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新派武侠 > 落日风雷 > 第70章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挡百万师4

张清泉仰天大笑,对自己能讲出如此豪言壮语颇为自得。两人放马疾驰。原野空旷,寂静无人,唯有这一阵清脆的蹄声划破夜空,惊起宿鸟栖禽。却又渐渐远去,杳不可闻。 天赐与张清泉一路西行,取道安庆府,在九江府过江。此时大别山山贼寇掠庐州府的消息已经在各地传开。湖广江西各州县大为恐慌,官军齐集,严守各处关隘渡口,盘查为往来行旅。明里说是提防山贼潜入,事实上却是在过往商旅身上动脑筋,捞油水,闹得人心惶惶,怨声载道。 天赐与张清泉运气不错,路上并未遇到什么麻烦。渡江之后沿幕阜山北麓西行,进入湖广地界,渐渐接近闻香教的心腹重地岳州。一路上不是可见头顶莲花冠,身着法衣的闻香教弟子,在各处行坛作法,愚弄蛊惑乡民村妇。更有一队队身着黑衣的闻香教教众,把守各处道路,盘查可疑的外乡人,俨然已经取代了官府。闻香教根基之深,势力之大,行为之嚣张,不能不令人心惊。而各地官吏不闻不问,听之任之。甚至于沆瀣一气,甘为鹰犬,官匪勾通,欺压良善,榨取民财。又以财货交通朝中权臣,混淆视听。种种贪赃枉法之事不能闻不能制。政令之败坏,国法之废弛,一至于斯。 天赐闯荡江湖时日不短,勉强算得上一个老江湖。张清泉更是人老成精。两人小心隐藏行迹,躲避闻香教的纠缠,一路平安无事。这一天来到武昌府通城县地界。 一条山道自西向东,蜿蜒曲折,穿过连绵起伏的山岭。路边是密密丛丛的参天古木,阴暗幽深。两人沿着山道缓缓而行。忽听不远处传来打斗之声,不时夹杂着几声惨呼。空山之中闻之,分外凄厉。 世道不宁,盗匪横行。这多半又是山中强盗在抢劫过往商旅。天赐与张清泉催马向前疾驰,转过山坳,只见前面山道上停着一辆大车,十来名汉子被一群黑衣人围住,双方恶斗正酣。黑衣人人数上占有优势,又兼个个身手不俗,双方相较,强弱分明。地上躺着的十来具尸体只有两个身着黑衣。重围中的十余名汉子苦苦支撑,作困兽之斗。那驾车的车夫不知是胆大包天还是吓傻了,坐在车辕上呆呆看着众人打斗,居然不知躲避。 一名黑衣人叫道:“弟兄们,加把劲,一个也不要放走。擒下宓小狗,令主有重赏。”又一黑衣人叫道:“姓宓的小狗,不要再做缩头乌龟。快快交出人来,爷爷们饶你一条狗命。”忽然车帘挑起,车蓬里钻出一个儒衫青年。手中提着一个相貌猥琐,神情萎顿的中年人,一把锋利的短刀架在他颈后。喝道:“你们要的人在本公子手里。谁敢妄动,本公子一刀宰了他。咱们一拍两散,谁也没便宜。” 黑衣人的攻势立刻见缓。一名黑衣人阴恻恻道:“姓宓的,此人咱们闻香教志在必得,杀了他你自己也活不成。”那儒衫青年冷汗涔涔而下。形势殆危,此人是唯一的依仗,决不能放。可是眼看着手下接连丧生敌手,他心痛如割,几乎忍不住大叫认输,放人了事。 天赐遥遥望去,看清那儒衫青年的面貌,正是表弟宓日华。天赐禁不住又惊又喜,叫道:“表弟,别慌,我来了!”拔剑在手,拍马直冲过去。几名黑衣人企图阻拦,天赐长剑飞起,早将两人砍翻在地。快马前冲,又踏倒两个。闻香教贼子,人人得而诛之,没什么好客气的。张清泉随后杀到,抡起竹杖,也打翻了几名贼人。 群贼大惊失色,有人惊呼道:“醉果老!神箭天王!”又有一人叫道:“风紧,扯乎!”人的名树的影。这两个煞星谁惹得起。群贼四散而逃,争先恐后向树林中窜去,转眼间便便逃得无影无踪。 宓日华大喜。擦去额角冷汗,跳下车辕,迎上前来。笑道:“表兄,久违久违!一别经年,不意在此相会。刚才真是好险,表兄如果晚到片刻,小弟这条小命只怕要交代了。莫非冥冥之中真有天意,让表兄及时赶到,救了小弟一场劫难。” 天赐摆出做兄长的派头,笑斥道:“你还有心情说笑。我问你,你不在家中侍奉舅父,大老远跑到这武昌府来干什么?为什么与闻香教冲突起来?方才那人又是何方神圣,居然让闻香教生出觊觎之心?” 宓日华嬉皮笑脸,说道:“表兄,咱哥俩多日不见,怎么也不叙叙离情,一上来就是一大堆问题。这可让小弟何从答起。来,小弟为你引荐几位朋友,旁的事慢慢再说。“ 那几名护车的汉子得知天赐就是大名鼎鼎的神箭天王,慌忙上前相见,倾慕之情溢于言表。一个身材魁梧的中年汉子是九江府的一名巡捕,名叫邬元化,在江湖上也小有名气。另一名身材颀长的中年人则是九江府新任的巡检,复姓宇文单名骏。他并非武林中人,也没有什么名号,但看他方才独战数名黑衣人,身手之佳尚在邬元化之上。余下那几人或者是捕快,或者是他们邀来的侠义道朋友。 天赐一一还礼,互道久仰,又为大家引荐张清泉。邬元化等人更为惊喜,仰慕至诚,发自内心,以后辈自居,执礼甚恭。张清泉却一脸的不高兴,浑身的不自在。鼻中挤出一声冷哼,说道:“诸位大人都是朝廷命官。张清泉山野草民,无福消受如此大礼。”大家大为大为尴尬。天赐深知师兄心存成见,只得一笑作罢。 问及宓日华此行的目的,宓日华嘻笑之态立收。说道:“此事说来话长,要从一年前讲起。那次表兄在小弟家中作客,忽然有一位韦大人登门拜访,表兄受惊而去。那位韦大人大号韦应麟,是安国郡王韦老王爷的少子。他来拜访家父确是为了表兄,却不是来抓你,而是来找你交朋友。” 天赐奇道:“我与他素不相识,他为何要找我交朋友?”宓日华道:“人家是仰慕表兄的武功,敬重姑夫的忠义。这位韦大人可不是纨绔子弟,人品武功都极为出色,对表兄的倾慕也是出自真心,这一点我看得出。” 原来,那日天赐逃走之后,宓日华才得知韦应麟的来意,后悔不迭,大骂自己该死。两人相谈之后,韦应麟十分赏识宓日华的才学。这位韦小王爷待人热诚,不端架子,两人很快就成为好朋友。宓日华什么都不瞒他,将天赐遭人陷害,在狱中又被人下毒等事一一告知。韦应麟听后大怒。官匪勾结,陷害无辜,这还得了!当即拍胸脯担保,一力承担此事,让宓大人放手去干。 宓大人得到这位小王爷的保证,自然放心不少,将一切事宜全交给宓日华筹划。宓日华知道赵巡检武功不弱,又牵扯到高手如云的闻香教,万万大意不得,必须有好手相助才成。好在宓日华交游甚广,与九江府的武林朋友也有来往。通过他们邀请到不少好手,其中包括邬元化。韦应麟又将他的手下,金吾卫高手宇文骏派下来,任命他为巡检,暗中协助宓日华。 事情就这样雷厉风行地办起来。经过一个多月的监视调查,终于发现不少赵巡检勾结闻香教的证据,许多有关的同谋也一一挖了出来。时机成熟,宓日华便下令将赵巡检抓来审问。事情办得很隐秘,外面没有泄露出半点风声。赵巡检熬刑不过,招出一个令人震惊的逆谋。 这位赵巡检是江西都指挥司都指挥使匡文尧安插在九江府的亲信,他与闻香教的勾结也是出自于匡文尧的授意。而匡文尧与闻香教的来往更为密切,其中有什么勾结,赵巡检地位太低,不得而知。但匡文尧对闻香教在江西一带的活动确实行过不少方便,也得过不少好处。都指挥使是一省的最高武官,手握重兵,权倾一方。匡文尧居此要职,居然与江湖邪教相互勾结,其中一定大有文章。宓大人不敢擅专,立即派人密报韦应麟,通过他禀明韦老王爷。韦老王爷是五军都督府的大都督,虽然并无多大的实权,但名义上掌理天下兵马,对地方武官具有升降奖惩监督之责。此事只有通过韦老王爷才能解决。 韦老王爷对此十分重视,令宓大人将赵巡检等人证严密看押。仅有人证还不够,尚须有确凿的物证,方能上表弹劾,请天子裁决治罪。宓大人不敢怠慢,令宓日华全力搜寻物证。按理说匡文尧与闻香教往来密切,双方必有信函来往,这就是最有力的证据。但宓大人只是个小小的知府,无权搜查一省都指挥使的府第,更不能轻举妄动,打草惊蛇。要取到信函,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偷。 找什么人去偷好呢?还是宓日华出的主意,在府城大牢的囚犯中找。宓大人命人取出案卷,仔细翻阅,终于找到一个合适的人选。案卷上记载此人名叫魏百通,江湖匪号妙手大圣,是九怪之一偷儿祖宗偷天换日的嫡传弟子。名师出高徒,此人必是道中高手。宓日华将他从牢中提出,向他交代盗取信函之事,许诺事成之后为他脱案,放他远走高飞。不料妙手大圣大摇其头,自称无力办成此事。据他说匡府护院武师中不乏高手,他曾动过匡府的脑筋,几乎失手被擒,决不敢再去冒险。偷盗算不上什么大罪,顶多是个充军,熬上几年就出头了。去匡府盗信搞不好却要送上老命,实在划不来。 宓日华大失所望,询问妙手大圣可知什么人能担当此任。妙手大圣称说非其师偷天换日不可。其师身手高绝,胆大心细,自出道以来从没有失手过,看上的东西没有得不到的。有他出马,万事大吉。 宓日华大喜,请教他如何才能找到偷天换日。妙手大圣还算合作,提供了不少线索。宓日华当即派人各处寻觅。但偷天换日行踪遍天下,如神龙见首不见尾,想找他谈何容易。事情就这样耽搁下来。 不久前江湖上传出偷天换日盗走武林至宝玉貔貅的消息,宓日华认为这是一个好机会。与宇文骏等人一商量,大家都认为偷天换日必然前去闻香教盗取夺魂鬼斧,在岳州也许可以找到他的踪迹。于是宓日华率同宇文骏等人,带着妙手大圣间道前往岳州。本来此行办得十分机密,不料居然被闻香教探得风声。闻香教与宓日华等人是出于同样的想法,想用妙手大圣要胁其师,逼他交出玉貔貅。故而派人中途拦截,企图将妙手大圣劫走。 天赐得知原委,心想:“闻香教久有谋反之心。匡文尧与他们狼狈为奸,还能有什么好事。这种害民贼,食君之禄,不思报效,反生异心,百死难赎其罪。我既然得知此事,就不能坐视不理。好歹也要助表弟查个水落石出,不能让匡文尧那奸贼逍遥法外。”主意打定,天赐道:“表弟,算我一个如何?” 宓日华大喜过望,长揖到地,说道:“有幸得表兄相助,大事必成。小弟无忧矣!”天赐笑道:“你也不用捧我,成不成我可不敢保证,尽力而为罢了。”宓日华道:“成不成小弟都十分感激。”天赐道:“不必说什么感激不感激。一来咱们是骨肉至亲,义不容辞。二来我此行也是为偷天换日而来,为人为己,公私两便。做个顺水人情,何乐而不为。” 宓日华奇道:“最近江湖上传得沸沸扬扬,说偷天换日盗得了一样武林至宝。大家都要找这老偷儿。表兄难道也是为此而来?不会吧?” 天赐笑道:“为什么不会?玉貔貅乃武林至宝,价值连城,万金难求,得之足以傲视武林,纵横天下。面对如此重宝,谁不动心?愚兄乃一介俗人,贪得之人,在所难免。表弟,我并不如你相象一样清高。” 宓日华眼睛瞪得象包子,诧道:“表兄,你糊涂了?一个贪字害死人。莫说玉貔貅未必如传说一般神奇,就算真是神妙无比,得失又何足贵?圣人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巧取豪夺,非我辈所为。纵横天下,傲视武林的武功,要靠自身的勤学苦练。借助外力,终非正途。况且为了一样子虚乌有的什么玄灵玉乳,殚精竭虑,奔波劳顿,荒疏了自身的功课。何如求之于己,踏踏实实,埋头苦修,一样可以练成一身卓绝的武功。” 天赐尚未回答,张清泉却先大声叫好。说道:“说得妙,妙不可言。傻小子确实糊涂透顶,不可救药。年轻人,就凭你这一通高论,我老人家倒要交你这个朋友。” 宓日华大喜,深施一礼,说道:“张老前辈,交朋友晚辈愧不敢当。如果您老看得起晚辈,以后请您老多多提携,多多照应。” 张清泉小眼睛一瞪,大嘴一撇,说道:“年轻人,你很会讲话。想骗我老人家上当,告诉你,别想!我老人家有自己得规矩,从不为官家做事。看看热闹可以,想求我老人家帮忙,免谈!” 天赐偷偷一扯宓日华得衣角,暗示他不要再说下去,以免令张清泉不快。目光扫向方才被宓日华提在手中,现在萎顿在车前得那名猥琐中年人,说道:“这位老兄想必就是妙手大圣魏百通。表弟,此人至关重要,须严加防范,不能有半点闪失。” 大家均掩口窃笑,宓日华更是笑弯了腰。强行忍住,说道:“错了,大错特错了!简直驴唇不对马嘴。可笑表兄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居然连一个小小得障眼法也识不破。张三哥,过来见见李公子张大侠。有他们两位高人,咱们不必再藏头露尾。”那中年人一跃而起,扯去沾在唇上的假须,萎靡之态一扫而空。说道:“小人张三见过两位大侠。” 天赐大为惊奇,说道:“这位仁兄原来是假扮的,果然是好计谋,闻香教居然被骗过了。表弟,真的妙手大圣你藏在何处?”宓日华大笑道:“远在天边,近在眼前,表兄猜猜看。嘻嘻!量你也猜不出。有目如盲,不辨真伪,可笑啊可笑!喏,这一位才是货真价实的妙手大圣魏百通。”只见他得手正指向那位神情呆滞的车夫。 张清泉挑起大拇指,赞道:“好小子,有两下子!心思缜密,奇计百出,就连我这个老江湖也给你骗过了。傻小子一向自诩机智,今天却栽了大跟头。”宓日华登时觉得浑身骨头都轻了,向天赐挤挤眼睛,神情极为得意。 天赐笑道:“师兄,不要夸他,当心宠坏了后辈。看他这付德性,一脸的骄矜之色,简直不知自己是何许人了。老子曰: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雕虫小技,侥幸得手,便自高自大,自鸣得意,毫无君子谦谦之风,实不足为法。” 宓日华吐吐舌头,笑道:“六月债,还得快。好家伙,小弟认栽!”这宓日华本是官家子弟,与一班江湖朋友相处日久,居然也学会了许多江湖习语。大家均大笑,笑声中车马隆隆启程,一行人浩浩荡荡直奔岳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