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古代言情 > 乱世之英 > 第七十四章 战胜心魔

“问谁做到,创意中闯荡未来;若明道义,冥冥中左右命运,世界弄人不知不觉每个决定可致命,越过痛楚,战胜心魔觅自我,若有理想,哪怕崎岖也要实现我自由——” 王想高声吟唱着歌曲,全军将士一起和音,气氛达到了沸点,“战胜心魔,赶走恐惧,我们方才有今日之胜!” 他今日一身金黄色的衣甲,映照在阳光下,身后是欢呼雀跃的至尊军将士,汴梁城下一战,至尊军先以长弓手稳守示弱,再以轻骑兵斜插城下截断出城元军的归路,自不量力地出城迎击的元军六千步骑半个时辰内全部失利,死伤近两千人,其余竟然全部投降,原来至尊军的名声经过宣传与实战已让元军都先存胆怯之心,中国的兴起更是让元军中的大批汉兵心生认同向往。 王想就是要在此时表现出自己的英雄气概,作为首领能否让敌人恐惧赞叹也是成功与否的体现,他长刀扬起,高声断喝:“城中军民官吏听真,我王想统率无敌大军欲救民于水火,振兴衰亡之国家,凡心怀祖国之人都应该为中华的复兴尽一分力量,我希望明天我不是率领大军破城而入,而是和平入城,我们的理想我们的希望应该是一致的,就是让我们华夏儿女重新昂首挺胸做一个骄傲中国人,不再为异族奴役,忍受屈辱!” 他相信自己的激荡话语打动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将士,只要心中还有一丝血性,就应该觉醒,“归来吧!汉唐的雄风!奋起吧,骄傲的中国!” 在无数遍的重复声中至尊军收军回营,每个人都没有丝毫的怀疑,缺兵少将的汴梁明日就算不开城投降也是一战可破。 回到营中,王想的心情颇佳。 此时冰焰正率军在许昌附近游弋,完全牵制了元军在河南的主力,使令狐朝根本就没有发现至尊军的向北穿插激进,照王想的判断就算元军从许昌分兵来救汴梁,至少也要在三天之后。 但是他却很想和平入城,一来可以减少伤亡,更为重要的却是汴梁乃是大宋的旧都,中国建立前后虽然破城不少,但却几乎每一战都历经激战,若可和平取得此等重镇,宣传意义不可小视,中国的兴起那顺乎天意,大势所趋,汴梁和平取得将使更多的人相信,今后将会有不少城池效仿。 身旁的至尊军三杰此时却比王想还要兴奋。 王晴激动地说道:“今日一战完全体现了我至尊军的威力,长弓手的箭阵坚如磐石,是敌军骑兵的噩梦。” 桥接口说道:“我的阿拉伯重骑与重装步骑兵谁与争锋?无坚不摧,就算是最精锐的西方色目与蒙古重骑我也无畏,何况是这些元军中的平庸货色。” 小洒却腼腆一笑,并未开口。 桥拍拍他的肩,“小洒贤弟,你应该接着说你的轻骑兵快如疾风,乃闪电之师才是呀。” 小洒一摊双手,“我们吹捧自己是不是有些过了,主公到时候以为我们都是好大喜功了。” 王晴夸张地惊呼道:“主公,您不会这么想吧?” 胜利者有充分的理由享受快乐。 王想笑着摆手道:“不会的,你们尽管吹嘘自己,士气越高越好,今日获此大胜,你们三人对至尊军的打造可见是成功的,今日我军的伤亡只有四百余人就可见一般,你们吹嘘完了以后就马上到各营去犒赏全军将士,除了不能喝酒之外,多弄些好吃可口的饭菜给将士们改善一下生活,同时也要向将士们重申纪律,汴梁城破之后更要遵守纪律,决不能有扰民事件的发生,这里的百姓历经金元战祸近些年来也才略微恢复元气,但暴元统治之下也是盘剥沉重,我们更要体恤。” 三人领命而去。 此时,英帝国却兴冲冲地赶来,“主公,有好事。” 王想示意他先坐下,微微一笑道:“帝国,你现在可是我的谋士,可你看先生你激动起来就象个孩子,不注意自己文人的形象。” 英帝国有些不好意思,“是主公,为我着想我记下了,不过有时候太过注重形象会失去不少激情,呵呵。” “帝国,我方才就想问你,你说这汴梁知府张全义是否会开城投降我军?还有方才你跑哪去了?” “回禀主公,方才我就是去向被俘的兵将了解张全义此人了,原来此人官声不错,还算体恤百姓,而且还让我知道了一个好消息。” “哦,帝国快讲。” “原来张全义极为疼爱的当年他的义兄之子童铁乃是出城作战的元军中的一名千夫长童铁,他也投降了我军,我看张全义并不是没有可能开城投降的。” 王想面色一喜,“帝国真乃吾之良谋也,好,那立刻将那童铁带上来。” 童铁生得十分威猛,眼光也很坚定,王想亲自为他松绑。 “童将军,我想请将军为我返回汴梁城中劝说张全义大人开城让我军入城,这样可以免却更多伤亡,百姓也可以免遭兵祸。” 他正在思量还要用些什么话语来劝说童铁投降,童铁却双膝跪倒,“让我去劝降我看是没有什么必要了,主公,我童铁愿意为中国效力!” 王想心中一怔,双手将他扶起,道:“将军何出此言?既然愿意为我中国效力,想来也是心存国家民族,却又为何不愿意帮忙劝说令叔呢?” “我童铁素来快言快语,主公的事业我看未尝不是没有成功的希望,但我叔父却是绝对不会献城投降的。” 王想有一些沮丧,“难道张大人他对元朝愚忠至此吗?” “当然不是,但叔父他已是垂暮老人,他万万舍不得为了自己的活命又或是为了加入中国而失去远在大都的亲人,换了我也不可能舍弃,我现在因为是孑然一身,可以无牵无挂,他却有亲情的羁绊,若让我去劝说,我如何开得了口,我若回城,恐怕也没有勇气舍弃叔父选择追随主公了。”他说的很直率。 王想沉吟片刻,道:“童将军直言相告,这样吧,将军可否修书一封,我也写上一信,让令叔明日离开汴梁自行逃离吧。”他实在也没有什么更好的解决办法。 童铁点头应允,便写了一封信给张全义,言明自己已经决定投效中国,希望他明日不要再做无谓的抵抗。 王想随后又与童铁攀谈了几句,了解了一下城内的情况,最后道:“童将军,你现在暂且回去休息,待汴梁城破后,我准备将投效我军的原来守军全部交由将军你来统率。” 童铁拱手谢道:“多谢主公信任。” 待童铁告辞而出以后,方才一直没有说话的英帝国期艾着说道:“主公,你似乎有些过于相信这个童铁了,对于降将降兵我以为不应该如此相信,需要自己考察才是。” 王想摇头道:“我不是过于相信,诚然童铁今日的爽快投效有害怕被杀的成分在内,但我们也不应该怀疑别人的爱国的热情,我们此时需要更多的人加入我们的事业,我宁愿相信这世上的儿女心底里都有一分很真的对这片大地对我们的祖国的感情,也许因为以前压抑太久,已经很难表现,但我们所要做的工作就正是点燃这份感情,唤醒被埋藏的民族志气,欢迎每一个人的加入,而不应该首先心存怀疑。” 英帝国却没有沉默,“可是我却以为过于的相信也许会带来太多的危险,当然主公的做法是很让人感动与激动的,但一定要时刻保持一丝戒备之心,不然主公万一受损,大事危矣。” “我明白,帝国我知你是为我的安全着想,我会小心的,我现在还是先写信给张全义吧。” 英帝国希望王想真的保重自己,但也不好再说什么,但作为首领的王想拥有博大的胸怀又是必不可少的。 夜色深沉。 张全义独自端坐于书房之中,手中的书信微微有些颤抖,此时的自己就面临抉择,是与城共存亡还是选择开城投降城外的王想? 人生之中总会充满了抉择。 少年时自己曾经有一腔热血想离开家乡去南方,那里是大宋治下的土地,不用似在家乡一般成为最低劣的人群,被异族压榨的感觉并不好,那一次他没有离开,他想自己是舍不得故乡的土地还有年迈的父母。 成年以后他本不想出仕做官,因为他不愿意成为异族盘剥百姓的工具,成为千夫所指的对象,但是他最终还是做了官,后来他对自己说做官是为了尽可能的帮助一下苦难深重的普通百姓。 年华逝去,岁月催人老,自己已经老迈,时至今日,自己的官位已经不低,当初许多讥讽自己的读书人却在贫病中挣扎,羡慕着自己,渐渐地也不再有人用不敬的言语议论自己,人们也已经习惯在这种统治下辛苦度日,自己在百姓中反而有了一些贤名。 原来打算再过两年就结束自己的宦海人生,与家人享受天伦之乐,却不料今时今日,却要自己面临这样的抉择。 其实王想在城下的激荡话语也深深打动自己,原来自己也有热血,童铁选择了加入他们,但自己却并不可能,既然已经为蒙元效力了数十年,走了这条道路背负过许多骂名,此时再转换门庭又有什么意义,自己已经老迈,只是会被人以为是贪生怕死,尽管自己真的怕死,但是相比与全家人的生命来说,自己只有选择自己牺牲,人的感情也许才是最重要的吧? 他放下了信,长身而起,城中已经没有多少兵将,而且士气已泻,就算是作为一名为百姓考虑的父母官,也不应该拉着大家一起去作战,就连身边的幕僚们都已经流露出劝说自己投降的意愿了。 当有一丝曙光来临,他战胜了心魔,终于有了决定。 “开城投降!” 在部下欢天喜地的去执行他的命令后,他用白绫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他希望自己的这次抉择没有错,他的死可以让家人得到保全,自己开城的决定对部下对百姓也是在为他们考虑,而且也算为这初创的中国尽了一点微薄之力—— 中国元年正月初八,至尊军光复汴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