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 本草纲目拾遗 > 烟筒中水

本草纲目拾遗 烟筒中水

作者:匿名 分类: 更新时间: 来源:本站原创

俗名烟油。古今秘苑∶烟油染衣,以瓜子水洗之即去。同寿录云∶烟油入目,如小儿及好吃烟者误犯之,若将别汤洗,愈洗愈疼,必至瞎而后已。须用乱头发或缨缓缓揉之即愈。 解蛇毒,涂恶疮顽癣,杀蛊。 毒蛇咬∶刘羽仪验方∶取吃烟杆内脂膏,涂在咬伤处,用手指搓入肉中,痛即止,最效。 蜈蚣咬∶刘氏验方∶用烟筒内膏油,涂在咬处,或烟灰擦之,立止痛。 按∶烟油一名烟膏,味辛微毒,陈贡士毅斋云∶烟油乃五行之气相合而生,近日外丹家用以点药金,又可益金色,术士隐其名,呼为太极膏,又曰气泥,曰五行丹,剔以燃灯代油,则一切毒虫皆不近,入水蛟龙亦畏之。入药,旧竹杆劈取者良,凡梅条、藤条、紫檀、乌木、老鹳草及纯铜、纯银杆中油,皆不及竹中者性良。惟象牙杆中烟油可杀蛊毒。闽有橄榄木烟杆,其中油可毒鱼。至烟膏亦各随所食烟质为高下,烟肆所市烟,俱以烟叶喷油打成块,用铁刨披作丝售之,此为纯叶不杂为上品。更有打块时夹素馨叶,杂以矾红刨成丝,再加姜黄末以和其色者,其气燥烈损人,烟膏亦淡而薄,不及上品力浓也。海盐朱进士醒庵云∶烟油解蛇毒,初不甚信,后见里人获一赤练蛇,长八九尺,粗如臂,口吐毒烟,一犬近之,蛇嘘以气,即腹裂死。一人戏以旧竹烟杆去头嘴,以竹丝通出油,刺入蛇口,蛇啮之即瞑目闭口,身卷缩,俄复伸长,如是数次,直如绳而毙。始知其解毒杀虫之功,信不虚谬。诸城刘仲旭少府云∶西北口外出一种毒虫,名曰蜢。状如中土虻蝇,人出遇之,即触人面,不论何处被其触者,亦不甚痛,顷觉眼眶四围出细蛆,攒食睛膏,痛不可忍。彼土人治法∶惟取烟杆四五枝,折取烟油,涂目内,忍痛片时,其蛆皆死,然后再用温水洗去烟油即愈。 椿园闻见录∶挞拉巴哈台即准噶尔故地,夏多白蝇为害,触人畜眼角,辄遗蛆而去,非以胶粘之不出。 按常中丞笔记云∶西北台站及伊芳犁等处,出一种野蝇,乱扑人面,若被其触者,眼角内即出蛆虫,痛痒异常,有因此成瞽者。土人多以烟油涂眼角治之。然疾愈后,目亦红肿,数日不消。总不若蒙古治法;以鱼胶一块,向眼角粘出之,又不损目,较烟油为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