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新派武侠 > 落日风雷 > 第14章 君知天地干戈满不见江湖行路难3

世上竟有此等玩劣之辈,滥杀无辜,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真是不可救药。天赐勃然大怒,跳起来一脚将他踢翻在地,骂道:“你这狗头,竟敢在太爷面前自称老子,你是谁的老子?”船家心中惊惧,听天赐话中之意,似乎尚有活路,心存侥幸之念,不敢再顶撞,垂首不语。天赐怒气稍平,说道:“你这厮身强力壮,干什么营生不能养家糊口,偏偏要做这伤天害理的勾当。一定是你好吃懒做,不求上进,辜负了父母遗下的大好身躯,白练了一身好武艺。你以杀人为乐,为什么不能替被杀者想一想,为什么不能替被杀者的父母妻儿想一想。你这厮死有余辜,千刀万剐也不为过。看你尚有悔过之心,我暂且饶你一命。老老实实摇船过河,不许中途弄鬼。” 天赐以己度人,自以为一翻大道理已将船家说动,他低头不语便是心生愧意。何况他自己不通水性,也不会操舟,还要船家摇船过河。于是大发慈悲绕过船家。那船家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大喜过望,说道:“大丈夫一言即出,驷马难追。拿开你的刀,我渡你过河便是。只盼你不要说了不算。”天赐大笑道:“在下一诺千金,决不害你。”收回手中钢刀,却仍站在船家身边,寸步不离,以防他弄鬼。 船家操桨摇舟,小船顺流而下,直向对岸驶去。他自知武功相去太远,不敢妄生异念。小船很快便到达了南岸。船家用长篙撑住船。天赐牵马上岸,回身道:“船家,记住我的话,切莫再行凶害人。下次再让我遇上,决不轻饶。”船家长篙一撑,小船箭也似地驶出十余丈开外。离岸已远,船家大放宽心,将小船往河中一横,大笑道:“朋友,多谢你手下留情。老子记下了。” 天赐忽道:“船家,且住!”那船家笑道:“朋友,你现在后悔已经迟了。”天赐道:“你渡我过河,讲定的船钱不能短少。这是十两银子,接住了。”摸出一锭大银,远远地抛过去。 船家接住银锭,微微动容,挑起大指赞道:“好气度,好风范!不过佩服归佩服,这笔账不能不算。有种就在这里等着,过一会儿自有人来收拾你。” 天赐连日未逢高人,每次动手都轻松取胜,未免小视了天下英雄,大笑道:“你便是请来帮手,在下又有何惧。我就此南行,无暇久候。你如果不服气,带人追来便是。”船家叫声好,摇船如飞而去。天赐认定船家武功平常,他的朋友多半也是不入流的货色,丝毫也不放在心上。上马启程,很快便将这一场纠纷丢在脑后。 顺着河岸西行,找到一条崎岖的小路。这条路路年久失修,复经洪水冲刷,泥泞难行。一路向南,数十里不见人烟,偶尔有几间残破的土屋,却早已经没有人居住。举目四望,田地荒芜,沉积着洪水泛滥时带下的泥沙,不见草木庄稼,不见飞禽走兽。狂风吹过,黄沙铺天盖地而来,打到脸上隐隐生痛。 此地属归德府管辖。府治商邱古称亳,是古商国的发祥之地,曾为当时的都城。商汤以五百里之国王于天下,可见当年此地必十分富庶。宋时此地为应天府,西临东京汴梁,也是繁华之地。谁能想到,千载之下,沧海桑田,竟荒凉破败至斯。 天赐心中凄然,喃喃念道:“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这首诗是周大夫见宗周之墟,感怀故国之亡而作。天赐向日读此诗时,尚不能完全明了作者的心境。如今目睹沧桑之变,念及身世遭遇,心有所感,激起共鸣,终于体会到作者的苦心。那不是伤感,也不是凄楚,而是一副悲天悯人的志士襟怀。 中午时分,红日当头,仍然见不到人家。天赐强忍饥渴继续赶路。旷野一望无际,没有树荫可以遮蔽阳光,一人一马顶烈日而行,赤热难熬。 忽听身后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回头看去,只见远处尘沙滚滚,几匹快马如飞而来。几人齐声大叫道:“站住,站住!”又有一人叫道:“朋友,留步!”相距虽远,这声音听来却似在耳边。天赐暗暗心惊:“此人好深湛的内功!” 转瞬间那几匹马已经驰到近前,马上骑者均是劲装带剑的彪形大汉,今晨在河边遇到的船家赫然也在其中。为首那人空手未携兵刃,四十余岁年纪,中等身材,筋骨粗壮,太阳穴高高隆起,双目炯炯放光,大约就是刚才发话之人。 天赐抱拳道:“几位老兄有何指教?”为首那人抱拳还礼,说道:“在下连四海,朋友们送了一个匪号神拳太保。这几位都是我身边的兄弟。请教朋友贵姓高名。”天赐道:“在下姓李,初入江湖,尚无名号。” 连四海紧绷的面孔略见松缓,点手叫过那位船家,说道:“这位是我手下的兄弟。今天早晨与朋友结下梁子。在下特来问个清楚。”那船家傲然道:“在下大河帮弟子飞鱼江涛。”连四海回头狠狠瞪了他一眼,似是怪他多嘴多舌,泄露了海底。随即又恢复他那毫无表情的冷面孔,向天赐道:“江兄弟有眼不识泰山,冒犯了朋友。承蒙朋友教训,在下感激不尽。” 天赐心中一喜,暗道:“原来是来赔礼的。”说道:“连兄客气,实不敢当。在下对这位江朋友多有得罪,请诸位海涵。” 连四海忽然脸色一沉,冷冷道:“朋友何必前倨后恭。我大河帮弟子有了过错,自有帮主舵主管束,容不得外人欺侮。在下特来讨个公道。” 天赐暗暗皱眉,心道:“江湖人讲话转弯抹角,难懂得很。说来说去还是要动手报复。”虽知连四海武功必然甚是高强,却并不畏惧,说道:“有幸得会江湖高人,在下求之不得。”翻身下马,向连四海一抱拳,说道:“请连兄赐教。” 连四海正欲出手,身后早闪出一名大汉,说道:“舵主,杀鸡焉用宰牛刀。让属下收拾这小子。”连四海自恃身份,正好顺水推舟,说道:“这小子武功不弱,不可轻敌。”那大汉道:“舵主请放宽心,属下理会得。”抽出肋下分水蛾眉刺,跃到天赐身前,说道:“在下分水兽马五。朋友请亮兵刃。” 天赐哪里把他放在心上,微微一笑道:“在下未携兵刃,就空手与马朋友走几招。”分水兽马五冷笑道:“咱不占你这个便宜。”将蛾眉刺插回腰间,拉开架式,喝声看招,身体象一张拉满的强弓,突然腾跃而起,步走蛇形,招招近逼。他牢记连四海的嘱咐,不敢轻敌,出手虽猛却全是虚招。 天赐对这些花架子视如无睹,昂然直进,一招黑虎掏心,当胸猛击,拳风虎虎,气势如山。马五横臂格档,却怎能敌得过天赐的神力。这一拳正击在马五左肩上,一条长大的身躯凌空飞起,直摔在丈余开外,当即昏死。众大汉抢步上前,只见马五面如死灰,嘴角流血,肩骨尽被击碎。 连四海又惊又怒,阴森森道:“朋友好毒辣的手段。彼此无怨无仇,居然下此重手。” 一时收手不及伤了马五,天赐心中正自懊悔。可是听连四海语气不善,他便不肯就此低头,冷笑道:“连大侠此言差矣。如果彼此无怨无仇,连大侠又何必找上在下。双方动手相搏,生死决于俄顷。在下功力不足,为求自保,下手略重也是迫不得已。如果你我动手过招,连大侠侥幸得占上风,肯为在下留个余地吗?” 连四海怒道:“小辈,死到临头,尚敢胡言乱言。我连四海不善言辞,说不过你。咱们拳头上讲理。”他心中虽然愤怒,却仍顾及身份,不先向一个年轻后辈出招。傲然而立,脚下不丁不八,双手下垂,并不拉开架式,单看这气势便与江涛马五大为不同。 天赐不敢轻视,道声得罪,抢步上前,仍是那招黑虎掏心,直取连四海前胸,劲道却又加了几分。天赐一向不喜欢太繁复的招法,对黑虎掏心这一类简洁明了,快刀斩乱麻的招式却十分偏爱。况且他一身神力,少有敌手,将此招重复使出旨在速战速决,决无轻视之意。却没想到已经有失江湖礼数,令连四海大为难堪。 连四海暗骂:“小子无礼!”心存教训之念,也用上八成的力道,同样的一招黑虎掏心迎头击去。连四海既然号称神拳太保,拳上的力道自然非同小可。两拳相撞,嘭然大震,天赐与连四海各自弹出丈余开外,一个摇手咧嘴,一个抱臂龇牙,都没有占到便宜。 论力量天赐胜过连四海多多,论技巧连四海却远在天赐之上,这道理连四海明白,天赐也明白。两人再度交手,天赐施出平生绝技全力抢攻,连四海避实击虚只管游斗。只见一个凶猛如虎,雷霆万钧,气势慑人。一个灵巧似猿,招法绵密,含蓄阴沉。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大河帮众人只练了几手三脚猫的武功,一知半解,暗暗代连四海捏把汗,均想:“舵主武功之高,在帮中屈指可数,怎么会让这名不见经传的毛头小伙子斗得如此狼狈。” 天赐却有苦难言。他凶猛的拳招被连四海一一化解于无形,似乎毫不费力。对方无论内力修为还是临敌经验都比他高明,虚拦真躲,以逸待劳,引诱他全力出击。这样缠斗下去岂不被活活累死。几十招过后天赐逐渐稳住心神,打消速战速决的念头。招法忽变,身形飘忽,快如鬼魅,拳招变幻,虚实难测。用的正是神仙散手中的绝学。 天赐这一变招大出连四海预料,玄妙的招式配上千钧神力,如虎添翼。连四海遮拦不及,手忙脚乱,猛击一拳逼退天赐,闪身跃出,叫道:“朋友,且住!” 天赐收手不攻,问道:“连大侠不想比了吗?在下也有此意。一点小过节何必斤斤计较。就算平手,大家不伤和气。” 连四海那张冷冰冰的面孔此时居然有了一丝笑容,说道:“朋友的拳路在下十分眼熟。请问朋友与醉果老张大侠如何称呼?” 天赐暗道:“这家伙眼力不弱,居然能认出我的师门渊源。师父说本门武功名声如何如何响亮,看来没有吹牛。抬出师门压人,不是君子所为。我实话实说岂不要吓坏这家伙,还是瞒住为好。”说道:“连大侠是打架还是攀亲,问得这般详尽?如果打架就快上,如果不想打架,恕在下失陪。” 连四海居然一点也不生气,说道:“朋友的拳路与张大侠的绝学醉八仙如出一辙,不能不问个清楚。在下与张大侠曾有过一面之缘,承蒙他老人家高看,折节下交,称在下一声连老弟。朋友如果与张大侠有渊源,看在他老人家的金面,咱们不论有多大的过节都可以揭过。” 醉果老张清泉在武林中出名的难缠,他连四海纵有三头六臂也不敢招惹。天赐与张清泉同出于醉仙门下,拳路自然十分相象。连四海久在江湖,见多识广,一眼便认出了。他心有所忌,不敢得罪,马上换了一付面孔,前后判若两人。天赐好生齿冷,年轻人修养差,心中不愉便形之于色诉之于口,讥道:“在下初出茅庐,不识江湖高人。与张大侠素未谋面,更无渊源可言。连大侠不必顾忌他寻衅报复,只管出手好了。” 泥菩萨也有三分土性。让天赐如此讥讽,连四海勃然大怒,再也顾不得什么渊源不渊源,身份不身份,阴森森道:“小辈,你既然不领情,就算我连某人多此一问。”纵身而上,双掌如刀,猛劈天赐。两人拳来腿往,又战在一处。 这一回情势大不相同。连四海恼天赐出言无状,运足十成的功力,拳掌如狂风暴雨般攻来,暗劲汹涌,绵绵不绝。天赐的神仙散手初学乍练,本就不很纯熟。玄天真气也只练了一月有余,虽得兰若相助,功力仍浅。仅凭一身蛮力,如何能斗得过连四海这等内功高手。初时天赐仗着灵巧的身法勉强支撑。斗过十数招,连四海拳招上的暗劲越来越强,象一张无形的网紧紧罩住天赐,令他缚手缚脚,空有神力无处施展,胸口伤处隐隐作痛,招法渐趋呆滞。 连四海越战越勇,天赐越战越心寒。只见漫天掌影,无从招架,一个不小心,被连四海一掌实实击在肩头。这一掌运足内力,天赐的护身真气几被击散,半身麻木,空门大露。连四海得势不饶人,身形倏然转到天赐的背后,又是重重的掌。天赐俯身扑倒,口吐鲜血,当即昏死过去。 连四海在众兄弟面前大出风头,自是万分得意,大笑道:“臭小子,这两掌滋味如何?弟兄们,上去补他一刀,给马老五报仇。” 众大汉哄然叫好,钢刀齐出,就要上拥上去动手。忽听飞鱼江涛叫道:“且慢!”众大汉闻声止步,诧异地望过去。江涛走到连四海身前,说道:“舵主,这小子口出不逊,冒犯您老,砍他一百刀也不为过。不过舵主已将他打成半死,也算教训过了。饶他一命算了。” 连四海冷冷注视着江涛,说道:“求本舵主讨回颜面的是你,阻止本舵主动手的也是你。你到底向着哪一方?” 听他语气不善,江涛心中忐忑,壮着胆子道:“回舵主,这姓李的很够朋友。今早上他放了属下一马,属下不能不有所补报。面子归面子,道义归道义。咱们已经讨回了颜面,再下毒手害他性命,未免有点不够义气。” 连四海脸色稍霁,说道:“为人理应恩怨分明,江湖义气不能不讲。看在江兄弟的面子上,暂且饶他一次。” 江涛大喜,对这位顶头上司又是感激又是佩服,由衷道:“舵主大人大量,属下万分敬仰。”众大汉也随声附合,阿谀之辞不绝于耳。他们如何晓得连四海心中的盘算。这姓李的小子来历不明,如果真与醉果老张清泉有渊源,一刀杀了岂不要惹下弥天大祸。那张清泉是武林中的顶尖高手,别说他连四海敌不过,就算帮主也未必能行。这姓李的不妨先查明身份,如果与醉果老无关再下手也不迟。 连四海挥手打断众大汉的阿谀,说道:“江涛,打开他的包裹,翻出路引看看,这小子到底是何方神圣。”江涛迟疑道:“舵主,他只怕没有路引。”连四海问道:“你怎么知道?”江涛道:“今早晨他不从官渡渡河,宁可花二十两银子也要乘属下的私船。属下推断他一定没有路引。畏惧官兵盘查。而且这小子的装束也有点不伦不类。” 连四海点头道:“不错,这小子可能是个逃犯。这身装束明眼人一看就是假扮的。他没有路引无妨,拿包裹来查一查,总能找出些蛛丝马迹。” 江涛将天赐的乌骓马牵过来,将鞍后的包裹一一打开。里面不外乎是一些衣物银两,只有一副弓箭十分惹眼。那张弓通体乌黑,似金非金,似铁非铁,不知是何物制成。江涛将弓箭呈与连四海,说道:“舵主,这好像是一张宝弓,箭枝居然是铁制的,真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连四海接过弓箭仔细端详,说道:“不错,此弓绝非凡品,没有千斤神力休想动它分毫。寻常强弓不可能射得动铁箭,这张功就可以。待本座试给你们看看。”有心在下属面前显显本领,左手握弓背,右手紧扣弓弦,这一拉之下果然应了他那句话:休想动它分毫。连四海又羞又急,使尽平手之力,憋得面皮紫红,双目怒突,这张弓却只被拉开了一分半分,迅即恢复原状。 众帮徒面面相觑,大为泄气。一人道:“这张弓果然是件宝物。咱们舵主都拉不开,天下只怕没人能用它。姓李的多半是拿来做个摆设壮胆子,凭他也配用?重宝利器,唯有德者居之。此弓终于为舵主所获,莫非天意。” 连四海正在懊悔不该贸然出手,大失颜面。一听这话立即找到了台阶,心里大为舒坦,说道:“不错,本座双臂有千斤之力,寻常弓箭不在话下。这张弓却是件神品,没有两三千斤的力量只怕不成。咱们武林中人练的是上乘武功,讲的是以巧胜力,这等蛮力要来何用。”众大汉纷纷点头,口称有理,心中却不以为然。 连四海点手叫过两人,吩咐道:“你们两个出去打听打听,这姓李的是何来路。快去快回。”两大汉应声上马驰去。连四海又道:“江涛,带上这小子,咱们回去。”江涛从地上抱起昏迷不醒的天赐,随众人飞马离去。 就在众人去后不久,沿着尘沙飞扬的土路,又有一头小毛驴由北而南蹒跚而来。驴背上是一个醉态可掬的小老头,腰间悬着一个油光可鉴的大葫芦,依依呀呀哼着小曲。行到片刻前众人打斗之处,小老头神光一闪,喝道:“哪个不开眼的小贼,鬼鬼祟祟,躲在一旁偷窥?惹恼你家孙爷爷,当心狗腿。” 不远处的一座沙丘之后应声跃出一道灰影,几个起落便纵到小老头面前,纤尘不惊,落地无声,好俊的轻功!只见此人是个鸠形鹄面的老者,一袭青衫千疮百孔,却洗得干干净净。左手持一条齐人高的铁拐,两条腿一长一短,居然是个瘸子。这老者恭恭敬敬一揖到地,说道:“小侄李伯年参见醉仙孙老前辈。” 孙老头心中着实受用,迷起小眼睛,说道:“原来是你小子。咱爷俩好像有年头没见了。”李伯年笑道:“小侄已经有十几年未睹您老仙颜了。” 孙老头上下打量李伯年,说道:“虽说多年不见,你小子可一点没变。一定过得不太如意,连一件象样的衣服也没混上,仍是一付寒酸相。” 李伯年笑道:“小侄虽没混上一件象样的衣服,却混到了一个响亮之极的名号。这十几年不算白过。” 孙老头笑道:“不错,我老人家才出江湖没几天,就被李伯年三个字震聋了耳朵。听说你同清泉那小子,还有几个什么猫三狗四的娃儿并称江南八仙,可有此事?”这孙老头真能倚老卖老,江南八仙在武林算得上屈指可数的前辈高人,年纪都已不小,却被他称为娃儿。 李伯年道:“您老消息够灵通的,有这回事。小侄人称恨地不平铁拐李,忝为八仙之首。张贤弟便算是张果老。”孙老头挑起大指赞道:“了不起!”李伯年忙谦虚道:“比起您老自然差得太远。事实上咱们八人没什么交情。只因姓氏与传说中的八仙巧合,武林朋友抬爱,将咱们八个拼凑在一起,图个有趣。决不敢掠您老之美。” 孙老头笑道:“这个仙字并非我老人家独家专有。阿猫阿狗妄称神仙又算不上什么稀罕事,我老人家管得着吗?难得你姓李,又是个瘸子,铁拐李这名号再恰当不过了。以后我老人家也要叫你一声铁拐李,以示尊敬。” 李伯年忙道:“小侄不敢亵渎前辈仙人。您老还是称小侄李瘸子好了。”心道:“你只要不称我小子,叫什么都行。”又想:“有其师必有其徒。张贤弟不但行貌举止与其师十分相象,就连脾气禀性也学了个十足。诙谐成性,不拘小节,嘻笑怒骂,没半分正经。” 孙老头道:“我说李瘸子,你放着正事不干,躲在这鸟不拉屎的地方做什么?”李伯年笑道:“小侄在此看戏。”孙老头奇道:“看戏?这鬼地方也有戏看?”李伯年笑道:“怎么没有。刚才有一伙人在此打斗,小侄看得入神,忘了正事。后来远远地望见您老过来,小侄就等在这里没走。” 孙老头恍然道:“原来是看人打架,我老人家还当真有人在此做戏。能让你李瘸子看得入神,那伙人一定是武林中少见的高人。能不能讲给我老人家听听?” 李伯年道:“只是几个不入流的小脚色。有一个神拳太保连四海勉强算得上三流,其余都不值一提。讲出来有污您老人家尊耳。”孙老头佯怒道:“你小子越活越没出息,几手三脚猫的武功,有什么好看的?”李伯年道:“好看,好看!其中有一个姓李的小子,使出几招手法,真叫神奇。”边说边随手比划出来。 孙老头惊咦出声,问道:“这可是我老人家的看家本领,那小子怎么会使?”忽然。脸色一紧,又问道:“你说的那姓李的小子是何模样?后来怎样了?”李伯年道:“年小子生得人高马大,一表人才。只可惜武功太差,是个绣花枕头。当然敌不过连四海那一伙人,后来就被他们擒去了。” 孙老头勃然大怒,指着李伯年的鼻子大骂道:“放屁!好臭的屁!你居然说我老人家的宝贝徒弟是绣花枕头。你见见死不救,行的什么侠,仗的什么义?你的良心给狗吃了?” 李伯年瞠目结舌,悔之无及,忙赔笑道:“您老请息雷霆之怒。小侄实在不知。如果知道李兄弟是您老高徒,小侄便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不出手相救。” 孙老头怒道:“还敢狡辩!你刚才见过他的武功,会猜不出他的来历?鬼才相信。”李伯年辩解道:“冤枉,冤枉!小侄实在想不到您老教出的徒弟会这么差劲,还当他是偷学的。”孙老头大骂道:“放屁!我老人家的徒儿不会比任何人差。实话告诉你,这小子拜师还没几天,我老人家只教了他一夜的功夫。如果三年五载练下来,还怕不强过你们几个蠢材。江南八仙又算个屁!” 李伯年叫苦不迭,做出一付恍然大悟的神色,说道:“怪不得,只练了几天的功夫就能有这般成就,实是不易。说来还是您老教导有方。” 得李伯年几句恭维,孙老头怒火稍平,说道:“这小子是我老人家的徒弟也就罢了。说出他的来历,吓你个半死。”李伯年问道:“李兄弟是何来历?”孙老头冷笑道:“他就是前几天被奸臣害死的大忠臣李明辅大人之子。嘿嘿!你李瘸子见忠臣之后遇难,不但不出手相救,还在这里冷嘲热讽,大讲风凉话。将来传扬开去,看你怎么做人。侠义道朋友问及此事,你又如何交代?” 李伯年惊得汗流浃背,哑口无言。孙老头见他这付呆相,忍不住又冒出一股无名火,骂道:“我那宝贝徒儿如果有什么三长两短,我老人家一定打断你的狗腿。”转念一想却又失笑道:“不妥,这法子不妥。打断你的腿我老人家可没什么便宜好赚。何况你只有一条好腿,打断就没法走路了。还是着落在你身上,赔还我老人家一个徒弟。” 李伯年被孙老头搅得头晕脑胀,好半天才理出头绪,赔笑道:“小侄无儿无女,这徒弟实在赔不出。如果马上娶妻生子,只怕您老人家等不及。小侄另一个主意,不知您老肯听否?”孙老头道:“什么主意?快说快说。如果中用我老人家便饶你这一遭。”李伯年道:“刚才听那姓连的语气,似乎也猜出李兄弟与张贤弟有些渊源,不敢贸然从事。您老如果肯留下几句话,画上独门标记,让小侄替您老送去。就凭您老的鼎鼎大名,小侄敢担保姓连的不但不敢为难李兄弟,还要将他待如上宾。小侄这主意如何?” 孙老头喜道:“好主意,快拿纸笔来。”李伯年道:“荒郊野外,哪来的纸笔?您老不必心急,小侄先陪您老到县城去。那姓连的老巢在何处,小侄还要打听打听。”孙老头大笑道:“不错,咱爷俩多年不见,一定要痛痛快快喝两盅。”陪孙老头喝酒是绝好的差事,正好借机向他求教。孙老头两三杯酒下肚,一定知无不言。李伯年大喜,忙不迭点头称善。孙老头又问道:“贤侄,你可知这虞城县出产什么好酒?”谈笑间两人把臂而去,顷刻便失去了踪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