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新派武侠 > 落日风雷 > 第82章 江声不尽英雄恨天意无私草木秋3

大家进房与宓日华相见。宓日华惊魂方定,见到天赐兴奋不已,说道:“阿弥陀佛,我的好表兄,你总算来了。再晚个把时辰,你表弟这条小命就要完蛋了。”天赐想起一路上的荒唐事,几乎因之误了宓日华等人的性命,不免暗道惭愧。 问起今夜闻香教为何登门生事,张清泉怒骂道:“还不是老偷儿干的好事。这混蛋最靠不住,要不是他跑的快,我老人家打断他的狗腿。” 天赐心向下一沉,忙问道:“莫不是老偷儿出尔反尔,答应下的事又反悔了?”张清泉道:“呸!他敢!我老人家求他帮忙,那是看得起他。这老儿还算识相,满口应承下来。夜入匡府,施展神偷绝技,将匡贼与闻香教来往的密函,一件不少全偷了出来。他这门偷功,我老人家打心眼里佩服。” 天赐心中一宽,笑道:“那您老还有什么好埋怨的。”张清泉小眼睛一瞪,怒道:“没什么好埋怨的?你知老偷儿有多可恶?咱们明明讲好的,只取信函,得手后马上脱身。谁想到老偷儿见到匡府中的金银财宝,动了贪心,把咱们的嘱咐全都忘了。如果只捡一两样值钱货色带走,也就罢了。可是这老混蛋看得眼红,拿了一样又一样,足足装了一大口袋,那还能不让人发觉。开始时是匡府的护院武师紧追不舍,这些三流货色自然不放在咱们眼里。可后来就坏事了,匡贼将此事报知闻香教,引来何绣凤韩玉郎一干好手,咱们就吃不消了。这老混蛋倒好,事到临头,一走了之,剩下我老人家一个人,孤掌难鸣。” 天赐总算知道了其中原委。笑道:“老偷儿贼性难改,这也怪他不得。能够依约盗出密函,也算仁至义尽,没义务留下来替咱们挡灾。只怪小弟来迟一步,让您老受惊了。” 张清泉怒道:“受个屁惊!我老人家不是很好吗?你小子那两下子,我老人家了如指掌。要是事事都靠你帮忙,有一百条性命也送掉了。” 天赐深知此老脾气,也不以为忤。笑道:“师兄请息怒,能否将密函送给小弟看看。”宓日华解开衣襟,取出贴身而藏的一个大封袋,从中抽出几封信函。天赐一一检视,不禁血脉贲张。信中所言或为相互勾结,陷害不肯附贼的正直官吏,或为阴图不轨,暗植势力以为来日之谋,不一而足,令人发指。 天赐手捧信函,心中无限感慨。暗想:“这几纸书信一旦送入京师,匡贼逆谋被揭穿不说,闻香教谋反之心也暴露无遗。朝廷如果举措得当,或可弥消大祸于无形。但闻香教得知事泄,如果提前举事,以其潜在的庞大势力,则湖广将不复为朝廷所有。荆楚百姓从此陷入刀兵战火,即而波及中原,危及社稷。今日这盗信之举究竟是福是祸,是对是错,那可难说得很了。” 经过这一夜的惊险,宓日华等人深知此去京师千里之遥,一路上必定艰险重重。闻香教虽铩羽而去,来日复至,实力必然更强。大家不敢再耽搁,连夜出城。宇文骏怀有五军都督府的公函令牌,守门的军士不敢阻拦,痛痛快快开城放行。 第二天路过一处集镇,大家驻马稍歇。东方映雪开出一个长长的购物清单,上列各种药物,各色衣物,以及许多千奇百怪的物事,大家分头前去购买。很快物品购齐,大家出了集镇,钻进一片僻静的小树林。天赐与东方映雪施展新学的绝技为大家易容。虽然是初学乍练,但千面神魔的绝技果然不同凡响,不多时树林中就多出一张张陌生的面孔。天赐与宓日华扮成一对富家兄弟,东方映雪是妹妹,张清泉是老管家,宇文骏是师爷,邬元化等人都是保镖护院。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均觉十分滑稽,相对大笑。只有东方映雪想起齐大叔的种种往事,而今技在人亡,禁不住黯然神伤。 一路上饥餐渴饮,晓行夜住,均平安无事。路过九江府之时,宓日华怕走露消息,过家门而不入。只托人转交父亲一封书信,说明此行的经过,让父亲放心云云。 过江后北行十余日,距湖广已远,距京师日近,大家渐渐放心。天赐的心情却渐趋沉重。京师重地,雄兵云集,关卡重重,盘查严密。他自知有案在身,被官府通缉,到了京师除东躲西藏之外什么也干不成。他自己被人认出,大不了杀条血路逃走,没人拦得住他。但天赐不能不想到同伴,特别是宓日华。他是有根有底的官家子弟,如果牵累他,自己的罪过就大了。 天赐急于返回江南,对武林盟尚须有所交代。他当初加盟的目的很单纯,现在听说天子南幸已至江南,卧龙山庄谋刺之事枝节横生,因玉貔貅而被迫放弃,他留在武林盟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但大丈夫来去明白,一走了之,对不起周天豪等一干朋友。对司马长风的一些举措他虽不能苟同,但司马长风待他不薄,要走也须有个明白的交代。再就是秀雅姑娘,临行时将她托付给周天豪,不知近况如何? 这一天走到开封,距京师已经不远。天赐辞别宓日华等人,启程南返,将护送之责交给张清泉与东方映雪。东方映雪自从服下玄灵玉乳,武功大进,除去老一辈的疯僧狂道,以及醉仙武圣玉罗刹等人,江湖上只怕再无敌手。张清泉人老成精,武功阅历都足以放心。东方映雪知他有事在身,虽然依依不舍,却无法挽留。人生聚散无常,许多事原是不能尽如人意的。 东方映雪与张清泉将宓日华平安送到京师,即飘然而去。宓日华却被韦老王爷留住。他人本聪慧,才学又佳,深得韦老王爷赏识,欲为他在京中谋一职位。宓日华却改不了读书人的傲性,一定要寻正途出身,在考场考出一个官职。此时距春闱之期已经不远,于是便留在王府,准备应考。韦老王爷少子韦应麟虽出身行伍,于文学一道也颇有造诣。两人本是素识,一起谈论文事武功,十分相得。 这一日南京城玄武门外来了一位风尘仆仆的布衣青年,正是千里奔波,匆匆返回江南的天赐。 天赐一到就察觉气氛有些异样。在下关码头下船之时,官兵盘查得格外严格,沿途官军戒备森严,似乎全南京的官兵都出动了。往日玄武门不过由几名老军把守,今天却有数百名精壮的军卒,个个盔明甲亮,荷抢挎刀,整齐如一。绝非南京各营那些空耗粮饷,经年不事操练的老弱残兵所能比拟。那带队的军官看官服品级不低,一双鹰目紧盯着从他面前依次而过的行人,阴森之意令人不寒而栗。 轮到天赐过关了。一名大胡子军校仔细看过他的路引,露出怀疑的神色。但看路引上写着天赐的身份是秀才,不敢擅自发落,将路引呈与那鹰目军官。 鹰目军官看过路引,上下打量天赐。出言还算客气:“尊驾名叫李易,是兖州府的生员?”天赐道:“是的,大人。”鹰目军官道:“尊驾既然是读书人,为何携带兵器,身着短衣?”天赐道:“大人明鉴。晚生虽是读书人,也略通武事。如今中原道上不太平靖,携带兵器可以吓唬劫道的小贼,身着短衣是为赶路方便。出门在外,随遇而安,不能有太多讲究。” 鹰目军官微微点头,忽然问道:“你们兖州府学都有哪几位教谕?”天赐道:“若论才学之高,当属顾老夫子。顾老夫子治学严谨,尤精于《四书》,讲论先贤的微言大义,辨理明晰,独辟蹊径,言前人之所未言,高妙幽远,不同与流俗。其他如王老夫子张老夫子,均为当世大儒,胸罗经史,学贯天人,亦非泛泛之辈。” 鹰目军官对所谓先贤微言大义之类自然不甚了了,听天赐说的头头是道,疑心顿去,挥手命他离去。天赐昂然进城,心中暗自好笑。那军官万万想不到一名钦犯从他眼前溜过,而这名钦犯正是货真价实的兖州府生员,说起兖州府学的情况当然如数家珍,他的盘问实在不得要领。 沿大街信步而行,只见街上行人稀少,入目尽是一队队的官军。逛到夫子庙,这个向日熙来攘往的集市,如今生意却十分寥落。在此摆卦摊的一言断生死顾一言也鸿飞冥冥,不知所踪。找一个小贩一打听,才知此老已经多日不来。似他这种游戏风尘的隐侠,行踪无定,这一走不知何年何月才能返回。天赐怅然踟蹰街头,心情落寞之极。 天赐浪迹江湖一年有余,早就习惯了清苦的生活。到了晚餐时分,他踱进一家简陋的小饭铺,向老板要了一碗素面两碟小菜,坐在角落里独自进食。 这家小饭铺地方不大,只能容下四张方桌。在临窗的一张桌边坐着一个英气勃勃的青年,衣饰华贵,气宇不凡。在他身后侍立着两名佩刀大汉,身高体壮,象是两个门神。看架式这主仆三人来头不小,却不知为何要在这小饭铺用餐。也许是心血来潮,来这里换换口味。 自天赐一进门,那青年的目光就不住瞟过来,仔细打量,似乎对天赐很感兴趣。天赐猛然抬头,两人目光相对。那青年微微一笑,向他拱拱手。出于礼貌,天赐也报之一笑,却忽然发现了一样奇处。那青年的相貌与他竟有七八分的相似,如果换上同样的衣饰,只怕站在一处也难以分清。转念一想,又哑然失笑,心想:“世上的人有千千万万,偶然有两人相貌相似,不足为怪。” 那华服青年道:“请兄台赏光,移来同坐如何?”天赐对这位与自己相貌相似的青年也很感兴趣,遂不加推辞。那青年又道:“请教兄台贵姓高名?”天赐报出路引上的假名,说道:“在下姓李名易。”华服青年目光一亮,抚掌笑道:“巧极了!咱们原来是同宗,我也姓李,大名吗,哈哈!叫做李天赐。” 天赐几乎惊得跳了起来。这青年与自己相貌相似也就罢了,怎么连姓名也相同,世上居然有此等巧事。华服青年察言观色,脸上笑意更浓,说道:“兄台何故吃惊?李天赐这个名字难道叫不得吗?” 天赐心神略定,说道:“据我所知,叫李天赐这个名字的不止兄台一人。就在南京城城门口,有一张通缉逃犯的文告整整张贴了一年,那名逃犯正是叫做李天赐。兄台与他同名同姓,不怕惹上麻烦吗?” 华服青年傲然一笑,说道:“从来只有我找别人的麻烦,哪有别人找我麻烦的道理。这世上如果还有人不怕王法,我就是其中一个。”这话说得太狂,天赐不禁为之皱眉,猜不透他是何来历。华服青年自知失态,傲气稍敛。说道:“酒后狂言,让兄台见笑了。我与兄台虽是初识,却一见投缘。寒舍离此不远,就让我作东,咱们共谋一醉如何?” 天赐推托道:“盛情心领,在下一介布衣,出身寒微,与兄台共座已属万幸。再生得陇望蜀之心,恐有攀龙附凤之讥,难入时人之目。” 华服青年尚未答话,他身后的两个门神一般的随从却勃然变色,手按佩刀,怒喝道:“主人请你是给你面子,你小子不要不识抬举。” 天赐冷笑道:“兄台,你这两名家人太不懂礼貌了。”手掌轻轻按住桌上酒杯,瞬间移开,酒杯已经深深嵌入桌面,只余下一个圆圆的杯口。那主仆三人何曾见过如此神技,惊得目瞪口呆,做声不得。 华服青年良久才回过神。斥退两名随从,笑道:“兄台身负绝技,必非常人也。若能折节下交,高攀的应该是我。我邀请兄台纯出一片仰慕之心,望务必赏光。”天赐暗道:“他想必是哪家豪门的公子哥,涉世未深,傲气十足。见识了我这手真功夫,才知天下之大。他能够勇于认错,也算十分难得。”对华服青年不免产生了几分好感。结识一位与自己同名同貌的朋友,岂不是一件趣事。天赐笑道:“恭敬不如从命,在下叨扰了。” 华服青年大喜。两人携手出店,穿街过巷,遇上盘查的官兵,皆由两名随从上前应对,腰牌一亮,通行无阻。不多时来到一处气势恢宏的巨宅门前,朱红色的院墙高达两丈有余,大门外有一小队衣甲鲜明的官军把守。大门上方并无匾额,可能只是个侧门。 众官兵见到华服青年,一齐插枪跪倒施礼。华服青年似乎习以为常,目不斜视,昂然直入。天赐暗道:“此人不知是哪家王公贵胄的子弟,难怪他如此狂傲。”再往里走,院落重重,佩刀军官往来穿梭,看服色品级都不低,武功也不弱。见到华服青年,一如门口的官兵,跪地施礼,不敢抬头。天赐不禁十分迷惑,更猜不透这华服青年的底细。 一行四人来到一处优雅的静室,窗明几净,纤尘不染。华服青年吩咐两名随从下去准备酒菜。不多时,四名俏丽的笑侍女送上几样精致的菜肴,两壶醇香的美酒,而后悄然退出,掩上房门。室内只留下天赐与那华服青年。 酒过三巡,华服青年忽然停杯不饮。深深注视着天赐,问道:“恕我冒昧,兄台的真名是李易吗?”天赐笑道:“兄台心明眼亮,应该能看出来。在下是一个江湖人,平时难免与人结怨,难免做些干犯国法的勾当,所以从不将真实姓名轻示于人。在下与兄台虽然意气相投,却只是初识,打听在下的隐私,不是有些交浅言深之嫌吗?” 华服青年目光陡亮,说道:“兄台不说我也猜得出。兄台的真实姓名与我相同,也叫做李天赐。” 天赐大吃一惊,对这青年更加不敢轻视。说道:“兄台何故断言在下也叫李天赐?”华服青年笑道:“通缉逃犯李天赐的文告我也曾见过,那上面的画像与我有几分相似,而兄台与我也有几分相似,此其一也。我报出姓名时兄台曾面露惊容,此其二也。兄台既知我的姓名,却又断言我并非逃犯李天赐,无意之中泄露天机,此其三也。” 天赐与华服青年心思之缜密深为赞赏,笑道:“兄台眼力高明。实不相瞒,在下正是逃犯李天赐。” 华服青年面现诧异之色。重新上下打量天赐,说道:“兄台如果矢口否认,我倒有九成的把握断定兄台就是逃犯李天赐。如今兄台直承不讳,我倒有些不敢相信了。难道兄台就不怕我到官府告发吗?” 天赐笑道:“我观兄台泱泱大度,气宇不凡,必非见利忘义的小人,此其一也。兄台如果真有告发之心,必然密而不宣,不会出言相试,让我有了提防之心,此其二也。在下自负武功尚有几成火候,如果想逃走只怕无人拦得住我,此其三也。” 华服青年拍案叫好,为天赐满上一盏,说道:“兄台这个朋友我是交定了。你我不妨各报年齿,今后便兄弟相称。我今年二十有二,正月初十的生日。请教兄台贵庚。” 天赐心中暗奇,笑道:“这可真是巧极了。在下今年也是二十有二,也是正月初十的生日。你我同名同貌同辰,不知内情者也许会当你我是一对孪生兄弟。唉!我如今家破人亡,孑然一身,如果真能有一位兄弟,那该是何等快意。” “哈哈!”华服青年纵声大笑,只是那眼神却不见半分欢愉之色,隐含泪光,有透着一丝阴沉。说道:“也许你我真是孪生兄弟。我虽然生于豪门,过得却并不愉快。没有手足兄弟,没有知心朋友。今日与兄台一见投缘,对酒言欢,实为一生中最快乐的一段时光,可结果却令人痛心。唉!天意如此,夫复何言!” 天赐叹道:“你我也算是同病相怜。忧足伤身,万事都要看得开才对。从今日起兄台不是又有了兄弟又有了朋友吗?”华服青年神色凄然,说道:“那只是昙花一现。过了今天我还是即无兄弟也无朋友,依然是孤家寡人。贤弟,我对不起你,现在大错已铸,悔之晚矣!” 听他忽然改变称呼,闪烁其辞,天赐陡起疑心。就在这时,腹中传来一阵撕心裂肺的剧痛。“我中毒了!”惊骇之念在脑中闪过,跳起来隔桌向华服青年抓去。不料手到中途,眼前一黑,浑身无力,扑倒在地。桌子被他撞翻,盘盏散落一地。 华服青年惊得面如土色,急退到墙角。见天赐卧倒在地久久不动,他鼓足勇气上前试探鼻息,确认天赐已经死去,方长长出了口气。惊骇之色化为沉痛,双目泪光隐隐,叹道:“贤弟,不是愚兄心狠,实是迫不得已。你我虽是同胞手足,却只有一个人能活下去,换成你也别无选择。当初母后一胎双生,诞下你我兄弟之时,就注定了会有今天。父皇不忍心,将你托付给李明辅,留下你一条性命,也留下了一个祸胎。为了祖宗社稷,愚兄不得不出此下策。你泉下有知不要怨恨愚兄,怨只怨你生在帝王之家,怨只怨你与我这个身为万乘之尊的兄长生得一模一样。” 注目伏卧在地的天赐,他怔怔出神良久。忽然面容一整,又恢复了先前的凛然之态,朗声唤道:“林啸虎,张金彪!”那两个门神般的随从应声而入,跪地叩首道:“叩请万岁爷金安。” 青年皇帝微微一笑,说道:“免礼!今天这出戏你们两个唱得不错,深合朕意,不费吹灰之力擒获剧盗李天赐,功劳不小。这具尸体你们想个办法处理掉,最好扔到江里去。他的包裹也一并扔掉,不要留下任何痕迹。有关朕微服出行,计擒剧盗之事,不可张扬,以免骇人听闻。下去吧!”林张二人得皇帝褒奖,不禁大喜过望。叩首谢恩,抬起天赐,退出门去。 皇帝想想终究还是放心不下,又吩咐下去,传见锦衣卫都指挥使刘进忠。不多时,一个满脸骄横之色的中年武官挎刀昂然闯入。见到皇帝,骄横之色又马上转为谄笑,恭恭敬敬行下礼去。说道:“陛下诏见微臣,不知有何旨意。” 皇帝对刘进忠异常客气,说道:“刘卿请坐。夤夜相招,只因有一件机密之事,交给别人朕不放心,只有劳动刘卿亲自处理。”刘进忠尚未坐稳又慌忙起身,肃然道:“臣必效死力以报陛下知遇之隆,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皇帝道:“也不算什么大事,对刘卿而言不过是举手之劳。卿曾向朕举荐林啸虎张金彪两人为御前侍卫,卿还记得吗?这两人胆大妄为,在酒中暗下毒药,图谋害朕。若非有人代死,朕几为所乘。这两人又移去尸体,销赃灭迹。卿速派人擒拿二贼,就地斩首,以正国法。” 刘进忠惊得汗流浃背。林张二人本是他安插在皇帝身边的心腹,如今做下大逆不道之事,岂不要连累于他!刘进忠慌忙跪地叩首道:“请陛下治臣失察之罪。”皇帝道:“刘卿无须自责,朕知你忠心耿耿,此事出于林张二人之谋,与卿无涉。” 刘进忠叩首谢恩,诚惶诚恐。心中却想:“林张二人是本官心腹,行事一向谨慎,为何要下毒暗害圣上?这其中必有隐情。罢了,罢了,算这两个小子倒霉,不知什么事得罪了圣上,要不就是知道了不该知道的事。他二人生死无足轻重,本官这顶乌纱帽却要紧得很。” 林张二人兴冲冲抬着天赐出城,将沉重的包裹捆在他身上,沉入江底。心里想的是今日蒙天子青睐,从此后平步青云,飞黄腾达,却不知性命将要不保。 燕子矶位于南京东北,浩瀚的江水在此折而向东,巨浪拍击着陡立的石壁,发出雷鸣般的水声,形势蔚为壮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