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 北游录9 > 卷二

北游录9 卷二

作者:匿名 分类: 更新时间: 来源:本站原创

皇太后历(四函。) 皇叔父摄政王历(御览同。) 左镶黄旗、白旗、镶白旗、蓝旗。各设亭寘历。以次而下。 右黄旗、红旗、镶红旗、镶蓝旗。设亭寘历。亦如之。 镶黄旗(摄政王历置亭内。) 黄旗(空。) 白旗(空。) 红旗(多隆亲王历七本。黄绫袱裹之。浴德贝勒历、打海贝子历、满胡子公历各七本。红棉纸封。) 镶白旗(额儿克亲王历、把都郡王历、合托贝子历、福勒合公历。同前。) 镶红旗(克圣格郡王历、逢圣格郡王历、尼堪贝勒历、哈儿出哄公历、都鲁古公历、特鲁古公历、独嫩公历、煞必公历。) 蓝旗(发奋亲王历、伯阳郡王历、薄乐贝勒历、薄合托贝子历、约乐公历。) 各旗固山额真历。左二十几。右十二几。每三几相连。镶黄对正黄。白对正红。镶白对镶红。蓝对镶蓝。第一几置满洲中历、民历、七政、蒙古四本。汉中历、民历、七政四本。黄纸束之。又满洲历百本。次几置满洲百本。又次几置汉民历三百本。蒙古历五十本。几各官一人。天文生一人。舁役三人。 左诸侯历。(智顺王历、国亲王历、番王止给蒙古历百本。续顺公历共一几。) 右诸侯历。(怀顺王、恭顺王、平西王、高丽王。各汉中历、七政绵历一本。民历百本。黄纸束之。共一几。) 朝前左右各五几。各置绵纸民历共三千本。 给各衙门民历并七政历。内三院共五千本。七政二十本。六部各千本。七政十七本。六科共千二百本。七政十八本。都察及各道共千六百本。七政二十五本。通政司。大理、太常、太仆、光禄、鸿胪等寺。尚宝司。国子监共民历二百本。七政多寡不一。五府、銮仪卫各五百本。顺天府、钦天监各千本。太医院、上林苑、四夷馆、大兴、宛平两县各百本。内院中书科三百本。河间、保定、真定、大名、顺德、广平、永平府各千本。七政二本。 王历注三十事。东宫亲王同。民历注三十二事。壬遁历注六十七事。系先朝式。 回回西域马可之地。年号阿刺必束。异人马哈麻之所作也。其元起于隋开皇十九年己未岁。唐志。九执志出于西域。开元六年。诏太史监瞿昙悉达译之。断自开元二年十一月朔为历首。谓周天望前曰白博。望后曰黑博。其算皆以字书。不用筹策。其术繁碎。或幸而中。不可以为法。明洪武壬戌十二月授翰林院编修马沙黑马哈麻。勑谓大将入胡都。得秘藏之书数十百册。乃干方先圣之书。我中国无解其文者。闻尔道学本宗。深通其理。命译之。意即今西洋历也。 (僧转世)乌金王尝语人曰。今上盖僧转世也。往时广宁有僧苦行。临化冥坐。忽开目泪下云。又累我一走。遂寂。是日今上生。 (诗刺)御史李成纪巡按江南。颇善饮。苏人改唐诗刺之。去年今日此门中。铁面酕醄相映红。铁面不知何处去。酕醄终日醉春风。 (敬谨王) 癸巳十一月。定远大将军敬谨亲王丧。自楚至京邸。自焚珠币珍玩亡算。古者丧车不入国。凶事有进而无退。惟唐建宁王倓被诬赐死彭原。代宗大历三年。遣使迎丧彭原。既至都城门。丧輴不动。帝谓李泌曰。岂有恨耶。卿往祭之。輴乃行。 (婚礼) 甲午六月甲戌。再立中宫。廓儿沁镇国公绰尔吉之女。先一日遣告郊庙。是早中宫仪仗设于镇国公第。列黄案二于厅事之中左。太和殿设黄案一。太和门外立彩亭二。内院官礼部官捧册宝。 中道上太和殿。置黄案。经临视毕。遣官出中门置之彩亭。校尉舁自协和门出至第前。内院官礼部官捧册宝。中宫礼服迎于堂下立。各官置册宝于左案。宣讫。授女官二人。中宫跽授于侍女。置中案。拜讫。登舆入宫。前引宝册鼓吹。至协和门。仪仗竚俟舆过中道。及太和门之陛。下舆入宫。和硕亲王以下文武有顶带官以上。固伦公主、和硕福晋以下。多罗贝勒女多罗格格、辅国公妻以上。公侯伯妻以下。固山额真、尚书、精奇尼哈番妻以上。俱集。请上率多尔机昂邦虾诣昭圣慈寿恭简皇太后。礼毕还宫。少顷出御太和殿。乐作。诸王入座。左右前设卤簿大驾。文武有顶带以上官亦分坐左右凉厂下宴。其固伦公主、福晋。公侯伯、精奇尼哈番、固山额真、尚书等官妻宴于皇太后前。又明日。诸王文武百官表贺。颁诏天下。是日。皇太后仪仗设如前。中宫仪仗列右翼门外。入谒。礼毕还宫。 (优赐) 辛卯正月。上亲政。赐和硕亲王银万两。段百匹。多罗郡王五千金。段五十匹。多罗贝勒三千金。段三十。固山贝子二千金。段二十。固伦伯达力勒公及固伦得爱惜喇喇公等各千金。段十。固伦公主段四十。和硕格格段三十。多罗格格段二十。多罗贝勒女多罗格格段十五。三等公各百七十两。三等伯各百四十金。三等精奇尼哈番各百二十金。四等阿思哈尼哈番各百金。四等阿达哈哈番各八十金。二等拜他喇布勒哈番并空管梅勒章京等各五十金。拖沙喇哈番空管甲喇章京及理事官头等各四十金。空管牛彔章京并二等虾、副理官、三等虾、拖沙喇哈番等官。各三十金。专达封同拨什库他赤哈哈番、步兵甲哈达专达等官。各二十金。两京城内一品官各八十金。二品官各六十金。三品官各五十金。四品官各四十金。五品官各三十金。六品各二十金。口外亲王各段二百匹。郡王各百匹。多罗贝勒段五十匹。贝子及虾各二十五匹。公十五。二月。加尊昭圣慈寿皇太后徽号。赐和硕亲王满达亥万金。段二百。多罗郡王五千金。段百匹。多罗贝勒三千金。段六十。固山贝子二千金。段四十。固伦伯达力勒公各千金。段二十。 固伦得爱惜喇喇公各七百。多罗贝勒女多罗格格段二十。一等公各三百四十金。二等公各三百三十金。三等公各三百二十金。一等侯各三百十金。二等候各三百金。三等侯各二百五十金。一等伯二百八十金。二等伯二百七十金。三等伯二百六十金。一等精奇尼哈番二百五十金。二等精奇尼哈番二百四十金。三等精奇尼哈番二百三十金。一等阿思哈尼哈番另一拖沙喇哈番二百二十金。二等阿思哈尼哈番二百金。三等阿思哈尼哈番百九十金。四等阿思哈尼哈番另一拖沙喇哈番百八十金。一等阿达哈哈番百七十金。二等阿达哈哈番百六十金。三等阿达哈哈番百五十金。拜他喇布勒哈番另一拖沙喇哈番百四十金。拜他喇布勒哈番百三十金。拖沙喇哈番头等虾、空管甲喇章京等官百二十金。空管牛彔章京二等虾、空管拜他喇布勒哈番等官百金。三等虾、拖沙喇哈番等官八十金。专达封同拨什库他赤哈哈番等官六十金。笔帖式及笔帖同品法仪单哈番乌林大金四十。八品官金二十两。京城内一品官百金。 二品八十金。三品六十金。四品四十金。五品三十五金。六品三十金。七品金二十。八品十五。九品十金。外省督抚总兵官百金。口外亲王段二百二十匹。蒙古郡王、定南王、平南王段百有十匹。贝勒段六十。贝子段三十。固伦伯达力勒公、固伦得爱惜喇喇公与固伦得爱惜喇喇公同品等人段二十八。固山下在京拨什库拜牙喇各金骑兵四金。步兵二金。外兵各一金。 八月。加尊昭圣慈寿恭简皇太后徽号。赐和硕亲王金七千。段百匹。多罗郡王金三千五百。段五十。多罗贝勒金千七百。段二十。固山贝子金八百。段十三。固伦伯达力勒公金四百。段七。固伦得爱惜喇喇公金三百。段七。内外固伦公主段四十。和硕格格段三十。多罗格格段二十。多罗贝勒女多罗格格段十五。固山格格段十。固伦伯达力勒公女格格段七。固伦得爱惜喇喇公女段七。三等精奇尼哈番金百二十。三等阿思哈尼哈番金八十。二等拜他喇布勒哈番金五十。拖沙喇哈番空管甲喇章京头等虾。金四十。空管牛彔章京等三等虾。金三十。专达封同拨什库他赤哈哈番、专达等官金二十。京官一品金八十。二品金六十。三品金五十。四品金四十。五品金三十。六品金二十。口外蒙古亲王段二百。郡王段一百。 甲午八月。例赐约黄段六千四百匹。金三十五万五千有奇。时户部告绌。赏未行。 (张瑄) 介休张瑄。崇祯戊辰进士。入清。官河南道御史。绾印内院。洪承畴、陈名夏并优遇之。洪、陈有密议。必出禁省。决于他所。辛卯。以甄别台员故。往火神庙。瑄亦预焉。奏定。瑄俄外补。以洪、陈意。瑄衔甚。遂构其不轨。适上出猎。乌金王即下承畴等于台基厂。五日而吏部尚书固山额真谭拜阴为名夏地。另达行在。及还。讯置瑄死。释承畴等。明年。复瑄原官。追赠太常寺少卿。予其官如之。 (任珍) 汉中牙将任珍。隶平西王吴三桂。以逆败。先是。通馈中朝。或得其籍。大司马昌平刘余佑、左司马吉水李元鼎辈并预焉。命下法司。问余佑贿状。不知所对。及云贺仪二百金。承服贺也。非贿也。诘李氏班役云。仪状虽具。受否则未知也。因拷掠及其家僮。凡逮者铁索三缠或五缠。重可二百斤。枳步强任。元鼎隃四旬。骨立垂毙。法司请宥。得释。余佑亦旬余厄解。 (左右榜) 元史皇庆二年。始制进士科。其制分左右榜。右榜两场。第蒙古色目人。左榜三场。第汉人南人。三年一举。不及百人。乡试属行省。如江浙行省解额。蒙古五人。色目十人。南人二十人。其陿如此。 清朝功臣子弟呈内院试策二道。除官。乙酉始乡试。丙戌始会试廷试。一如先朝。而未及国俗也。辛卯仿元制定乡试。满洲四十人。蒙古四十人。合榜。乌金超哈四十人。乌金超哈即辽人也。同汉人合榜。初场经义三篇。各从本国书。壬辰满洲、蒙古始进士各五十人。状元麻勒吉。授弘文馆修撰。今改名氏曰马中骥。 从之。时王创甚。勉发三矢。度不自支。退召英王语后事。外莫得闻也。英王即遣三百骑驰入京。大学士刚林知其意。立策马行日夜驰七百里。先入京。闭九门。遍告宗王、固山等为备。俄三百骑至。皆衷甲。尽收诛之。英王未知也。寻至。被幽。辛卯十月四日死。八月十七日吏部尚书谭泰死。辛卯十月。传谕内院曰。据诸王大臣奏称。把图鲁王即英王。向来藐视皇上。扰害天下官民。素行之事。官民悉知。及后墨勒根王即摄政王身亡之时。欲夺大位。纠合两白旗大臣。不从。遂密差人约伊子罗勒调兵迎往。罗勒即领兵赴约。诸王与大臣知觉举首。及密问夺位之谋皆真。因此诸王与大臣。拟把图鲁王死罪奏夺。奉旨云。所犯之罪实重。死亦理当。但念系太祖所生。朕心不忍。禁住宅中。任其自然而已。不意歹心不改。又匿大刀四把。诸王与大臣议奏把图鲁王前罪甚大。原应不赦。已蒙恩宥养生。今又向看守四章京云。闻我的一子与巽亲王为奴。一子与承泽亲王为奴。我女孩儿罢了原亲。另与别人。我侍婢尽配了等语。监中一间房并监门用火焚烧。此事乃刑部顺承王奏请议罪。奉旨令诸王与大臣公议。众议为前此几番死罪。俱蒙宽宥。今复如此。实难存留。合词具奏。奉旨。前几番死罪。朕不忍加害。今常如此。宥养之计亦穷。缘此依从众议。钦此。(摄政王) 庚寅冬。摄政王殂于。初。摄政王膝创。涂以凉膏。太医傅胤祖谓其非宜。是日围猎。值一虎。须尊者射而 厨役钓鱼。止留二人在膳所。上唤进膳。所留二人以膳进。厄参至。上责数之。厄参诉于公阿代、石汗。公阿代、石汗不快上责。庇护厄参。遂唤进膳二人。责云。尔等因何不候厄参。辄进上膳。若后再如此。决不轻恕。曾以此言恐。一。上围猎时。公阿代、石汗、什内布库不指引上由坦路。坦路伊三人任意行之。上行一路。险峻崎岖。驾前八亥骑马失足。上步行而下。公阿代等三人从坦路转至。向上云。这样少年不学骑射。如此路径。便下马步行。是辱上也。一。又一日围猎。上行一路至碛沙悬崖之处。骑不能下。上遂步行。公阿代等三人不引行坦路。反招呼平路猎兵云。皇上下马步行。尔等俱宜下马。众遂下马步行。是耻辱上也。一。又在围猎中。上方逐射一狍。什内布库争上迎射一枝大鈚哨箭。落近皇上马前。上遂兜马而立。鹅莫兔欲取其箭。 上云。取此箭向谁讲说。谁与剖断。止令勿取。一。墨勒根王曾云。如以我为朝廷。以今上为太子。我何以有此病症。索尼、鳌拜辈意向参差。难以存留。遂将索尼发遣。鳌拜问罪。冷生机、公阿代、石汗议云。鳌拜、八哈不宜留上左右。当与奔波郭儿阿哥不许在上前行走。会墨勒根王欲取回索尼。云。虽然如此。商议大事。还让索尼。岂有至今尚不惊醒。冷生机云。纵取回亦不实心效力。取回亦不中用。又。公阿代、石汗、冷生机等议为兔儿革公先皇无故强收入黄旗。仍令归把图鲁王。又公阿代、石汗、冷生机向墨勒根王云。太宗宾天时。我等凡事皆随土赖、索尼而行。我等庸懦无为。王所素知。一。墨勒根王既没之后。拜音兔、公阿代、石汗、冷生机。尔等曾奏云。墨勒根王下大臣十四员。披沥肝胆。来抱皇上之足。当破格优养。不知他们有何披肝沥胆之处。不抱皇上足。将何往乎。尔等既以他们为大功臣。又因何分取他们家私。一。夏猎时。公阿代、石汗二人跟从虾等。身穿金黄号衣。驰射于皇上之前。一。什内布库不奏皇上。以石汗为主。向他说知。竟自回家。石汗又不转奏。自以为主。竟准回家。一。石汗当值宿之日。私自回家。一。太宗皇帝时。什内布库即入固山牛彔中。忽引蒙古王贝勒等例。欲永驻塞外。曾将此情奏闻。一。内侍大臣妻及虾妻。应侍皇太后、皇后。皇太后亲定什内布库妻侍皇后。什内布库不愿。适皇太后遣苏墨儿召女人赴公主府。什内布库路遇云。我妻因何侍皇后。这事全是尔唆拨的。遂将苏墨儿捶楚几死。皇太后宽讳。以为坠马。令医调治。三日始愈。一。石汗、什内布库因八哈不分该直不该直。常川侍上。石汗二人欲议八哈之罪。私将内侍大臣并各虾聚集。索尼问曰。今日所议何事。是有旨传集。无旨传集。石汗二人答云。无旨。是我们传。 索尼云。往日墨勒根王在时。或可任意私为。今无旨。岂宜私自聚众议罪。声言不可。众随散去。上问冷生机曰。顷者诸臣为何事聚集。冷生机详奏其故。上曰。不离朕左右殷勤竭力之人。反欲议罪。若旷直躲懒任意私行者将如之何。冷生机密泄上言于石汗二人。遂寝其事。再不复言。以上罪款。诸王大臣俱已审实。一半议云。伊等罪犯重大。合该族诛。一半议云。各戮其身。家私籍没。兄弟子侄为民。伯阳。尔寄养石汗子把土、把哈纳。墨勒根王在日。不送归皇上。墨勒根王既没。连你身亦归皇上。缘何又作送归皇上之事。既送归石汗。即当受石汗己财。缘何领内库财物。为此将伯阳革去职官并牛彔为闲人。伯阳母革去和硕格格。原领内库财物追还。审拟具奏。奉圣旨。朕思拜音兔原系庸懦无为之人。其罪多被诸弟牵连。年已衰迈。姑免死。禁锢狱中。公阿代、石汗、什内布库、冷生机等俱正典刑。家私籍没。拜音兔弟男子侄皆免死。革去宗室为民。什内布库子侄亦革虾为民。伯阳革去职官并牛彔为闲人。伯阳母革去和硕格格。原领内库财物追还。着刑部刊刻告示。布之天下。臣议养显亲王时。公阿代曾云。这种苗裔。不全除灭。养之何用。这种苗裔是谁。八哈、哈什吞二人云。除灭之言。难出我等口。作何养活。出自于王。公阿代云。见有蓝旗例在。一。初时保护皇上。六大臣一心尽忠。阿代、石汗心归墨勒根王。向鳌拜、索尼云。我们一心为主。生死与共之誓。俱不算了。逼迫悔誓。尔等俱封贝勒贝子。 得享富贵。鳌拜、索尼俱问罪降革。又充发索尼于盛京。拆毁土赖享堂。一。石汗、冷生机、什内布库分散皇上侍卫大臣众虾等。径将圣躬送与墨勒根王处。又不知何故问鳌拜大罪。什内布库首倡上往。反受蟒段段匹。亦不知何故。一。拜音兔、公阿代、石汗等将久病女于苏拜出征后。再三恳求嫁与苏拜。墨勒根王云。你们女配与苏拜。于理不合。拜音兔等云。我们与此女并我们心全与了。终将病女强送。竟送于苏拜家。一。皇上即位时。把图鲁王、额儿克王跽劝墨勒根王当即大位。汝不即位。莫非畏两黄旗大臣。我们将阿不太阿沙固山额真曾有言。两黄旗大臣愿皇子即位者。有几人。不过数人而已。 我们亲戚们都愿王即大位。此言墨勒根王曾向我们说过。两黄旗与阿不太、阿沙有亲者。不过谭泰及尔等。更有何人。一。向时叔郑亲王。曾对公阿代云。皇子即皇位。更复何言。惟以他人夺去为忧。公阿代以此言告墨勒根王。故曾问罪。此非尔等阴谋劝进之故欤。一。墨勒根王云。把土、把哈纳寄养伯阳家。今已长成。尔等当领回。拜音兔、公阿代、石汗等云。莫说见在这边的孩子们。即在那边孩子们。还要添送过来。连我们身子情愿一同报效。我们以卑贱之身家。蒙升贝勒贝子。算入八家内。没世不敢忘。愿终身报效。竟未领回。至罗什、钵儿会正法后。始惊惧领回。又将上库中金茶桶银二千两、蟒段二匹、貂袍貂褂、马二匹、玲珑鞍辔俱全与他。以偿养育。你们谢人养育儿子。当以己财偿之。缘何动库中之物。一。送文皇后梓宫归昭陵时。拜音兔、公阿代、石汗、什内布库。尔等为何不亲送。岂非忘主恩乎。一。上避痘塞外时。司膳官厄参领壬辰三月二十三日谕。朕初即位。墨勒根王摄政之时。拜音兔、公阿代、石汗、什内布库、冷生机五人。背朕迎合墨勒根王。以乱国政。其所行事迹。朕虽明知。犹望此辈改过。是以不发前罪。岂意轻藐朕躬。仍乱国政。朕不能隐忍。因将若辈旧罪并发。令诸王各大臣审究。一。令两黄旗 (刚林修史) 昭陵之殂。故事殉葬。摄政王母宜从而不欲也。宗室大臣勒令自尽。后修实录。刚林书云。自愿从死。又刚林隶黄旗。摄政王隶本旗。择某某代之。因获罪。刚林不受赂。弟常鼐吏部启心郎。受遗数十万。又弟察不害善满书。今存。 (豫王子)摄政王无子以豫王子为子。今亡。 (肃王子)癸巳肃王子从万岁山射兔。连中双兔。上大悦曰。我安得生子如尔乎。诸臣曰。此即陛下子也。因子之。 (国议)清朝大事。诸王大臣佥议既定。虽至尊无如之何。上尝谕内院曰。卿辈善为之。是非易明。若其有失。朕虽曲宥。不能也。 (笔帖式) 笔帖式专习国书。盛京各衙门。外而督抚并有之。京官满汉各从本书。然满官先得旨施行。迨汉官奉旨。则事且早定矣。汉疏呈至内院。仍译满书以进。下内院汉人者票拟。满疏呈御。即得旨以内院满人者任之。其大事经诸王大臣处分既定。下内院或更译汉书。以示诸臣。 (李雯) 华亭李雯舒章。甲申寓燕。仕清为中书舍人。凡大制作多出其手。少宰陈名夏。欲推升内翰林。学士胡统虞、御史张端不欲也。嗾给事中阴润劾少宰树私。夺禄三月。雯内艰。不允奔丧。后告归一载。即入朝。中暍道卒。 (招抚) 乙酉。中府都督佥事谢弘仪招抚广西。加左都督兼右副都御史。翰林侍讲孙之獬招抚江西。加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黄熙胤招抚福建。恭顺侯吴维华招抚广东。俱自请往。以不任免。 (满书) 癸巳二月十九日。上面试内翰林官通满洲文义者三人。侍讲胡兆龙晋侍讲学士。编修李霨晋中允兼院编修。检讨庄冏生晋赞善。次通可进者十二人。沙澄、王紫绶、张士甄、王熙、艾元征、夏敷九、何采、章云鹭、韦成贤、高光夔、李廷枢、张弘俊。仍故秩。余五人未通晓。范正脉、张文明、朱廷璟、成亮、刘泽芳调部曹。 (朝鲜印篆) 三月二十五日改铸朝鲜国王印。兼满汉篆。以前止清篆也。甲午二月朝鲜国王李淏上言。顺治十年十一月。臣钦奉勑谕。朕惟自古帝王。必立后以资内助。然皆慎重遴选。使可母仪天下。今后乃墨勒根王于朕幼冲时因亲定婚。未经选择。自册立之始。即与朕志意不协。宫壸参商。已历三载。事上御下。淑善难期。不足仰承宗庙之重。谨于八月二十五日奏闻昭圣慈寿恭简皇太后。命议事诸王、贝勒及大臣。内三院、九卿、詹事科道等官会议。皆以为是。因众心一同。已降为靖妃。改居侧宫。谕王知之。臣钦此钦遵外。与一国臣民。不胜感激。谨奉表称谢者。臣淏诚惶诚恐稽首顿首。伏以恩均内服。恒切仰戴之忱。事关中闱。滥承颁告之命。曷胜惊感。徒积兢惶。伏念臣廑保遗基。恪遵旧度。诚虔北拱。偏荷字育之仁。泽洽东渐。久沐刑于之化。顷缘坤仪之有阙。以致干断之克行。何意眷待之隆。有此勑谕之典。星轵远降。荣固出于寻常。云汉昭回。颜不违于咫尺。自驽质。荐被宠光。兹盖伏遇皇帝陛下。日升月恒。春煦秋肃。阐至德于建极。普及迩遐。遵圣训于造端。察乎天地。兹申诞告。亦及敝藩。臣敢不稽首拜嘉。铭骨图报。隔三千余里。幸际正始之时。颂亿万斯年。倍殚倾阳之悃。臣无任望天仰圣激切屏营之至。谨奉表称谢以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