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 悲观论集卷 > 第11章 有道德价值行为的标准

首先要解决这一经验的问题,即自发的公正与无我的仁爱行动,这些能够称为高尚与宽宏大量的行为,是否实际上在经验中出现,可惜,这个问题不能完全从经验上决定,因为经验恒常体会到的仅仅是行为,而行为的诱因或动机不是显然可见的。因此,这种可能性永远存在,即自私的动机在决定公正或慈善的行动中,会起一定影响作用。在像目前这样的理论探索中,我不会利用不可原谅的伎俩,把这问题推卸给读者的良心。但我相信,几乎不会有人对这问题抱任何怀疑,并且根据他们自己的经验,认识不到经常做出公正行为,纯粹、完全是为了防止别人因不公正而遭受痛苦。我毫不迟疑地说,我们大多数人都相信,确实有这样的人,他们公平待人的原则似乎是天生固有的,他们既不蓄意伤害任何人,也不无条件地谋取他们自己的利益,而是在考虑他们自己的过程中,也关心他们邻居的权利;有这样的人,当他们从事彼此互有责任的事情时,不只要使对方尽他的责任,而且记住他自己的责任,因为任何和他们打交道的人受到不公正待遇,确实是违反他们的意志的。这些是真正诚实的人,是无数不公正人中极少有的公正人。这种人是存在的。同样,我认为,也应该承认,许多人乐于助人与施舍,做贡献,并且克己,心中除去想帮助他们看到在痛苦中挣扎的人以外,毫无其他意图。当阿诺尔德·冯·温克里德(Arnoldvon Winkelried)①喊道:\"弟兄们,忠诚我们的誓言,把它记在心头,关照我的妻子与小孩。\"于是他竭尽全力用双臂紧紧夹住敌人的许多投枪;有谁能相信他有某种自私目的吗?我不能。我在这一部分第2章已提醒注意,除非有意地和存心地玩忽事实,是不能够否认自发的公正这些情况的。显然如此,如果任何人坚持不相信的确会有这种行动发生,那么,根据他的看法,道德学就会像占星术与炼丹术那样是没有任何实在对象的科学,再进一步讨论它的基础,就是浪费时间了。所以,我和这种人毫无共同之处,我只是对那些人讲话,他们承认我们正在研究的不只是一种想象的创造物。 ①阿诺尔德·冯·温克里德(ArnoldvonWinkelried),瑞士民族英雄,殁于1836年。 因此,真正的道德价值只能归诸于上述那种行为。它的特殊标志是:它完全排除那种激起一切人类行为的另外的动机:我的意思是说各种利己的动机,使用利己这个词的最广泛的意义。因此,一个行为泄露了带有自私的动机,它的道德价值便降低了;如果那个行为动机赤裸裸凸显,其道德价值则全被毁灭。所以没有任何自私动机就是一个有道德价值行为的标准。无疑,有人可能反对,认为纯粹恶意与残忍的行为不是自私的。①鉴于后者从种类上说,恰和现在考虑着的那些行为相反,后者显然不能是指那些行为。不过,如果坚持严格狭隘的定义的话,那么,由于这种行为的本质特征—— 图谋使别人痛苦,我们可以特意地不把它们包括在内。 具有真正道德价值的行为还有另一个特点,它完全是内在的,因此不太明显。我是指,它给人留下某种称之为良心赞同的自我满足:正如在另一方面,不公正与不仁慈,而且进一步说,恶意与残忍,都含有一种内心感到的自责。最后,还有一个外在的、次要的,而偶然的标志,划清这两种行为之间的界线。前一种行为赢得无私的目击者的赞同与尊敬;后一种行为则招致他们的反对与蔑视。 ①恶意与残忍的行为是对自我的这么多的满足,所以在一定意义上是自私的。 那些带有道德价值表征的,人们决定采取并且被承认为实在之这种种行动,构成展现在我们面前的现象,对此我们必须加以解释,我们必须相应地找出来究竟是什么促动人们有这种行为。如果我们的研究成功,我们将必定能使真正的道德动机显露出来;并且因为一切道德科学依赖于这一点,我们的问题即将解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