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 本草崇原 >

本草崇原 跋

作者:匿名 分类: 更新时间: 来源:本站原创

以上集《神农本经》上中下三品药性,计若干种,为服食养生,祛邪治病之用。学人体认先圣格物致知之学,则自《别录》以下 ,及唐宋元明增补药性,品类虽繁,莫不各有当然之理,即以参解《本经》之义,触类引申,总归五运六气以诠解,得其纲领,无不贯通,若 舍此而从事于诸家之治验,则散漫多岐,益难启悟,是为逐末忘本,求进于道者,能知所先后,庶几得之矣。 因陋就简,舍其本而末是图,学人大弊也。今之言药性者,往往杂取世俗孟浪之说,奉为律令,而于《神农本经》弃犹敝屣。譬之经生家 ,四书五经不之研究,而只记腐烂时文,以为应试之用,思侥幸以取科第,安能冀其必得哉。先民卢不远作《本草博义》,其子晋公广之作《 乘雅》,张隐庵,高士宗作《本草崇原》,皆以《本经》为宗,而推衍之,发前人所未发者甚多,可谓良工心苦。第《乘雅》间杂闲文,语兼晦涩,性根 陋者,多不能读。《崇原》则诠解明晰,中人以下,咸可通晓,似于新学为宜。在昔张君创其始,张殁而高君集其成,缮写样本 ,方欲锓板,高君又亡,事遂中辍,厥后样本传归胡念庵家,念庵父子谢世,不知又归谁氏,兹从胡之门人高端士处,得其移写副本,惜乎雠 校未精,文句间有缺略讹谬,恐后之阅者,不免夏五三豕之叹,爰加订正,而授之梓,以公于世,学人苟能依此而详绎之,举一反三,引伸触 类,自可以入烈山氏之藩篱,而得其妙用,视彼因陋就简之徒,杂采世俗之说,以处方定剂者,其得失不大有迳庭耶。 乾隆丁亥冬至后七日胥山老人王琦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