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 保婴撮要 > 跌仆内伤

保婴撮要 跌仆内伤

作者:匿名 分类: 更新时间: 来源:本站原创

属性:伤损之症,若腹中作痛,按之痛甚者,瘀血在内也,用加味承气汤下之。下后按之仍痛者,瘀血未尽也,用加味四物汤调之。按之不痛者,血气伤也,用四物加参、 、白术。下后发热,胸胁作痛者,肝血伤也,用四君加川芎、当归。 下后恶寒者,阳气虚也,用四君加炮干姜。下后发热者,阴血伤也,用四物加参、术、牡丹皮。下后寒热间作者,气血俱伤也,用八珍汤 加柴胡。欲呕作呕者,胃气伤也,用六君加当归、半夏。有因乘怒跳跃,而胸腹闷痛,喜手按摸者,肝火伤脾也,用四君加柴胡、山栀;畏手 按摸者,肝血内滞也,用四物加桃仁、红花。胸胁作痛,饮食少思者,肝脾气伤也,用四君加柴胡、丹皮。若胸腹胀满,饮食不思者,脾肝气 滞也,用六君加柴胡、枳壳。切牙发搐者,肝盛脾虚也,用异功散加川芎、山栀、钩藤钩、天麻。若用风药,则阴血益伤,肝火益盛;或饮糖 酒,则肾水益虚,肝火愈炽。若用大黄等药,内伤阴络,反致下血,壮实者或成痼疾,虚弱者多致不起。凡伤损之症,有瘀血停滞于内者,虽 裸体亦以手护腹胁。盖畏物触之而痛也,世俗概以内伤阴虚腹痛,不辨虚实,专用破血之剂以速其危,其得不死者,亦幸矣。 一小儿跌扑腹痛,作呕恶心,气口脉大,此饮食停滞也,用保和丸二服,吐出酸食,恶寒发热,倦怠不食,此脾胃伤也,先用六君子汤,次用补中益气汤,间服而愈。 一小儿坠楼,良久方苏,呻吟不绝,自以手护其腹,此内伤瘀血停滞也,用当归导滞散二钱,熟酒调下,而呻吟顿止,次用四物加柴胡、牡丹皮而安。 一小儿跌仆瘀血腹痛,用导滞散下之瘀血甚多,随作烦躁面赤,作渴欲饮,此血脱也,用独参汤而安,又用四君、当归、黄及五味异功散而愈。 一小儿因怒跳跃,胁胸作痛,或以为内伤瘀血,服大黄之药,纯下鲜血,其痛益甚,按之则痛止,此肝脾气血俱伤也,用四君加芎、归, 四剂而痛止;又以异功散加升麻、柴胡,而饮食进,元气渐复,病亦随愈。 一女子因怒捶胸,腹痛,经行如崩,作呕不食,面色青赤,两关脉大而虚,此肝经火动,脾经血伤也,用加味逍遥散,二剂血止;次用异 功散加柴胡、升麻而愈。后因复怒,腹痛作泻面青,此肝木乘脾也,用六君、柴胡、升麻而痊。 一小儿因跌伤臂出血,腹痛恶食呕吐,发搐切牙,此因惊骇停食,肝火内动,而侮于脾也,先用保和丸二服,呕吐腹痛悉止;又用异功散 加柴胡、山栀,发搐切牙亦愈;却用托里散,患处溃而悉痊。 一小儿跌仆发搐吞酸,腹痛恶心,寸口脉大,余谓此饮食内伤也。不信,服当归导滞散,连泻五次,目直切牙,手足厥冷,此脾胃之气复 伤,而木火内动也,用五味异功散加干姜一剂,稍缓又二剂,乃去干姜加柴胡,再服而痊愈。 一小儿跌仆,因服大黄之药,下血发热,腹痛呕吐,按其腹却不痛,用五味异功散加当归、升麻二剂,腹痛顿止,又二剂而血止,又二剂而热止,又二剂而元气复。 没药丸治打扑伤损作痛等症。筋骨疼痛,或气逆血滞,肚腹胸胁胀闷。 没药乳香川芎川椒芍药当归红花桃仁血竭(各一两)自然铜(四钱,火醋淬七次)上为末,用黄蜡四两,熔化入前 药,急搅匀,丸弹子大。每服一丸,酒一钟,煎化服。 撤消通气散治打扑伤损及乳痈便毒初起,或气滞作痛尤效。 木香茴香(炒)青皮穿山甲(酥炙)陈皮白芷甘草漏芦贝母(各等分)上为细末,每服一二钱,温酒调,徐徐服。 加味芎汤治打扑仆坠,筋骨疼痛,血瘀皮肤不破,入胃作呕,或为呕血。 芎当归百合(水浸半日)白芍药(炒)荆芥穗(各二钱)上作二三剂,酒水煎服。 当归导滞散治跌扑瘀血在内,胸腹胀满,或大便不通,作喘吐血。 大黄当归(各等分)上为末,每服一二钱,温酒调,徐徐服。 黑丸子(一名和血定痛丸)治跌扑仆坠,筋骨疼痛,瘀血不散,壅肿作痛,或风寒所伤,肢体疼痛。若流注、鹤膝风初起,服之自消。 如溃而脓清发热者,与补气血之药自敛。(方见流注)###舌断唇伤属性:凡舌断者,须乘热接上,急用鸡子轻击周遭,去硬壳,取膜套舌 上,以洪宝丹敷膜上,自然接续。若良久舌已冷,不必用接,但以洪宝丹敷之,其舌自生,所断唇舌,鸡子膜含护,恐风寒伤之。外症若寒热 作痛,用四物加柴胡。晡热作痛,加地骨皮。倦怠少食,用四君加芎、归、柴胡。恶寒少食,用托里散加参,。若烦渴发热,用当归补血汤 ,如不作痛,但用四君之类以健脾则肌肉自生,旬余可愈。不宜用辛热之剂,恐助火而益其痛也。 一小儿舌断半寸许,敷洪宝丹,服四物加柴胡,痛定血止,次服四君加柴胡、山栀,月余而舌自完。 一小儿十四岁,疫病愈后,啮舌出血,先君谓肾虚则啮舌,用地黄丸而愈。后唾血咳血,发热痰盛,仍用前丸而瘥。 一小儿唇伤出血不止,以药止之,唇面肿大,揭去其药,出血甚多,肿亦顿消,用托里之剂及当归膏,患处溃而愈。 一小儿唇伤,肿痛发热,服清热止痛之剂,连泻二次,眉目搐动,服祛风等药,手指俱冷,手足搐动,余谓脾土被肝木所侮,用异功散加 升麻、柴胡、半夏,手温而搐止,仍用前药,佐以托里散而愈。 一小儿跌伤,唇口发搐,切牙惊哭腹痛,此出血过多,肝火内动所致也,用四物加柴胡、山栀而安。但痛至面,此患处欲作脓耳,用托 里散四剂,头目肿痛,其脉滑数,此脓已成,气虚而不能溃出也,又用托里散二剂,脓出肿消。若初伤时,不遽用收敛疮口之药,则无此患也。 一小儿伤唇出血,发搐目直,用柴胡栀子散一剂,其搐稍定,但伤处痛,外敷洪宝丹,内服逍遥散而愈。 一小儿跌伤面肿,连唇颊出血,痛发热,以花蕊石散敷之,血止痛定,次用当归补血汤,而发热顿止;又用加味逍遥散、八珍汤而溃,托里散而敛。 洪宝丹(一名济阴丹)治伤损痛并接断。 天花粉(二两)姜黄白芷赤石药(各一两)上为末,汤调搽患处。 一方:用乱发烧灰,敷舌上接之。又治:擦落耳鼻,乘热蘸之,接上即愈。亦须口含,以防其冷。 当归补血汤治杖疮、金疮,血气损伤;或妄服峻剂,致血气俱虚,肌热大渴引饮,目赤面红,昼夜不息,其脉洪大而虚重,按之全无。经 曰:脉虚血虚,脉实血实。盖血虚发热是也,证似白虎汤,惟脉不长实为辨耳。若误服白虎汤必死。此病多得于饥饱劳役者。(方见发热不止)四物汤治一切血虚发热;或因失血太多;或克伐太过;或溃后发热,烦躁不安,并宜服之。(方见腋痈)柴胡栀子散(方见胁痈)花蕊石散 (方见后)八珍汤加味逍遥散(二方见发热不止)托里散(方见热毒疮疡)###脑骨伤损属性:脑骨伤损者,用轻手搏令端正,剪去其发。 若皮不破,敷黑龙散或葱熨法。皮破则填乳石散,以绢帛包之。不可见风着水,更用葱杵烂炒热,频罨患处为佳。 一小儿伤脑出血过多,发热烦躁,肉筋惕,殊类风症,欲作风治。余曰:无风可祛,无汗可发,法当峻补其血。遂用圣愈汤二剂而安,又用养血之剂而愈。 一小儿伤脑肿痛出血。外敷花蕊石散,内服八珍汤而安。后揭疮痂出血碗许,手足发搐,寒热痰盛。此血虚兼惊,肝火内动而生风也,令服地黄丸及加味逍遥散而愈。 一小儿伤胫骨出血肿痛,恶寒少食,睡中发搐,先用异功散,饮食渐进;又用逍遥散,发搐顿止;再用归脾汤,母子并服而愈。 一小儿被伤,手足发搐,顿闷切牙,饮食不思,此肝经血虚,火动生风,脾土受侮而然耳,用地黄丸、异功散,诸症渐退;用八珍汤、托里散疮渐愈。 一小儿被伤,面青懒食,时作腹痛,以手按腹却不痛,余以为脾气内伤而然。不信,妄服攻血之药,果吐泻作呕,手足并冷。余先用六君 加柴胡、升麻、生姜,又用托里散、异功散而愈。 一小儿脑侧近耳被伤,寒热作痛,溃后不敛,恪服止痛清热之剂。余曰:寒热作痛,因肝经气血虚也,溃而不生肌肉,脾经气血虚。遂用地黄丸、异功散加归、 ,诸症渐愈,又用托里散而敛。 谦甫花蕊石散治一切金刃箭镞打扑伤损,或死者急搽伤处。其血如入脏,二便不通,用童便和水煎,入酒少许,调服立效。若腹破肠出, 急宜内入以桑白皮为线缝合,掺围疮上,如疮干以津润之。 硫磺(明净者四两)花蕊石(一斤)上为末拌匀,入瓦罐内,用纸筋和泥固济,候泥干,渐添火至通红,经宿取出细研,瓷器盛用。 加味逍遥散治伤损血虚,内热发热或遍身瘙痒寒热;或肢体作痛,头目昏重;或怔忡颊赤,口燥咽干;或发热盗汗,食少不寐;或口舌生 疮,耳内作痛;或胸乳腹胀,小便不利。(方见发热不止)圣愈汤治杖疮、金疮、痈疽,脓血出多,热躁不安,或晡热作渴等症。(方见出血 不止)十全大补汤治杖疮瘀秽已出,气血俱虚,肿痛不消,或腐而不溃,溃而不敛;或恶寒发热,自汗盗汗,饮食少思,肢体倦怠。若怯弱之 人,患处青肿,肌肉不坏者,服之自愈。若有瘀血,砭刺早者,服之自消;或溃而脓水清稀,肌肉不生;或口干作渴,而欲饮汤;或砭后发热 恶寒,头痛目晕,口干作渴,有似中风之症,皆属气血虚也。并宜服之。(即四君、四物加肉桂、黄。)八珍汤(一名八物汤)治伤损等 症,失血过多,或误服克伐之剂,血气耗损,恶寒发热,烦躁作渴;或疮疡因气虚,肿痛不消,不能溃敛;或溃疡,恶寒发热,脓水清稀,久 而不愈。(即四君、四物)黑龙散治跌扑伤损,筋骨碎断,先端正其骨,以纸摊贴,若骨折,更以薄木片,疏排夹贴,却将小绳紧缚三日,再 用前法,勿去夹板,恐摇动患处,至骨紧牢,方不用板。若被刀箭虫伤成疮,并用姜汁和水调贴,如口破以玉珍散填涂。 枇杷叶(去毛入半两,一云山枇杷根)穿山甲(六两,炒黄或炼存性)上为末,姜汁水调,或研地黄汁调亦好。 地黄丸(方见作渴不止)###腹破肠出属性:腹破肠出者,急复纳入,以麻缕缝合,外敷花蕊石散。如脂已出,急以手取去而缝之,如 已出而复推入,则内溃害命矣。若肠出干燥者,煮大麦粥取汁洗湿推入,不时少以米粥研烂饮之。二十日外,始可薄粥,百日后乃瘥。切勿令 惊,惊则杀人矣。(用桑皮线尤佳)一小儿持碗跌仆,腹破肠出,即纳入以麻线缝完,敷花蕊石散而愈。 一小儿持刀而戏,仆地刀入腹,肠屎并出,不救。(因肠破故不救也。)一小儿伤腹,发热作呕痛。外敷内服皆止痛清热之剂,日晡益 甚,余谓脾经气血益虚,朝用补中益气汤,夕用四物、参、、归、术,诸症渐愈,乃用托里散,疮口自敛。 一小儿胁伤成疮,脓清不敛,寒热作渴,余朝用补中益气汤培益脾气,夕用六味地黄丸滋补肝血渐愈,却用托里散、异功散,而肌肉自生。 一小儿伤腹出血,发热烦躁,先用当归补血汤而安,却用圣愈汤,患处顿愈;又用托里散、八珍汤而痊愈。 花蕊石散(方见前)益气汤(方见肌肉不生)托里散(方见热毒疮疡)地黄丸(方见作渴不止)当归补血汤(方见发热不止)圣愈汤(方 见出血不止)###阴囊被伤属性:阴囊皮破出血作痛者,敷当归膏。初伤出血,不可骤止之,血瘀于内则作脓;或伤口原小,血出不尽而内 溃,甚至睾丸露出;或阴囊尽溃者,内服托里之剂,外敷当归膏,则囊自生矣。其外伤腐溃,及内伤瘀血作脓者皆同囊痈治之。 惟睾丸碎者不治。 一小儿伤阴茎,出血作痛,寒热发搐,切牙顿闷,唇口牵动,手足时冷,欲用破伤风药,余谓:出血诸症,肝经主之;唇动诸症,肝木侮 脾土也。遂用异功散加升麻、柴胡、天麻,治之顿愈。 一小儿阴囊被伤,肿痛不愈,朝寒暮热,饮食少思,余谓脾胃复伤之症,当用参、术、归、等药治之。不信,别用清热之药,果作泻欲 呕,手足并冷,余先用六君加柴胡、升麻而渐愈,又用异功散加柴胡、升麻而痊愈。 一小儿持碗仆地误伤阴囊,睾丸露出,血出不止,寒热时搐,此肝经血虚而火动耳,随敷当归膏,服柴胡清肝散加熟地、黄,及六味丸而愈。 一小儿被竹篾伤破阴囊,出血甚多,腹痛发搐,切牙流涎七日矣,气口脉大于人迎二三倍,此因惊停食也,切忌风药,余用五味异功散加 柴胡、钩藤钩而安。凡伤损之症,小儿患之,多有夹惊夹食者,夹食则气口脉大于人迎,或作呕吐吞酸腹痛泻秽等症。夹惊则左关弦洪而软, 或作顿闷切牙目直项急等症。日久不治,若成破伤风疾,则祸在反掌之间矣。 一小儿阴茎被伤断而皮相连,寒热作痛,血出不止,余谓急当剪去,调补肝肾二经,则热自安,痛自止矣。遂用补中益气汤加麦门、五味子而愈。 一小子因跌,小腹皮破,服破血之剂,阴囊胀肿,作痛发热,按其腹却不痛,余谓当用补血之药,不信,遂致不起。 补中益气汤治跌扑等症,伤损元气,或过用克伐,恶寒发热,肢体倦怠;或溃后血气虚弱,不能生肌收敛;或兼饮食劳役,头痛身热,烦 躁作渴,脉洪大弦虚;或微细濡弱,自汗,饮食少思,尤疮疡虚损之圣药也。(方见肌肉不生)柴胡清肝散(方见胁痈)地黄丸(方见作渴不 止)###金木所伤属性:伤损之症,皆肝经主之。若青肿不痛,或肿不消者,气血虚弱也,用十全大补汤。血出肿痛,或作寒热者,血伤而 肝火内动也,用四物、柴胡、山栀。血出不止,或发寒热者,气虚而肝火内动也,用四君、芎、归、柴胡。寒热而内痛益甚者,此欲溃脓也,用参 内补散。若脓出而反痛者,气血虚也,用八珍汤。疮口赤而肉突者,血虚而肝火生风也,用柴胡栀子散。若脓出不止,疮口白而肉突者 ,气虚而寒邪外凝也,用补中益气汤。若脓溃而仍痛,或溃而不敛,皆脾胃虚弱也,用六君子汤。若不固元气,或敷服寒凉,则肉黯不溃,或溃而不敛,多成败症矣。可不戒哉! 一小儿伤手肿不消,日出脓水少许,饮食不思,发热恶寒,面色痿黄,此脾胃气虚也,朝用补中益气汤,夕用五味异功散加升麻,月余渐 愈。因饮食停滞,服克伐之剂,患处漫肿,更作呕恶寒,余谓脾胃复伤,用六君子汤加升麻、柴胡治之而愈。 一女子因怒作,复伤患处出血,经行不止,臂面青赤,右关脉弦数,此肝脾二经火动,不能统摄其血也,先用小柴胡汤二剂,又用加味逍遥散二剂,血止而安。 ─小儿伤内成疮,色黯久而不愈,此肝脾气血虚也,先用补中益气汤,后用八珍汤加柴胡、升麻渐愈,再用地黄丸而痊愈。 一小儿伤臂成疮,久而不愈,寒热作渴,疮口青白不合,脓水时流,先用参、、归、术,寒热渐愈;又用托里散,患处色和;再用十全大补汤而愈。 一小儿伤足成疮,外敷寒凉药,内服败毒散,久不溃腐,余谓:至阴之处,血气罕到,又服克伐之剂,所以难腐也,虽腐而不能敛也。遂 用托里散加肉桂数剂,稍知痛而色渐赤,减桂又数剂而溃。因饮食过多,连泻二日,乃用五味异功散加升麻、柴胡而泻止,仍用托里散而愈。 一女子十五岁,伤手成疮,日出清脓少许,日晡发热,此元气虚也,先用五味异功散加当归、升麻,月余元气渐复,乃用加味逍遥散及八珍汤、异功散而愈。 一女子十四岁,修指甲误伤痛,妄敷寒凉及服败毒之药,遂肿至手背,肉色不变,余先用内消托里散,手背渐消,次以托里散为主,八 珍汤为佐,服两月余而愈。其时有同患,误伤成疮,不固元气,专攻其伤者,俱致不起。 没药降圣丹治伤损筋骨疼痛,或不能屈伸,及外邪内伤,筋骨缓纵,皮内刺痛,肩背拘急,身体倦怠,四肢无力。 没药(另研)当归(酒洗炒)白芍药生地黄骨碎补(去皮)川乌(去皮脐)川芎(各一两半)自然铜(火醋淬十二次, 研末,水飞净,一两)上为细末,以生姜自然汁与炼蜜和丸,每一两作十丸。每服一丸,捶碎,用水、酒各半钟,入苏木少许,煎至八分,去苏木,空心服。 万金膏治伤损筋骨疼痛。 龙骨鳖甲(炙)苦参乌贼鱼骨黄柏黄芩黄连白芨猪牙皂角白敛浓朴草乌川芎木鳖子仁当归白芷没药(另研)乳香(另研。各半两)槐枝 柳枝(各四寸长,二十一条)清油(四斤)黄丹(一斤半,炒过净)上除乳、没、黄丹外、将诸药 于油内慢火煎黑色去渣,每油一斤入丹半斤,不住手搅,令黑色,滴水中不粘手,乃下乳、没再搅,如硬入油些少,以不粘手为度。 接骨散治骨折碎,或骨出HT,先整端正,却服此药。飞禽六畜所伤,亦能治之。 鹏砂(一钱五分)水粉当归(各一钱)上为末,每服二钱,煎苏木汤调服。后但饮苏木汤立效。 又方皮破筋断,以胶香涂之,或以金佛草汁频涂,自然相续。 生葱(切断,一方生姜)荆芥土当归上煎汤温洗,或止用葱一味煎洗亦可。 洁古没药散止血住痛。 定粉风化灰(各一钱)枯白矾(三钱另研)乳香(半钱,另研)没药(一字另研)上为末搽之。 塞上治扑损,瘀血在内烦闷,以热酒调服蒲黄二钱。 胜金丹治肌肤伤损青肿,用茄子通黄极大者,切如指浓,新瓦上焙干为末,临卧,酒调服二钱,一夜消尽,无痕迹也。 肘后治骨节伤损,瘀血不出。生铁一斤,酒三升,煎服一升饮之。若肝经实热血瘀,则肝木自甚,或兼口眼牵掣,手足抽搐者,宜用生铁 借其金气制之。若血虚肝燥生风,宜用四物、柴胡、钩藤钩,补而清之。若肝气本虚,金来克木,宜用泻白散以清肺,六味丸以补肝。若肾虚 不能生肝,亦用地黄丸以滋肾水生肝木。不可概用。 本事内消散治打扑伤损,及一切痈肿未破。 生地黄(研如泥)木香(各等分)上以地黄膏,随肿大小摊纸上,掺木香一层。又根据前摊地黄贴肿上三五度,即愈。 治金疮出血不止,以五倍子为末,干贴即止,神效。 又方用锻石、韭菜、石榴、寄奴、五倍之类,乃涩滞收敛止血之剂。气血未耗,内无火者,用亦有效。若血虚内热,宜犀角地黄汤之类。 凡金疮出血不止,素怯弱者,当补气。素有热者,当清血。有怒气者,当平肝。烦热作渴,昏愦不宁者,当补脾气。筋挛搐搦者,当养肝血,不应,用地黄丸以滋肾水,自愈。 治针入肉不出用腊蝼蛄捶烂涂上。或硫黄中末以纸覆之,觉痒时其针即出。用双杏仁捣烂,以车脂调敷,以纸贴之,二日一换三五次。 或鸟翎三五枚,炙焦为末,醋调涂之。或用白梅入水研烂调象牙末敷之。或以象牙和敷之,其针皆即出。 治鱼刺入肉嚼吴茱萸封之,自烂出。 丹溪治破伤风、血凝心、针入肉游走三症用生寒水石为末调涂之,其痛立止。 补中益气汤治跌扑等症,损伤元气,或过用克伐,恶寒发热,肢体倦怠;或溃后血气虚弱,不能生肌收敛;或兼饮食劳倦,头痛身热,烦 躁作渴,脉洪大弦虚或微细濡弱,自汗,饮食少思,疮疡气血损之圣药也。(方见肌肉不生)神应葱熨法治跌扑伤损肿痛。用葱头细切杵烂炒 热敷患处,如冷易之再熨,肿痛即止,其效如神。 二味参苏饮治出血过多,瘀血入肺,面黑喘促。 人参(一两)苏木(二两)上每服五钱,水煎服。 桃仁承气汤(加当归即归承汤)治伤损血滞作痛,或发热发狂等症。 桃仁(研)芒硝甘草(炙,各一钱)大黄(酒蒸二钱)上作二剂,水煎,更量虚实用之。 复元活血汤治从高坠下,恶血流于胁肋,疼痛不已。 柴胡(五钱)当归(三钱)甘草(二钱)穿山甲大黄(酒浸,一两)桃仁(去皮尖五十个研烂)红花(一钱)栝蒌仁(二 钱)上每服二三钱,水酒煎五分热服,以利为度。利后痛或不止,服乳香神应散。 消毒定痛散治跌扑肿痛。 无名异(炒)木耳(炒)大黄(炒。各五分)上为末蜜水调涂,如内有瘀血,砭去敷之腐处,更用当归膏,敷之尤好。 药蛆方治伤损成疮,溃烂成蛆,用皂矾过为末,干掺其内,蛆即死。 参内补散人参黄当归白术(各一钱)白芷防风(四分)川芎(六分)肉桂甘草(炒。各五分)上水煎,作二三服。 八珍汤(方见发热不止)十全大补汤(方见便痈)葱熨法(方见流注)四物汤(方见胁痈)六君子汤四君子汤(二方见腹痈)柴胡栀子散 小柴胡汤(二方见胁痈)逍遥散(方见发热不止)地黄丸(方见作渴不止)托里散(方见热毒疮疡)五味异功散(方见用败毒之药)###漆 疮属性:夫漆属木,木生火而能克土,惟脾虚之人多染之。若遍身浮肿或呕吐者,用小柴胡汤加白术、陈皮、茯苓。若遍身或面目作痒者,用 前胡汤加连翘、山栀。若脓水淋漓,或痒或痛者,用柴胡山栀散。若呕吐不食,或泄泻腹满者,用四君、升麻。其外治之法,当用铁锈末调搽 ,或蟹黄涂之;或用麻油,或浸芒硝淋塌患处;或矾石末、紫苏末擦之;或人乳汁HT之,或无名异末水调敷;或用好花椒煎汤洗之;或生 姜汁敷之;或干荷叶浓煎汤洗之,并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