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古代言情 > 乱世之英 > 第六十三章 正月风暴

“丈夫生有四方志,东欲入海西入秦。安能龌蹉守一隅,白头章句浙与闽?”李潮吟完诗句,回身环顾众将,“众位将军,元将阿里海牙不愧大将之才,居然没有分兵向东,不过我军相对元军来说依旧有人数上的巨大优势…三万五千人应对一万三千人,若不取胜,有何面目存于世间?” 众人轰然应道:“我们此战必胜!” 中国元年正月初一。 虽然是乱世,福州城中依然有一些过年的喜庆气氛。阿里海牙感觉自己也似乎增添了一分喜气,他始终对于泉州的李潮所部怀着一分戒心,所以当他从韦流水口中得知闽东残余宋军的情报后,并没有出兵闽东予以剿灭,他很清楚自己的兵力并不宽裕,若不是兵力不足,他早已坚持南下泉州了。 却没有想到李潮会在新年之际到来,他的担心终于成了现实,来自泉州的李潮大军突如其来的出现在了福州城下,面对部下的惊惶,他却很镇定,没有丝毫的惧怕,战争本就是蒙古勇士表现自己的机会,也是军人的必然归宿,就算是人数处于劣势。 唯一让他惊异的是李潮的军队换成了崭新的旗帜,飘扬的是中国的战旗。 简单扎好营寨之后,李潮就率领大军到城下挑战。他估计元军是会出城应战的,这一战应该争取消灭元军的有生力量,为顺利夺取福州奠定基础,阿里海牙亲自率领着三千轻骑与五千步兵杀出城来。 却没有想到初次交锋,人数处于绝对优势的中国大军受到了出人意料的重挫。 阿里海牙相比李潮来说拥有更为丰富的作战经验,双方阵势一亮,他就发现对方右军有些不太稳固,应该大多数是未经战阵的新兵,因此他毫不犹豫的作出了决定,突击中国军队的右方。 李潮正准备发表一番关于中国创立的宏论,阿里海牙却不给他这个机会。 一个元军骑兵千人队已经冲向了右军陈洋的部队,李潮笑道:“阿里海牙看来是不给我说话动摇他的军心的饿机会呀,好,那就开打吧。”他挥动令旗,左军骄傲一万余人开始缓缓向前推进,以方阵队列组成攻击阵势,而右军陈洋也作出迎战态势。 谁料到这个元军千人队离陈洋右军还有数十米时已一齐将手中的长矛投了出去,士兵们措不急防,顿时前面的士兵就有些混乱,有数百人被击中,元军并不冲击立即纵马驰回。 陈洋的右军还未平静下来,元军的第二个千人队又已到来,一样的战术只不过换成了火箭的打击,右军更加混乱。 陈洋自己也差点被击中,他已经控制不住混乱的局面,他手下的这一万兵士多数都是新招募的士兵,许多还没有上过战场,经过两轮打击已有上千人死伤,心已慌乱。随即元军的第三波冲击由已到来,投出了硫磺烟雾弹,顿时战场上烟雾弥漫,这一次三千元军骑兵一起冲入了陈洋的右军,长刀起处,血肉横飞,人头滚动。 此时,骄傲的左军已经接近元军的步兵方阵,阿里海牙大声下令道:“组成箭阵!”元军以火箭,连弩发射,阻住了中国军队的前进。 李潮心中其实已经有一些慌乱了,陈洋的右军被元军骑兵冲击之下即将崩溃,骄傲的左军前进受阻,整个战场又是烟雾弥漫,自己身后的中军也有了躁动,军心一乱,再难挽回。 看来必须打掉元军的骑兵部队,只有动用火炮了。“中军缓缓后撤,保持防守阵形,骄傲左军坚守不动。”李潮下达了命令,此时火炮尚在营中,搬运不便,惟有将元军骑兵引近。还好中军部队尚能保持基本平静,开始缓缓向后退去,对于右军的崩溃,李潮决定放任不管。 阿里海牙略微有些困惑于李潮对右军的放弃,但是他还是没有阻止骑兵继续向前的冲击,他寄希望于骑兵的继续冲击可以彻底将李潮部队的斗志冲散,一举取胜,他的步兵也展开了阵形,采取对骄傲的攻击态势。 元军骑兵怀着必胜的信念,冲过了陈洋的右军,向着后退中的李潮中军而来,马蹄掀起烟尘滚滚,有一种魄人的气势。 此时,李潮一挥手,两千名长枪手停住撤退的脚步,他们还要暂时阻挡元军骑兵的冲击。李潮很清楚,牺牲是难以避免的。每一名长枪手都在奋力刺出长枪,但依然抵挡不住势同暴风的元军铁骑。 阿里海牙在暗自感慨,多亏自己有了这久经战阵,严酷训练的铁骑,如今的蒙古铁骑其实具有如此战斗力的部队并不算多,他依稀看到了取胜的希望,心中也略有后悔今天应该将城中所有部队都带出来的,那样情况将会更好,看来李潮到底是文人出身,已然胆怯,“前进!前进!”步军以猛烈的连弩发射向前推进。 骄傲明显感受到敌军强大的压力,今天在战场上真正交战,才发现元军精兵的强悍,而右军的溃败,中军的后撤都让他原本充足的信心发生动摇。 而且元军的武器质量也明显强于己方,但他不能后退。 他大吼一声:“宁死也不能后退!” 双方展开了箭战,但元军依然凭借着较多的连弩压制了骄傲的左军,艰难的前进。 终于,元军的骑兵突破了两千长枪手的阻截,继续保持着风暴般的冲刺,但此时他们发现不远处的中国军队已经不再后退,他们却并不在意,依旧如暴风般急驰前进。 在他们心中,没有人可以阻挡他们前进的道路。 李潮平缓的说道:“开炮。” 这些花费重金打造的最新威力巨大的火器将发挥应有的作用。 火炮开始发射,十二门火炮发出十二发炮弹,这样威力巨大的火炮花费了李潮泉州府库中的近半钱财,每一发都命中在骑兵队列之中,就算元军骑兵呈分散突进,仍然避免不了巨大损失。 随即第二轮六门火炮又开始发射,这两轮十八发炮弹的发射炸得元军血肉横飞,摧毁了不下五百名骑兵,更为重要的是带给敌人的恐惧,给中国战士巨大的精神鼓舞。 元军骑兵的冲击完全被抑制了,不少骑兵已经控制不住受惊的马匹,已有混乱的迹象。 李潮怎能放过这样的机会,又是十二发炮弹的打击,又消灭了大约一两百名元军骑兵。李潮很有些心疼于发射出的三十发炮弹,他目前拥有的炮弹一共也不到百发。 “反击!为死难的兄弟报仇!” 李潮挥动令旗,此时他身后的战士已经热血沸腾,看着被炸得血肉横飞的元军已激起了他们战斗夺取胜利的意志,瞬间,他们已如潮水般的涌向了元军。 阿里海牙目睹了这样的惨剧,敌军超强火炮的每一次发射都让他的心受到重重一击,他拼命舞动令旗,命令骑兵后撤,回到步兵队列的附近然后一起先撤回城中,他承受不了这样惨重的损失。“步兵缓缓后撤。”今天他只求可以全身退入城中,倚城而守是唯一的出路了。骄傲也目睹了方才那让他们激动的一幕,看着那飞溅的元军尸首他充满了快感,他们终于开始了反击。 “弟兄们,胜利就在眼前,给我冲锋!”斗志已然昂扬,就连方才已经溃散的右军也在陈洋的指挥下重新集结,加入了反击的洪流。 战斗进入了白热化,是生与死的较量,就算元军骑兵快如疾风,依旧又有四五百骑被汹涌而至的中国步兵所吞没,元军步兵队列可开始动摇。阿里海牙怒斩了几名慌乱的士卒,才算稳住形势,且战且退。 正午时分,元军全部退守福州城中,这场城门外的血战尽管他们杀伤了两倍以上的中国军队,但是却输掉了勇气与斗志,最后阶段中国军人表现出来的勇敢与无畏也让他们为之心寒。 元军损失了大约一千五百名骑兵与六百余名步兵。 李潮亲率中军屯于南门之外,骄傲则率军屯于西门,而遭受较大损失的陈洋所部则屯于北门,惟独留下东门不围。 李潮看着战士们收拢着牺牲将士的尸首,心中也有些感伤,人总是有感情的,这一场的血战损失足足有四千人之众,都是一些方才成年的战士。 陈洋此刻已经来到他的面前,“先生,陈洋无能,招致如此重大损失,还请先生降罪。”他显得十分痛悔,右军今日的溃败差点导致全军的失败。 李潮安慰道:“战士们多是新兵,这样的局面我都差点难以支撑,何况是普通战士呢,你也没有什么罪责,陈洋,你回右军之后查询一下今日之战中表现英雄的战士,我们要树立英雄的典型,激励将士的英雄气概,重金赏之。这两日右军暂且休整,不参与攻城,我要把十二门火炮配备在你们驻扎的北门,元军如若突围很有可能选择北门,我空出东门他们反而会有疑虑不敢选择,明日我就开始攻城,要把元军打疼。” 陈洋道:“先生放心,我一定认真执行命令,在下面的战斗中率领右军将士奋勇杀敌,洗刷今日的阴影。” 福州城中,元军军心已有些动摇,阿里海牙督率着士兵们严守各门。敌军火炮的威力虽然巨大,但是他判断敌军的火炮数量也不会太多,而且应该也不可能击破高大宽厚的城墙,他还是有信心坚守福州的,永安的援军应该几日内就可以到来。 整个下午略显疲惫的中国军队都在休整,明天就将开始攻城。 李潮找到骄傲,“骄傲,明日我军将选择西门为主攻方向,到时我再将石家指挥的李巨所部五千人配属给你,就算伤亡巨大,也要在三天之内打破福州城。” 骄傲点头道:“是,多谢兄长信任。今日一战之后虽然伤亡巨大,但也打出了威风与信心,明日我准备试一试挖撞城墙的战术,福州城虽然城池坚固,但也绝对不是什么铜墙铁壁,兄长,我有个建议,明日我军可以先从南门展开攻城,待元军注意力被吸引到南门时,我再集结主力猛攻,也许会其到比较好的效果。” 李潮笑道:“好,就依骄傲所言,如此提议的确不错,明日你若破城,当记首功。” 骄傲信心十足,“兄长放心,此次攻破福州之后我看我军将诞生许多英雄,兄长我们应该在军中大力宣传英雄事迹,破格提拔一些英勇之士才是。” “我明白的,其实我已想到,激励是很重要的,好,你去准备吧,明天发起总攻!”李潮双目传递着信任,“明天但愿是个好天气。” 骄傲昂然道:“冬日暖阳将见证我们的勇气。”他早已不是亡命江湖的刺客杀手,战场上生死的较量已让他明白军人是最适合他的角色。 正月初二,清晨。 阿里海牙方才准备吃早饭,就已被南门外震天的战鼓声惊起,李潮亲自指挥这第一波的攻击。 两侧各有一千五百名弓箭手发射火箭与长箭作为掩护,中间则是一千名盾牌手快速推进,后面紧随着三百部云梯车,每车配有十名精锐甲士,冲击是猛烈而快速的。 而元军也做了充足的准备,在中国军队冲向城下的过程中,先已弓箭发射,待云梯到达城下,竖起云梯之后,开始以滚木檑石砸下,再到后来甚至以沸水向城下倾倒,抛下火球,声浪震天。 阿里海牙此时已到达南城,看到城下李潮的大旗,冷冷笑道:“今日让你们尸体填满城下。”身旁的将士轰然叫好。 尽管中国军人奋勇争先,但却是一个个倒毙于城下,有许多人被烧地血肉模糊,南城看起来坚不可破。 李潮没有想到这一波的攻势可以有这么大的声势,将士们的英勇出乎他的意料,但敌军的防备确实森严,没有多少部云梯可以顺利架上城楼,虽然有十数名勇敢机敏的战士侥幸冲上了城头,也是势单力孤,很快就纷纷牺牲。 李潮心中不由忐忑,福州看来真的不易攻破。片刻工夫,已有近千人伤亡。 此刻,骄傲也展开了攻击,同样已盾牌手与羽箭为掩护,骄傲自己也参与了攻击。 开始进攻前,他唤来了石家,“石将军,待我等往回跑的时候,你就率领其余将士发起冲锋。” 石家阻挡住他,“骄傲将军,你乃是主将,怎能孤身犯险,待我前去。”说着他就抢过一小包火药。 骄傲大声道:“这是命令,必须执行!”他以为将军自己都不身先士卒怎能让手下将士为之拼命,随即大声传令道:“全军将士,第一个入城者,赏千金,提三级! 首先占据城楼的部队,我报请李潮先生授予福州铁军称号!” 骄傲率领着一千名身负火药的工兵冲向了城门,他冲在了最前面,“我们是无敌的中国军人!”他身先士卒的表现更让将士们振奋,在伤亡了上百名战士之后他们顺利抵达城下,躲避着城头倾泻而下的弩箭,檑石,他们开始在城墙下敲凿起来,要在城墙上挖出一些小的洞穴,准备将火药填放其中—— 南门,阿里海牙听到敌军在西门也展开攻击的消息后,有些犹豫,不知道敌军的主攻方向是哪面,眼下主力部队都在南门,是否要分一些兵力助守西门。 就在此时,李潮挥手下令道:“开炮!”六门火炮同时发射,他要将元军主力留在南门,第二波的冲击又开始了,战士们依旧无所畏惧,这六发炮弹的威力虽不算大,但也让城墙有了一条小裂缝,元军迅速的修补着这个小缺口。 李潮自己也催马向前,“将士们,要注意安全。”他实在不希望有太大的伤亡,这两日已经牺牲了太多的将士,有许多都是追随自己已久的兄弟。 这次凶猛的冲击让阿里海牙确信南门才是敌军主攻的方向,“传令下去,从东门,北门各抽调二百战士协守西门,告诉他们,敌军仅是佯攻,不必惊慌,从容应对就是。” 西门的元军此时看着敌人在城下敲挖,“南蛮想挖城而入!”城上元军纷纷下到城楼之下,准备好沸水,火把准备待敌人把洞穴挖大之后就向洞中倾泻。 已经挖好了不少很小的洞穴,已将火药填充在,同时点燃,一起往回跑,城楼上下的元军都还没有看清楚他们向洞中填充了什么,更奇怪他们为何跑离城下。 骄傲是跑在队伍最后方的人,他充满豪气,“随我倒数,十,九,八,七,——” 在此之前,石家已经率领着其余的战士们发起了冲锋,一万多人的冲锋,声势浩大,随着一声声轰鸣,整个福州似乎都在晃动,这次炸开的却不是一条裂缝,而是七八处较大的缺口,元军却没有时间堵住缺口,上万战士已到达城前,顶着元军的箭雨奋不顾身的冲入城中。 此时,元军在西门兵少的劣势暴露无遗,中国军人经过短暂激战就控制了整个西门。 骄傲昂然立于城楼之上,俯瞰自己的将士一往无前,大声吼道:“中国万岁!看我们收复河山!” 在上万将士的欢呼声中他们继续向纵深挺进,他们的呼喊也让整个战场上的每一个人都知道了这个胜利的讯息。 南城的元军主力也有了一阵动摇,阿里海牙竭力想保持平静,却无法做到,此时需要他作出判断,是集结主力反击敌军,争取将敌军赶出福州,还是退出城池暂避锋芒? 城下的李潮又指挥部队展开了冲击,包括他在内的所有人都斗志昂扬。 阿里海牙实在不想因为输掉这场战役而输掉自己的前程,他一咬牙,决定带三个千人队对入城敌军发起反击。 但是这次的反击却只能是徒劳而已,很快南门也告失守,阿里海牙只有无奈接受失败的现实,他却没有选择似乎没有敌军驻守的东门撤退,而径自向北门而去,他担心东门之外有中国军队埋伏,况且又知道北门外的敌军就是昨日被打得溃不成军的敌人,所以他决定从北门突围,迅速北上,寻找援军,再重新夺取福州。 李潮此时也已经进入了福州城,他已重新变地清醒起来,“无需穷追元军,立刻将福州城中附逆鞑子的世家大族全部抄灭。”他小声向自己的亲卫部队传达了这条命令。 在这乱兵横行的时刻如此行事最为妥当,他主要还是为了取得下一步发展的资金实力。 “我主沉浮的时刻,所有人的命运均由我来操纵!” 他的亲卫部队迅速有效的执行了他的命令,很快,当元军部队出城外逃后,全城陷入了更加混乱的境地。 陈洋及他的战士们早已等不急了,他们正渴望着一雪前耻。 “将士们,今日若不能翻身,我们就将永远为人看不起,大丈夫尊严可贵,今日定要对鞑子痛下杀手!”陈洋激励着已无需激励的将士们,每个人都睁大眼睛,盼望着元军的出现。 阿里海牙率领着六七千名元军刚一出城,就遭受了意想不到的猛烈打击,十二门火炮同时发射,元军士兵本就拥挤在一起,一下就伤亡了超过五百人,元军彻底崩溃了,心理的底线完全被突破,面对同样的对手,事隔一天却完全是两种局面。 一场一面倒的血肉搏杀。 福州战役,共计牺牲中国勇士七千五百六十九人,元军仅走脱三千余人。 傍晚时分,全城安静下来,福州光复。 第二日,中国元年正月初三,福州全城贴满告示:光复河山,创立中国,倾我性命,卫我百姓! 午时三刻,数万名百姓亲眼目睹腰斩一千五百名元军俘虏,李潮大声疾呼:“以血还血!百姓们,请支持我们伟大的中国,因为中国属于你们!” 中国元年正月初三,桥与田俊合军攻破泸州。 当年刘整投降蒙古时就是献出了泸州,今日再被光复。 桥与田俊都是初次担当重任,因此打得十分勇猛,相互之间也有较量的意愿,桥攻南门,田俊攻打西门。元军守城兵力较弱,略做抵抗便弃城而逃,桥却不依不饶率领着他那不多却特别凶猛的阿拉伯骑兵狂追四十里,又斩首四百余方才回城,获得完胜。 正月初七,宋策到达泸州,接管政事。 桥在破城之战中占了上风,分外得意,当即提出,“宋策先生,田俊将军,主公在信中让我们尽一切可能扩大控制区域,因此我想率领麾下军队以泸州为中心,向四周扫荡元军的一些残存据点,巩固泸州外围。” 田俊心中本就有些不服桥,“桥将军,你总不能将军功独揽吧,我看应该由我来担当此任。” 桥嘿嘿一笑,“我的勇士无敌英姿你小子又不是没有看到,战场搏击当然需要勇武之士。” 宋策呵呵笑道:“桥将军很有自信呀,只是你们两人总要留下一人,不能让我一名文官独自留下吧?” 桥哈哈大笑:“先生所言有理,田俊将军,我愿与你比试武艺,艺高者去。” 田俊却知道自己绝对不是他的对手,心中有些恼怒于这个胡人的狂妄,“我看应该由宋先生参谋一下,看他对哪个人保护他放心才是,我想将军与他相处日久,还是将军留下的概率大。” 宋策见他二人争执不休,心中却反而暗自窃喜,这样才可以显出自己的重要,“那么就抽签吧。” 一句话让两位将军都有些吃惊,但又无更好的方法,只得同意。 宋策煞有其事的写好了纸条,一本正经的说道:“二位,谁先?” 桥抢前一步,大声道:“我先来!”正要伸手,忽见田俊笑得很奇怪,莫不是他与那宋策有了勾结,自己虽早就认识宋策却与他并无瓜葛。 田俊轻松一笑,已伸手抽出了一张纸条,展开一看,大喜过望,“我去出征!” 初八日,田俊率军出城扫荡。 重庆,正月初五时,伯约整顿好了收编的宋军降兵之后,突然下令在重庆大掠两日,将所有的百姓从东城驱赶过了长江。 汪良臣略有不忍,“伯约将军,如此寒冬,——” 伯约大笑道:“你何必担心,王想起兵以来,素来号称仁义之师,眼下又在宣称建立什么中国,我给他一个机会施展仁义之道,看他到底是一名仁慈君主还是铁血军人。若负百姓,将失义名,若保义名,他也就会损失大批的粮食,看他如何在此与我军长期对?我军都不需要主攻攻击于他,他粮尽之后自会退兵,解除对重庆的威胁,我也可以放心击灭泸州的中国军队。” 汪良臣击掌叫好道:“果然是妙计,伯约将军实在令在下钦佩。”心中却暗暗咒骂伯约。 伯约已将张氏兄弟的人头送往大都,并且大肆吹捧了自己的神勇机智,却几乎没有提及汪良臣的功劳。汪良臣自然十分恼火,他以为若没有自己与那赵安搭上线来,哪有这么轻松的取得重庆,等于给伯约摘了个桃子。 伯约笑道:“最好那王想利令智昏,粮尽之后进攻重庆,那我们就可以在城下一举全歼,那我们可就成了改变天下命运的英雄了。”汪良臣也随着干笑了几声。 王想此刻正在构筑自己的防线,在高洋率领一部人马与万州之军击破弱小的培州之后,基本上彻底打通了与万州的联系。而很快传来的攻破泸州的消息更让他深感振奋。 心中以为就算元军过江来攻,也不一定可以突破自己的防守,却没有想到,元军尚未到达,倒有近万名百姓在一两日内陆续到达,大多是些老弱妇孺,后面倒也没有元军寻机偷袭。 但是百姓的凄惨也让众多重庆籍的战士为之落泪,不待他们要求,王想就决定拿出粮食救济百姓,心中却也隐隐想到这是元军刻意为之,意在消耗己方的给养,但却无法狠下心来。 一位老者悲戚道:“我们都是些没有活路的人了,年轻人都去吃粮当兵,现在又被鞑子赶出家园,将军若不救我等,只有冻死饿死了——” 听了这些话,王想也是百感交集,若没有这数十年的战乱,这里的百姓将是何等的生活?这些年他们所遭遇的痛苦惨事,他不但了解,体会,更加让他同情,悲愤。 难道一个民族的兴起就有摧毁其他民族建立的原本灿烂文明的权利?愈加让他坚定自己的目标,一定要改变眼前的天地! 王想初步打算是分批将这些百姓护送回万州附近安置,不料才仅仅过了两日,就有兵士鼓噪了起来。 高洋回报王想知晓,多数士兵对收容这些百姓很是不满。王想听后很是重视,手下兵士多是新近归顺,万一哗变就万事皆休了。连忙带着高洋来见众多鼓噪的将士。 一名军士忿忿的端出了一碗稀饭,“主公,这真的是叫稀饭了,我们吃这样的稀饭如何打仗?这两日收容了这么多的百姓,立刻就分去了我们的口粮,到底是我们在主公眼里重要还是这些百姓重要?” 众人纷纷响应。 王想看着几乎没有多少米粒的稀饭,心中涌起一缕酸楚,他伸出双臂,恳切得说道:“这两日的确是让大家吃不饱,我王想同样也是一样,请大家想一想,这些百姓都是我们自己的百姓,有不少人的亲友就是我们的战友,还有许多人的亲人为国殉难,我们的军粮也有他们的奉献,大家扪心自问,忍心看他们死在自己面前吗?” 他声音哽咽,“我保证绝对会解决眼前的困境,百姓很快就将输送到后方,我已派人去各地筹粮,我们大家同甘共苦一定可以度过难关。” 高洋在一边趁势说道:“主公已经答应解决,况且他也与大家一样艰苦,我们还有什么不能承受那?” 王想的恳切言论总算暂时平息了这场风波,抗议的战士们纷纷后退不语,他们其实也能了解百姓的处境。 大批百姓东去的时候都在向王想欢呼,他们会记住王想的恩德,王想却大声道:“大家不要谢我,应该感谢的是我身后这些可爱的士兵,是他们从自己的牙缝中省下的粮食救了大家呀。” 还是那名老者作为代表,“中国,我们从今以后就是中国的百姓了,决不后悔改变——”黑压压的人群发出震天的感恩声,王想怎能不流下热泪,只有你付出一点点,百姓们将会回报无边的感情。又有多少士兵不被感动? 毕竟人不是铁石心肠,王想明白这些百姓一定会跟随自己,他却再也说不出话来,只能挥舞着双手,与他们再见。 送走了他们,也将迎来元军的进攻,他不知道这感人的场面能否让将士们焕发高昂的斗志,但此刻惟有继续留在这里战斗,不能离去。 送走了百姓之后,探马来报,元军大张旗鼓的从重庆出发,宣称是要去进攻泸州,伯约也离开了重庆,全军将士听到这个消息原本紧张的神经似乎都松弛了许多。 高洋兴冲冲地来见王想,“主公,现在重庆空虚,我们是否寻机向重庆推进?” 王想其实已经思索了一会,道:“元军应该不会容忍我们在重庆附近驻守,伯约大张旗鼓的离去说不定就有迷惑我们的企图,我们暂时按兵不动,若两日内元军没有其他动作,我们再进军重庆,牵制伯约率领的元军,使泸州我军减轻压力。”他顿了顿,“夜间呀提防元军偷袭,从今日起,布置我军两千战士白天睡觉,晚上全副武装备战。另外在营寨四周的战壕要挖深挖宽,不能让元军偷袭成功。” 高洋领命而去,王想却感觉有些累了,但心中还有一丝焦虑,若伯约倾力攻击泸州,他真有些担心未历苦战的桥与田俊,宋策的安全,而且自己若真强攻重庆,看来机会也并不是很大,惟有也采取偷袭之道了。其他战场的消息还迟迟没有得到,让他也为之牵肠挂肚。 其实他倒是有些盼望元军前来偷袭,那样倒也可以寻机夺取重庆了。 伯约的确是离开了重庆,他认识到泸州失陷的重要性,若不及早消灭这支中国军队,重庆甚至整个川中都不安宁,自己也不敢轻易向川东进军。他给汪良臣留下了一万五千人,其中绝大多数是新降的宋兵。 他他却并不担心,因为他早有安排,自己的离去将让王想所部放松警惕,他让汪良臣在他离去的头几日内就在夜间发动对王想的偷袭,一战击溃王想,也算让汪良臣立一件功劳吧,至于他能不能杀死王想成就大功就不是自己需要管的了。 这个冬天很奇怪,往年重庆是很少下雪的,但今年却时常下雪,仿佛是要把以后几年的雪一起下完一般。伯约的大军方才出发一天,雪又开始下了,而且并不算小。 汪良臣的心情反而更好,在这样的雪夜偷袭敌军真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今夜一定要生擒王想,建立大功。 还未到傍晚,他就集结部队准备出发,他只留下了两千人守城,士兵们却怨声载道,这样的天气如何能够作战,何况还要过江走上近百里的路,但终究还是出发了。 几乎是在同时,王想收到了一份喜报,冰焰寻欢大破元军,顺利夺取了南阳。 他的心情一下开朗了许多,高洋在一旁羡慕道:“我们到现在还没有机会打上这么痛快的大仗呢!” 王想大笑道:“不要担心,我们会有机会展示自己的,高洋你立刻将这个好消息告诉全军将士,大家同庆之!” 高洋答应一声,正待离去,王想忽然喊住他,“今天又下了雪,倒是一个偷袭的好机会,元军应该不会放弃这个机会吧?” 高洋先是一怔,随即有些兴奋,“今夜元军会来吗?” 王想摇摇头,“这可不是我能决定的,不过若是我要偷袭,一定会选这样的天气,这样,高洋,你率一千人晚上严密守备,我率领两千人雪夜赴重庆,若果真元军主力前来偷袭我们,那说不定可以袭取重庆。” 高洋有些不太相信,“主公,好象不太可能。” 王想耸耸肩,“我只是有这样的一种直觉,就相信一次吧,我现在与将士们先饱餐一顿,然后过江,呵呵,可别在半路上碰到元军,我们看来还要多绕一点路了,这里的一切都交给你了。” “主公,别忘了我,我随你去!”帐帘一挑,笑凡道长出现在二人面前,“我终于伤愈复出了,正好赶上今夜的行动。”他面带着微笑,充满自信。 两千战士集结起来,王想拱手道:“众位兄弟,今夜天寒地冻,众位我一同出征,还请克服艰险,我们一起赌一赌运气,如果上天眷顾,明天我们就可以在重庆城中温暖人生,若是上天不佑?哈哈,那权当大家陪我作一次长途拉练,回来之后我请大家痛饮几碗烈酒暖身,当作赔罪如何?” 众军士都感到了亲切的滋味,“主公可要说话算数,出发吧,我们可以坚持。” 已有人轻松喊道。 王想微笑道:“马上就走,不过我向大家隆重宣布,我们的英雄道长笑凡大侠今天终于痊愈将与我们一起奔袭重庆,有他在胜利的希望又大了几分,大家给他一点鼓励的掌声。” 在众人的欢呼声了,笑凡这个军中方才树立的英雄感动莫名。“谢谢大家,谢谢。” 寒风凌厉,道路险阻。士兵们行了三十里之后速度就明显慢了下来,王想明白此时人的体能与意志都到了一个极限,除了笑凡之外的所有人都感到浑身僵硬,迈不开步伐,他知道需要鼓足大家的勇气。 只见已有数名士兵倒卧在了路边,他慌忙下马,扶起一名士兵,“不能倒下,此时倒下性命难保,来人呀,把我们带的烈酒取来!”原来马背上带有不少烈酒。 众将士停下了脚步,王想哈哈大笑道:“我们看来要先喝烈酒暖身了,现在喝掉烈酒,看来我们是不用失望而归了,来,大家每人喝上两口,一鼓作气到达重庆!” 众多将士在他的感染下,士气复振,纷纷传递着王想亲兵分发的酒壶,一人喝上一两口,体内有暖流升腾,王想一跃上马,“继续前进!” 汪良臣的一万多名战士同样到达了极限的临界点,已有战士开始倒毙在地。 汪良臣却并不以为意,“不惜一切代价迅速前进!”此刻容不得他耽误时间,他迫切的渴望着自己这支奇兵出现在敌人面前的时刻到来。 已近深夜,高洋守侯与一千名战士依然在守侯,但都有了一丝困意,却还瞪大了眼睛,身旁的战士都有些懈怠,寒冷疲倦在侵袭他们,高洋心中估计元军是不会来了。 几乎在同时,王想与汪良臣都到达了自己的目的地。 过了长江之后,离重庆已经很近,王想将仅有的马匹都留在了江对面,他们悄无声息的出现在了重庆城下,城中并没有反应。 而且所有的战士都惊喜地发现,元军离去时留下的痕迹,全军将士都溢满喜悦,所有人都用充满渴望的眼神注视着才离开不久的重庆城,他们今夜的跋涉没有白费。 王想也在默念:“苍天佑我。” 全军将士都在等待着他的命令,他轻声道:“全军将士缓缓登城。”他们只有两部云梯,士兵小心翼翼的前进,深怕惊动了城上的元军。笑凡道长第一个登上云梯,他几个起落间就已上城,此时元军也终于发现他们,笑凡猛喝一声:“挡我者死!中国不可阻挡!”他的宝剑许久未沥血光—— 汪良臣没有想到敌军早已有了防备,到达目的地之后就发现敌营的战壕既宽又深,方才下令士兵们放下飞桥开始进攻,对面已经战鼓声大作,弩箭已经如飞蝗般射了过来,元军顿时有些慌乱。 士兵们本就士气低落,一下就损失了数百人,纷纷向后退却。 汪良臣也有些紧张,原来自己的奇袭计划看来是破产了,但却也只有强攻了,毕竟自己的兵力应该处于优势,他下令斩杀后退的士兵,很快稳住了局势,“全军不惜一切代价向前推进。”他不在乎用士兵的尸体填平战壕,反正都是新降的宋军。 此时,对面的高洋开始兴奋,全营的将士业已都动员了起来,他大笑着对士兵们说道:“不用怕他们,我们早已把他们的行动预料的一清二楚,今天就是大家建功的时候!” 凭借着地势的险峻与深宽的战壕,守军在高洋的指挥下以弓弩,梭镖杀敌,基本上没有损失,双方僵持了接近一个时辰之后,元军的第一波疯狂攻击停止了,伤亡了一千多人。 中国将士们射杀地实在痛快,但元军的尸体也把战壕填平了不少空间。 王想比较轻松的破城而入,这时的重庆实在有点太空虚了,只有不到两千敌军,双方人数虽然差不多,可是元军分散在各处,又大多是降兵,王想入城之后,很快就大部投降。 重庆光复。 再次站立在重庆城楼之上,王想与他的战士都是飞扬心情,他大笑道:“兄弟们,看来我是没有食言,不知道大家谁还愿意再立功勋,再杀回去传递我们胜利的讯息?” 众赏之下,必有勇夫,何况此时正是热血沸腾之时,一千五百战士踏上了归途,高唱着中国的战歌,大地在他们脚下。 中国元年正月十八日上午,汪良臣的军队彻底崩溃,包括他在内所有的人都充满恐惧,重庆居然失守了,敌人又来了援军,高洋与他的将士们却处于最颠峰的状态,胜负立现。 中午时分,大战结束,汪良臣北逃数十里。 一切都还算完美,当初自己决定留在这里,看来是非常有预见性的决定,手下军队增长了十倍,而且也终于取得了重庆的控制权,再加上正月二十日秦远破宜昌,正月二十二日刘裕破荆州,以及方才知晓饿冰焰攻破南阳,李潮夺取福州,还有先前桥与田俊夺取的泸州,一系列的胜利全部出现在中国元年正月里。 王想向他的战士们大声宣布这些辉煌的胜利,让他们一起享受欢乐,“奇迹又我们共同创造,天下由我们共同开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