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古代言情 > 乱世之英 > 第八十六章 矛盾重重

“轻舟短绰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李潮鼓掌笑道:“没有想到梁若男小姐也有柔情的婉转的时候,可惜此时骄傲不在,要不然他可一定会完全陶醉。” 梁若男瞟了他一眼,“你怎么知道我平时对他不是万般柔情,只要有我在他身边他时刻都被陶醉。” 这一下就连王想都有些膛目结舌了,“梁姑娘可真是,真是口无遮拦呀,哈哈——” 梁天问连忙拉住了又要开口的梁若男,“若男,你可真是没大没小的,走,随我过去,不要打扰了陛下与先生谈话。”他可不愿意他的这个宝贝妹妹再说些没有分寸的话语。 待梁氏兄妹走后,李潮轻松笑道:“陛下请看,此地绿水蜿蜒曲折,长堤芳草青青,我倒真有了荡舟于湖上的想法。” 王想笑道:“那有何不可,此湖名曰莫愁,我与先生都无忧愁,自可以在湖上泛舟,畅论天下。” 水面波平如境,不待风助,小船已经在平滑的湖面上移动。 李潮平视王想,淡然笑道:‘陛下,现在舟上只有你我,我便直言了。” 王想估计他要说议和之事,也淡淡地一笑,“先生与我还有什么需要隐讳的呢?” 李潮道:“陛下真的丝毫没有考虑过与元廷达成和平协议?” 王想道:“难道先生相信元廷是真心与我们谈论和平?依我看来只不过是缓兵之计罢了,他们想通过和平来消磨我们进取的锐气。而且我们此时言和,真的是无颜见北方父老。”他凝视李潮。 李潮道:“但这终究只是陛下的猜想而已,如果真的达成和议至少不会再有将士牺牲,百姓也不用承担沉重的军费,而且本来我也以为眼前是停顿我们进攻的时候了,我们真的可以自信一定能将蒙古人赶出中原吗?我们就算不是为进攻画上句号也应该先画上一个逗号,休养生息的和平肯定会得到百姓的拥护军将的支持,再经过几十年的准备,也许在我们的暮年,或者就是由傲临他们这一代完成这伟大的事业,到那时蒙元前进的步伐绝对不会有我们快。” 王想叹道:“我真的不知道先生怎会有这样的想法,我一直以为先生是与我一样立志夺取天下的?” “可现实我们应该考虑,不应该过于理想化了,陛下,我有很大的压力,不仅仅来自普通百姓,那天将领们本能的反应相信陛下记忆犹新,就算陛下一时的激励让他们激动,但事后却怎能让他们真的倾心而战,他们都是南方人,收复了家乡以后也失去了许多动力。” 王想闭上了眼睛,“先生的意见再让我考虑几日吧。” 李潮笑道:“其实若开和议我们可以争取到比宋对金好得多的条件,我们不会输掉颜面的。” “颜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做出最正确的真正有利于我们伟大事业的决定。”王想一脸的沉重,“不能到最后我们后悔,后人痛骂我们。” 李潮笑得有些无奈,其实在他心中对元廷议和一事也有些疑惑,但是他却的确认为可以停止攻势了,与其冒险向北方进军,不如安心经营目前的土地,他没有信心彻底击垮元军,却有信心,稳守眼前的土地,也许偏安南方是个不错的选择,而且自己英雄的美名可以后世传扬,如果北进失败—— 更为重要的是那一天王想的一番激荡话语明显影响了大批的中级将领,他就愈发不想在此事上让步了。 回到住处,王想有些彷徨,身边没有一个可以商量的人的确不是让人愉快的事情,于是他派了两名卫士过江去把童铁召回。 到了傍晚时分,童铁匆匆赶到。 童铁进来之后就风风火火地问道:“陛下急召我回城可有什么急事?” 王想微笑道:“别急吗,我们边吃边聊吧。” 饭桌上,王想问道:“童将军,也应该知道元廷谴使前来议和的事情了吧?” 童铁点头道:“当然知道了,听说元相伯颜折箭为誓,现在不但军中议论纷纷,百姓们也十分关心。” “哦,那军中将士与百姓们的看法如何呢?”王想很感兴趣。 童铁犹豫了一下,显然他那天虽然因事没有参加酒宴但也很清楚王想的态度,但却又不能对王想有所隐瞒,“陛下,军中有些分歧,一部分将士以为不应该与元廷议和,但百姓们却几乎都是希望现在就达成和平。”他说的有些艰难,还在偷眼观察王想的脸色。 王想点了点头,“百姓们的想法也很正常,无可厚非,童将军的看法呢?” 童铁立刻道:“我真的有些矛盾,陛下,席卷天下重光华夏是我们大家的梦想,但是眼前看似唾手可得的和平也的确让我向往,世上的军人也同样希望享受和平,战场总是你死我活般的残酷。”‘); 王想也有些感慨,“如此看来大家都有此心呀,也许是我真的过于执着了,我真的不愿意接受这份虚假又或是真的却让自己遗憾的和平。” “陛下一定要坚持吗?” “不是一定,而是的确很想,不过我虽然是皇帝也不能强逆大家之言行事,也许在这段短暂的和平中我可以借此机会将帝国的军队也完全整编理顺,提高战斗力,也罢,就依李先生他们的意见吧,先与元人谈判吧。”王想终于松了口。 李潮没有想到,王想会这么快同意自己的意见,他恭敬的说道:“陛下,我会尽量与元廷谈好条件的,中国的尊严不容有失,陛下可真的是体察民心,体察臣心,大家一定会很感动的。” 王想挥手道:“先生就可以去与元廷谈判了,要坚持两点,意识南方的张弘范,范文虎等各部需要向我军投降,至少也要正式臣服,另外一条也是最为重要的是要元廷放弃实行的对我汉族民众的极端压榨,大家都是平等的民族,我们不能兵至北方,至少也要先为北方的百姓做一点事情,争取一点好的生存环境。” 李潮点头笑道:“陛下真是想的周到,我也有这种想法,我一定努力争取。” 王想道:“那就有劳先生了。先生,我们中国虽然建立,而且既然打算暂时与元廷议和,无论有多久的和平我们都不能浪费这段时间,首先要在政令上实行统一,我在襄樊时手下的众位贤士已经拟订了不少法例条文,先生这里也有颁布了有些法例,可以相互综合,再做修改,在我们的控制区域内统一实施,贯彻依法治国的思想。” 李潮当即道:“正应如此,我本意也是这样。” 王想又道:“除了政令方面,军令也应该统一,既然有了空闲的时间不用作战,就应该借机将我军重新整编,加紧练军,提高战斗能力!” 王想盯住李潮看他的反应,李潮面色果然一变,手也握了起来,“陛下,军队整编依我看并不容易,我军成分鱼龙混杂,难度不小呀,而且散居各地,整顿起来不好监控。” 王想笑道:“先生此言差矣,怎会不好监控呢,到时候我一定闲的很,我可以走遍各地,一军一军的整训,去弱留强,选取精兵,扩充地方部队,战斗力我想可以得到提高。” 李潮干笑了两声,“既然陛下已经想好了,我自当从命,但恐怕也不能急在一时,那我先告退了,先去给唐之荣打个招呼,让他放心。” 王想大笑道:“这下唐大人可要兴奋地睡不着觉了。” 唐之荣果然异常的兴奋,他冲着李潮深施一礼,“王爷,多亏你从中斡旋,之荣感激不尽。” 李潮叹道:“大人哪里话来,我与大人一样都是心系黎民万生呀,大人即可起程回禀伯颜与元帝忽必烈,这封信中有我方的条件——” “我立刻飞鸽传书先将好消息传回——” 李潮并没有什么成就感,他总担心一旦真的王想开始整编军队,对自己非常不利,“来人呀,请天问先生与赵哲将军前来。”他想听一听他们的意见。 今天收大飞鸽传书,陆芸准备带着小傲临动身前来建康,来见王想,但李巨却无法离开泉州,自己至少已经有了一个出色的孩子,小傲临,这点比王想出色,自己也真的有些想念陆芸与傲临了,权力与情意都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呀。 泉州。 李巨没有想到自己会与这么多人并列为一等侯,不过自己在军中的地位确实是可有可无,兄长王想希望自己去建康相会,当时自己就有些情绪,决定不去。 现在自己却又有些后悔,派人前去截击想救出天祥的行动又遭失败,让心情更加沮丧,自己现在真的是没有用武之地。 “何日我才能达到兄长与李潮那样的成功?” 惜缘却在安慰自己的夫君,“夫君,不要想得太多,现在的你依旧很出色,你就是你,不需要与别人去做比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