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 本草乘雅半偈 > 菖蒲

本草乘雅半偈 菖蒲

作者:匿名 分类: 更新时间: 来源:本站原创

(本经上品)昌,目光也。时云∶美目昌兮,此窍更切。 【气味】辛温,无毒。 【主治】主风寒湿痹,咳逆上气,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出音声。久服不忘,不迷惑,延年。 【核】曰∶菖蒲,一名昌阳、尧韭、水剑草。运斗枢云∶玉衡星散为菖蒲。典术云∶尧时天降精于庭为韭,感百阴之气为菖。生上雒石涧间,池州、戎州蛮谷中者亦佳,所在亦有。 月令云∶冬至后五旬七日,菖始生,百草之先生者也,于是始耕。喜生逆水,根茎络石,略无少土,稍有泥滓,即便凋萎。叶心有脊如剑,四时长青,新旧相代。新者从茎端抽发,旧者从茎末退去。一叶一节,节稀茎长,节密茎短,茎昂者茎端生叶,茎仆者节旁分枝,洁白下生者为根,翠碧有节者为茎,有以根为须,茎为根者,因茎枝延蔓布石故尔。望夏作花黄色、紫色者尤善。以茎瘦节密折之中心微赤,嚼之辛香少滓者,入药最良。以砂石栽之,旦暮易水则易茂,春夏愈摘则愈细,叶仅长寸许,甚有短至一二分者,别有香苗、挺秀、金钱、台蒲诸种甚奇。而香苗之最细者,曰虎须,尤可娱目。东坡云∶凡草生石上者,必须微土以附其根,唯石菖蒲,濯去泥土,渍以清水置盆中,可数十年不枯不死。节叶转坚瘦,根联系,忍冬淡泊,苍然几案,延年之功,信非虚语。神隐书云∶石菖蒲,置几案间,夜坐诵读烟收其上,不致损目。或置星月下,每旦取叶尖珠露洗目,不月功能明目,久之白昼可见星斗。修治,以铜刀刮去黄黑皮,及硬节,同嫩桑枝相拌蒸熟,日中曝干,勿得误用形如竹鞭及色黑气臭味腥者。秦皮、秦艽为之使。恶地胆、麻黄。忌饴糖、羊肉。勿犯铁器,令人吐逆。 缪仲淳先生云∶阳精芳草,辛温四达,充百邪,散邪结,壅遏既彻,九窍应之而通。用资宣道,臻乎太和。仙家服食,药之上品上生者也。先人云∶万物资生于阴,必资始于阳。 以阴感阳而盛,故曰昌阳。又云∶蒲性幽洁,不喜近人,不染尘垢,得其情性,长生长青。 苟失其所,立见凋痿。又云∶蒲叶皆偶,九节为奇,过不及,皆非中节。又云∶在阴在脉之痹,乃湿乃风之因,咸能使之开发,设寒本专令,取效更捷。绍隆王先生云∶菖蒲得道种智,不曰∶水土合和,抽为草木。唯菖蒲全得生阳之气,吮拔水液,盘络砂石,不假地土之力,昌美溪浦之间,故名菖蒲。以治病之用言,当号昌阳。以发生之体言,当号阳昌。 痹者,闭塞不通,风寒湿三种,相合而成。咳逆上气者,此毫窍固拒,肺气壅遏,两相搏击,以致喘咳。菖蒲味辛气温,宣通开发,使一身之气,起亟旋展,郁痹喘咳,当自舒矣。痹证有五,菖蒲独宜脉痹。取象形从治,则易于分解。又观菖叶两岐,菖茎盘络,悉从中心透发,故能开人心孔,而心孔为诸脉络之宗主,其挛结屈曲之状俨似之。背阳喜阴,臭之爽朗,当补五脏之用,非补五脏之体,以用行则窍通也。明耳目者,通九窍之验。出音声,不忘,不迷惑者,开心孔之验。蒲性幽洁,挺秀长生,故为延年之药。 (从茎中抽叶处,看破开心孔。又从茎枝盘结处,配合心主包络,即种种识症法,亦咸从生成中体会来,不惟说破至理,并说破看法。)(染太祖后张氏,忽见庭前菖蒲生花,光彩照灼,非世所有,惊谓侍者曰∶见否?曰∶不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