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 备急千金要方(二) > 第一章

备急千金要方(二) 第一章

作者:匿名 分类: 更新时间: 来源:本站原创

伤寒方下(凡七类)卷十伤寒方下<篇名>伤寒杂治第十(论一首、方五十一首、灸法一首)论曰∶凡除热解毒无过苦酸之物,故多用苦参、青葙、艾、栀子、葶苈、苦酒、乌梅之属,是其要也,夫热盛非苦酸之物不解也。热在身中,既不时治,治之又不用苦酸之药,此如救火不以水也,必不可得脱免也。又曰,今诸疗多用辛甘,姜、桂、人参之属,此皆贵价难得,常有比行求之,转以失时。而苦参、葶苈、青葙、艾之属,所在尽有,除热解毒最良,胜于向之贵价药也。前后数参并用之,得病内热者,不必按药次也,便以青葙、苦参、艾、苦酒疗之,但稍与促其间,无不解也。扁鹊曰∶病在腠理,汤熨之所及。病在血脉,针石之所及。病在骨髓,无可奈何。而凡医治病或言且待使病成乃顿去之,此为妄矣,当预约束家中及所部曲,具语解此意,使有病者知之为要。 治温气病欲死方∶苦参一两,以酒二升煮取一升,尽饮之,当吐,则除诸毒病,服之覆取汗皆愈(张文仲及《肘后》云,治热毒瓦斯垂死,破棺千金汤。)卷十伤寒方下 伤寒杂治第十<篇名>苦参汤治热病五六日以上方。 苦参(三两)、黄芩(二两)、生地黄(八两)上三味、咀,以水八升煎取二升,适寒温服一升,日再。 卷十伤寒方下伤寒杂治第十<篇名>凝雪汤治时行毒病七八日,热积聚胸中烦乱欲死,起死人拓汤方。 芫花一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渍故布敷胸上,不过三敷,热即除,当温暖四肢护厥逆也。 卷十伤寒方下伤寒杂治第十<篇名>栝蒌汤治伤寒中风五六日以上,但胸中烦,干呕方。 栝蒌实(一枚)、黄芩、甘草(各三两)、生姜(四两)、大枣(十二枚)、柴胡(八两)上六味、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五升,绞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日三。 卷十伤寒方下伤寒杂治第十<篇名>芦根饮子治伤寒后呕哕反胃及干呕不下食方。 生芦根(切)、青竹茹(各一升)、生姜(三两)、粳米(三合)上四味,以水七升先煮千里鞋底一只,取五升澄清,下药煮取二升半,随便饮,不瘥,重作取瘥。 治伤寒后呕哕方∶通草(三两)、生芦根(切,一升)、橘皮(一两)、粳米(三合)上四味、咀,以水五升煮取二升,随便稍饮,不瘥更作,取瘥止。 治伤寒后虚羸少气呕吐方∶石膏、麦冬、半夏(各一升)、竹叶(二把)、人参(二两)上五味、咀,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纳粳米一升,米熟汤成,饮一升,日二服。 一方加生姜五两。(此方是仲景竹叶汤方,前卷汗后门中已有,但少甘草,分两小别。)治毒热攻手足赤肿、热疼痛欲脱方∶煮马屎若羊屎汁渍之,日三度。 又方、浓煮虎杖根,适寒温以渍手足令至踝上一尺止。 又方、稻穣灰汁渍之。 又方、取好酒煮苦参渍之。 又方、猪膏和羊屎涂之亦佳。 又方、取常思草绞取汁渍之(一名苍耳。)卷十伤寒方下伤寒杂治第十<篇名>漏芦连翘汤治时行热毒变作赤色痈疽丹疹、热毒赤肿及眼赤痛生障翳方。 漏芦、连翘、黄芩、麻黄、白蔹、甘草(各二两)、枳实、大黄(各三两)两)上九味、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相去如人行五里久,更服。热盛者可加芒硝二两。 卷十伤寒方下伤寒杂治第十<篇名>猪胆汤治伤寒五六日斑出方。 猪胆、苦酒(各三合)、鸡子(一枚)上三味合煎三沸,强者尽服之,羸者须煎六七沸,分为二服,汗出即愈。 治人及六畜时气热病豌豆疮方∶浓煮黍穣汁洗之。一茎是、穣,即不瘥,疮若黑者,捣蒜封之。 又方、煮芸苔洗之。 治热病后豌豆疮方∶黄连三两,以水二升煮取八合,顿服之。 又方、真波斯青黛大如枣,水服之瘥。 又方、青木香二两,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愈。 又方、小豆末、鸡子白和敷之。 卷十伤寒方下伤寒杂治第十<篇名>木香汤治疮出烦疼者方。 青木香(二两)、薰陆香、矾石、丁香(各一两)、麝香(半两)上五味、咀,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分再服。热毒盛者加犀角一两,无犀角以升麻代之。 病轻者去矾石,神验。 又方、芒硝和猪胆涂上勿动,痂落无痕,仍卧黄土末上良。此病小便涩有血者,内坏疮皆黑靥,不出脓者死,不治也。 治内发疮盛方∶酢(四合)、大猪胆(一具)上二味合煎三沸,服一合,日五,服之良。 治豌豆疮初发觉欲作者方∶煮大黄五两,服之愈。 治时行病发疮方∶取好蜜遍身摩疮上,亦可以蜜煎升麻摩之并数数食之。 又方、灸两手腕研子骨尖上三壮,男左女右。 治伤寒鼻衄肺间有余热故也,热因血自上不止,用此方∶牡蛎(一两半)、石膏(一两六铢)上二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四。亦可蜜丸如梧子大,用治大病瘥后小劳便鼻衄者。 治伤寒热病喉中痛闭塞不通方∶生乌扇(一斤,切)、猪脂(一斤)上二味合煎,药成去滓,取如半鸡子大,薄绵裹之,纳喉中稍稍咽之取瘥。 又方、升麻、芍药、羚羊角(各三两)、通草(四两)、射干(二两)、生芦根(切,一升)上六味、咀,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分作三服。 治热病口中苦下气除热喉中鸣煎方∶石膏(半升)、蜜(一升)上二味以水三升先煮石膏取二升,次纳蜜复煎取如饧,含如枣核许,尽复含之大良。 治伤寒热病后口干喜唾咽痛方∶大枣(二十枚)、乌梅(十枚)上二味合捣蜜和,含如杏核大,咽其汁甚验。 卷十伤寒方下 伤寒杂治第十<篇名>赤石脂禹余粮汤伤寒服汤药而下利不止,心下痞坚,服泻心汤。竟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而利益甚,理中治中焦,此利在下焦治之方∶禹余粮、赤石脂(各一斤,碎)上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三服,复利不止者,当利其小便。 治伤寒后下利脓血方∶阿胶(一两)、黄柏(二两)、黄连(四两)、栀子仁(十四枚)上四味、咀,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纳阿胶更煎,令消,分为三服。(《甲乙》方无黄柏,有黄芩。)治赤白下脓,小儿得之三日皆死,此有、虫在下部方∶麝香、矾石、巴豆、附子、真珠、雄黄(等分上六味治合,取桑条如箭竿长三寸,以绵缠头二寸,唾濡绵展,取药着绵上,纳谷道中半日,复易之,日再,神效。 卷十伤寒方下伤寒杂治第十<篇名>麻黄升麻汤治伤寒六七日,其人大下后脉沉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咽喉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为难治者方。 麻黄、知母、葳蕤(亦作菖蒲)、黄芩(各三两)、升麻、芍药、当归、干姜、石膏、茯苓白术、桂心、甘草、麦冬(各二两《伤寒论》作天门冬)上十四味、咀,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分服一升,微取汗愈。 治温毒及伤寒内虚外热攻胃,下黄赤汁及烂肉汁赤滞下,伏气腹痛诸热毒方∶栀子(二十枚)、豉(一升)、薤白(一握)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薤白令熟,次纳豉煮取二升半,分三服,频服取瘥。 治病后虚肿方∶豉五升、醇酒一斗上二味煮三沸,及热顿服。不耐酒者随性覆取汗。 治汗不止方∶地黄三斤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作三服。 又方、白术叶作饮饮之。 又方、白术方寸匕,以饮服之。 治卒得汗不止方∶以温酒服牛羊脂愈。(一云服牛羊屎亦止。)治盗汗及汗无时方∶以韭根四十九枚,水二升煮一升,顿服之。 又方、豉一升,以酒二升渍三日,服不瘥,更合服,不过三剂即止。 止汗方∶杜仲、牡蛎(等分)上二味治下筛,临夜卧,以水服五钱匕。 卷十伤寒方下伤寒杂治第十<篇名>牡蛎散治卧即盗汗,风虚头痛方。 牡蛎、白术、防风(各三两)上三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二。此方一切泄汗,服之三日皆愈。 又方、牡蛎、雷丸、麻黄根(各三两)、干姜、甘草(各一两)、米粉(二升)上六味治,下筛,随汗处粉之。 卷十伤寒方下<篇名>劳复第十一(论二首、方十八首、食忌九条)论曰∶凡热病新瘥及大病之后,食猪肉及羊血肥鱼油腻等必当大下利,医所不能治也,必至于死。若食饼饵粢黍饴哺脍炙枣栗诸果物。脯、及坚实难消之物,胃气尚虚弱不能消化,必更结热。适以药下之,则胃气虚冷,大利难禁,不下之必死,下之复危,皆难救也。热病及大病之后多坐此死,不可不慎也。 病新瘥后,但得食糜粥,宁少食令饥慎勿饱,不得他有所食,虽思之,勿与之也,引日转久,可渐食羊肉白糜若羹汁雉兔鹿肉,不可食猪狗肉也。新瘥后当静卧,慎勿早起。梳头洗面,非但体劳,亦不可多言语用心使意劳烦,凡此皆令人劳复,故督邮顾子献得病已瘥未健,请华佗视脉,曰,虽瘥尚虚未得复,阳气不足,慎勿劳事,余劳尚可,女劳则死,当吐舌数寸。其妇闻其夫瘥,从百余里来省之,经宿交接,中间三日发热口噤,临死舌出数寸。 病新瘥未满百日,气力未平复,而犯房室略无不死。有士盖正者,疾愈后六十日已能行射猎,犯房室即吐涎而死。及热病房室名为阴阳易之病,皆难治多死。近者有一士大夫小得伤寒瘥已十余日,能乘马往来,自谓平复,犯房室即小腹急痛,手足拘挛而死。 时病瘥后未满五日,食一切肉面者,病更发大困。 时病瘥后新起饮酒及韭菜,病更发。 时病新瘥食生鱼、,下利必不止。 时病新瘥食生菜,令颜色终身不平复。 时病新瘥汗解饮冷水者,损心包,令人虚不复。 时病新瘥食生枣及羊肉者,必膈上作热蒸。 时病新瘥食羊犬等肉者,必作骨中蒸热。 时病新瘥食鱼肉与瓜生菜令人身热。(一本作肿。 时病新瘥食蒜脍者,病发必致大困。 卷十伤寒方下劳复第十一<篇名>黄龙汤治伤寒瘥后更头痛壮热烦闷方。(仲景名小柴胡汤。 柴胡(一斤)、半夏(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二两)、甘草(二两)、生姜(四两)、大枣(十二枚)上七味、咀,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服五合,日三。不呕而渴者去半夏,加栝蒌根四两。 补大病后不足虚劳方(万病虚劳同用∶取七岁以下五岁以上黄牛新生者乳一升,以水四升煎取一升,如人体温稍稍饮之,不得过多,十日服不绝为佳。 卷十伤寒方下劳复第十一<篇名>枳实栀子汤治大病瘥后劳复者方。 枳实(三枚)、栀子(十四枚)、豉(一升,绵裹)上三味、咀,以酢浆七升,先煎减三升,次纳枳实、栀子煮取二升,次纳豉煮五六沸,去滓,分再服,覆取汗。如有宿食者纳大黄,如博棋子五六枚。 治伤寒温病后劳复或食或饮或动作方∶栀子仁(三七枚)、石膏(五两)、香豉(一升)、鼠屎(尖头大者二十枚)上四味、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治食大饱不消、劳复、脉实者方∶豉(一升)、鼠屎(二十枚)、栀子(七枚)、大黄(三两)上四味、咀,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三服,微取汗,应小鸭溏者止,不溏者复作。 治新瘥早起及食多劳复方∶豉(五合)、鼠屎(尖头者二十一枚)上二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尽服之,温卧令小汗愈。崔氏加栀子七枚尤良。(《肘后》有麻子仁一升,加水一升。亦可纳枳实三枚,葱白一虎口)治重病新瘥,早起劳及饮食多致发欲死方∶烧鳖甲末饮服方寸匕。 治病新瘥,遇美饮食食过多,食复者方∶取所食余烧为末,饮调服二钱匕,日三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