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 北游录8 > 卷下

北游录8 卷下

作者:匿名 分类: 更新时间: 来源:本站原创

孙承泽春明梦余录曰。公主名徽媞。甲申年十五。伤右臂肩际。明年九月成婚。丁亥卒。公主葬周氏宅旁。今地赐丰盛王。垣之不可入。在广宁门内。周世显。父国辅。 (赵璞)广宁门(元彰义门。俗因之) 在外城西南。门外天宁寺。正统七年重建。塔轮壮丽。内侍赵璞连城逃禅于此。尝值之。问以遗事。云懿安张皇后被难。谓伪将刘宗敏曰。国母也。毋自辱。送归外戚张氏。张氏母同懿安皇后投环死。因附德陵。先太子被胁东出师。劳惫。薨于三河。其后入燕。入金陵。俱伪也。如果太子更入燕。何为。岂仍有千秋之望哉。必不然矣。此不过狂少年失计。图一饱终身耳。又贵妃袁氏流落雄县民间。事露。雄县令送入京。寻寓行人司致饩。前岁卒。给五十金。葬西山。熹庙妃东李氏及赵氏俱存。又贵妃田氏名秀英。妹淑英。今更嫁。天寿山十二陵。初岁祭羊豕。今止三牲。平西王吴三桂捐千金营思陵。本朝亦助费若干云。 (熊明遇)进贤故大司马熊坛石(明遇)。隐山中。金声桓之变。招大司马。答以诗曰。脱却朝衣换衲衣。人生七十古来稀。乾坤广大容吾老。不管人间是与非。 (高倬)忠州高倬云章。筮令金华。尝夜坐衙舍。有鬼裸立。高色不动。叱而逐之。鬼奔入壁隙。高引笔署封字。鬼不复出。 (盛王赞)吴县盛王赞。崇祯丁丑进士。令兰溪。秋毫不缁。归家。败屋三间。风雨漂零。漠如也。兰溪人过而遗金帛。不受。今杜户不出。 (朱大典)东阳朱大典未孩抚淮时。退食。偶抱幼子。戏云。再任三载。其庶乎。适缝人旁听。遂夜下山阳令。立死于狱。令诘缝人何罪。曰实未尝忤。适听其所云云耳。 (王绍徽)关中王冢宰绍徽。与冯都宪少墟先生从吾同居省城。以少墟讲学。病之。各不相见。庆吊俱绝。冢宰污于魏(珰)。败其名。而性亦清执。不问生产。田宅如诸生时。无寸进。霍鲁斋先生说。 (薛国观)韩城薛相国不良死。坐赃五万。籍其家。财六百金。所居厅事三间。共室四进。并世产也。好使气。故乡人不附。霍鲁斋先生说。 薛国初直阁。欲出榜。思久之。书到任未久云云。中书某从旁曰。宜履任方新。即改从之。 (孙之獬) 淄川孙之獬。以翰林侍讲于崇祯初。争三朝要典。时编修倪元璐倡言毁之也。毁之日。孙大哭于朝。自免归。甲申降李自成。起官翰林院。胥吏窃语。孙厉声曰。我亲未葬。子又穉。不得已为此。我独不能为倪鸿宝乎。后堂榜曰聚星。以犯伪相牛金星讳。毁之。入清朝。拜招抚江西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未至。转内翰林院侍读学士。之獬天启壬戌进士。 (杨昌祚) 崇祯甲戌。(木巳)县刘理顺、宜兴吴国华、宣城杨昌祚。以进士及第。拜官后。各领廷试卷。后昌祚被盗。盗携箧出。剖得廷试卷。涂弃之。逻骑拾以呈东厂。因上进。亡何。上命取甲戌科鼎甲卷入览。刘、吴并如命。昌祚计窘。欲藉言付归未易及也。或曰。上征廷牍。必有故。恐即在内中。宜以实闻。昌祚从之。得不问。刘、吴卷竟不复给。 (王厈) 兰阳王厈字王屋。崇祯辛未进士。敏给善谐谑。壬申除滋阳令。六月莅事。十八日以鲁宗人寿镕杀以(氵篡)。厈承牒治其狱。鞭寿镕十五。忤鲁王。为巡按御史所劾。逮下法司。谪戍睢州卫。行时。厈御舆赤帻。列二赤棒。牌书钦戍睢州。其姻家尝招饮。厈戴金冠而往。凝坐不一语。酒半忽起。入优舍。装巾帼如妇人。登场歌旦曲二阕而去。其狂诞类此。在戍十年。庚辰上书自理。略曰。臣叨崇祯辛未进士。壬申四月除滋阳县。六月二十八日到任。七月二十日因山东巡按御史以擅刑宗室。激变地方见劾。逮戍睢阳。九年于兹。嗟乎。臣独何心。能不悲哉。古者迁罪人于四裔。曰御魑魅。明其不以为人而鬼物之也。况名业辱在缙绅。一旦贱而不齿于齐民。又不能有犬马之决。一瞑万世不视。尚蚁贪幸得减死。墫墫然视息人间世。廉耻智勇可谓俱尽。臣独何心。能不悲哉。然臣之所以含酸茹痛。不敢一言自明于当年者。诚念折翼穷鸟。方在罗网。直指不出力杀累臣以轩轾之词。不啻注洪海之波以沃然灰。颓华岳之岩以糜虫臂。奋螳而反唇相稽。坠井恐还深下石之毒。姑蠖屈而吾舌尚存。戴盆当终有见天之日也。陛下累除禁锢之令。弘使过之仁。顾臣孑立无援。且莅官浅。能未有所效。非实如鲍叔之深知管仲。孰敢为刘陶之浪任朱穆。新额许罪人得输锾自赎典盛。奈臣力与愿违。坠雨殒萚。有槁项黄馘。荷戈以死。卒不获沐圣天子之特恩休泽也。臣是用拊膺痛心。而直指又不任职罢去。臣乃敢以负罪颠末。一一为皇上陈之。夫寿镕杀死以(氵篡)。乃臣未莅任抚案批滋阳简审。不敢问经年矣。臣到官。吏胥难臣。臣亦自乐见。命两长史与俱。及期南面设王位。臣西向。左长史东向。右长史比臣肩。简竟。使前受薄责。则皆左右邻株连者。臣颇不能平。呼渠魁。移时乃昂然峨冠博带高趾阔步跛立于前。而左右翔若无人。臣益不能平。是无朝廷三尺矣。笞十五。释株连者械械之。先是。寿镕以五十金贿左长史右长史用医。幸王见臣执法。各惭震失气。惟是易谋大家。昔人所戒。臣之疎。臣不能自讳也。然是役也。臣以为直死雪生。事惬人鬼。不图寿镕夜号召死党。鸠众捏揭。与臣为难。诘朝臣犹关一干人犯赴县成招。而长史司发诸宗要劫之。臣具启。王投臣故粪溷中。臣乃求去官杜门。士民具状保留。臣之戆。臣不能自讳也。至云擅刑。窃谓以朝廷命吏不敢尸一罪宗之狱。屑屑焉假王位为虎附。而长史如鼠妇。识者或有畏首畏尾之讥。翻得自用自专之誉。臣实媿矣。至诸宗各从其类。士民亦自行其直。意偶相左。声仅反恶。大何所。杀何人。而无故张大其事。曰地方有变。夫地方亦幸而无变也。假不幸当日有侠如郭解、剧孟者流。愤诸宗之强梁。泄蓄怒以因众。赵人笑薛公之变兴于感慨。华臣逐狾狗之祸生于虑表。敢忘死请陛下。当谓谁是激之。乃尤可异者。直指初特勇于行肤受之仇诬。既亦知贸贸入告之无谓。作事失谋始。耻过遂尔作非。必欲实诸宗虐刑毙命之口。陷小臣以蹊田夺牛之罚。遂有老病考终牖下。而曾因公薄惩者。指曰杖实致之。苛请他比。构成臣罪。嗟乎。臣独何心。能不悲哉。臣以廿日令。为诸宗窘辱。其逮也。士民数千人。攀辕痛哭。当日官旗具在。人可质讯。敢忘死请陛下。此岂宁成、义纵所能得之百姓者哉。假能得之。窃谓尽得令如是。与之理天下足矣。又何多诛焉。臣少负不羁。危行高论。宽其用敢必犹人。数年来魂惊汤火。神怆鬼祸。侧足含吝。乞火绝望于邻姬。曳尾怀安。热中久冷于渔父。第以生尧舜之世。罹工驩之罚。臣实痛之耻之。且近患呕血之疾。药石无功。昔人不得行其志。往往有斯。贫病交侵。理鲜老寿。尝恐不及客星见于天。青蝇呼于市。薄命之人。旦晚狗马填沟壑。世有不畏强御之士。惩臣为前车。而又为龌龊吐刚茹柔者借口。此之所谓骨即冷而目不者也。故冒死哀鸣。乞陛下之怜察之也。疏上不报。疾亟。自作墓志铭曰。谁之不如。而作公卿。奚养之违。以不久生。同年张天机刻其遗稿。 (辨黄石斋荐事)孙侍郎北海承泽。作四朝人物传。以黄道周谓相国贺逢圣荐之。吴骏公先生曰。吾往见温体仁当国。虽推夙望之臣。如上饶郑(以伟)。以醇谨易与也。吴人群推文文起。文起虽清望。尝议乌程。不心折。语人曰。文文起议我。我未之服。服我者必贺对扬、姜居之也。乌程素贪财好色。自廷讦入相。实自厉不缁。姜居之性清执。是非井井。对扬敦雅。不甚练事。故乌程引贺直阁。东宫出阁就学。推讲官。不及道周。同官项水心 (煜)、杨机部(廷麟) 各奏臣才不逮黄道周也。时乌程罢。淄川张至发、句容孔贞运在事。阁疏自辨。且诋道周尝荐郑鄤失。内有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云云。道周引谢。杨机部又上言。孔子圣人也。自谓词命不如宰予。管子贤人也。自谓进谏不如东郭牙。后世不以此置贬。于道周何多求焉。一日道周、伟业并转官。朝谢毕。会阁臣于直庐。对扬曰。前揭某所草也。先是。阁揭出。群议淄川、句容。不以及江夏。至是士论不之直。亡何。会省中泄旨事。江夏论去。 (榜购一词)总督杨文岳(嗣昌)。出师榜缉剧寇张献忠。画二人头。书西江月词一首。曰。此是谷城叛贼。而今狗命垂亡。兴安平利走四方。四下天兵赶上。逃去改名换姓。单身黑衣逃藏。军民人等绑来降。玉带锦衣升赏。此词遍粘通衢。可笑甚矣。 (崔青蚓) 都人崔青蚓。顺天诸生也。善书绘。轨守寂。无子。赘婿无赖。尽破其产。甲申之乱。竟馁死。吴骏公先生题其洗象图云。呜呼顾陆不可作。世间景物都萧索。云台冠剑半无存。维摩寺壁全凋落。开元名手空想像。昭陵御马通泉鹤。燕山崔生何好奇。书画不肯求人知。仙灵云气追恍惚。宓妃(名隹)女乘龙螭。平生得意图洗象。兴来扫笔开屏幛。赤罽如披洱海装。白牙似立含元仗。当时驾幸承天门。鸾旗日月陈金根。鸡鸣钟动双阙下。岿然不动如昆仑。崔生布衣怀纸笔。道冲驺哄金吾卒。仰见天街驯象来。归去沉吟思十日。眼前突兀加摩挲。非山非屋非陂陀。昔闻阿艰骑香象。旃檀林里频经过。我之此图无乃是。贝多罗树金沙河。十丈黄尘向天阙。霜天夜踏宫墙月。刍豆支来三品料。鞭梢趣就千官谒。材大宁堪世人用。徒使低头受羁绁。京师风俗看洗象。玉河春水涓流洁。赤脚乌蛮缚双帚。六街士女车填咽。叩鼻殷成北阙雷。怒蹄卷起西山雪。图成悬在长安市。道旁观者呼奇绝。性僻难供势要求。价高一任名豪夺。十余年来人事变。碧鸡金马争传箭。越人善象教象兵。扶南身毒来酣战。惜哉崔生不复见。画图未得开生面。若使从军使赵佗。苍梧城下看如练。更作昆明象战图。止须一匹鹅溪绢。嗟嗟崔生饿死长安陌。乱离荒草埋残骨。一生心力付兵火。此卷犹存堪爱惜。君不见。武宗供奉徐髯仙。豹房夜直从游畋。青熊苍兕写奇特。至尊催赐黄金钱。只今零落同云烟。古来画家致身或将相。丹青惨淡谁千年。骏公先生又工诗余。善填词。所作秣陵春传奇。今行世。尝作贺新郎一阕。万事催华发。论龚生天年竟夭。高名难没。吾病难将医药治。耿耿胸中热血。待洒向西风残月。剖却心肝今置地。问华佗解我肠千结。追往恨。倍凄咽。故人慷慨多奇节。为当年沉吟不断。草间偷活。艾灸眉头瓜喷鼻。今日须难决绝。早患苦重来千迭。脱屣妻孥非易事。竟一钱不值何须说。人世事。几完缺。 (王重戒鳖)金坛王选部有三(重。)岁壬辰。烹鳖剖见玄武像。眉目如画。因不复箸。选部亲为吴太史说。 (岳父执事)长洲文待诏征明。为昆山参政吴愈之婿。书致吴。称岳父执事。 (王倬续配)太仓王侍郎质庵(倬。)元配某氏。生子愔。官生。晚年五十四。乡行见某氏女。当织不举目。异而纳之。生忬。忬生世贞、世懋。名位奕奕。冠冕海内。 (续文献通考) 华亭王圻续文献通考。其艺文类载琵琶记、乐府、水浒传。谬甚。国朝宗室郑、越、襄、荆、淮、滕、梁、卫八王并仁宗昭皇帝子。而云成祖子。其误庸止鲁鱼亥豕耶 (李潜伯)潜江李潜伯能诗。遭乱死。苍头某能口记数十首。因搜刻之。见溧阳陈百史序中。萧颖士有仆杜亮。爱其博奥。虽棰楚不忍去。今得李氏苍头。尤奇。 (银山) 天台县南十里银山。万历二十六年采矿。四月四日太监委官来。采之不得。先是。地理言。此山居午。动必致火。五月县东南果被火。八月复采。不能得。明年闰四月。内臣刘某率同知黄某深入取沙。烹试不得。 (顾成墓)镇远侯顾成葬江都县官河之东岸。乱后为逆仆所发。讼于官。逆仆论死。追黄金十两。白银五十两。铜炉等物。冢骸朽尽。仅骨在。 者加重刑。舍巴辈公服如汉制。妇饰澹妆。鸦鬓燕尾。耳环累累。贫富判焉。衫短襦长似帷。裳二重。必曳地。不袴不弓足。土妇草履。官妇朱履。野行乘马。?(永顺保靖二司土风) 永顺长官司长官彭弘澍。地周七百余里。设五十一旗。各旗或千人。或三五百人。自耕而食。听征发。十抽其一。各裹饷。限日践更。无隃期者。五十旗舍把分领之。其一土官自领。土官妇。名宠致巴、擢致巴、宠巴、擢巴、擢擢麻、金夫人、银夫人。男子网发或布缠头。短衫短单 土官署壮丽直段锦山。原名断头。形似之。土官讳而改焉。自前代来。子仆多篡弑。则淫祸也。 永顺镇溪界接辰州。自镇溪而上曰凤滩、刺滩。大石横枕。最湍险。过者必割牲以祷。长年二人。首尾刺舡。浪高至数丈。舡仅露首尾。幸者十之七。 永顺辖崇山。有驩兜庙。土人修怨者。持牲酒往诅之。三日。怨家多毙。汉官车骑经此。判署止蓝墨笔。不宜朱。朱则被祟。 渔户最悍。有警即充前锋。春夏间。士官观渔为乐。先截流聚鱼。俟士官酒酣。入水捕鱼。口噉一。手捕其二。跃岸称贺。 土人善织丝。又峝布以苎麻。拭污不秽。 茶用草菓、荆芥、麻、茶、椒、姜等杵茶杂和之。晨辄数瓯。点以炙面。味辣而浊。 种晚稻曰堂禾米。 酒赤如双投法。曲以荆芥各香等物。色清黄。味洌。曰峝酒。外贩得善价。磨乳舂荳为粉。水调之。承以箕。漉其粗者。冬青树子点茶。 土人见虎伏草间。捕者树竹栅围之。凡三层。层必积低一隅。俟虎之轶。候六七日。虎饥死。遂告擒以献。 鱼类不一。有鲨鱼。唇丰脑满。脊青腹白。匿石隙。不耐水。土人夜维两艇。秉炬。前人持叉。后叩板。鱼声仰腹。叉中之。百不一失。 保靖长官司长官彭朝柱。与永顺司同支。今甥舅矣。亦时仇杀。设十三旗。地陿于永顺。而兵锐过之。旗各一舍把。土官自领其一。缠头短衫。刀耕火种。其田再易三易者不赋。屋舍饮食俱洁。美器自外郡至。汉官至。例公燕。酒九行。优唱九出。更请先至客一人主席。舍把左右侍坐。土官微服给役。听汉官语。嗣后正筵。方出款。俗好巫。凡卜迎老巫。鼓乐幢盖。导至一荒坪。攒茅而裸跣其上。舞蹈婆娑。寻引斧呪毕。劈脑至胸。取肝沥血以祭。土官刑牛马祷焉。土人以五色旗绕坛而呼。巫仍呪。纳肝跃下。被法服。同主人至暗室。张数灯。书主客姓名年庚爵分。灯历一昼夜。明则吉。昏则咎。老巫胸额刀瘢可数也。土官延客。优人备南北调。正席坐后。撒送副席。始供箸。食盒是织金锦笼。跽进之。每进。侍奴高唱。主人方举箸自起行酒。至十余。金银犀玉等器一酌不再侑。以箑帨刀佩及土物之佳者。递陈于前。更衣啜茗。至别馆。进女妓夹侍 k香秉烛。其礼大抵拟于王公。 保靖山连酉阳司。相传大禹所开。岩壁有斧凿痕。一溪中流。自蜀分派。历酉阳、保靖、永顺。三月出北江。经辰、常。汇洞庭以达于海。水多碎石。流徙靡定。水性冽。土人涉水没胫。即仆不能起。下滩转捷。数十里挽舟而上。少不逮。缆倒水溺矣。 山上有异书。贮以沉香匣。其形如棺。半露岩间。土官尝往发之。辄值暴风雷而止。壁削十余仞。 石乳凝为大士。旁列瓶焉。善财、龙女等像俨若图画。 土司两岸山高。虽大风第见岭树摇曳不定。不之觉也。冬不甚寒。少雪。衣麻数重。足御冬。 舍把各居一庄。自耕织。畜产不等。所猎禽兽。董之以馈外客。马少而骏。登山如履平也。 土官食蒸豚。喜全体。豚虽穉。味腴。重不过十斤。 夜寝。男女同一室。炕上仅距尺余。幔隔之。 土人于绝壁。止骑稻草一束。推下乱石间不伤。号草马。 土产腊梅、通草、黄杨。沿溪连岭。土人以为薪。不惜也。 土官馈客。尝食外。禽兽野味凡百余种。而不可多受。以人贪廉。默为轻重。 以上二司土风。有客向习彼中者。为详其事而录之。 (珠池)廉州府城三门。官署外。俱茅舍。珠池即在海中。一望沉碧。周若干里。余则浊浪排空矣。崇祯三年珠繁。其后甚少。天涯驿在城南。旁为海角亭。 (都市) 北方待期而市曰集。京师大明门两旁曰朝前市。不论日。东华门外灯市。则元节前后十日。东华门内曰内市。则每月三日。正阳门之桥上曰穷汉市。则每日晡刻。刑部街西都城隍庙市。则每月朔望及念五日。今庙市移外城报国寺。期如前。甲午冬增市灵佑宫。则每月八日。灯市亦移正阳门外。闻之人曰。皆不如昔日之盛。 (胡衕)京师各巷曰某胡衕。其义无出。谢肇淛五杂俎曰。闽中方言。家中小巷谓之弄。南史东昏侯遇杀于西弄。弄即巷也。元经世大典谓之火衖。今京师误为胡衕。 (洪孝廉)新安洪孝廉(某) 游于平康见薄。妓摄衣而寝。问之。曰。我寝衣也。洪因纳靴衾中。妓作色曰。何污我锦衾芳裀乎。洪曰。此吾寝靴也。遂哄。始知为孝廉也。乃引谢。?计偕。道临清。值雨后。蹑油 (伪正文体)李自成盗据关中。令诸生经义俱散文。毋八股对偶。礼政府尚书巩焴、侍郎姜学易、从事秦镜、提督校监察御史黎志升等八人。各撰文一篇。刊布为式。 (后宫内师) 真宁文翔凤继室邓氏。定远侯之裔也。其姑字秦邸。氏往依焉。通慧工绣绘书法。文翔凤嬖之。尝从游未央宫。赋诗。诗人醉卧未央宫。笑弄晴霞映酒红。落叶渐随寒蝶舞。高秋爽气碧烟空。又和翔凤诗。幽人问水更携琴。好傍清池发妙音。曲径横穿花意密。重台斜拂竹情深。荒篱媚菊含金笑。疎木寒禽弄玉吟。欲攀艳日留歌舞。纵迫归心恋暮岑。氏既嫠居。后李自成陷西安。前参政张国绅。故文之同年也。言邓氏才貌于自成。自成召入。封为后宫内师。与妻女讲毛诗。自成败。还家。或言于北将。携入京。在道列牌钦召后宫内师。在道口占。三峰一别不复还。和泪弹。妾与王嫱同薄命。学骑胡马度阴山。内院范文程闻而购得之。其弟邓元荐知黄梅县。 (谢茂秦直说)谢茂秦(榛) 诗家直说。载山房随笔。曰禽言。其曰。鹁鸪鸪。鹁鸪鸪。账房遍野相喧呼。阿姊含羞对阿妹。大嫂挥泪看小姑。一家不幸俱被掳。犹幸同处为妻孥。愿言相怜莫相妬。这个不是亲丈夫。此作可悲。读者尚不堪。况遭其时乎。茂秦又载马柳泉卖子叹。贫家有子贫亦娇。骨肉恩重那能抛。饥寒生死不相保。割肠卖儿为儿曹。临时一别何时见。遍抚儿身?儿面。有命丰年来赎儿。无命九泉抱悲长。嘱儿切莫忧爷娘。忧思成病谁汝将。抱头顿足哭声绝。悲风飒飒天茫茫。 (梁州杰)梁州杰皋庑。本李姓。嘉善丁清惠公(宾) 奴产子也。令伴读。特警敏不群。得补诸生。曰丁中龙。蔑视诸郎君。作黑大王传以刺之。同学常晓呈丁清惠。遂呈按察使陈良训。捕之急。走松江。改姜中盛。已走湖州。改孙玺。仍补诸生。清惠闻之。益购捕。遂走扬州。襄陵梁尚亿以治盐筴。子视之。又好游狭邪。义母张氏有后言。尚亿曰。大吾门者此子也。第任之。毋问所出入。已就试襄陵。不见容。会有大工之例。入赀诸生。庚午举于山西。明年辛未成进士。出右中允倪元璐之门。齿录俱书父尚亿。母张氏。妻费氏。则元配也。所刻制义故诞肆不经。如子路止宿节。破云。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如舜南面而立。二句文。有云。谨具田间大老。计开陛下门生。如以直报怨文。起云。杀人之父兄子弟者。人亦杀其父兄子弟。奸人之妻子朋友者。人亦奸其妻子朋友。夺人之功名富贵者。人亦夺其功名富贵。坏人之节义文章者。人亦坏其节义文章。凡怨当皆报也。是遵何德哉云云。此盖为丁氏发也。已授城固令。八月调剧长安。先是。故里举家下狱。至是托保。遣舟尽携以行。在任三年。貤封尚亿。行内召。而倪元珙以御史按吴。为逮常晓杖褫之。丁公子 (镛) 度其反噬。入奏其无赖。银台不纳。而御史松江张某为清惠公门生。遂奏梁州杰秽黠无状。有旨夺职。州杰寓关中四年。益酣淫放浪。恣为奸利。尚亿没。但白衣冠。不哀不丧。巡抚孙传庭勘上。谓本丁氏佣书。非苍头也。陈良训时转陕西左辖。活口可证。州杰又赂大珰曹化淳数千金。有旨复官。补曹县。婪甚。苛罚富室以事朝贵。迁刑部主事。未赴。病还襄阳。犹市任御史大宅。嫌其堂卑。改筑五楹。堂成。州杰伏枕不及居一日。以消渴病卒。今其家颓落。有遗议云。咸宁王文宣说。 (惠世扬) 米脂惠世扬元儒。万历甲辰进士。历刑部右侍郎。李自成故牧卒。尝给事世扬之门。及僭位。思世扬。语人曰。得惠先生来。则幸甚。因致书世扬。即至。拜右平章事。时左平章牛金星也。世扬拥大轿。扬扬出入。亡何。自成败走。世扬从北兵入燕。三年不见用。或闵其困。奏世扬先朝夙望。今年老。如未用。当放归。毋令索米长安也。摄政王从之。世扬还里。绥德副总兵王永强作乱。劫世扬从军。流掠富平。败于米原镇。永强自缢。世扬不知所终。 (辰州杜烈女诗并自序) 余辰之城南杜氏女也。父偕公。母姜氏。生余一女及兄弟两人。母孕余之夕。梦一女子玉声璆然。向母而揖。自号英台小姐。欲租居数载。母觉而孕。及期生余。遂名小英。父母因爱之。余姨母适郭东王氏。素巨族。善刺绣。早寡。余每就姨学之颇工。余舅氏姜伯仁。邑庠博士也。余祖与父俱博士员。舅氏尝过弄余。喜余聪。欲训之。余母喜而听之。迎舅于家之小园挹凉轩。取古今烈女闺训。逐一详诲。其古文诗歌。例皆烈女节妇语录。他不敢从。余尝读木兰记逮黄崇嘏传。莫不心讶。以为女子混迹男儿。纵完璧亦藏身危险。切切非之。甲午王师扫荡。辰以左右举足实难两全。余母携之入山累月。适王师大括山。穷崖绝壁。鸟飞不及者。扳援而上。余为小军所获。当求死不得。小军进之主帅。主帅将图不免。余含泪跽曰。此身敢不相依。奈母昔年病。余尝设有誓。期为母斋持三年报本。今已两载十月矣。尚差两月。倘将军能宽我。俟回向完。沐浴熏衣。以充下陈。所甘心也。不然。惟祈一死。将军姓曹。亦有母。事之至孝。闻余言泪下。竟如约。盖洋洋洞庭。余非不能死也。忍以一片丹心。投之荒烟野水中。遂无知者。时当大比。楚贤士大夫俱集黄鹤白云间。即节钺楚与镇抚楚者。或具特识。且余里应选者亦必有人。是日六月廿四日也。主帅晨起以一镜赠余。余拜受。私祝曰。彼求镜圆。吾恐镜破耳。主帅素怜余。不欲闭之舟中。以汉上一室相储。日午。余自知不免。因复语主帅曰。感君恩。宽至此。恨含报无地。但余粗知笔墨。昔不敢言。今不再隐矣。余母为他军投之湖畔。今余与汝好合。骨肉之情。宁忍恝乎。敢借纸一幅。作祭文。江上吊之。祭毕。则终身偕老矣。主帅诺。以纸笔给之。余私笑曰。非祭母也。实自作绝命词以传此千古伤心事耳。因赋诗十绝。以油衣一幅。纳之胸前。至晚。临江祭母。滔滔大江东去。或得与波上下以免一身之辱耳。江神有灵。拥余于怒涛惊浪中。得传不朽。亦非敢望也。绝命诗十首。 家乡一别不胜情。此日含羞到汉城。忽听将军搜括令。教人焉敢惜余生。 征帆又说过双孤。掩泪声声却夜乌。葬入江鱼波底去。不留青冢在单于。 骨肉亲辞弟与兄。依人千里梦长惊。归魂欲返家园路。报到双亲已不生。 厌听胡儿带笑歌。几回肠断岭猿多。青鸾有意随王母。空教人间设网罗。 遮身犹是旧罗衣。梦到潇湘何日归。远涉风涛谁作伴。深深遥祝两灵妃。 生小伶仃画阁时。读书曾母兄师。涛声夜夜悲何极。犹记挑灯读楚词。 闲时闺阁惜如珍。何事牵裾逐水滨。寄语双亲休眷恋。入江犹是女儿身。 生平犹是未簪笄。自投江澜叹不齐。河伯有心怜薄命。东流直绕洞庭西。 影照江干可胜悲。永辞鸾镜敛双眉。朱门空许成秦晋。死去相逢总不知。 图史当年强解亲。杀身自古欲成仁。簪缨虽愧奇男子。犹胜王朝共事臣。 (陈简肃)归安陈简肃(雍)。隃冠登弘治进士。在京邸见鼠穴竖一薪。偶坎之。得书二帙。俱兵遁之术。读之神解。遂谙土火二遁。后官。剿峝夷。出入矢刃间。有验。巡抚南赣三月。晋大理寺卿。王阳明代镇。告之曰。宁藩必叛。宜备之。在棘寺。尝署刑部。阅囚有僧九人。公素不喜僧。讯时。俱杖毙。逾二日。频见僧为祟。寻卒。年五十二。子应和。隆庆进士。历河南布政使。于秘书不解矣。应和长子 (某)狂易。焚其书。简肃公曾孙冰远说。 (九螭玉樽)崇祯己卯冬。钱塘朱方伯本吴。以兵备商州。尝堑地三丈余。得古冢。有髑髅如斗。旁剑一。金甲数叶。又九螭玉樽一。血渍斑剥。五色皆备。朱珍之。今不存。 (神庙遗事) 大内牡丹盛开。神庙思以瓶注之。偶江阴民有一均州瓶。高数尺许。欲得十金。或笑之。忽内官觅进。上喜问价。奏曰二百金。上谕内官先给百金。如未肯。再给五十金。后得之。神庙宠李敬妃。妃死。上简括其房闼。得一床。究问何来。曰。石尚书所进。上大怒。即除却所服饰。决意诛石星矣。神庙侍太后最恭笃。梓宫殡殿产莲花九枝。神庙问内侍曰。外间说我字若何。对曰。甚是宝爱。上曰。老氏云。知美之为美。于是绝不复书。 御史刘光复既逮。褫带落内侍手。上顾见之曰。此刘御史带也。御史何在。对曰。在朝房候旨。上曰。送还他去。 (三途并用)三途并用。谓科、贡、吏也。近来人多不知。以甲科、乡科、岁贡当之。非也。 (试部曹)泰和郭子章曰。南京工部后库多贮旧卷。查洪武年间案卷。与今无异。特有试郎中、试员外、试主事等官。其都吏令史俱用花押。视尚书花押不甚小。 (兔鹘生卵)洪武初。宁夏都督马鉴宅。所畜兔鹘。忽生一卵。访于老者。曰。此不祥也。城其空乎。后空。果符所验。 (长坂草)当阳长坂赵云战处。今草尚斑。(楚志。) (鲥鱼)鲥鱼不过鸭阑驿。上饶郑以伟诗。出似游鱼过鸭阑。 (西施神)苎萝村土地为西施。萧山县人。 (香球)司马相如美人赋云。金鉔熏香。鉔音匝。香球也。衽席间可旋转者。西京杂记长安巧工丁缓作被中香炉。即此。 (岳飞庙)汤阴县岳忠武庙闳壮。两廊从祀数十人。皆当时同事文武诸人。寝殿祀忠武及子女。庙门内祠施全。铁铸秦桧、王氏、万俟禼、王鵰儿、张俊五像。过者击之已破。 (康朔座右铭)惠安康朔用复举于乡。绝意仕进。遥授都察院都事。作座右铭。中庸五弗措之训可以为学。曾子三自省之旨可以立身。孟氏三自反之说可以居乡。 (诸城古瓦) 诸城县西南二十里。有古诸邑。即春秋文公十二年。季孙行父帅师城诸处。今城北皆湮而濠。东北犹存故迹。北临潍水。啮南岸塌。出古井。甃甚工。中得古瓦。厚大且坚。瓦面皆作细纹。声如铁。扣之铿然。与古瓦迥异。二千年前物也。古人性巧心醇。凡制为器物。皆精致不苟。故有裨世用。不似今人一切卤莽。祗解博利已也。 (陈烨诸城县志。) (蟠桃核)南京大内蟠桃核。其半容米二升七合。左刻蟠桃。右刻咸朔三年。又大鹏翅骨长数丈。管周尺。又大鱼脊骨一节。合抱如臼。以上俱陈冰远所见。 (元宝)北京节慎库金银元宝各一。盖镇库之物。以梯登其上。其边尚高于人也。上刻永乐元年。 (龙宫宝石) 成都唐高僧智浩。尝诵法华经。所居近龙洞。龙女时来听经。一夕贻一明珠。浩不受。珠化为石。似石榴。以水洗之。有四字曰。龙宫宝石。至今存焉。见明初全室禅师(宗泐) 诗中。 (麒麟皮)弘光帝初。顾瑞屏馈钱谦益麒麟皮。方二尺。土蚨壳。容升余。 (童子命名)新河宋登春游楚。京山唐氏赠二童子。呼为赤砂、白石。 (夏鍭) 天台夏鍭。能诗文。拙于书。凡题识。辄令友人潘祯代之。祯弟(礻奇)并进士。祯尝有难色。鍭于是勉学书。自为一体。他人不易识也。当时甚易之。今颇有珍者。杨开宗说。 (丁宾) 丁尚书宾。初举进士。见座主王锡爵。锡爵曰。既登第。当略看古文。丁请古文云何。锡爵曰。如韩柳欧苏是也。宾问韩柳欧苏是一人是二人。或言廿一史。宾曰。一个人如何做许多。尚书名臣也。初年寡学故尔。 (李蔉) 内乡李蔉于田。嘉靖癸丑进士。选庶常。授检讨。左迁南京仪制主事。历提学副使。罢归。蔉多藏书。好学。着于堧注笔诸书。援据该博。其持论多呰毁道学。讥评气节。而诋王守仁太过。言多失实。诸笃信者弗与也。左官家居。好纵倡乐。有所狎女优往来汴洛间。蔉微服往从之。女优登场。为之按节。群优漏言于主人。主人延坐。欢饮竟日。借厩马与女优连骑而去。中州人至今传其事。 (郑之文) 南城郑之文应尼。公交车下第。薄游金陵。时北里马湘兰负盛名。与王百谷诸公为文字饮。易视应尼。应尼与吴非熊作白练裙杂剧。极为讥调。聚子弟演唱。召湘兰观之。湘兰为之微笑。司业定襄傅振商训士清严。一日召应尼跽东厢下。出一编掷地。数之曰。举子故当为轻蛱蝶耶。朴以夏楚。久之。乃遣去。应尼举进士。傅晋北祭酒。介钱谦益为谢过。傅一笑而已。应尼官南部郎。终知府。 (军器)京师西内戊字库。贮一切军器。如兜盔刀剑之类。凡锈者。有铮磨匠治之。其法先涂香。令润透。后以两柄钢努铦之。其锈尽脱。复磨以砺石。光明耀目。 (铜梁)钱塘詹锺玉。尝读书古僧寺。见钟楼倾圯。有铜梁一。为宣德五年物。购之。久而过海宁沈氏。其舡屋为梓枋丈许。上载弘治岁月甚详。又锯而购之。命工斵琴刊铭。 (毘陵龙) 崇祯九年四月。江阴之青洋获一物。如鲮鲤。有鳞角四足。足五爪。色青黑。长可五尺。渔人以进常州守陈管。曰。龙也。时孙慎行拜礼部尚书。管作龙见说。绘龙其首以祖道。而郑鄤北上。谓陈守独赠宗伯也。来别。多请托。不听。鄤至京口。贻陈守诗。其题曰龙见于毘陵。已鄤至京下狱。作活龙说讥上。谓出自陈守。云龙见非休征。历历有验。上得之。以语太监曹化淳。此事果否。化淳故善大司马陆完学。完学以语侍郎蔡奕琛。奕琛遣急足走常州征状。陈守进郑氏诗扇。事得白。先是。陈守放龙西门外潭中。日啖池鱼。土人毙之。始知非龙也。 (塞河)俗传宋礼治河。于汶水发源处。铸七釜。塞其泉。水始衰。 (章湘友) 长兴章湘友。尝有道者至其门云。秦人授以秘书二卷。先览上卷。俟十五年后发下卷。章览上卷颇平平。久之。发下卷。夜梦道者。责以负约。断汝足。忽足废。卧蓐三年。又梦道者云。知汝悔心。且还汝足。遂能步。今殆五旬。人欲传其术。终秘之。自云。吾特守是书。非能用者。如用书。后自有人也。 (刘汉儒) 大城刘汉儒任四川巡抚。长子某从宦而归。下巴江。经张桓侯祠。山势险恶。自下望之。见厓石如神像。例先祭。始发。刘氏子不信。竟发。湍流奔迅。覆其二舟。俄巴县令致祭。谓此中丞子。必移罪我。奈何。祷毕。恍惚间有三人挈刘氏子又二仆出水。又二仆没矣。刘氏子得悸疾。抵家卒。 (仙人岛)崇祯甲申春三月。长安失守。户部郎中孟津陈惟芝 (庚辰进士) 司饷永平。挈家以海舡南奔。甫出港。飓风大作。舟摇摇靡从。沿潮而行。抵暮折入一岛。隐隐见灯。亟舟人。毋惊岸上人也。夜分复闻机杼声。乃稍安。质明。以二三苍头登访。遇女子数辈。俱妍皙。长襦广袖。满插山花。见客而避。忽失之。意其仙也。行里许。稍进平畴。望牛羊在牧。鸡犬相闻。环居数百家。方田作。讯之。则导至家。有叟出揖。布袍芒履。大冠若箕。庞眉长数寸。毵毵蔽目。貌似红玉。问官长所自。曰自永平失风者也。因述时艰。叟谢不知。问其里姓。曰某姓。年百二十有五。此地长春。不甚暑祁。稔而不饥。寿而不夭。俗称仙人岛云。问何代至此。笑而不答。因命其子进黍享官长。余刑一豕。炊粟一石。享从者。其子亦百岁余人也。叟曰。吾居此百年。绝外事。渔舟间一至。距永平千二百里矣。昨竟一日至。亦奇遘也。吾山中饶木石。公能居之乎。陈辞。强留焉。日馔鱼。隃旬即大治具。土人多寿。有二百八十余岁者。惟日饮潼乳。啖薄糜。不出户。耕人佚豫。妇人不黛而妍。无禽鸟马驴。衣俱木棉。其布纤润胜于纨绮。设食洁甘而无酒。陈所携酒。取饮之。数进。不云佳也。击一鲜。则客我。终不赴客饮。久之。舟人思归。谓乘风四五日可达永平也。别以八月望后一日。赠叟白金。笑却之。曰。山中无需此也。赠以粟。曰。吾田自沃。陈氏内子赠其妇女珠翠衣钿之属。皆不受。仅受帛衣若干。岛人群送。既扬帆。犹登海山远望云。陈再宿返永平。恍然自失者累日。 (钱汝绍) 崇祯甲申北京陷。常熟钱汝绍希高。闻变哭三日。及乙酉南都之变。一日幞被入庄收麦。因敛锁钥付家人曰。有急可沉井中。汝绍平生未尝外宿。家人疑之。近庄里许。使童子先往。久之不至。扶路求之。不得。明日得尸于僻路浅水中。盖自沉也。年五十。绝笔诗曰。吾族在宋代。轮翮称名门。颇思仕韩节。终元无显人。大明既中天。稍稍登缙绅。迨兹三百年。奕叶被国恩。小子最不才。慕忝观国宾。迨兹祚中绝。空伤嫠妇魂。五人下农禄。四叶太平民。祈死非吾分。偷生愧此身。悠悠盖棺意。欲与楚龚论。 (何母董氏) 钱塘何母董氏。老而嫠。有田数十亩在超山。无子。待从子良栋甚厚。崇祯庚午。良栋乡荐。为竭力治装。岁赠并不薄。乙酉。母迎良栋一家以往。资给之。已良栋谋仕。母痛哭止之。良栋不听。委署临安令。杀前令唐士。母闻之大怒。逐其二子归。取斧碎其登科榜额。骂良栋。绝不许往来。詹锺玉亲见其事。为作赞。 (祁彪佳)祁氏过绍兴偏门内之能仁寺。有豕临刃哀鸣。闵之。问值四金。命脱之。放寺中。凡三十年。去岁死。重可五百斤。 (伶人马锦) 金陵伶人马锦。其先西域人。尝两坊角技。演鸣凤传奇。而西部李氏为严阁老独绝。马锦自以为不如。竟遁。遁三年。还故部。告诸客部曰。令若奏鸣凤。愿效所长。于是貌严相以角。奏毕。李氏大惊服。夜问所自。锦曰。我安所自哉。闻今相国顾秉谦。犹严相也。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日于朝房察其举止。听其语。久能得之。此吾之所师也。李氏曰善。 (左懋第) 左萝石北使被幽。弘光败报至。摄政王使人宴左侍郎。饮颇酣。问今日何故。曰。此太平宴。问所自。曰。江南破矣。左大怒。仆席于地。其绝命诗曰。山折巢封归路迥。片云南向意如何。寸丹冷魄消难尽。荡作寒江总不磨。闰六月十八日临刑。又书曰。生为大明忠臣。死为大明忠鬼。都人吴某收殡。同遇害五人。兵部司务加职方司主事昆山陈其极。 (阎尔梅)沛县阎尔梅用卿。一号古古。崇祯庚午贡士。能诗文。陈百史微时尝至其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