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 备急千金要方(一) > 第二章

备急千金要方(一) 第二章

作者:匿名 分类: 更新时间: 来源:本站原创

卷四妇人方下之月水不通第十九黄芩牡丹汤治妇人从小至大,月经未尝来,颜色萎黄,气力衰少,饮食无味方。 黄芩、牡丹、桃仁、瞿麦、川芎(各二两)、芍药、枳实、射干、海藻、大黄(各三两)虻虫(七十枚)、蛴螬(十枚)、水蛭(五十枚)上十三味、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服两剂后,灸乳下一寸黑圆际,各五十壮。 卷四妇人方下之月水不通第十九牡丹丸治妇人女子诸病后,月经闭绝不通,及从小来不通,并新产后瘀血不消,服诸汤利血后,余未平,宜服之,取平复方。 牡丹(三两)、芍药、元参、桃仁、当归、桂心(各二两)、虻虫、水蛭(各五十枚)蛴螬(三十枚)、瞿麦、川芎、海藻(各一两)上十二味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酒下十五丸,加至二十丸,血盛者作散,服方寸匕,腹中当转如沸,血自化成水去。如小便赤少,除桂心用地肤子一两。 卷四妇人方下之月水不通第十九干地黄当归丸治月水不通,或一月再来,或隔月不至,或多或少或淋沥不断,或来而腰腹刺痛不可忍,四体嘘吸不欲饮食,心腹坚痛,有青黄黑色水下,或如清水,不欲行动,举体沉重,惟思眠卧,欲食酸物,虚乏黄瘦方。 干地黄(三两)、当归、甘草(各一两半)、牛膝、芍药、干姜、泽兰、人参、牡丹(各一两六铢)、丹参、川椒、白芷、黄芩、桑耳、桂心(各一两)、虫(四十枚)、川芎(一两十八铢)、桃仁上二十一味为末,蜜丸如梧子,每日空心酒下十五丸,渐加至三十丸,以知为度。 治月经不通方∶取葶苈一升为末,蜜丸如弹子大,绵裹纳阴中,入三寸,每丸一宿易之,有汗出止。 卷四妇人方下之月水不通第十九干漆丸治月经不通,百疗不瘥方。 干漆、土瓜根、射干、芍药(各一两半)、牡丹、牛膝、黄芩、桂心、吴茱萸、大黄、柴胡(各一两)、桃仁、鳖甲(各二两)、虫、蛴螬(各四十枚)、水蛭、虻虫(各七十枚)大麻仁(四合)、乱发(鸡子大二枚)、子(二合)上二十味为末,以蜜和为丸,每日酒下十五丸梧子大,渐加至三十丸,日三,仍用后浸酒服前丸药。 卷四妇人方下之月水不通第十九浸酒方大麻子(三升)、子(二升)、桃仁(一升)、桂心、灶屋炱煤(各四两)、土瓜根射干上八味、咀,以清酒三斗,绢袋盛药浸五宿,以一盏下前丸药甚良,或单服之亦好。 卷四妇人方下之月水不通第十九当归丸治女人脐下、结刺痛,如虫所啮,及如锥刀所刺,或赤白带下十二疾,腰背疼痛,月水或在月前,或在月后方。 当归、葶苈、附子、吴茱萸、大黄(各二两)、黄芩、桂心、干姜、牡丹、川芎(各一两)细辛、秦椒、柴胡、浓朴(各一两六铢)、牡蒙(一方无)、甘草(各一两)、虻虫、水蛭(各五十枚)上十八味为末,蜜丸如梧子,空心酒下十五丸,日再,有胎勿服之。 又方、治腰腹痛,月水不通利方∶当归、川芎(各四两)、虻虫、乌头、丹参、干漆(各一两)、人参、牡蛎、土瓜根、水蛭(各二两)、桃仁(五十枚)上十一味为末,以白蜜丸如梧子大,酒下三丸,日三服。 卷四妇人方下之月水不通第十九鳖甲丸治女人小腹中积聚,大如七八寸盘面,上下周流,痛不可忍,手足苦冷,咳噫腥臭,两胁热如火炙,玉门冷如风吹,经水不通,或在月前,或在月后,服之一月便瘥,有孕。此是河内太守魏夫人方。 鳖甲、桂心(各一两半)、蜂房(半两)、元参、川椒、细辛、人参、苦参、丹参、沙参吴茱萸(各十八铢)、虫、水蛭、干姜、牡丹、附子、皂荚、当归、芍药、甘草、防葵(各一两)、蛴螬(二十枚)、虻虫、大黄(各一两六铢)上二十四味为末,蜜丸如梧子大,酒下七丸,日三,稍加之以知为度。 又方、治妇人因产后虚冷坚结积在腹内,月经往来不时,苦腹胀满,绕脐下痛,引腰背,手足烦,或冷热,心闷致不欲食方∶鳖甲(一两半)、干姜、赤石脂、丹参、禹余粮、当归、白芷(一作白术)、干地黄(各一两六铢)、代赭、甘草、鹿茸、乌贼骨、僵蚕(各十八铢)、桂心、细辛、川椒、附子(各一两)上十七味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空心酒下五丸,加至十丸。 卷四妇人方下之月水不通第十九禹余粮丸治妇人产后积冷坚癖方。 禹余粮、乌贼骨、吴茱萸、桂心、川椒(各二两半)、当归、白术、细辛、干地黄、人参芍药、川芎、前胡(各一两六铢)、干姜(三两)、矾石(六铢)、白薇、紫菀、黄芩(各十八铢)、虫(一两)上十九味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空心酒下,若饮下二十丸,日二,不知则加之。 卷四妇人方下之月水不通第十九牡蒙丸治妇人产后十二、病,带下无子,皆是冷风寒气,或产后未满百日,胞络恶血未尽,便利于悬圊上,及久坐,湿寒入胞里,结在小腹,牢痛为之积聚,小如鸡子,大者如拳,按之跳手隐隐然,或如虫啮,或如针刺,气时抢心,两胁支满,不能食,饮食不消化,上下通流,或守胃脘,痛连玉门背膊,呕逆,短气,汗出,少腹苦寒,胞中创,咳引阴痛,小便自出,子门不正,令人无子,腰胯疼痛,四肢沉重淫跃,一身尽肿,乍来乍去,大便不利,小便淋沥,或月经不通,或下如腐肉,青黄赤白黑等如豆汁,梦想不祥方。(一名紫盖牡蒙、浓朴、硝石、前胡、干姜、虫、牡丹、川椒、黄芩、桔梗、茯苓、细辛、葶苈人参、川芎、吴茱萸、桂心(各十八铢)、大黄(二两半)、附子(一两六铢)、当归(半两)上二十味为末,蜜和,更捣万杵,丸如梧子大,空心酒服二丸,日三服,不知则加之至五六丸,下青白黄赤如鱼子者,病根出矣。 治月经不通,结成、瘕如石,腹大骨立,宜此破血下、方∶大黄、硝石(各六两)、巴豆、川椒(各一两)、代赭、柴胡(熬变色)、水蛭、丹参(熬令紫色)、土瓜根(各三两)、干漆、川芎、干姜、虻虫、茯苓(各二两)上十四味为末,巴豆别研,蜜和丸如梧子,空心酒服二丸,不知加至五丸,日再服。(《千金翼》无柴胡、水蛭、丹参、土瓜根)卷四妇人方下之月水不通第十九大虻虫丸治月经不通五七年,或肿满气逆,腹胀瘕痛,宜服此,数有神验方。 虻虫(四百枚)、蛴螬(一升)、干地黄、牡丹、干漆、芍药、牛膝、土瓜根、桂心(各四两)、吴茱萸、桃仁、黄芩、牡蒙(各三两)、茯苓、海藻(各五两)、水蛭(三百枚)、芒硝(一两)、人参(一两半)、葶苈(五合)上十九味为末,蜜丸梧子大,每日空心酒下七丸,不知加之,日三服。 卷四妇人方下之月水不通第十九桂心酒治月经不通,结成、瘕方。 桂心、牡丹、芍药、牛膝、干漆、土瓜根、牡蒙(各四两)、吴茱萸(一升)、大黄(三两)辛(各一两)、僵蚕(五十枚)、大麻仁、灶突墨(各三升)、干地黄(六两)、虎杖根、鳖甲(各五两)上二十四味、咀,以酒四斗分两瓮,浸之七日并一瓮盛,搅令调和,分作四瓮,初服二合,日二,加至三四合。 卷四妇人方下之月水不通第十九虎杖煎治腹内积聚,虚胀雷鸣,四肢沉重,月经不通,亦治丈夫病方。取高地虎杖根细锉二斛,以水二石五斗,煮取一大斗半,去滓,澄滤令净,取好醇酒五升和煎,令如饧,每服一合,消息为度,不知则加之。 又方、治月经不通结瘕,腹大如瓮,短气欲死方∶虎杖根(百斤,去头,去土,曝干切)、土瓜根、牛膝(各取汁二斗)上三味、咀,以水一斛浸虎杖根一宿,明旦煎取二斗,纳土瓜、牛膝汁,搅令调和,煎令卷四妇人方下之月水不通第十九桃仁煎治带下经闭不通方。 桃仁、虻虫(各一升)、朴硝(五两)、大黄(六两)上四味为末,别治桃仁,以醇苦酒四升纳铜铛中,炭火煎至二升,下大黄、桃仁、虻虫等,搅勿住手,当欲可丸,下朴硝,更搅勿住手,良久出之,可丸乃止。取一丸如鸡子黄投酒中,预一宿勿食服之,至晡时,下如大豆汁,或如鸡肝凝血虾蟆子,或如膏,此是病下也治月经不通甚极闭塞方∶牛膝(一斤)、麻子(三升蒸)、土瓜根(三两)、桃仁(二升)上四味、咀,以好酒一斗五升浸五宿,一服五合,渐加至一升,日三,能多益佳。 治产后风冷,留血不去停结,月水闭塞方∶桃仁、麻子仁(各二升)、子(一升)上三味、咀,以好酒三斗浸五宿,每服五合,日三,稍加至一升。 治月经不通,脐下坚结,大如杯盘,发热往来,下痢羸瘦,此为血瘕。若生肉、不可为也,疗之之方∶生地黄(三十斤取汁)、干漆(一斤为末)上二味,以漆末纳地黄汁中,微火煎,令可丸,每服酒下如梧子大三丸,不知加之,常以食后服。 卷四妇人方下之月水不通第十九五京丸治妇人腹中积聚,九痛七害,及腰中冷引小腹,害食,得冷便下方。 干姜、川椒(各三两)、附子(一两)、吴茱萸(一升)、当归、野狼毒、黄芩、牡蛎(各二两)上八味为末,蜜和丸如梧子,初服三丸,日二,加至十丸。此出京氏五君,故名五京,久寒冷困者当服之。 卷四妇人方下之月水不通第十九鸡鸣紫丸妇人、瘕积聚方。 皂荚(一分)、藜芦、甘草、矾石、乌喙、杏仁、干姜、桂心、巴豆(各二分)、前胡、人参(各四分)、代赭(五分)、阿胶(六分)、大黄(八分)上十四味为末,蜜丸如梧子,鸡鸣时服一丸,日益一丸至五丸止,仍从一起。下白者,风也。赤者、瘕也。青微黄者,心腹病。 卷四妇人方下之月水不通第十九辽东都尉所上丸治脐下坚癖,无所不治方。 恒山、大黄、巴豆(各一分)、天雄(二枚)、苦参、白薇、干姜、人参、细辛、野狼牙、龙胆沙参、玄参、丹参(各三分)、芍药、附子、牛膝、茯苓(各五分)、牡蒙(四分)芦(六分)上二十味为末,蜜丸,宿勿食,服五丸,日三,大羸瘦,月水不调,当二十五日服之,下长虫,或下种种病,出二十五日,服中所苦悉愈,肌肤盛,五十日万病除,断绪者有子。 卷四妇人方下之月水不通第十九牡蛎丸治经闭不通,不欲饮食方。 牡蛎(四两)、大黄(一斤)、柴胡(五两)、干姜(三两)、川芎、茯苓(各二两半)川椒(十两)、葶苈子、芒硝、杏仁(各五合)、水蛭、虻虫(各半两)、桃仁(七十枚)上十三味为末,蜜丸如梧子大,饮服七丸,日三。 卷四妇人方下赤白带下崩中漏下第二十(论二首、方六十三首、灸法八首)论曰∶诸方说三十六疾者,十二、、九痛、七害、五伤、三痼不通是也。何谓十二、,是所下之物,一曰状如膏,二曰如黑血,三曰如紫汁,四曰如赤肉,五曰如脓痂,六曰如豆汁,七曰如葵羹,八曰如凝血,九曰如清血、血似水,十曰如米泔,十一曰如月浣乍前乍却,十二曰经度不应期也。何谓九痛?一曰阴中痛伤,二曰阴中淋沥痛,三曰小便即痛,四曰寒冷痛,五曰经来即腹中痛,六曰气满痛,七曰汁出阴中如有虫啮痛,八曰胁下分痛,九曰腰胯痛。何谓七害?一曰窍孔痛不利,二曰中寒热痛,三曰小腹急坚痛,四曰脏不仁,五曰子门不端引背痛,六曰月浣乍多乍少,七曰害吐。何谓五伤?一曰两胁支满痛,二曰心痛引胁,三曰气结不通,四曰邪思泄利,五曰前后痼寒。何谓三痼?一曰羸瘦不生肌肤,二曰绝产乳,三曰经水闭塞。病有异同具治之方。 卷四妇人方下之赤白带下崩中漏下第二十白垩丸治女人三十六疾方(又方见后。 白垩、龙骨、芍药(各十八铢)、黄连、当归、茯苓、黄芩、瞿麦、白蔹、石苇、甘草牡蛎、细辛、附子、禹余粮、白石脂、人参、乌贼骨、本、甘皮、大黄(各半两)上二十一味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空腹饮服十丸,日再,不知加至二十,日知,一月百病除。若十二、,倍牡蛎、禹余粮、乌贼骨、白石脂、龙骨。若九痛,倍黄连、白蔹、甘草、当归。若七害,倍细辛、、本,甘皮,加椒、茱萸各一两。若五伤,倍大黄、石苇、瞿麦。若三痼,倍人参,加赤石脂、矾石、巴戟天各半两。合药时随病增减之。 卷四妇人方下之赤白带下崩中漏下第二十赤石脂丸治女人腹中十二疾,一曰经水不时,二曰经来如清水,三曰经水不通,四曰不周时,五曰生不乳,六曰绝无子,七曰阴阳减少,八曰腹苦痛如刺,九曰阴中冷,十曰子门相引痛,十一曰经来冻如葵汁状,十二曰腰急痛。凡此十二病,得之时,因与夫卧起,月经不去,或卧湿冷地,及以冷水洗浴,当时取快,而后生百病,或疮痍未瘥,便合阴阳,及起早作劳,衣单席薄,寒从下入方。 赤石脂、半夏(各一两六铢)、川椒、干姜、吴茱萸、当归、桂心、丹参、白蔹、防风(各一两)、芦(半两)上十一味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每日空心酒服十丸,日三,不知稍加,以知为度。 卷四妇人方下之赤白带下崩中漏下第二十白石脂丸治妇人三十六疾,胞中痛,漏下赤白方。 白石脂、乌贼骨、禹余粮、牡蛎(各十八铢)、赤石脂、干地黄、干姜、龙骨、桂心、石苇白蔹、细辛、芍药、黄连、附子、当归、黄芩、川椒、钟乳、白芷、川芎、甘草(各半两)上二十二味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每日空心酒下十五丸,日再。一方有黄柏半两。 卷四妇人方下之赤白带下崩中漏下第二十小牛角散治带下五贲;一曰热病下血;二曰寒热下血;三曰经脉未断,为房事则血漏;四曰经来举重,伤任脉下血;五曰产后脏开经利。五贲之病,外实内虚方。 牛角、(一枚,烧令赤)、鹿茸、禹余粮、当归、干姜、续断(各二两)、阿胶(三两)乌贼骨、龙骨(各一两)、赤小豆(二升)上十味治下筛,空腹以酒服方寸匕,日三。(《千金翼》无鹿茸、乌贼骨)卷四妇人方下之赤白带下崩中漏下第二十龙骨散治淳下十二病绝产,一曰白带,二曰赤带,三曰经水不利,四曰阴胎,五曰子脏坚,六曰脏癖,七曰阴阳患病痛,八曰内强,九曰腹寒,十曰脏闭,十一曰五脏酸痛,十二曰梦与鬼交,宜服之。(淳下一本作腹下。 龙骨(三两)、黄柏、半夏、灶中黄土、桂心、干姜(各二两)、石苇、滑石(各一两)乌贼骨、代赭(各四两)、白僵蚕(五枚)上十一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白多者加乌贼骨,僵蚕各二两,赤多者加代赭五两,小腹泠加黄柏二两,子脏坚加干姜、桂心各二两。以上各随病增之,服药三月有子即住药,药太过多生两子,当审方取好药。寡妇童女不可妄服。 治女子带下诸病方∶大黄(蒸三斗米下)、附子、茯苓、牡蒙、牡丹、桔梗、葶苈(各三两)、浓朴、川芎、人参当归、虻虫、川椒、吴茱萸、柴胡、干姜、桂心(各半两)、细辛(二两半)上十八味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每日空心酒服二丸,不知加之,以腹中温温为度。(一本有麻子、泽兰,无川椒、葶苈。 治带下百病无子,服药十四日下血,二十日下长虫及青黄汁出,三十日病除,五十日肥白方∶大黄(破如豆粒,熬令黑色)、柴胡、朴硝(各一斤)、川芎(五两)、干姜、川椒(各一升)上七味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先食米饮服七丸,不知加至十丸,以知为度。 治带下方∶枸杞根(一升)、生地黄(五升)上二味、咀,以酒一斗,煮取五升,分为三服治妇人及女子赤白带下方∶禹余粮、当归、川芎(各一两半)、赤石脂、白石脂、阿胶、龙骨、石苇(各一两六铢)乌贼骨、黄柏、白蔹、黄芩(一用黄连)、续断、桑耳、牡蛎(各一两)上十五味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空心饮下十五丸,日再,加至三十丸为度。 卷四妇人方下之赤白带下崩中漏下第二十白马蹄丸治女人下焦寒冷,成带下赤白浣方。 白马蹄、鳖甲、附子、龟甲、川椒(各一两)、磁石、甘草、杜仲、当归、续断、萆禹余粮、桑耳、川芎、鲤鱼甲(各二两)上十五味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以酒服十丸,加至三十丸,日三服。(一本无龟甲)卷四妇人方下之赤白带下崩中漏下第二十白马散治带下方(下白者取白马、,下赤者取赤马、,随色取之。)白马、(二两)、龟甲(四两)、鳖甲(十八铢)、牡蛎(一两十八铢)上四味下筛,空心酒下方寸匕,日三服,加至一匕半。 治五色带下方∶服大豆紫汤,日三服。(方见前三卷风篇中。)又方、烧马左蹄为末,以酒服方寸匕,日三服。 又方、烧狗头和毛皮骨为末,以酒服方寸匕。 又方、煮甑带汁服一杯良。 又方、烧马蹄底护干为末,酒服方寸匕,日三。 卷四妇人方下之赤白带下崩中漏下第二十云母芎散卫公治五崩身瘦,咳逆烦满少气,心下痛,面生疮,腰痛不可俯仰,阴中肿如有疮状,毛中痒,时痛与子脏相通,小便不利,常拘急,头眩,颈项急痛,手足热,气逆冲急,心烦不得卧,腹中急痛,食不下,吞酸噫苦,上下肠鸣,漏下赤白青黄黑汁,大臭如胶污衣状,皆是内伤所致。中寒即下白,热即下赤,多饮即下黑,多食即下黄,多药即下青,或喜或怒,心中常恐,或忧劳便发动,大恶风寒方。 云母、芎、代赭、东门边木(烧,各一两)、白僵蚕、乌贼骨、白垩、皮(各六铢)鳖甲(一作龟甲)、桂心、伏龙肝、生鲤鱼头(各十八铢)上十二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夜一。(一方有龙骨、干葛。)卷四妇人方下之赤白带下崩中漏下第二十慎火草散治崩中漏下赤白青黑,腐臭不可近,令人面黑无颜色,皮骨相连,月经失度,往来无常,小腹弦急,或苦绞痛上至心,两胁肿胀,食不生肌肤,令人偏枯,气息乏少,腰背痛连胁,不能久立,嗜卧困懒方。(又方见后。)慎火草、白石脂、禹余粮、鳖甲、干姜、细辛、当归、川芎、石斛、芍药、牡蛎(各二两)上十六味治下筛,空腹酒服方寸匕,日三,稍加至二匕。若寒多者加附子、川椒,热多者加知母,黄芩各一两,白多者加干姜、白石脂,赤多者加桂心、代赭各二两。 卷四妇人方下之赤白带下崩中漏下第二十禹余粮丸治崩中赤白不绝困笃方。 禹余粮(五两)、白马蹄(十两)、龙骨(三两)、鹿茸(二两)、乌贼骨(一两)上五味为末,蜜丸如梧子大,酒服二十丸,日再,以知为度。 卷四妇人方下之赤白带下崩中漏下第二十增损禹余粮丸治女人劳损因成崩中状,如月经来去多不可禁止,积日不断,五脏空虚,失色黄瘦,崩竭暂止,少日复发,不耐动摇,小劳辄剧,治法且宜与汤,未宜与此丸也。发时服汤,减退即与此丸。若是疾久,可以长与此方。 禹余粮、龙骨、人参、桂心、紫石英、乌头、寄生、杜仲、五味子、远志(各二两)、泽泻当归、石斛、苁蓉、干姜(各三两)、川椒、牡蛎、甘草(各一两)上十八味为末,蜜丸梧子大,空心酒下十丸,渐加至二十丸,日三服。 治女人白崩及痔病方∶槐耳、白蔹、艾叶、蒲黄、白芷(各二两)、黄、人参、续断、当归、禹余粮、橘皮茯苓、干地黄、皮(各三两)、猪后悬蹄(二十个)、白马蹄(酒浸一宿熬)、牛角、(各四两)上十七味为末,蜜丸,空心酒下二十丸,日二,加之治妇人忽暴崩中,去血不断,或如鹅鸭肝者方∶小蓟根(六两)、当归、阿胶、续断、青竹茹、川芎(各三两)、生地黄(八两)、釜月下土(绢裹)、地榆(各四两)、马通(一升,赤带用赤马,白带用白马)上十味、咀,以水八升和马通汁,煮取三升,分三服,不止频服三四剂,未全止。 续服后丸方∶续断、甘草、地榆、鹿茸、小蓟根、丹参(各三十铢)、干地黄(二两半)、川芎、赤石脂《集验》作柏叶)上十四味为末,蜜丸如梧子大,空心酒服十丸,日再,后稍加至三十丸。 治女人崩中去赤白方∶白马蹄(五两)、蒲黄、鹿茸、禹余粮、白马鬃毛、小蓟根、白芷、续断(各四两)、人参两)上十八味为末,蜜丸如梧子大,空心饮服二十丸,日再,加至四十丸。 卷四妇人方下之赤白带下崩中漏下第二十当归汤治崩中去血虚羸方。 当归、川芎、黄芩、芍药、甘草(各二两)、生竹茹(二升)上六味、咀,以水一斗煮,竹茹取六升,去滓,纳诸药煎取三升半,分三服。忌劳动嗔怒,禁房事百日。 治崩中昼夜十数行,众医所不能瘥者方∶川芎八两、咀,以酒五升煮取三升,分三服,不饮酒者,水煮亦得。 治崩中下血出血一斛,服之即断,或月经来过多,及过期不来者,服之亦佳方∶吴茱萸、当归(各三两)、川芎、人参、芍药、牡丹、桂心、阿胶、生姜、甘草(各二两)半夏(八两)、麦门冬(一升)上十二味、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 治暴崩中去血不止方∶牡蛎、兔骨(各二两半,炙)上二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 治女人白崩方∶川芎、桂心、阿胶、赤石脂、小蓟根(各二两)、干地黄(四两)、伏龙肝(如鸡子大七枚)上七味、咀,以酒六升水四升合煮取三升,去滓,纳胶令烊尽,分三服,日三。(《千金翼》只六味,无伏龙肝)卷四妇人方下之赤白带下崩中漏下第二十伏龙肝汤治崩中去赤白,或如豆汁方。 伏龙肝(如弹丸大,七枚)、生姜(五两)、生地黄(四升,一方五两)、甘草、艾叶、赤石脂桂心(各二两)上七味、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四服,日三夜一。 卷四妇人方下之赤白带下崩中漏下第二十大牛角中仁散治积冷崩中,去血不止,腰背痛,四肢沉重,虚极方。 牛角仁(一枚,烧)、续断、干地黄、桑耳、白术、赤石脂、矾石、干姜、附子、龙骨当归(各三两)、人参(一两)、蒲黄、防风、禹余粮(各二两)上十五味治下筛,以温酒未食服方寸匕,日三,不知稍加。 治崩中去血,积时不止,起死方∶肥羊肉(三斤)、干姜、当归(各三两)、生地黄(二升)上四味、咀,以水二斗煮羊肉,取一斗三升,下地黄汁及诸药,煮取三升,分四服即断。尤宜羸瘦人服之。 卷四妇人方下之赤白带下崩中漏下第二十生地黄汤治崩中漏下,日去数升方。 生地黄(一斤)、细辛(三两)上二味、咀,以水一斗煮取六升,服七合,久服佳。 治崩中漏下赤白不止,气虚竭方∶龟甲、牡蛎(各三两)上二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烧乱发灰,酒和,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桑耳(二两半)、鹿茸(十八铢)上二味以醋五升渍,炙燥渍尽为度,治下筛,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烧鹿角为末,酒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烧桃核为末,酒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地榆、知母(各指大,长一尺)上二味、咀,以醋三升,东向灶中治极浓,去滓服之。 又方、桑木中蜴屎烧灰,酒服方寸匕。 治崩中下血,羸瘦少气,调中补虚止血方∶泽兰、川椒(二两六铢)、本、柏子仁、山茱萸、浓朴(各十八铢)、干地黄、牡蛎(各一两半)、代赭、桂心、防风、细辛、干姜(各一两)、甘草、当归、芎、(各一两十八铢)芜荑(半两)上十七味治下筛,空心温酒服方寸匕,日三,神良。一方加白芷、龙骨各十八铢,人参一两十八铢,为二十味。 治崩中方∶白茅根(三斤)、小蓟根(五斤)上二味、咀,以水五斗,煎取四斗,稍稍服之。(《外台》用酒煎。)卷四妇人方下之赤白带下崩中漏下第二十丹参酒治崩中去血,及产后余疾方。 丹参、艾叶、地榆、忍冬、地黄(各五斤)上五味锉,先洗臼熟舂,以水渍三宿,出滓,煮取汁,以黍米一斛炊饭酿酒,酒熟,榨之,初服四合,后稍稍添之。 卷四妇人方下之赤白带下崩中漏下第二十牡丹皮汤治崩中血盛,并服三剂即瘥方。 牡丹皮、干地黄、斛脉(各三两)、禹余粮、艾叶、龙骨、柏叶、浓朴、白芷、伏龙肝青竹茹、川芎、地榆(各二两)、阿胶(一两)、芍药(四两)上十五味、咀,以水一斗五升,煮取五升,分五服,相去如人行十里久,再服。 治崩中单方∶烧牛角末,以酒服方寸匕,日三服,亦治带下。 又方、桑耳烧令黑为末,酒服方寸匕,日二服,亦治带下。 又方、生蓟根一斤半,捣取汁温服,亦可酒煮服之。 又方、羊胰一具以醋煮,去血服之,即止,忌猪、鱼、醋滑物,犯之便死。亦治带下治白崩方∶灸小腹横纹当脐孔直下百壮,又灸内踝上三寸左右各百壮。 论曰∶治漏血不止,或新伤胎,乃产后余血不消作坚,使胞门不闭,淋漓去血,经逾日月不止者,未可以诸断血汤,宜且与牡丹丸散等,待血坚消便停也。坚血消者,所去淋沥便自止,亦渐变消少也。此后有余伤毁,不复处此,乃可作诸主治耳。妇人产乳去血多,伤胎去血多,崩中去血多,金疮去血多,拔牙齿去血多,未止,心中悬虚,心闷眩冒,头重,目暗,耳聋满,举头便闷欲倒,宜且煮当归、川芎各三两,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二服即定,展转续次合诸汤治之。 卷四妇人方下之赤白带下崩中漏下第二十白垩丸治女人三十六疾,胞中病,漏下不绝方(又方见前)。 邯郸白垩、禹余粮、白芷、白石脂、干姜、龙骨、桂心、瞿麦、大黄、石苇、白蔹、细辛芍药、甘草、黄连、附子、当归、茯苓、钟乳、川椒、黄芩(各半两)、牡蛎、乌贼骨(各上二十三味为末,蜜丸如梧子大,空心酒服五丸,日再服,不知加至十丸。 治女人漏下,或瘥或剧,常漏不止,身体羸瘦,饮食减少,或赤或白或黄,使人无子者方上七味治下筛,空心酒服方寸匕,日二。 白多者加牡蛎、龙骨、乌贼骨,赤多者加赤石脂、禹余粮,黄多者加伏龙肝、桂心,随病加之。(张文仲同亦疗崩中,《肘后》无白龙骨,以粥饮服)卷四妇人方下之赤白带下崩中漏下第二十鹿茸散治妇人漏下不止方。 鹿茸、阿胶(各三两)、乌贼骨、当归(各二两)、蒲黄(一两)上五味治下筛,空心酒服方寸匕,日三,夜再服。 治女人产后漏下,及痔病下血方∶矾石(一两)、附子(一枚)上二味为末,蜜丸如梧子大,空心酒下二丸,日三,稍加至五丸,数日瘥,能百日服之,永断。 卷四妇人方下之赤白带下崩中漏下第二十芎汤治带下漏血不止方。 芎、干地黄、黄、芍药、吴茱萸、甘草(各二两)、当归、干姜(各三两)上八味、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若月经后因有赤白不止者,除地黄、吴茱萸,加杜仲、人参各二两。 治漏下去血不止方∶取水蛭治下筛,酒服一钱许,日二,恶血消即能愈。 治漏下神方∶取槐子烧末,酒服方寸匕,日三,立瘥。 治漏下去黑方∶干漆、麻蒉(旧本作麻黄)、细辛、桂心(各一两)、甘草(半两)上五味治下筛,以指撮着米饮中服之。 治漏下去赤方∶白术(二两)、白薇(半两)、黄柏(二两半)上三味治下筛,空心酒服方寸匕,日三。 治漏下去黄方∶黄连、大黄、桂心(各半两)、黄芩、虫、干地黄(各六铢)上六味治下筛,空心酒服方寸匕,日三。 治漏下去青方∶大黄、黄芩、白薇(各半两)、桂心、牡蛎(各六铢)上五味治下筛,空心酒服方寸匕,日三。 治漏下去白方∶鹿茸(一两)、白蔹(十八铢)、狗脊(半两)上三味治下筛,空心米饮服方寸匕,日三。 治女子漏下,积年不断困笃方∶取鹊重巢柴,烧灰作末,服方寸匕,日三服,三十日愈,甚良。重巢者,去年在巢中产,今年又在上作重巢产者是也。 卷四妇人方下之赤白带下崩中漏下第二十马通汤治漏下血,积月不止方。 赤马通汁(一升,取新马屎绞取汁,干者水浸绞取汁)、生艾叶、阿胶(各三两)、当归干姜(各二两)、好墨(半丸)上六味、咀,以水八升,酒二升,煮取三升,去滓,纳马通汁及胶微火煎,取二升,分再服,相去如人行十里久。 卷四妇人方下之赤白带下崩中漏下第二十马蹄屑汤治白漏不绝方。 白马蹄、赤石脂(各五两)、禹余粮、乌贼骨、龙骨、牡蛎(各四两)、附子、干地黄、当归(各三两)、甘草(二两)、白僵蚕(一两)上十一味、咀,以水二斗,煮取九升,分六服,日三,即愈。 卷四妇人方下之赤白带下崩中漏下第二十马蹄丸治白漏不绝方。 白马蹄、禹余粮(各四两)、龙骨(三两)、乌贼骨、白僵蚕、赤石脂(各二两)上六味为末,蜜丸如梧子大,酒服十丸,不知加至三十丸。 卷四妇人方下之赤白带下崩中漏下第二十慎火草散治漏下方。(又方见前。 慎火草(十两熬黄)、当归、鹿茸、阿胶(各四两)、龙骨(半两)上五味治下筛,先食酒服方寸匕,日三。 蒲黄散、治漏下不止方。 蒲黄(半升)、鹿茸、当归(各二两)上三味治下筛,酒服五分匕,日三,不知稍加至方寸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