镇静,道:“说吧,王想将军不是外人。” “是,元军新任主帅伯约到任,会同汪良臣重整川中元军,并派人劝降了泸州,培州的守军,昨日,两城正式降元!” 张珏手中的酒杯已经落地,“怎会如此?怎能这样!”他心中的愤怒,慌张表现无余,“本来我还以为可以收复成都——” 所有的人都有些膛目结舌,却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绝望已经开始蔓延—— 王想此时也只有暂时选择沉默,他也受到了一点点的打击,毕竟这样的消息也让自己为之沮丧。 赵安似乎还保持着冷静,“他们为什么这次会投降?都坚持了这么久。” “回禀将军,这次元军派出的劝降使者却是天子手下的大臣,宣读了陛下与太后的诏书,听说诏书让大宋官吏百姓归顺元军,大宋已经灭亡,而且伯约保证他们现有的地位不变——” 赵安长叹一声,“帝犹如此,我等还能做些什么,这个下达诏书的才是我们原本真的皇帝——” 王想发现许多人的脸色都在急剧的变化,支撑他们坚持战斗的信念在破灭,自己也可以理解他们的想法。 终于有人发出了呼喊,“还打什么仗,谁都可以背叛过快活日子,我们为什么不行!” “我们不叫背叛,皇家都这样选择了,我们还不追随——” 只要有人开了这个口,立即就得到了大家的响应。 张旭日想阻止大家,“众位将军,你们不能这样!”却无人理睬。 赵安反而轻松了许多,“两年前,也大约只这个时候,咎万寿将军降元之时,我们还在此地痛骂于他,还有更早以前的刘整,现在呢,有许多人在笑我们的傻,其实当年他们抗元之时立下的功勋可比我们多上许多。” 一席话更引起众人的共鸣。 赵安猛然起身,走到张珏面前,“张大人,也许您真的应该为我们大家的前途思考一下了。” 张旭日已激动地跳了起来,“这是什么话!兄长,我们不会失败的!怎么可以被敌人吓倒,就为了那一道诏书?”他盯了王想一眼,似乎有些怨气,“王想将军,你怎么能传播悲观论调,众位将军,振作吧!”他的身体都在战栗。 王想大声道:“错了,旭日将军,我并不是散播悲观,而是事实的确如此。天下哪有什么不败的英雄,你们若继续如此孤军奋战当然会失败,但是我的到来却有可能带来转机,我希望可以带领大家走出困难境地。一纸诏书算得了什么,其实就算是赵宋皇家完全消亡又待如何?我们只要自己生命尚存,依旧可以抗元,进行我们的事业,无非是换一面旗帜罢了。但无论何时,绝对不能选择投降!”他也长身而起,飞扬气魄,“此生未卜原可卖醉佯狂,狂歌当哭正是壮士生涯!我是壮士,我是英雄,自然选择跨烈马,赌生死,杀敌无前,髭髯猥张!” 张旭日不禁为之激荡,“王想将军,好壮志!” 却无几人响应。 众将的目光仍然齐集于张珏,只见张珏坚决地一挥手,“众位将军,今日大家既然已经说到这里,我也就表明一下我的心迹,我等均乃是大宋将领,身受浩荡皇恩,居于高位,守土有责,国家危亡之际更需我们以死相报,我意已决,誓与此城共存亡,望诸君随之。”他很自信众将会追随于他,毕竟一起经历无数血战。 随即他又把目光投向王想,“王想将军,您现在身居高位,不应该说出方才对朝廷不敬的话语,也许你会以为我有些固执,但我向君表明,我永远忠于朝廷,我的旗帜永远不会改变,只能是宋,就当我执迷不悔吧。” 恢复了平静,众人都不再说话。 张珏感受到了自己的权威,他很满意的微笑;“来,大家继续畅饮。” 王想也知道今天不是一个好的时机,但心中却更加忧虑,不仅仅是因为张珏忠于赵宋的决心看似不可动摇,而且张珏手下的这班将领斗志并不坚强,有许多人处于动摇之中,尤其是赵安的态度极为让人怀疑。 眼前的平静掩盖不了暗流涌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