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炙甘草:见通行和注。 黄:见肺补。 蛇床子:辛苦温,强阳补肾,散寒祛风燥湿杀虫,治男妇前阴诸疾及子脏虚寒疮癣风湿之病,为肾命三焦气分之药。 胡桃:见肺补。 扁豆:见胃补。 秋石:见肾补。 (和)广木香:辛苦温,三焦气分之药,能升降诸气,泄肺气疏肝气和脾气,治冲脉为病及一切气病心疼,香燥恐动火邪。 香附:见通行和。 白豆蔻:见肺和。 藿香:见脾和。 连翘:见心和。 萆:见胃和。 杏仁:见肺和。 枇杷:甘酸平,止渴利肺气,治上焦热,多食发痰热伤脾。 藕:生用甘寒,凉血散瘀,治上焦痰,热煮熟甘平补益。藕节涩平,止血消瘀解热毒。 薤白:见大肠和。 蒸饼:见胃和。 百药煎:见肺和注。 (攻)牵牛子:见肺攻。 防己:见通行攻。 蜀黍:即常山茎叶,常山辛苦寒,性猛烈,引吐行水,祛痰饮截疟,蜀黍功用与常山同,而性轻扬,能散上焦之邪结。 青皮:见肝攻。 芒硝:见大肠攻。 朴硝:见大肠攻。 蓬砂:甘咸凉,除上焦胸膈痰热,柔五金去垢腻,治喉痹口齿诸病。 (散)防风:见膀胱散。 (寒)地榆:苦酸微寒性涩,入下焦,除血热而止血,炒黑用。梢行血。 黄连:见心寒。 胡连:见心寒。 黄芩:见心寒。 知母:见肾寒。 龙胆草:见肝寒。 青黛:见通行寒。 芦根:见胃寒。 栝蒌:甘苦寒,润肺清上焦之火,使热痰下降,又能荡涤胸中郁热垢腻,理嗽治痢,止渴止血滑肠。近多用仁名娄仁,虽取油润,嫌浊腻尔。 木通:见小肠寒。 栀子:见心寒。 竹茹:见胃寒。 竹叶:见心寒。 天精草:苦甘凉,清上焦心肺之客热。 石花菜:甘咸大寒而滑,去上焦浮热,发下部虚寒。 石羔:见胃寒。 滑石:见膀胱寒。 浮石:见肺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