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 本草害利 > 〔凉脾猛将〕

本草害利 〔凉脾猛将〕

作者:匿名 分类: 更新时间: 来源:本站原创

大黄:〔害〕经曰∶实则泻之。此大苦大寒峻利之性,猛烈之气,长驱直捣,一往直前,苟非血分热结,六脉沉实者,切勿轻与推荡。大黄乃血分之药,病在气分,及胃寒血虚,并胎产而用之者,是为诛伐无过矣。凡病血闭由于血枯,而不由于热积;寒热由于阴虚,而不由于血积;症瘕由于脾胃虚弱,而不由于积滞停留;便秘由于血瘀、血燥、肠燥,而不由于饮食停滞;女子少腹痛,由于厥阴血虚,而不由于经阻老血,瘀结滞下者不宜用。初起即属胃虚,当以补养胃气,清消湿热为本,而不可妄加推荡,当谨慎分别。若轻发误投,损伤胃气,多至危殆,戒之戒之! 〔利〕大苦大寒,入脾、胃、心、肝、大肠五经。泻有形积滞,水食痰结者宜之。有拨乱反正之功,得峻快将军之名。清血分实热,血瘀血逆者宜之。 仲圣泻心汤,治心气不足而吐衄,乃心气不足而包络肝胆与胃之邪火有余,虽曰泻心,实泻经血中伏火也。又心下痞满,按之濡者,用大黄黄连泻心汤,亦泻脾胃湿热,非泻心也。病发于阴,下之则痞满,乃寒伤营血,邪气乘虚结于上焦。胃之上脘当心,故曰泻心,实泻胃也。病发于阳,下之则结胸,乃热邪陷入血分,亦在上脘,大陷胸汤丸皆用大黄,亦泻脾胃血分之邪。若结胸在气分,只用小陷胸汤,痞满在气分,只用半夏泻心汤。 〔修治〕川产如锦纹者良。洗切片,浸取汁,冲入药。制用酒浸,或酒拌蒸,则性缓而能上行。邪热之在上者,借酒行之,以成勋也。生熟之力不同,生用更峻。欲取通利者,不得骤进谷食。大黄得谷食,不能通利也。 黄芩:〔害〕凡苦寒性燥,功能除热,而非补益之品。但无湿者,如脾肺虚热,及中寒作泄,中寒腹痛,肝肾虚水肿,血枯经闭,肺受寒邪喘嗽,及血虚胎不安,阴虚淋漏皆忌。胎前若非实热而服之,因损胎元矣。 〔利〕苦寒,中虚而大者曰枯芩,泻肺火,清肌表之热,并理目赤,疔痈。坚实而细者曰条芩,即子芩,泻大肠火,治 痢腹痛,兼可安胎,亦治上焦风热湿热,利水。二芩俱兼入脾经,苦能燥湿,泄热下气也。轻飘者上行,坚重者下降,不可不别也。柴胡退热不及黄芩,柴胡苦以发之,散火之标,黄芩寒以胜热,折火之本。 若饮食受寒,腹中痛,及饮水心下悸,小便不利,而脉不数者,是里无热也。 〔修治〕得酒炒则上行,得猪肝汁炒,除肝胆火,得柴胡退寒热,得芍药治下痢,得桑白皮泻肺火,皆取苦寒泻有余之邪。 栝蒌:(见肝部泻将)川黄柏:〔害〕固能除热益阴,然阴阳两虚之人,病兼脾胃薄弱,饮食少进,及食不消,或兼泄泻,或呕恶冷物,及好热食,肾虚天明作泻,上热下寒,小便不禁,少腹冷痛,子宫寒冷,血虚不孕,阳虚发热,瘀血停滞,产后血虚发热,金疮发热,痈疽溃后发热,伤食发热,阴虚小水不利,痘后脾虚,小水不利,血虚不得眠,血虚烦躁,脾阳不足作泄等症,法并忌服。必尺脉洪大,按之有力方用之。苦虚火误服,有寒中之变。 〔利〕苦寒,入脾、肾、膀胱、大肠四经。统凉三焦,泻龙火而救水,利膀胱之湿热。 佐以苍术,理足膝之痹痛。渍以蜜水,嗽口舌之生疮。 〔修治〕川产肉浓色深者良。生用降实火,炒黑止崩带。酒制治上,蜜制治中(蜜炙,庶不伤胃),盐制治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