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 葆光录 > 卷一

葆光录 卷一

作者:匿名 分类: 更新时间: 来源:本站原创

宝正中,当秋成,一旦,蝗翳日而蜚,武肃王虔祝毕,﹙陊﹚〔投〕于浙江,不可胜纪。 太宗少时,帅师战淮人于千秋岭,大克之。彼望我军上云物如龙虎之状,有识者曰:「此王者之气也」 杨集将兵,得玄女之术,下城破陈,定日时取之,计收人马器甲,预言其数,略无参差。武肃定江表頼其功,遂将处州酬之。三让不就,曰:「某将数千众,当勍敌,不敢辱命。拥双旌,理百姓,恐无分禄。」武肃不识其言,坚授之。至郡,月余卒。 文献公诞时,一虵自屋陊于前,举头张喙,久之方去。及七日,浴,忽飘风暴雨,劈其澡盆为二片,与母俱无惊动。 处士方干与许赎善,赎寓越中,有非罪金汉宏械干于阛阓,干时在新定,闻之,驰于境上,卖一橱,高其价不售,固蔽赎之刑也。曰「方处士为友卖橱。」太守知之,遂释赎之过。 贞敬公未达时,寓居镜中玉笥,闻有一女巫,鬼物所附,立堂宇,人有祷请,往往言吉凶,与友往问否泰,自旦至暮,其神不下,公怒而回。及夜,自空而言曰:「朝来皮秀才当为吾土地主,吾小神,不宜见,是以回避。」公又曾梦候轩亭有土偶人列拜,觉而自负,后果判东府事。 婺州有僧人入山,见一人古貌,巾褐骑牛,手执鞭,光铄日色,扣角而歌曰:「静居青嶂里,高啸紫烟中。尘世连仙界,琼田前路通。」僧揖之,不应,驰步趋之,不及,望赤松而去。 郎中锺安礼好学多能,着《武成王备载》十卷,选诸家诗为《资吟集》五卷。然有毕吏部之嗜,谈谐间未尝不言之。见家人食馔,戒之曰:「少吃隔尔酒」竟大醉卒。 ;光善草书,自言授法于陆相希声,其飘逸有张旭之妙。吴翰林以歌奖之,言多不载。罗给事赠诗云:「圣主赐衣称绝艺,侍臣摛藻许高踪。」又有亚楼书,骨气不及,而趋媚过之。二人俱应制,其踪海内皆盛。 陈瓒,字锡用,业通九经百家之说,自言得养生之术,年逾九十,耳目聪明,犹勤于笔砚,着《经史系华》十卷。然其家贫,人忧其衣食不足。尝曰:「瓒贤能不及颜子,而寿禄过之,何患贫也!」时益重之。后官至秘书监,致仕归剡。 道士王松年说,厉归真在丹丘,善画,常至人家。有好事者将绢素铺于案上,即自下笔,预知人之所欲禽兽松竹之类。如请之,却多不允。饮酒数斗不醉。或人在州城竟日饮,其日有人于桐柏官见之;或来国清寺游,又有见在开元宫。后往洪州,白日上升,遗下一布衣,异香馥郁。今人收得其画踪者多。 羊袭吉,状元之子。少时,庭中乘凉,忽见天开,其内云霞澒洞,楼阁参差,光明下照山岳,袭吉惊惧,逡巡乃闭。袭吉勤于书写,仡仡不倦,今尚在,年逾八十矣。 叶简,剡人,善卜筮,凡有盗贼,皆知其姓名。有乡夫失牛,卜之,曰:「占失牛,已被家边载上州,欲知贼姓一斤求,欲知贼名十千头。」乃邻人丘甲尔。又有将橘子合之令占,曰:「圎似珠,色如丹,傥能擘破同分吃,争不惭愧洞庭山。」又将巾子射覆,云:「近来好裹束,各自竞尖,新,秤无三五两,因何号一斤?」又将鸡子两个占云:「此物不难知,一雄兼一雌,请将打破看,方明混沌时。」他皆类此,不能尽纪之。 李建州频与方处士为吟友,频有〈题四皓庙诗〉,自言奇绝,云:「东西南北人,高迹此相亲。天下已归汉,山中犹避秦。龙楼曾作客,鹤氅不为臣。独有千年后,青青庙木春。」视于干,笑而言:「善则善矣,然内有二字未稳。作字太麄而难换,『为』字甚不当。干闻『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请改作『称』字。」频降伏,而且惭,悔前言之失,乃曰:「圣人以一字褒贬,此其明矣。」遂拜为一字之师,是以罗夕拜题干卷后云:「中间李建州,夏汭偶同游,顾我论佳句,推君最上游。九霄无鹤驭,双鬓老渔舟,世难方知此,何当浣旅愁。」 孝廉朱揆居永嘉,苦学,与表弟殷延嗣同宿。殷梦一人直抵房,谓曰:「朱揆某年某月某日杜侍郎下成名。」觉而说之,朱曰:「何戏言之甚邪!」殷遂将朱《礼经疏》后纪之。至来年西上。后果于杜侍郎下及第,年月略不参差。 处州有樵者,入山迷路,至一处,闻异香袭人,乃寻之,见一叟着草屦拄筇杖,眉髪皤然。谓曰:「子从何而至此?」樵者具陈:「伐薪尔。」其舍宇床榻皆同人家。忽一人持牒报云:「天台山有樵。」叟曰:「今日为客看黑班,不得赴。」执牒者应喏而去。樵者馁,求饭,叟呼:「琼芝,备飱来。」逡巡一双鬟,年可十六七,容色绝丽,衣窄红绡,擎一盘,其光可鉴,内亦是常食物。叟自啖一枣大如拳,谓樵者曰:「子食此枣不得。」其山中天色全不暗,常如日晡之时。乃相引行,见树林下系一黑虎,西北方上,红楼翠阁如图画。过一溪,水乳色。天忽大亮,指一径曰:「回去得也。」行数步,及旧路,举首已失叟。归家逾年矣。 王可容,说为僧时,游南中山寺,遇大雪旬日,阙食,数十徒一粥而度,又无财物得出籴。内一行脚僧谓曰:「贫道有艺可济诸坐主。」遂将一铜铫子于炉火上,取净瓶泻水银,衣带间解一贴散药,似壁土,揉于铫中,煎之,逡巡成一片白金,可数两,付主事者将去换胡饼来食。众惊之,至明晨失所在。 屈重彦者说:□□□为 润州大将,与术士殷七子善,大将之室嫉忌,有一婢,遭凌辱不已,投于井,及出之,已卒。欲殡,次七子至,大惧有他闻于廉使,密告活之。七子曰:「细事尔。」遂衣带间解药一丸,如麻子,打其婢一齿落,以酒下之。良久,口眼旋开,吐水斗余,又以暖灰熨其四肢,食久能言。谓大将曰:「此婢不可复指使,宜出之。」乃从其言。又尝春游,酒尽,将水呪之,成浓醪,又将沙挪成盐,又冬中以木札变成笋,又与人会,忽云:「今日殊未欢,某有一艺,辄呈之。」指主人屏风上梳头样子,令唱歌,其声清亮,似从屏中出。其歌曰:「愁见唱阳春,令人离肠结。郎去未回归,柳自飘轻雪。」如此数曲,屈不尽记之。七子名邺,后游诸暨。 叶协律善占梦,有耿评事从吴门诸殿下献诗,具夕梦人遗一荷包,开之,内一块火尔。叶贺曰:「君着绯去也。」耿曰:「何兆哉?」:「脱荷见火可详也。」又王校书、徐判官各求邑宰,王说梦戴帽雨中行,叶应声曰:「未得事邪!戴帽雨中行,身未沾渥择尔。」徐云梦行于江间,被霹雳惊。叶笑曰:「此得官也。江者,浦也。霹雳者,像雷也。」又张司直疾病,梦怀孕,甚恶之。叶曰:「此去过壬申日当差。」「何谓?」曰:「怀孕,妊娠也,有大福在也,以此腹而像之。」后皆如其言,徐果注授浦江。叶名光逢。 明州有画师姓孙,因在州中执笔,次举首见梁上一人,长数寸。拜之,遂下,如常人,云:「无惧我!略到此,就尔房寄一宿,切未可泄其事!」言讫而去。夜却来,孙莫测之可。入三更,奋然不见。逡巡,左手挈一人头,右手持钱数缗来谓孙曰:「聊奉宿偿。」将人首腾空而逝。及曙,有掌库者失其首,其钱即库内者,遂告纳之。 求婴处士说:夕在长安,春日与数举子游于北里中,将姬妓三五人狎饮,次有二仆夫突门而进,各操论去声棒,高揖据上位而坐,赳赳焉,叱咤焉,或歌或笑,旁若无人。一夫持杯改令云:「巡至弩臂,不能者脑上一论棒。」诸举子相看,战栗莫知焉。仆夫放下盏,乃揎上臂,迭起数条青筋,状如蚯蚓。逡巡,又有一儒者,褒衣大袖,俯偻而入,四揖而后坐,视诸举子曰:「何意各颜色愀然?」仆夫自若,云:「某甲改一令如斯,不依者脑上一论棒。」儒者曰:「此不足为难。」因顾壁角间有三脚铁灯架,高五尺余,将于内,捋其三脚,聚拗成两截,如断葱焉。瞪目谓二仆夫曰:「君不得恣胷衿,逞筋力,需提防此棓。」仆夫俱失色,狼忙奔驰。儒者谓诸举子曰:「后生皆千里抛家属,几遭彼凶徒击杀,自后宜以为戒。」举子罗列拜谢,忽失所之。 贞明中,有渔者于大湖上见一舟子光彩射人,内有道士三人饮酒,各长须,眉目皆生于额上。见渔者,俱举袖掩面,其舟无人撑,随风行甚急,望洞庭而去。 马自然貌丑,齄鼻,秃鬓,大口。饮酒石余,醉卧即以拳入口。人有疾病告之,折薪草呵而与食,无不差者。尝吟曰:「昔日曾随魏伯阳,无端醉卧紫金床,东君谓我多情(敕)〔赖〕 ,罚向人间作酒狂。」后往梓州上升。 孙晤家于七里瀬,善于葬法,得青鸟子之术,尤妙相坟,即知其家贵贱贫富官禄人口数,亦知穴中男女老少因某病而卒,兼精于三命。时杨集统师收复睦州,至一岩下砦军次,忽一大石盘陊下,杨占之,曰:「此岩上有二十五人。」点兵搜之,获居民二十人还。杨:「合有二十五人,何欠五人也?」问于民,曰:「某等初闻大将军将至,遂与二十五人回避于斯内,一人孙晤善卜,到时立草舍,毕,有双雉飞下阙,孙云将军至此也,宜往别处,不然遭擒掠,某等不信其言,有诚信者四人相随去矣。」杨令人捕之,不获,意甚不快,曰:「得此人可师事之。」新定平,后复在彼渔。 欧阳迢处士善胎息,人物古雅,观之令人精魂清爽。袭明子曾接之,因说神仙事,迢曰:「洞庭顷有一民能倂飱一斗米饭,即三四日不食。又有黄繇者能休粮数月不食,伐木负薪,蓦山渡水,力不疲倦。又有一人善步,一日可行三百里,欲将行,青绢缠其膝。又有一人妙水,可十数日行于水底,云或见蛟螭之类。」 广见大师说:顷在广德县入山采药,见大洞,因穿之。洞内日光分明,行可数里,洞则别开一穴,有长溪,隈间一大松,枝何 郁翠。下有一庵,内一僧禅定,雪眉,拥衲。边有磬子火具之属。广见取磬子击之,其僧开目惊曰:「坐主何缘而至此?」广见陈其行止,遂延坐,取一石敲火煎茗,香味可爱。日将夕,僧让庵与广见卧,自上其松,上有一大巢,僧即如巢,内闻念莲经声,甚清亮。逡巡又闻骂云:「此队畜生,今作毛类,伤于物命,令世人恐惧,速令归林麓,不得辄出。」广见潜窥之,乃羣虎豹,弭耳伏地,受领而去。及曙,下松来相尉。广见知其异人,乞就奴事,僧曰:「自此百见草枯,四绝人烟,非坐主息处。」因曰:「莫饥否?」相携溪畔,有稻百余株,收其谷梛三二合,来挑野菜和煮,与广见食,后令回去得也。送至洞口,谓曰:「坐主所食茶与菜粥,平生即不阙食矣。」遂寻路从洞出,回至本院,已月余,乃邀徒众再往,竟失洞所在。广见号自新。 晋郭文举与虎探去鲠,虎送鹿来报以为异。今长典县有邸妪采桑次,被虎衔入深谷中,不伤之。虎就将蹲,自旦至午,妪告曰:「某之年迈,莫有宿业否?今困于此又不食,乞大圣念之(呼虎为大圣)」遂伸一脚于妪前,看之,有一竹籖在爪下。妪又曰:「莫要去邪否?」掉尾点头,似相感之状。妪乃为拔之,迅躣数四。却衔至旧所,并无损,至夜,置一鹿于门首去。 吕知隐于洞庭山,穿一松造草舍而居。宝正中征起,鹤氅纱巾,见武肃,甚奇之。善星纬,识地理,多术数,尝谓人曰:「夫草木郁茂处有泉,每恋卧处地可凿井,蚶蛤之属,内有小鱼虾及自死鸟兽口不闭者,蜜瓶造鲊酱,祭肉动者,皆不可食。」又云:「赤豆汤洗色衣垢,杨桃枝去粘,趼芥子入豆酱不生虫,牛乳去油衣粘。」问事无不知者。 智钧大师说:天福中,安吉有邸妪,家力麤备,好修善,长蔬食,或见鱼鳖之徒,鸟雀之类,皆赎而放之。因潦水,后有一龟,长尺余,从门入。妪怪之,令子将往家前渎内放之,其子遂于龟背书放生字,放于水中。其龟又上岸,沿回田畦,间有一孔穴,可深三二尺,龟忽陊其中。妪子曰:「本将放尔命,却落于此中。」乃攘臂取之,龟却不见矣,探得白金二铤,莫知其由。 国清寺僧可证说:有樵者入山,见一道士长丈余,褒衣广袖,面阔如盘,口眼俱伟,须髪银色,担木履两束,可百来辆,驻步顾樵者久之。樵者恐惧,前行不得,拜之,道士大笑数声,抛一栗子大如鸡卵与樵者,后挥霍入天姥峯而去。樵者啖其栗,旬日不思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