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 餐樱庑随笔 > 1

餐樱庑随笔 1

作者:匿名 分类: 更新时间: 来源:本站原创

清制:凡荫生及岁者,经考试然后授官。一品荫生,内用员外郎,外用同知;二品荫生,内用主事,外用通判;三品荫生,内用七品小京官,外用知县。此项考试,非倩人枪替不可。其代价綦微,仅百金而已。曩荫生某,自恃文理优长,毅然赴试。俄朝旨下,竟以程式跖戾,赐命弗及,得要津为之斡旋,乃外用。在昔文法之世,公府积弊难返,若斯之类,殆指不胜偻。 鲰生不第进士,而曾闻胪唱。胪凡五唱:第一甲第一名某、第二名某、第三名某;二甲第一名某等;三甲第一名某等,其声凝劲以长。自科举废后,遂成“广陵散”矣。胪唱之日,榜眼、探花送状元归第,探花送榜眼归第,探花自归第,无人送。某省人归某省会馆,非归私第也。其会馆先已召集梨园演剧,张盛筵待贺客。历科鼎甲在京邸者毕至,循故事也。 每届乡科之年,京曹典试各直省。命下之日,乡年寅好荐仆从者,沓来纷至,应接不暇,而尤以师门函属为谊不可却。兼录用之后,驾驭匪易,盖隐有挟持以为重也。宛平陈冠生修撰(冕),光绪己丑恩科,拜湖南主考之命。适同年某君来贺,谈次出名条夹袋中,自言深知人浮于事,无可位置,缘某友转托弗获辞,幸损覆寸笺,俾报命前途可耳。修撰亦极言竿牍填委,重以情貌,即简言善辞,亦笔舌俱困。语未终,门者以缄进。启视之,则南皮张相国文达荐仆之书也。文达于修撰属座师兼同乡,不可却之尤者也。修撰蹙额久之,勉令来仆进见,则衣履朴野,长揖而外,木立不知所云。修撰殊忻慰,亟奖藉之,留侍左右,加青垂焉。夫长揖之仆之未易多遘,信矣。挽近世风不古,士夫号为贤达,往往矜情饰貌,不惜疲敝其筋骨,囚垢其冠裾,穷极矫揉,以鸣高立异,震骇庸俗耳目,非深求之幽独隐微之地,固确见为艰苦卓绝之操。非有{难火}{尸辛}铸鼎之特识,鲜不受其欺罔而神明奉之者,则夫彼仆,安知其非揣摩风气,而托为朴钝以觊售也。则当考其后之事修撰者,能如修撰所蕲否也。 铅山蒋苕生太史(士铨)撰《桂林霜传奇》,演康熙朝广西巡抚马文毅殉吴逆之难事(按:马公讳雄镇,字锡蕃,号坦公,汉军镶红旗人。康熙九年,巡抚广西。十三年,吴三桂反,将军孙延龄私与通,公被囚土室。十六年,三桂遣其孙世亻宗收两粤,斩延龄,诱公降。不屈,遂被害。清制:非翰林出身,不得谥“文”,公父呜佩,官至两江总督,公以大臣子选用起家,得谥文毅,亦异数也),编入九种曲全帙中,流传颇广,又有《桂林雪》院本,为高邮薛冬树先生(名待考)所谱,演明臣瞿、张二公殉国事(按:瞿公讳式耜,字起田,常熟人。张公讳同敞,字别山,江陵人。明永历建国桂林。瞿公由桂抚入内阁,张公为兵部尚书。清兵破全州,诸将焦琏、丁魁楚等皆战死。永历奔梧州,以瞿公为留守,张公副之。未几,北兵至,二人力持月余,城破,同被执。主将定南王孔有德欲降之,不屈,幽于一室。二公相对赋诗酌酒,不异平时。孔屡劝降不可回,遂同日俱殉),世罕知者,亟记之。 两湖自强学堂建设于武昌,为中国第一中西学堂。经始光绪中叶,丁酉、戊戌以还,规模灿然大备。遵守当时着各省改书院设学堂谕旨,以中学为主,西学为辅。注重中文,每日上课时间,中文订一时,其余各门功课,均订半时。其外国语言文字,有英、法、俄、德、东五文。文各有堂,轩敞闳阔,聘外国士人教习。有助教,有翻译,非一知半解者得滥竽充数。此外唯体操、算学,教科不烦,而教法认真。学生考取入堂,无庸缴学费,斋房整齐,餐膳丰洁。凡所需用中外书籍、笔墨纸张、操衣靴帽(每季一换)等,悉公家办给。中文及外国五文、体操、算学,各有领班、帮领班学生,由各教习凭分数补荐。领班每名每月薪水纹银十六两,帮领班每名每月薪水纹银八两,各八名。每月考课一次(中文论说)。第一名奖龙银十圆,以次递减,至第三十名犹得二圆,第五十名犹得一圆。学生中程度稍高,眷属不多者,兼可无内顾忧矣。张文襄督鄂十数年,此自强学堂之设,不可谓非育才恤士之实政也。余于戊戌、己亥间,充自强学堂中文教习。辛丑自鄂之蜀,甲辰返自蜀,则已改文方言学堂,非复向日章程矣。 吴昌硕言:安吉有贡生张之铳(音充,去声),寿逾八秩,行辈在文襄相国之前。 尝谓朴质之风,今人不及古人,中国人不及外国人。日本原善公道《先哲丛谈》“山崎嘉”(按:山崎嘉号ウ斋,平安人)一则云:“ウ斋天性峭厉,师弟之间,俨如君臣。其讲书音吐如钟,面容如怒,听徒凛然,无敢仰见。诸生每窃相告曰:”吾侪未得伉俪,情欲之感时动,不能自制,则瞑目一想先生,欲念顿消,不寒而栗。‘“吾中国人撰述,断不作此等语。矧对于师门,尤必谓近亵而非所敢出。彼都人士,顾夷然不以为讳,是其任真近情处,未可谈笑道之也。 日本冈本监辅着《西学探源》,峻厩逖裕颇寓哲理。其《言论》第十三有云:”耻于下问,不欲闻己过,是古今为政者之通病也。西谚所谓傲慢之人,以它人之誉为自己之耻者,不其然乎?偶有一二解礼让者,亦止记同量之美,而忘异量之美。忽致拾小过掩大德,与孔子所谓宥小过举贤才者异撰(按:东国经籍传本,多有异文,当是冈本所据《论语》。“赦小过”句“赦”作“宥”)。贤才不能无小过,小过而不宥,焉得有贤才可举者?“《鲁论》”赦小过“二句,如此诠释,谊亦甚精。 钱牧斋易节事清,以纂修《明史》为词,亦不得志,以礼部侍郎内宏文院学士还乡里。尝游虎丘,见有题诗寺壁者曰:入洛纷纭意太浓,莼鲈此日又相逢。 黑头早已羞江总,青史何曾惜蔡邕。 昔去尚宽沈白马,今来应悔卖卢龙。 可怜北尽章台柳,日暮东风怨阿侬。 或云是云间陈卧子所作。又顺治三年十二月,清兵总镇李成栋以精骑三百下广州,旧辅何吾驺投诚(按:吾驺,崇祯朝宰相,与黄士俊同相永历,未久告归,家资三百万),乞修《明史》,门署”纂修明史“扁额。广东人有”吾驺修史,真堪羞死“之谣。大凡易姓改玉之世,前朝史事,关系綦重,彼号为文学旧臣,千钧一发之顷,必不能引决,而又不能无一词自解免,则回迹之门在是矣。《西学探源》有云:”法人安格的尔以修史着,不肯臣事拿破伦,年老贫甚,家有面包、牛乳二味系命,日计不过三苏乌钱。其友劝之受养于拿破伦,安氏曰:“余岂畏死自辱乎?’年九十四而终。临终语其友曰:”请视死有生气之人。‘“虽欧人主利,亦有如此者,可不谓伟哉!综三事衡论之,中外士夫,何遽不相及若是。 《西学探源》又云:亚理斯德尝有记事曰:”某国王枚达士,遇其臣捕拔甲士神来投诸狱,心怜而释之。神大德之,因告王听其所欲报之。王性贪而无度,乃谓之曰:“使予手所触悉变为黄金。’神曰:”无复志愿过此者耶。‘再三言之,王答如前。神乃授王得金之力,悠然升天去。王喜溢于面眉,欲试其力。下庭仰攀树触果,树果皆化为金;俯触瓦砾,亦化为金;指端所及,无一非金者。偶际午餐,就坐对食,将举手食之,食皆化为金;将啜茗,戛有声,不堪啜。如此数日,王苦饥渴,将死于黄金堆积中,则仰天号哭,呼拔甲士神,请去其力,仅乃解免。自是,王幡然省悟,谓国家之富,不必在拥多金,一意奖励事业,遂致民阜国强。“ 按:此寓言耳,尤涉滑稽,然确有至理,为吾中国向来书说所未发,亟记之,为当世之枚达士告。 《西学探源》又云:”英人斯格的为诗文巨匠,而终身服吏务,不害学习。“按:宋史邦卿(达祖,汴人),相传为开禧堂吏,所着《梅溪词》,同时张功甫(粒┪之序。称其”分镳清真,平睨方回。纷纷三变行辈,不足比数。“斯格的殆其流亚欤? 武林南山磨崖,梁萧《心印铭》(见丁敬《武林金石记》),末书”天宋皇坦锼人辍啊O蚶唇鹗纪年,弁一字于国号之上。有曰大、曰巨、曰皇、曰圣者,而”天“字则唯宋用之。独惜徽、钦南渡,天亏西北,无复女娲炼石补之耳。又政和中,禁中外不许以龙、天、君、玉、帝、上、圣、皇等为名字,于是毛友龙但名友,句龙如渊但名句如渊,余各等字例引(见宋洪迈《容斋二笔》)。四川云阳龙脊石,宣和乙巳人日周明叔、曹嘉父等两题名,并改写鳌脊(见况周颐《卤底丛谈》),亦甚可笑。 咸丰朝,即补副将雷风云,谥威毅(见《谥法考》)。光绪中叶,鄂人张翼轸,工行草书,尝游京师,有润格在厂肆,其姓名三字皆星名,与雷风云属对绝工。 吴江徐电发(钅九)《词苑丛谈》卷十《辨证》有云:《王钅至默记》载欧阳公望〔江南〕双调:”江南柳,叶小未成阴。人为丝轻那忍折,莺怜枝嫩不胜吟。留取待春深。 十四五,闲抱琵琶寻。堂上簸钱堂下走,恁时相见已留心。何况到如今。“ 初,欧公有盗甥之疑,上表自白云:”丧厥夫而无托,摧幼女以来归。“张氏此时,年方七岁。钱穆父素恨公,笑曰:”正是学簸钱时也。“愚按:欧公词出《钱氏私志》。盖钱世昭因公《五代史》中多毁吴越,故诋之,此词不足信也。(《丛谈》止此) 按:周淙《辇下纪事》云:”德寿宫刘妃,临安人。入宫为红霞帔,后拜贵妃。又有小刘妃者,以紫霞帔转宜春郡夫人,进婕妤,复封婉容,皆有宠。宫中号妃为大刘娘子,婉容为小刘娘子。婉容入宫时年尚幼,德寿赐以词云:“江南柳,嫩绿未成荫。攀折尚怜枝叶小,黄鹂飞上力难禁。留取待春深。”(《纪事》止此)德寿之词,与《默记》所传欧公之作,仅小异耳。钱世昭《私志》称彭城王钱景臻为先王。景臻追封,当建炎二年,世昭为景臻之孙,缅(景臻第三子)之犹子。以时代考之,盖亦南宋中叶矣(《四库全书提要》于钱世昭、王钅至时代,并未考定详确)。窃疑后人就德寿词衍为双调,以诬欧公。世昭遂录入《私志》,王钅至因载之《默记》,唯钱穆父固与欧公同时,然公词既可假托,即自白之表、穆父之言,亦何不可造作之有?窃意欧阳文集中,未必有此表也。 要离墓残碣,文曰:“汉梁伯,烈士要。”石高二尺(据《拚藏石记》,依工部营造尺),宽一尺四寸五分,厚三寸二分。二行,行三字。字径四寸强至六寸不等,正书。乾隆时,出土于吴门专诸巷后城下。光绪十二年丙戌岁朝,石门李嘉福笙鱼得之(有题字刻石右方,分书)。宣统纪元,归氵更阳托活洛尚书忠敏。《拚藏石记》编入《梁石》。残碣书势信劲伟,唯定为梁刻,蒙意窃未安也。按:明信州郑胄师(仲夔)《耳新》云:“姑苏要离墓,其形如阜,不及城堞者,仅尺许耳。相传初甚低,其后岁高一岁。至万历间,好事者为之竖碑墓上,墓隆起竟高于城。一时城外往往白昼杀人,咸怪异之。因仆碑,乃止。”据此,则乾隆时出土之残碣疑即万历间所竖之碑,碑仆后乃断残耳,以其地考之亦合。 秦印多玉(多朱文),汉印多铜(多白文,其实非白文也。汉钤印用紫泥,印入泥中。篆文凹入者凸出,则亦朱文矣),间有金印,王侯已上用之。元王元章用花蕊石刻印,而石印乃盛行。其先有用石者不甚着,盖亦廑矣。此外尚有银印、铁印、瓷印、水晶、玛瑙、象牙、犀角、澄泥、烧料、黄杨、竹根等印。又有碧霞髓印(髓或作厶),至坚不受刀,虽晶玉非其比。在昔印人某能刻之,其姓名偶失记矣。歙县汪氏飞鸿堂(启淑,字讠刃{艹危,号绣峰,世业盐,拥高赀),剖巨珠为小印,侈丽极矣。 鲰生穷饿海滨,盖五年于兹矣。乙卯六月,大风为灾之前数日,室人以无米告。戏占《减字浣溪沙》云:逃墨翻教突不黔,瓶韬蜗境莒囱巍0肷辛苦一时甜。 传语枯萤共宁耐,每怜饥鼠误窥觇。顽夫自笑为谁廉。 文笔贵简,“逸马毙犬于道”,作“有犬卧于街中,逸马蹴而毙之”,则赘矣。明祝氏《猥谈》云:“一守禁戴帽,不得露网巾,吏草榜云:”前不露边,后不露圈。’守曰:“公文贵简,何作对偶语?‘吏曰:”当如何?’守曰:“前后不露边圈。‘”斯旨可以喻大。《新唐书》、《新五代史》,其较胜旧史,亦事繁文简耳。 相传彭刚直作秀才时,与邻媛名梅者有婚嫁约,事忽中变。迨后刚直通显,故剑不复可求,刚直恫焉。中年已还,酷嗜画梅,所作诗亦十九咏梅,意有托也。临川李梅庵方伯未第时,有长沙余公器重其才品,以长女字之;未婚卒,复字以次女,又卒;更字以三女名梅者,婚未久亦卒。梅庵赋潘岳之《悼亡》,感谢公之风义,因自号梅痴,终身不谋胶续。国变后,黄冠野服,卖字沪滨,署其门曰“玉梅花盒李道士”,盖情之人人至深。武达文通,其揆一也。曩余亦自号玉梅词人,则辛卯客苏州,得句云:“玉梅花下相思路,算而今不隔三桥。”(《高阳台》)又云:“玉梅不是相思物,不合天然秀。”(《探芳信》)此等句殊无当于风格,而当时谬自喜,遂以名词,并以自号,无它旨也。 南海潘绎<广今>(衍桐)缉《雅堂诗话》,即其所编两浙《切续录》之诗人小传,亦犹《静志居诗话》即《明诗综》小传也。其体例于谈诗而外,备载嘉言懿行。如归安姚镜塘先生(学爽),居官端谨,不履要津,部曹每月有印结银,先生独不受(清制:中外大小官员,引见验看,须同乡京官出印结。结费之多少,视品位之崇卑。京曹五六品有印官,得出结,分结费。软红薄宦,恃此为樵米资矣。某省印结省务,由本省出结官分年轮管,结费即由管结官部分致送)。仁和高月拖壬(凤台)学深品洁,在中书以兄丧去官,有韦义、杨仁之风。夫京之分结费,俨然分所应得,取不伤廉者矣。世固有贪多务得于印结之外者,乃至俗情贪恋禄位,虽三年之丧,或犹有夺情之举,矧在齐衰已下,则夫两先生之所为,固皆挽近所未闻,可以风世励俗者矣。 《眉庐丛话》据昆山朱厚章《多师集》有赋得“三才万象各端倪”七言十二韵诗,自注:“江南三院考取博学鸿词科,知乾隆时特科诸徵士,当其荐举之初,须由本省考试,则亦未极隆重,曰考取。殆犹有考而不取者矣。”云云。比阅《樊榭山房集》末附轶事,记当时试事綦详:“雍正甲寅、乙卯,浙江总督程元章三次省试,荐举博学鸿词十人:严遂成、厉鹗、周玉章、杭世骏、沈炳谦、齐召南、张懋建、周长发、汪沆、周炎。正试题《河清海晏颂》,《万宝告成赋》,杜氏《通典》、郑氏《通志》、马氏《通考总论》,赋得”冲融和气洽“,补试题《玉烛醴泉颂》、《鹏奋天池赋》、《九法五政论》,赋得”禾比君子“。续试题《景陵瑞芝赋》、《春雪》诗、《两浙通志》序,评《二十一史》。厉先生应正试,名列第二。程制军批云:”颂体俊伟,赋材丽则。论该洽而当理,诗雅正以和声。诚为于越含香,氵制河韫秀。“帅文宗批云:”辞挹群言,体苞众制;以质纬文,以文被质。殆昔人所云无一字空设者。“张方伯加批云:”高华之气,典丽之词,春容之节。加以骨干坚凝,根极理要,扶质垂条,兼擅其美。“据此,知《多师集》所云三院,即制军文宗方伯矣。又王茨檐先生《静便斋集。送杭大宗北行序》云:吾友厉鹗、杭世骏,博览精核,所为文词高旨深,顾自壮盛,仅充秋赋。仁庙御极之十七年,特辟大科。浙省郡邑荐者,前后合六十人。呈试大宪,掇什之二三。二君以瑰丽卓越,炳乎十八人之列。据此知考试不取者,多于得取之数。太鸿、大宗、次风诸先生,当时已负盛名,而犹渎考如是,可见先辈醇朴之风,而全盛之世之科名至足重也。 黄子久自大号痴哥,见樊榭诗自注。人皆知大痴,罕知大痴哥者。太鸿方闻,必有所本。 《樊榭山房集》有幼鲁(按:姓符)第五女生,命名曰却盗,为赋诗。此女名绝奇。 樊榭诗《吴山咏古》二首,其一《麻曷葛剌佛》,序云:”在宝成寺石壁上,覆之以屋。元至治二年,骠骑卫上将军左卫亲军都指挥使伯家奴所凿。志乘不载,故诗以着之。“句云:”何年施斧凿,幻作梵相奇。五彩与涂饰,黯惨犹淋漓。一躯俨箕踞,努目雪两眉。赤脚踏魔女,二婢相夹持。玉颅捧在手,岂是饮月支。有来左右侍,骑白象青狮。狮背匪锦迹荐坐有人皮。髑髅乱系颈,珠贯何累累。其余不尽者,复置戟与铍。“又云:”来观尽毛戴,香火谁其尸。阴苔久凝立,想见初成时。“ 按:此佛像今不知尚存否。以诗句绎之,何鬼怪狞恶一至于是。其二《铁四太尉》序云:”在东狱庙庑下,像凡四躯,皆擎拳衬浚奇丑可怖。相传江中浮来,郡人有忿争凶隙等事,辄迎而诅之,俗名铁哥而。(曩甄[B13f]“而”字典故,惜未及此)。元至正末重铸,其朔弗可考,大率皆淫祀也。“ 北齐造名无量声佛像,佛座拓本,高今尺二寸强,宽二尺四寸强,十四行,行二字,字径八分,正书。铭曰:”天保七年,敬造名无量声佛,若有文名者礼拜供养,减无量罪,德无量福。“(按:”德、得“二字,古通用)此拓本绝艰致,殊可宝,惜未拓佛像,俗工往往如此。又希腊女神名谬司,专司文艺者,则是彼都人士,所当馨香以祝者也,附记于此。”谬司“盖译音,不如作”妙师“为协。 光绪初年,都门以”富、贵、贫、贱、威、武“六字分帖六部,谓吏贵、户富、礼贫、工贱、刑威、兵武也。盖他部司员,见堂官皆长揖,唯工部鞠跽为礼,故或又以《孟子》”天下之贱,工也“句相嘲。未几而兵部效之,户部继效之。癸未七月,诏各部院司员,见该管堂官,不准屈膝请安,以御史文海疏言也。 清制:百官进内,东华门止灯,景运门止伞扇。光绪中叶已还,往往甚雨之日,有携灯入景运门者,有持伞上乾清门台阶者。而乾清宫侍卫,皆戴雨帽班直门下,大臣或持伞至养心殿门,盖非复从前严肃矣。 清制:大臣谥法,除特旨予谥外,例由内阁撰拟八字,圈用二字。光绪辛巳正月,吴县沈相国桂芬卒,内阁撰拟谥文清、文勤、文端、文恪,因谕旨称桂芬清慎忠勤,老成端恪,是以依此撰拟。及旨下,乃谥文定。既非特旨,亦非圈用。考谥法,纯行不爽曰定,亦美谥也。 日本樱花,五大洲所无。有深红、浅绛,绿者尤娟倩,一重至八重,烂漫极矣。三月花时,公卿百宫,旧皆给假赏花;今亦香车宝马,士女征逐,举国若狂也。花枝或插于帽,或裹于袖,或系于带。游客归来,满城皆花矣,名曰”樱花狩“。盖虽游乐之事,亦寓讲武之意云。 中国以牡丹为花王,日本以樱花为花王。牡丹以浓艳胜,樱花何其娟倩也。余谓花王中之樱花,甚似人王中之李重光,高出庸主万万。 《大戴礼记。五帝德》第六十二:”孔子曰:“吾欲以颜色取人,于灭明耶改之;吾欲以语言取人,于予耶改之;吾欲以容貌取人,于师耶改之。’”今人第知以“貌取人”,失之子羽云云。 光绪庚子,拳匪变起,余适在鄂,条呈两湖防守情形于督部张文襄。有云:“随州所属之武胜、平靖等关,为由汴入鄂门户。平靖、百雁、武阳,即所谓‘义门三关’。明正德中,流寇入境,三关皆要地。今湖北铁路干路,武胜关适当其冲,并宜急驻重兵扼守,以固边圉而保要工”云云。“义门三关”之说,据《读史方舆纪要》。比阅乌程温铁华(日鉴)《〈魏书。地形志〉校录》云:“义阳三关,谓平靖、武阳、黄岘也。《元和郡县志》:”武阳在应山县东北一百三十里,黄岘在应山县界。‘《地理通释》:“《左传》:大隧即黄岘。今名九里关,在信阳军南百里。’”温氏所云三关,有黄岘无百雁,与顾说不同。 《新唐书。艺文志》着录苏涣诗,注云:“涣少喜剽盗,善用白弩。巴蜀商人苦之,号曰‘白跖’,以比庄乔。后折节读书,进士及第。湖南崔媳俅邮隆{闲遇害,涣走交广,与哥舒晃反,伏诛。”诗人而为盗,盗而第进士,绝奇,矧晚节弗终。不图风雅中,乃有此败类。顾其诗见录于正史,讵以其事奇而故传之耶?抑其诗固犹在可传之列也? 辽王述律好睡,国中目为睡王(见宋彭百川《太平治迹。统类》)。大兴王楷堂比部(廷绍),高谈雄辨,都人称为嚷王。长于诗,倚马可待。署中公暇口号云:“司中呼小马,堂上坐长麟。”时牧庵协揆(长麟)为大司寇,或谮之。一日,协揆语王:“闻近作对联佳甚。”王应声曰:“司官曾有句,名医唯扁鹊,良相是中堂。”协揆大笑,意深赏之。谮者闻之爽然(见定远方士淦《蔗余偶笔》)。睡王、嚷王并新隽,顾嚷王捷才若此,未可以嚷概之矣(宋荆南节度使高保融弟保勖,体瘠而口吃。保融甚爱之,虽盛怒,见之必释然而笑,荆南人谓之万事休郎君,见《太平治迹。统类》。是诚亲爱而辟,然兄弟孔怀,固当如此,视交为愈者,有厚薄之殊矣)。 王禹猿⑽李继迁草制,送马五十匹,备濡润,禹匀粗(见《太平治迹。统类》)。即后世文人润笔,亦云厚矣。宋陈藏一《话腴》云:“退之欲人辍一饭之费以活己。”而文起八代,上窥至圣,亦濡润之说,断非乞借。 宋太祖性严寡言,独喜观书,虽在军中,手不释卷,人间有奇书,不吝千金购之。周显德中,从世宗平淮甸,或谮太祖于世宗曰:“赵某下寿州,私所载,凡数车,皆重宝器也。”世宗遣使验之,尽发笼箧,唯书数千卷,无它物(见《太平治迹。统类》)。古开创之英辟,丁龙犹未飞,蠖不妨屈,其襟抱所蕴蓄,要不啻一日万几,而顾留意载籍若是,知郅治本原在是矣。若汉萧何为高帝收秦丞相府图籍,事又稍异。 兰陵先生言:“《四书》中,有二怪、一妖、三女子,五龙、九虎、十先生(又九馆、十先生)。”二怪:素隐行怪,怪力乱神。它仿此。急切记忆,殊难全备。 都下某名宿,好清谈雅谑。一日,宴客于陶然亭,某学究与焉。俄添酒顷,语次,漫引《中庸》“其至矣乎”句,读若“岂止一壶”。学究瞿然避席曰:“侮圣人之言。”言之色綦庄。四座愕眙久之,主人末如何也(学究乃所延西席,授公子读者)。 春夏之交,壁间悬名人书画,恐燕泥飘堕染损,于帧首作两绫带下垂,令时时摇动,俾燕不敢近,名曰“惊燕”。蕙风曩有词咏之,调寄《浣溪沙》(刻入《新莺词》)“四璧琳琅好护持,画帘风影乱乌衣。飞近金题才小立,却教回。娟素乍同飘绣带,襟红时见ネ香泥。倘是双飞来对语,莫惊伊。”按:此调名〔浣溪沙〕,前后段各七字三句者,名《减字浣溪沙》。据宋贺方回《东山寓声》乐府,俗以七字三句两段为《浣溪沙》,而以此调为《摊破浣溪沙》,误也。 金元已还,名人制曲,如《西厢记》、《牡丹亭》之类,平仄互叶,几于句句有韵。付之歌喉,声情极致流美。溯其初哉肇祖,出于宋人填词。词韵平仄互叶,丁北宋已有之,姑举一以起例。贺方回《水调歌头》云:“南国本潇洒,六代浸豪奢。台城游冶,襞笺能赋属宫娃。云观登临清暇,壁月留连长夜,吟醉送年华。回首飞鸳瓦,却羡井中蛙。访乌衣,寻白社,不容车。旧时王谢,堂前双燕过谁家?楼外河横斗挂,淮上潮平霜下,樯影落寒沙。商女蓬窗罅,犹唱后庭花。”蕙风旧作,间有合者。《蝶恋花。甲午展重阳日,邃父招同半唐登西爽阁,子美因病不至》(刻入《锦钱词》)云:“西北云高连睥睨,一抹修眉。望极遥山翠,谁向西风传恨字,诗人在抵伤憔悴。有酒盈尊须拌醉,感逝伤离(端木子畴前辈,于数日前谢世)。何况登临地,鬯好秋光图画里,黄花省识秋深未。”西爽阁在京师土地庙,下斜街山西会馆,可望西山。 清初鸿词诸征士,当其荐举之初,本省渎考情形,甚非隆重之道,稍有崖岸者弗为也。相传康熙己未科,取中者五十人。授职后,为同僚所排诋,目为野翰林,且讥以诗曰:自古文章推李杜,而今李杜亦稀奇。 叶公懵懂遭龙吓,冯妇痴呆被虎欺。 宿构零锖庥窀常失黏落韵省耕诗。 若教此辈来修史,胜国君臣也皱眉。 自注:李高阳相国{呶荆,杜宝坻相国立德,冯益都相国溥、叶掌院学士方霭皆试官。是科题为《璇玑玉衡赋》、《省耕诗二十韵》。取中者俱令纂修《明史》。而鸿博之诋甲科,亦不遗余力,尤展成检讨(侗)《题钟馗像》曰:“进士也,鬼也;鬼也,进士也。一而二,二而一者也。”以笔墨为报复之具,若水火不相下。揆之古君子彦圣能容之度,则彼此胥失焉。降而至于乾隆丙辰,而风格视前辈益远矣。两次特科,吾广右皆无人。考仁和杭大宗(世骏)《词科掌录》,乾隆丙辰科,广西巡抚金钅宏,荐举钱塘廪生袁枚(是时适游桂林)。岭峤白屋之士,闭户自精,姓名不出里樱对于令闻广誉之随园先生,何能望其肩背于万一耶。 尤展成自《秋波词》进御,才子名士之目,受两朝特达之知,所着《读离骚》、《钧天乐》等传奇数种,教坊内人,镂之管弦,为霓裳羽衣之曲。洪鹚迹ǒ睿┧湟浴冻ど殿》得罪,而此曲即亦流传禁中。盖清廷当全盛时,九天歌管,犹有雅音;嘉、道而后,遂岑寂无闻焉;乃至今日,风雅扫地,瓦釜雷鸣,虽日星河汉之文字,不惜弁髦弃之,矧选声订韵之末技,夫孰过而问者,则章掖贱而琴书苦矣。 阅歙县程春海侍郎(恩泽)所撰《湖南提督杨君继室龙夫人墓志序》(按:杨君名芳,一等果勇侯,谥勤勇)及武进张翰风先生(琦)《记杨军门龙夫人事》,事绝瑰玮。两家叙述,互有详略,兹参综缀录如左:夫人尤氏,四川华阳县人。幼读书,洞晓大义,温淑而敏断。年二十二归军门,时军门已贵显为总兵。嘉庆十乙年春,以宁陕镇总兵摄固原提督,夫人留宁陕署。先是,镇所辖兵六千名,例月给米折银三钱,遭匪贼蹂躏,物值益昂,所领不给食。军门白经略某具疏申请,议权加二钱,俟三载后再定议。及是,执事者停支待报,兵忍饥两月。夫人知将有变,使谓署总兵参将杨之震:“速借给以安其心,虑有它者。吾家当代偿之。”之震曰:“众兵恐我耳,乌敢反?且衅非由我,何惧?”更以威胁之,众益怒。七月六日,头人陈先能、陈大顺等请见曰:“吾辈将反,顾受大人恩至重,愿送太太去乃发。”夫人以义晓之,且曰:“汝等造反,而先免我,疑知情无以白。且我一妇人,去何为?宁死此耳。”挥众出。外委王清山,公之亲随也,贼令入卫,又分数十人守大门,约余人不得入。而公前所释教匪二百人,为之室家者,知有变,悉入守中门,曰愿以死报。是夜,贼遂杀参将及中军游击、城守营都司,焚南北二城,枪炮号哭之声不绝。妇女多从睡梦起,知贼不犯镇署,多就避,廊室为之满。时未叛者哗于内曰:“夫人勿死,我辈受主帅恩,贼入,当以死拒;脱不敌,主帅归,见我辈尸,见我辈心。”已叛者哗于外曰:“夫人勿惊,我辈受主帅恩,今迫而叛,不与夫人。即仇怨有避夫人侧者,亦不报也。”夫人端坐后堂,戒奴婢曰:“死生有命,敢号泣者惩之。”向明,陈先能等又请见。避难者皆绕夫人哭,乞勿纳。夫人曰:“愚哉,若辈欲入即入,孰能御之?请见则见,何惧为?”命启门,叛首数十人,手血淋漓,环伏堂下,痛哭曰:“我辈罪大恶极,将欲窜身山谷,缓须臾死。恐去后有惊及夫人者,求夫人行。”夫人大声谓曰:“若辈虽戕官,为首诚不可逭,于多人何尤?主帅旦夕归,且为若辈白其事于朝,非尽歼也。可各罢归伍。不然,斩我首去。” 众曰:“我辈血誓同死生,能聚不能散。”乃舁舆以俟。夫人将升舆,避难者千数百人齐恸曰:“我辈死矣。”夫人复谕叛众:“此总总者须随我出,毋伤残。”众皆唯唯。于是,出婢子衣履,与在官眷属,结束先行。乃肩舆殿其后,出署。贼传呼立队,贼在五郎城者悉来。夫人叱之曰:“止何等狂悖,而犹循此规制耶?”始退。贼凡送二十里,至石泉县。县令陈某,闻警惶惧,民人惊窜者众。知夫人来,贼不敢逼,请夫人留。而总兵王兆梦至,夫人谓兆梦曰:“宁陕兵二千余,非尽反,首事者百余人耳。速驰谕,令缚头人来,事可定。”兆梦怯不敢往。夫人留六日,乃之兴安兄太守龙君署。越十有四日,公子承注生。会军门自固原策单骑驰千二百里入叛军,收降抚逸,笼束归伍。乃诛其尤凶横者,而众情汹汹,有悔降意。于是叛首蒲大方等,请于军门,往迎夫人,以测军门心,军门推诚待之,不介一奴,许其咸往。夫人方乳公子,未满百日,即冒雪抱公子,泰然登程。中途蒲大方与其徒王凤争,刀伤凤手。是日宿汉阴,夫人命借官刑具,坐中庭,召大方骂曰:“汝反叛,幸宥不死;更弄刀杖,又待反耶?”杖子四十,加桎梏焉。从者惶惧终夕。未至宁陕二十里,十九人偕大方固请,乃释之。初,夫人之行也,署中物不暇顾。后四日,石泉民请往取之,门洞开,阒无人,而一匕一箸无失者。有庖人朱子勇者,为贼所怨,夫人匿之复壁中。夫人已去,子勇入上房携铜盆出。遇贼,将杀之。子勇曰:“夫人命取盥具,汝杀我,汝自赍往耳。”摔铜盆于地。贼信之,竟得免。吁,亦奇矣。当军门抚叛卒时,自谓功足以赎过,且已革翎顶,宜无虑。夫人曰:“朝廷事自有法度,兵叛大案,不容任其咎者,非君而谁。”已而公果遣戍伊犁。后公自川返贵州,或劝带盐,可获利三千金,已积之舟畔矣。夫人曰:“以气机观之,未必能享多金,盍卜之?”公卜不吉,遂辞焉。行六十里,过黄瓜槽险滩,舟几覆,载重者皆溺,其才识固不可及也。夫人教子极严,善鼓琴,工画兰,时时为之不倦。居恒谓军门曰:“方寸静洁,则理胜欲;念虑牵萦,则欲胜理。人生最忌情流为欲。”斯言非寻常<门为>媛能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