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 本草害利 > 〔补脾次将〕

本草害利 〔补脾次将〕

作者:匿名 分类: 更新时间: 来源:本站原创

山药:一名薯蓣〔害〕忌同面食。 〔利〕甘平,入脾、肺、肠胃四经,益气强阴,治虚损劳伤心脾,长肌安神,清其虚热,除泻利,止遗精。 〔修治〕洗净,切片晒干,或炒黄用。入脾胃土炒,入肾盐水炒。 白扁豆:〔害〕多食壅气,患寒热者不可食,盖邪疟未尽,及伤寒外邪方炽,不可服此补益之物耳。 如脾胃虚及伤食,劳倦,发寒热者,不忌。 〔利〕甘温,补脾胃,降浊升清,消暑除湿,止渴止泻,专治中宫之病。衣,清皮肤之湿热。叶,利暑湿。 〔修治〕炒研,或生用,或去皮炒。时珍曰∶凡用取硬壳扁豆子,连皮炒熟入药。 薏苡仁:一名米仁〔害〕此除湿燥脾之药,凡病患大便燥结,小水短少,因寒转筋,脾虚无湿者忌。妊妇禁用。 〔利〕甘淡微寒,入胃土胜水,淡渗湿泻水,故能健脾。香港脚疝气,泄痢热淋,益土所以生金,故补肺清热,治肺痈、肺痿、咳吐脓血等症。 〔修治〕凡使每一两,以糯米一两同炒熟,去糯米用。亦有更以盐汤煮过者,或炒,或生用。 大枣:〔害〕虽能补中而益气,然味过于甘,甘令人满,脾必病也。故中满勿服。凡风痰、痰热及齿痛,俱非所宜。小儿疳病亦禁。生者尤为不利,多食致寒热。热渴膨胀,动脏腑,损脾元,助湿热。凡形羸瘦者,不可食。杀乌附毒。忌葱鱼同食。 〔利〕甘平,调中益气,滋脾土,润心肺,和营卫,缓阴血,生津液,悦颜色,和百药。 红枣,功用相仿,差不及尔。 〔修治〕擘去核用,青州枣,核细形大,多膏甚甜特佳。晒。晋州枣,肥大甘美,次之。 频食生虫损齿,贻害多矣。红枣益脾胃,余者止可充食。入和解药,姜汁炒香,入醒胃药,但去核炒香糊丸,药蒸透,乘热去皮核捣烂。 甘草:〔害〕甘,令人中满。有湿之人,若误用之,令成肿胀。故凡诸湿肿满胀病,及呕家酒家,咸不宜服。 〔利〕甘平,入心肺脾胃。生用气平,补脾胃不足,而泻心火;炙用气温,补三焦元气。 若入和剂则补益,入汗剂则解肌,入凉剂则泻邪热,入峻剂则缓正气。姜附加之,恐其潜上;硝黄加之,恐其峻下;皆缓之之意,稍止茎中作痛,节医毒肿诸疮。 〔修治〕以大径寸,而结紧断文者为佳,谓之粉草。细者名统草,补中炙用宜大者,泻火生用宜细者。白术、苦参、干漆为使。恶远志,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然亦有并用者。 胡洽治痰癖,十枣汤加甘草。东垣治结核,与海藻同用。丹溪治劳瘵,与芫花同行。非妙达精微者,不能知此理也。余疑远志与甘草相恶,必误载,以远志用甘草水浸用可知。 枳实:〔害〕惟专消导,破气损真。丹溪云∶泻痰,有冲墙倒壁之力,其为勇悍之气可知。凡中气虚弱,劳倦伤脾发为痞满者,法当调中益气,则食自化,痞自消,若再用此破气,是速其毙也。胀满,非实邪结于中下焦,手不可按,七八日不更衣者,必不可用。挟热下利,亦非燥粪留结者,必不可用。伤食停积,多因脾胃虚,不能运化所致,慎勿妄投。如元气壮实,有积滞者,不得已用一二剂,病已即去之。若不识病之虚实,一概施用,损人真气,为厉不浅。误投,虽多服参 补剂,亦难挽其克削之害也。故特表以为戒。孕妇尤忌。 〔利〕苦酸微寒,入肺、脾、胃、肝、大肠五经。破积有雷厉风行之势,泻痰有推墙倒壁之威。解伤寒结胸,除心下急痞。按枳实枳壳,性效不同。 〔修治〕皮浓而小者为枳实,完大者为枳壳,皆以翻肚如盆口状,陈者为良。采破,除核,微炙令干,切片,小麦麸炒焦去麸用。 莱菔子:〔害〕莱菔惟专下气,复能耗血,久食涩营卫,白人须发。服地黄首乌者,不可食。子,消痰下气更速。凡虚弱者服之,气难布息。 〔利〕辛温,入肺、脾、胃,长于利气。炒熟下气定喘,消食除膨。生研堪吐风痰。醋调能消肿毒。治痰之功,有以冲墙倒壁为喻者。误服参,此能消之。 莱菔辛甘平,生食宣气,熟食降气,宽中消食,化痰散瘀。叶(亦称菜)辛苦温,功用略同,亦甚消伐,檐上过冬经霜者,治喉痹黄胆有神功。烟薰垂死,嚼汁咽下。 〔修治〕煮食过多,停滞成溢饮,生则噫气,熟则泄气,多食渗人血,白须发,非独因其下气,涩营卫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