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东方玄幻 > 葬神途 > 第3章 灵堂初见

葬神途 第3章 灵堂初见

作者:匿名 分类:东方玄幻 更新时间: 来源:本站原创

人间,十年后,华夏西部,唐古拉山。 这个区域能看见的全是茫茫雪山,无数的雪山连绵成片,千万年里冰封着无数的传奇和神秘。 在这些不知名的雪山环绕中坐落着一个小山村,因一村的族人全部姓张,所以被唤作张家庄,尽管这村名毫不起眼的普普通通,但它却有一处独特,在村子后面的山脚处,一眼温泉永不干涸又毫不停歇的喷发流淌,因此也造就了这里的气候一直是温暖如春。 村庄南面被一面宽阔的湖水包围,湖水深且水流湍急,积满溢出后,又顺着地势向更低一些的崖壁倾泻而下形成瀑布,水花如雪飘散,形成的水汽持久不断的慢慢氤氲,把整个村子笼罩在虚幻的雾里。 村子的北面是一大片肥沃的土地,而再北面就是和东,西两面结成一体的万仞悬崖,如巨人怀抱中的村子不大,世代生活着四五十户人家。 生活在这种小环境里的村里人是幸运和幸福的,他们不用付出太多劳作就能收获足够的粮食,以及常年摘取不断的各种鲜果。村里族人饲养的禽畜也世代生存,给族人们提供着必不可少的禽蛋和肉食。 千万年间生活在这里的族人,好似遗忘了外面那个广阔的世界,默默传承着不知守护什么的信念,世世代代自安天命。 按理说生活在这种世外桃源里的人不应该有悲哀,可也只有生活在这里的人,才能实实在在感受着如同受了诅咒般的无奈。‘男人们出不去也进不来’! 每当村子里有男孩降生的时候,喜主家都会无可奈何的办几天酒席,而每当有女孩降生,喜主家却是可以欢天喜地的大宴全村。 女孩子在村子里只能被父母抚养到七八岁,然后就会被族长安排人悄悄的送出村子,资质好的都会被各道派仙山选去修仙修道,资质平平的却永远被当做‘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完全剥夺掉再回娘家和父母欢聚的机会。 父母们会特意选些村子周围独有的奇花异草培植在小盆里作为陪嫁,让永别的她们带出去养活了以寄托思念,此举虽看似绝情,可这些女孩们却永远不用再为这个小村庄保守的秘密而去苦苦承受,所以她们是幸运的,至少可以像普通人一样正常生活,而留下的男孩只能随着父母悄悄长大,就算到了年龄娶来的妻子,那也是先在外面用仙法清洗掉之前所有的记忆。 半空中一个道人急急地往这个小山村飞来,一袭蓝衣,三缕长髯,右手佛尘,左手掐诀,他姓张名思远,是龙虎山正一教张天师的弟子。 这个村子也是他的老家,父母早已离世,从辈分上算也是村里最年长老人的世祖了。 他自从离开家后只回来过两次,第一次是送师弟和媳妇前来入住,而这次却不知为什么,师傅只命他速速回来帮忙料理些事情,具体何事师傅却没有说。 他一路掐指推算也算不出被师傅屏蔽住的信息,猜来猜去的更让自己心烦意乱,当他飞到村子进了师傅的结界,在师弟住处落下云头的时候,所有的猜测都已经了然。止不住两行清泪滚落下来。 他打量了四周,在院子里伫立垂泪,这时族长走了过来,扑通一声跪倒迎接,张思远伸手拉他起来。 “多长时间了?” “今天已停四十八日”。 “可都按排妥当”? “墓地没敢私下去选,一直踌躇,正心急如焚时终于把您等来了”。 张思远想了下,恍然明白师傅命他回来的意思,这个村从没外人进来,更别说有外姓人在这里去世。 “你跟我来”,带了族长并几个族人往村庄西北方向而去,到了地方环顾周围景色,伸指推算后指着一块地方:“就这里吧”。 族长看着他,显得有些迟疑:“可这里不是墓地,咱们祖辈的墓地都在村子那面”。说着拿手指了指村子东北。 张思远正色:“那边是张姓祖林,十分不妥,就把他夫妇单独葬在这里,以后还要传下祖训,此地永远不许再葬他人”。 族长见张思远面色凝重,语气至此又不得不问:“那墓室格局呢”? “修炼之人,一切从简,两间墓室能放两口棺材即可”。 族长点了点头,转头吩咐随从:“这就喊人起工,明日午时前必须完工”。族人领命,转头分散各自去忙。 张思远又回到院里,整整衣襟径直朝灵堂走了进去,早有门口的执事报了出来:“张思远凭吊”! 听见喊话,里面有三人急跑两步跪到面前,磕头说道:“拜见师伯”。 张思远低头打量下去,跪在最前面的是一个孩子约莫十岁左右,跟在身后是两个十七八岁的少年,都披麻戴孝匍匐在地看不清面貌,伸手一掺:“侄儿不必多礼”。 三人回去分做两边跪着抬起头来看张思远,见他行了几步,案上拿香就着长明烛火上点燃拜了三拜,口里哽咽道: “师弟,师兄来晚了,如此是要痛杀为兄吗”?往下就没有了话语,他的身体在不住的战抖,明显是极力压制由于悲伤带来的痛楚。 那个十岁左右的孩子止住哭声劝道:“还请师伯节哀”。 张思远摆摆手,孩子不再说话,转头至供案前的一个泥盆里添着纸钱,火光忽明忽暗,摇曳照着孩子身后的两位少年。 这时有人送了把椅子进来找地摆了,张思远也已控制住了悲痛,旁边坐下打量着灵堂,见虽然布置的有些简单,却一点也不缺少肃穆庄严,一张条案上供着两个排位,再后面却摆着两口寒冰凿成的棺材,隐约看见里面沉睡着一对夫妇的遗体,站起身来略带踉跄的走过去瞻仰。 左边棺材里的师弟仍是一身一尘不染的蓝衣,面容安详中憔悴尽显,发间已有几缕白发隐约可见,叹了口气摇摇头。又往右边棺材看去,里面是一年轻的妇人,看相貌也就二十岁上下,一头黑发,嘴唇红润,端庄安详的脸上凝固着一丝笑意,身上穿了套崭新的藕色衣裙。 张思远低头思索,有些不解涌上心头,什么话也没说,慢慢回到椅旁坐下,脑中思前想后可又不能问,一个十岁的孩子又能告诉他什么呢,只有等回去问师傅了,打定主意便不再纠结。 转头悄悄地看了看跪着的左右,见另外跪着的六人皆是四十岁左右的壮汉,肤色各异,都低着头,各自穿一身素缟麻衣,匍匐在地一动不动的好似雕塑,可有的脸上的刀疤剑伤却明显可见,看此情景,这几个人也绝不是村里的族人,心中更有些疑窦未解,却还是不便问,转念回忆起与师弟一起修炼的日子。 傍晚,族长安排好晚饭,差人过来禀过张思远,于是就安排执事轮流替换了众人吃过晚饭。 上半夜,灵堂里只留下三个孩子守灵,其他人全被族长安排了分头休息,看张思远时,见他一点离开的意思都没有,只冲他摆了摆手,族长领会,带着手下各自散去。 灵堂里安静的出奇,料想三个孩子已是四十八天将眼泪哭尽,张思远问道:“贤侄,你名字唤作什么?他们两个又是何人”?却原来他们叔侄是平生第一次见面。 那孩子见问忙转头跪向张思远:“侄儿单名一个麟字,他们两个是爹爹义兄家的孩子”, 用手一直左面白净的那个,“这是大哥,是我大伯家的长子,名字叫做荀龙”。 又一指右面那个黑面皮粗壮的说:“这个是二伯家的长子,唤作齐虎,是我的二哥”。 “我们三个的名字,是爹爹兄弟三个以前在军中结义时就已经取好了的”。 张思远听说这才恍然,点点头说道:“原来如此”。 看向那两个少年问道:“当真虎父无犬子,两位老英雄可都安好”? 荀龙齐虎忙回道:“多谢师伯挂念,家父尚好,只是此次事出突然,没来及放下堂口的活计,只好急急地打发我俩由六位叔叔护送前来,爹爹说,他俩忙完后再来祭奠三叔”。 张思远听完又是一通点头,思绪却飞到了师弟被逐出师门的一刻,师弟只哭不说,师傅更是摇头连连,但从师傅的不舍和师弟的无奈中,当时就猜测其中必有许多缘由。 师弟离山后,每每见到师傅抚摸着师弟用过的物品默默出神,心中也明白了师傅心底对师弟的思念,可师傅从那时起却从没再提起关于师弟的一个字,这个疑问已在脑中积压已久,这次回去一定要向师傅询问清楚,思绪飞处不禁人已出神呆坐在那里。 三个孩子见师伯出神,明白他正回忆往事,都不再出声,默默回去,排了时辰轮流添香换腊,一夜再无别话。 早上天亮,族长带人过来先给张思远问安,张思远也不客套,先问了昨天安排下的事,族长禀明都已差不多准备妥帖,这才带了三个侄儿出去洗漱吃饭,灵堂里自有人当值不必多说。 吃过早饭,叔侄四人转回灵堂,见族长已差人抬了两口楠木打造的棺材停在门口,走上前去看了做工,随后安排众人重新入殓。 麟儿虽小却也知好歹,边哭边细心的分别往棺内装填着父母的遗物。 张思远触景虽然是揪心的疼痛,怎么说也是修炼之人堪破生死,只是面如沉水的默不作声。等到一切收拾妥当,抬头看已近正午,对麟儿说道:“是时候送你父母入土为安了”。 旁边立刻来人钉了棺盖,麟儿在前面抱了排位被俩人掺了引灵,后面却是荀龙和齐虎同六位叔叔扛起棺材。 张思远将烧纸的泥盆拎起来递与麟儿,麟儿狠心摔下,当泥盆落地摔得粉碎已是嚎啕大哭,众人抬了棺材一路缓缓向林地走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