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 餐樱庑随笔 > 6

餐樱庑随笔 6

作者:匿名 分类: 更新时间: 来源:本站原创

托活络忠敏生平不蓄姬侍。督两江日,夫人至自京师,携垂髫婢二,闻将出京时,物色得之者,意在属之抱衾之列,忠敏略不措意。未几,其一以赠观察任某,其一赠某京卿,辞焉,则以俪某材官。盖忠敏于金石书画而外,绝无它嗜好也。唯观察者殊龙钟,尤非能惜玉怜香者(按:钱牧翁有“惜玉怜香”小印,为河东君作)。小红之赠,未经侔色揣称,读玉茗堂“姹紫嫣红”一曲,不能无感。 宛平查莲坡(为仁)夫人金氏,名至元,字载振,一字含英,山阴人,有《芸书阁剩稿》(附《蔗塘外集》后,锲板绝精),太半闺房唱酬之作。赵秋谷为之序,称其清丽孤秀,无绿窗绮靡之习。当其结缡伊始,莲坡赋《催妆诗》云:十年香霭搅情尘,留得霜华百炼身。 此夕星光盈锦幄,向来春色阻花晨。 谁言蔗境甘无比,久识莲心苦有因。 差喜高堂称具庆,鹿门偕隐莫辞贫。 红烛双行照玳筵,凤箫吹彻下瑶天。 璧存敢诩连城贵,珠在还欣合浦圆。 赋就桃夭期觉后,迎来鹊驾路争先。 梦中欲乞生花笔,待写春山满镜妍。 夫人和原韵云:句好如仙绝点尘,青莲原是谪来身。 诗传采笔歌偕老,籍记丹台署侍晨(《松陵集》:“执盖侍晨,仙官贵侣”)。 四照花开融瑞色,九微灯返蘖家颉 牵萝补屋休嫌陋,得贮珠玑敢道贫。 百和香浓结绮筵,云敖如奏大罗天。 龙泉那肯丰城掩,冰彩依然桂殿圆。 此日授绥休论晚,它的委畚计当先。 试看欧碧醭屎熘郑留取春光分外妍。 锦字联吟,功力悉敌,诚玉台佳话也。 《枣林杂俎》云:“山阴朱燮元总督云,贵,川、广,石糁餍抚司女土官秦良玉,雅度侃议,亻兼从俱美少年,朱公子寿宜访之,酒间微讽。良玉笑引南宋山阴公主’陛下后宫百数,妾唯驸马一人‘云云以答。”蕙风按:此说诬也。竹汀妒话野纪》亦谓良玉有男妾数十人,夔州李长祥力辩其诬,谓川抚尝遣陆锦州逊之,按行诸营,良玉冠带饰佩刀出见,设礼,酒数行,论兵事,逊之误曳其袖,良玉引佩刀亟断之,其严肃若是。程乌董祝有《咏良玉》诗曰:“追奔一点绣红旗,夜响刀环匹马驰。制得铙歌新乐府,姓中肯入玉台诗。”良玉手握兵符,俨然专阃,诚如《杂俎》、《野纪》所云,则令不肃而气且靡,何能扞贼立功乎!无论尊俎宴谈之间,对于向少晋接之人,而为猥亵不经之语,良玉亦奇女子,断乎不至如是。矧遐方闺秀,虽有出类拔萃之才,亦决不能谙悉史事,至于仓卒之间,辄能举似山阴公主之言也。竹褪贝,距良玉已远,《野纪》云云,殆沿明人记载之讹耳。 相传康熙时一老侍卫,直乾清门三十年,俄外简荆州将军,举室庆忭。某独愀然,继之以泣。或怪而问之,则曰:“荆州形胜之地,为敌国所必争,智勇如关玛法(按:玛法者,清语贵神之称)尚不能守,我何人斯,而得免于东吴之手乎?”亲友为之解释劝慰,某固执成见,弗之悟也。乾隆末,福文襄征廓尔喀时,有刑部满郎中某,以阿文成荐擢召见。上问福康安、海兰察二人外间声名如何。某应声曰:“外间咸服二人将略,以比罗成、尉迟恭也。”上笑遣之出。文成悔之,告于人曰:“老夫以某相貌丰伟,故登荐牍,孰意为熟谙小说人也。”人传为笑柄云。此二事绝相类。咸丰季年,石达开窜四川,满御史某上言:“川南泸州一带,必须严重设防,恐贼众渡泸,勾结诸蛮洞,联络一气,称兵内向,则为患不堪设想。今日安得七擒七纵之才如诸葛亮者,而征服之。”云云。此奏亦流传为笑柄。曩阅某说部云:“满人初入关,得《三国志演义》,奉为韬钤秘笈,故有满汉合璧绝精刻本,当时凡识字之满人,殆无不熟读是书,乃至锢蔽如某侍卫,犹无足异。”不图二百数十年后,声明文物,同化已久,犹有中《演义》之毒如某御史其人者,则诚匪夷所思矣、咸丰已未朝考论题“二子之心,非夫子孰能知之”。见《论语》“不念旧恶章”程子注。当时以不知题解,失翰林者夥矣。有清二百数十年,士子以《四书》艺进身,然不读朱注者有之,读外注者,百无一二焉。即如“二国之俗,唯夫子为能变之”,见《论语》“齐一变章”程子注,倘以命题,大约知者亦廑。虽句中有“变”字,较易触悟,而殿廷考试,决无携带《四书》者。即亦何从翻阅,而证其必是耶。它如“天下无不是底父母”,见《孟子》“天下大悦章”李氏注。“膝下”,见“小弁章”赵氏注。“胶柱调瑟”,见“任人章”外注(按:胶柱调瑟常语“调”作“鼓”,亦犹《庄子》注,对牛鼓簧,常语“鼓簧”作“弹琴”。语之有本而小变者也)。“不相干”,见《论语》“如有博施于民章”程子注。皆习见常语,倘问出处安在,亦未必能举注以对也。 《孟子》“仁也者人也章”外注:“或曰,外国本’人也,之下,有‘义也者宜也,礼也者履也,智也者知也,信也者实也’,凡二十字。”按:所云外国,疑即日本。日本自唐时通中国,继此赍书之使,络绎于道途。彼国经籍刊本,容亦有流传中士者。而其初祖,或属秦燔已前古本,亦未可知,而宋人遂据以入注耳。它日当访求和文《孟子》印证之。 妇人生须,前笔两见,兹又得三事:宏治六年某月,应山人张本华妇崔氏,生须长三寸许(见《明孝宗实录》)。又嘉靖癸丑,青浦<鬼重><鬼因>ㄠ镇(按:<鬼重><鬼因>二字,各字书所无,不可识,此镇名绝奇。编者按:<鬼重>,蔚谋鹈。《本草纲目。禽部。巍罚骸笆闭湓唬海脊碇兀荆字韵书无考,当作匈拥切。<鬼重>魂,流离,言其不详也。”<鬼因>音未详),有妇人忽生髭须,时县差以事摄其夫,从壁间窥之,以为男也。夫亦无获,携妇以归,邑市聚观甚众,明年遂有倭变(见《青浦县志》)。又万历二十一年,嘉兴包彦平馆华亭佘塘宋氏,其邻有妇人,须长五六寸,二十余茎,时年六十,自三十三岁始生须,拔去仍出,至五十岁而止(见《包彦平集》)。 七律限溪、西、鸡、齐、啼五韵,中嵌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丈、尺诸字,《眉庐丛话》所载夥矣。惜诸作或未尽妥帖稳成,兹又得一首,为春明诗社冠军之作,题为《闺怨》。诗云:六曲围屏九曲溪,尺书五夜寄辽西。 银河七夕秋填鹊,玉枕三更冷听鸡。 道路十千肠欲断,年华二八发初齐。 情波万丈心如一,四月山深百舌啼。 清词丽句,妙造自然,允推合作。 近人某氏笔记有云:“阮文达撰《金石索》,嘱汪容甫辈助之搜罗。一日,汪以片石进,古色斑连,隐约似有款识,篆势奇古。文达问所自来,汪曰:”是即公所访求之某石器也。吾竭数月之力,仅乃得此,虽残破,价兼金矣。‘文达审谛久之,曰:“良是。’竟偿容甫巨赀,而据以入《金石索》。它日,容甫又问:”曩为公访获之某石器佳否?‘文达曰:“良佳。’容甫曰:”公曷更往求之?‘因相约同诣滨河某茶肆,指临流乱石问文达:“视曩石器奚若?’文达注视有顷,愕然曰:”奈何戏我?‘容甫笑曰:“庸何伤,留为金石一噱耳。’文达喻其旨,复厚馈容甫,嘱秘勿宣焉。”蕙风按:今通行之《金石索》,南通州冯云鹏撰。阮文达亦有《金石索》,未之前闻,某笔记云云,殆未必可信耶。容甫本寒素(《广陵诗事》:“江都汪明经中,幼年孤贫,家无书籍,于书肆中借阅,过目能记。既而贩卖书籍,且贩且诵,遂博览古今文史”),父舸,字可舟,亦工诗,生平坎坷特甚(《广陵诗事》:“可舟性不谐物,偃蹇贫病,杭堇浦与沈沃田书,盛称其《和丁隐君贝叶经歌》、《长春观老子像绝句》,有《历居山人集》八卷”)。容甫中年已还,处境颇丰,力能收藏金石,罗致宾客。马氏小玲珑山馆或曰后归汪雪礓本,或曰归容甫,且增饰崇丽焉。汉射阳画像石刻,亦以资致之。盖遭遇承平,风雅未坠,寒士谋生,未若今日之困难,而其接物涉世,殆亦圆通于名父多矣。 《板桥杂记》:“顾喜,一名小喜,性情豪爽,体态丰华,趺不纤妍,人称为顾大脚,又谓之肉屏风。然其迈往不屑之韵、凌霄拔俗之姿,则非篱壁间物也。汉武帝《悼李夫人赋》有云:”佳侠含光。‘余题四字颜其室。“云云。当时纤足之风盛行,不图枇杷门巷,犹有参玉版禅者,则亦不缠足之雅故矣。 托活络忠敏《拚藏石记》中,有非石刻二种:一北齐高侨为妻王江妃造木版,墨迹,字犹朗晰,唯背面稍模黏。一唐丽山府果毅都尉梁君妻李氏墓志砖,朱漆书,未经镌刻,凡五百九十七字,模黏才仅九字。木版于高侨妻殁,乃曰:”为戒师等所使,与佛取花。“盖佞佛已甚者。下云:”书者观世音,读者维摩大士。“语尤荒诞不经,殆其它石刻所未有。 《楚辞》:”夕餐秋菊之落英。“后人或驳其非谊,谓菊花虽残不落。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云:”落,始也。“(按:《尔雅。释诂》:”ㄈ落权舆,始也。“)如《诗。访落》之落,谓始英也。据此,则屈自不误。后人误会为坠落之落耳。又芙蓉虽落不散漫,盖秋花禀贞肃之气,非春花可同日语矣(按:宋闺秀朱淑真《菊花诗》:”宁可抱香枝上死,不随黄叶舞秋风。“亦谓其虽残不落)。又宋姚宽《西溪丛语》引《宋书。符瑞志》云:”英,叶也。《离骚》’餐落英‘,言其食秋菊之叶也。“按:《神农本草》:”菊三月上寅采叶,名曰玉英。“是英亦谓叶也。《唐韵》:”叶亦谓之英,于良切,读若央。“《毛诗本音》:”舜英、重英,俱叶央。“《离骚》”夕餐“句下云:”苟余情其信窨湟粤芬兮,长<咸页>颔以何伤。“政与央叶(按:《九歌。云中君》:”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华,花也;英,叶也。下与央叶,是亦一证。)《符瑞志》云云似较罗说为优。总而言之,必非花之坠落者。今人以麦屑裹菊嫩叶,和以盐菽,入沸油煎极脆而食之。每年重阳前后,宴席间多具此品。 《史记。赵世家》:”武灵王十六年,王游大陵。它日,王梦见处女,鼓琴而歌诗曰:“美人荧荧兮,颜若苕之荣。命乎命乎,曾无我嬴。’异日,王饮酒乐,数言所梦。”想见其状,与楚襄王游云梦之浦,梦与神女遇,以白宋玉事绝类。 《太平广记》:“隋未有督君谟者,善闭目而射,志其目则中目,志其口则中口。有王灵智者,学射于谟,以为曲尽其妙,欲射杀谟,独擅其美。谟执一短刀,箭来辄截之,唯最后一矢,谟张口承之,遂啮其镝,笑谓王曰:”汝学射三年,吾未教汝啮镞之法。‘“此事与逢蒙杀羿绝类。 盼盼有二。《词苑丛谈》:”山谷过泸,帅有官妓盼盼,帅尝宠之,山谷戏以〔浣溪沙〕赠之云:“脚上鞋儿四寸罗,唇边朱麝一樱多。见人无语但回波。 料得有心怜宋玉,低徊无奈楚襄何。今生有分向伊麽。’”此燕子楼外,别一盼盼。莺莺有三。《随隐漫录》:“钱唐范十二郎有二女,为富室陆氏侍姬,长曰莺莺,次曰燕燕。”此双文外别一莺莺。罗虬比《红儿》诗:“何似前时李丞相,枉抛才力为莺莺。”此又一莺莺也。 唐歙州李廷郑父超,子承浩,以制墨世其家。见晁氏《墨经》。又李义山子,亦名廷郑进士及第,以司勋员外郎知制诰,迁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左丞。朱全忠兼四镇,廷忠怨仝臼广辏客将先见,讽其拜,廷盅鸩幌,曰:“吾何德,敢受令公拜。”及见,竟不肯加礼。见《怀庆府志》。 顾亭林有二,见前笔。按:《居易录》云:“顾野王读书处,名顾亭林,在华亭,由来邈矣。康熙己未,荐举博学鸿词,亭林不肯赴试。常熟吴龙锡诗云:”到底不曾书鹤板,江南唯有顾圭年。‘“亭林原名绛,见《明诗综。诗话》。渔洋《感旧集》小传,其一字圭年,则未见着录,近人罕有知者。 曩撰《蕙风{移}随笔》有云:”《列子。汤问篇》:“韩娥鬻歌雍门,既去而余音绕梁丽,三日不绝,”(丽,或作丽。《庄子》:“粱丽可以冲城。”殷敬顺曰:“阜粱也”)今人但云“余音绕梁”,不知下有“丽”字。某说部引之,谓绕梁为乐器之名,尤误。今按《文选》张景阳《七命》:“音朗号钟,韵清绕梁。”李善注引《尸子》曰:“绕梁之鸣,许史鼓之,非不乐也。”则但云绕梁,亦自有本,前笔未审,应订正之(按:许、史二氏,皆汉贵戚,此许史,则善鼓琴者,犹秦之萧史)。 余本(《玉篇》:“古文本字”)字生生(号钝庵,四川青神人,有《增益轩草》),阎尔梅号古古(字调鼎,江南沛县人,有《白耷山人》《君鞑萏谩返燃),以叠字为字号,此外殆不多见。 常熟孙扶桑(曙)为诸生时,好仿骈俪为制艺,所选丁亥房书名曰“了闲”,大率妃黄窭霭住⑥瓜戕溲拗作,家弦户诵,风气为之一变。会满大臣某弹驳文体,乃与进士胥廷清等同被逮,扶桑缘是褫衿,后更名承恩。顺冶戊戌,以第一人及第。《了闲》首篇,《学而寸习之全章》题文,虽署名它氏,实扶桑自作,讲首云:“且自芸吹撷古之香,杜陨求声之草,桂残招隐之花。”以此三句,括全题三节(见《柳南随笔》)。惜其全篇,不可得见矣。曩读王农山(广心)《莫春者至咏而归》题文“郑人芍药,乐此姬姜。豳女柔桑,言思公子”等句,T濂蓟,其“了闲”之皇引欤。 《常昭合志槁。物产志》:“虫豸之属曰ア。”注云:“大而具五色者,俗呼梁山伯。曰蜻蜓,”注云:“黑而小者,俗名为祝英台,即北方之黑琉璃。”按:《山堂肆考》:“俗传大蝶必成双,乃梁山伯、祝英台之魂,又曰韩凭夫妇之魂。”《四明志》:“吴中有蝴蝶,橘蠹所化也。妇孺以梁山伯、祝英台呼之。”今土人呼黑而有纟集彩者曰梁山伯,纯黄色者曰祝英台。是谓梁,祝皆化ア也。《常昭志》以蝶与蜻蜓分隶梁、祝,与旧说异,不知所本。 又《祥异志》引《虞山杂记》云:“顺治三年正月,吴中有人面鸟,鸣如鼓钟,或如牛声,在芦苇中,各县皆然。”注云:“按:光绪壬辰,都城亦有此异,故记之。天津人呼为土牯牛。”蕙风按:都门南下洼,烟水空阔,芦苇弥望,壬辰春夏间,有异声略如牛鸣,每江亭宴集,辄闻之(陶然亭,一名江亭)。人皆云在水中,或欲竭泽穷迹之,不云在芦苇中。亦无知人面鸟、土牯牛之名者(市井人妄绘其形,名之曰大老妖)。 北京午门,门洞凡五,外向者中三门正开,两边两门侧开。内向者五门皆正北开,其内向东第二门口石阶上,有旧刻仿秘戏图,大径二寸强,着笔不多,殊栩栩饶画意。此必守门将士粗谙绘事者,以锥刀划成。往来蹴蹋,渐就夷漫,当是明季人所为,亦三百年外陈迹矣。 宋人《贵耳录》载孝宗朝有川知州某,当陛辞,预结宦者求为地。宦者密奏:“明日有川知州上殿,官家莫要笑。”上问何故,曰:“其人素被口号,有’裹上幞头西字脸‘之称,盖面方横阔故也:”明日上殿,方陈奏间,上便大笑不已。其人退谓人:“天颜今日大悦,深自庆幸。”宦者遂因以为功。雍正寸,有江位初者,面长方而黧黑,棱层板折,人呼为“旧”字面孔。凡识江面者,每开卷遇“旧”字,无不失笑。此皆以字形容人之面貌也。又有以字形肖人全体者,清制:大挑举人,相传以同、田、贯、日、身,甲、气、由八字为衡,“同”方长,“田”方短,“贯”头大身直长,“日”肥瘦长短适中而端直,皆中选。“身”体斜不正,“甲”头大身小,“气”单肩高耸,“由”头小身大,皆不中选(按:每届大挑,钦派王大臣在内阁举行,每二十人为一班。既序立,先唱三人名,盖用知县者,三人者出。继唱八人名,乃不用者。俗谓之八仙,亦皆出。其余九人不唱名,皆以教职用,自出,更一班进)。 康熙辛未,奉旨开局专修《尚书》。华亭王司空顼龄为总裁,纂协修皆特简、一时荟萃名流,支给官物,按卷进呈。夏秋则封达热河行在,东华珥笔,中禁蜚声,稽古之荣,不可一世。唯《尚书》卷帙无多,竣事易而撤局速。又司空颇蓄姬侍,皆有所出,平日坚持雅操,虽@@跻清要,而宦橐顾不甚丰。其长君图炳,官春坊庶子,恒以分产不给为忧。或戏为撰联云:“尚书只恨《尚书》少,庶子惟嫌庶子多。”巧对天然,事实吻合。 康、雍间,苏州有张氏者,其先富甲一郡,继而子孙多占仕籍,其富遂衰。一人独矜有秘术,富转增益,举族求其术不已,则大言曰:“若曹宴九宾,陈百剧,吾当授方略。”众如言毕飨,揖某就座说法。众环立屏息拱听,则曰:“吾术只六字诀耳:没甚不好意思。”众哄然散,既而思之,实无以易也。 太仓唐实君考功(孙华),别号东江,最爱其次子颐。康熙戊子省试,东江属望綦殷,而颐以违式不终场,遂逗绕白门不敢归。有吴孝廉枢者调之曰:“前有项王,后有唐郎。一个百战无功,羞见江东父老;一个三场不利,恼煞老父东江。”语末四字,回文巧合,可谓善戏谑兮。 雍正乙巳十月初三日申时,京师忽有虎突入齐化门,登城,人噪逐之。行至宣武门下西米巷,入年遐龄家就擒。遐龄,太保大将军羹尧之父也。其后羹尧以骄蹇败,赐死之地,即虎就擒之地,此其先兆也。又年大将军赐第在宣武门内右隅,其额书“邦家之光”。及年骄汰日甚,有识之士过其第哂曰:“可改书’败家之尤‘。”盖以字形相似也。未几,年果愤事。 赵秋谷以丁卯国丧,赴洪鹚荚⒐劬纾被黄给事疏劾落职。相传黄给事家豪富,欲附名流。初入京,以土物并诗稿,遍赠诸名下。至秋谷,时方与同馆为马吊之戏。适家人持黄刺至,秋谷戏云:“土物拜登,大稿璧谢。”家人不悟,遂书柬以覆。秋谷被劾后,始知家人之误也。见阮吾山《茶余客话》,谓“大稿璧谢”云云,属秋谷戏言,家人误会,非秋谷本意也。 按:洪北江《诗话》:“康熙中叶,大僚中称诗者,王、宋齐名,宋开府江南,遂有”渔洋绵津“合刻。相传赵秋谷宫赞,罢官南游过吴门,宋倒屣迎之,以合刻见贻。秋谷归寓后,书一柬覆宋云:”谨登渔洋诗钞,绵津诗谨璧。“宋衔之刺骨。秋谷恃才轻薄,虽经蹉跌,未尝稍改悔,其对于黄给事也,犹之对于宋绵津也,而谓非其本意耶?吾山云云属在气类之雅,不惜曲说为之回护耳。” 按《诗话》又云:“时王已为大司寇,宋以千金贻之,乞赋一诗,作王、宋齐名之证。王贻以一绝云:”尚书北阙霜侵鬓,开府江南雪满头。谁识朱颜两年少,王扬州与宋黄州。’“蕙风曰:”绵津之风,亦已古矣。乃至今日,风雅何物,每斤直钱几何,其孰以性命相切之千金,购一王宋齐名耶。“ 雍正朝,平湖陆侍郎清献(乾隆元年,追赠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由灵寿知县,徵授四川道监察御史,累疏陈捐纳事,牾触津要放归。疏中有云:”夫保举者,保其清廉也。保举而可捐,然则清廉亦可捐乎?“尤为破的之语(按:军兴已还,捐例愈推愈广,凡捐纳京外各官,当引见验看前,必须缴捐免保举银两,唯由正途加捐者得免。揆之事理,诚至不可通也)。 康雍已还,承平日久,辇下簪裾,宴集无虚日。琼筵羽觞,兴会飚举,凡豪于饮者,各有名号,虽谐谈,亦雅故也。长洲顾侠君(嗣立)曰酒王,武进庄书田(楷)曰酒相,泰州缪湘芷(沅)曰酒将,扬州方觐文(觐)曰酒后(未留须),太仓曹亮畴(彝)曰酒孩儿(年最少)。五君之外如吴县吴荆山(士玉)、侯官郑鱼门(任钥)、惠安林象湖(之浚)、金坛王箬林(澍)、常熟蒋檀人(涟)、蒋恺思(洄)、汉阳孙远亭(兰蕊)皆不亚于将相。荆山尤方驾酒王,每裙屐之会,座有三数酒人,辄破瓮如干,罄爵无算,然醉后则群喧竞作,弁侧屦舞,形骸放浪,杯盘狼藉。唯荆山饮愈鬯愈惺,酬酢语默,不失常度,夷然洒然并无矜持抑制之迹。其闳量非同时侪辈所及,而然不以善饮之名自居。荆山一寒士,弱不胜衣,貌癯瘠无泽,而享盛名,跻右秩。昔人云:”魏元忠相贵在怒时,李峤相贵在寐时。“荆山之相,必贵在醉时也。 裙本作{君巾}。《说文》:”下裳也。“《类篇》作”裙“。《释名》:”连接裾幅也。“《韵会》中:”裙,亲身衣也。“《急就篇》注:”一作帔,一作帔,不专指妇女之裙。“半唐老人好雅谑,尝曰:”裙屐之裙,当作裙作{君衣},属男子言;钗{君巾}之{君巾},当作{君巾},属女子言。{君巾}上从尹,篆文象{君巾}腰{君巾}带形;下从巾,象{君巾}幅曳垂;中从口,亦象形。“ 康熙庚子顺天乡试,特命十二贝子监外场,露索(搜检也,见《大金国志》)綦严,朱竹椭孙稻孙预试,披襟而前,鼓其腹曰:”此中大有夹带,盍搜诸?“体貌瑰伟,意气磊落。众皆目属,邸亦为之粲然。平定张殷斋(穆)少有奇士之目。道光己亥,由优贡应顺天乡试。入闱当搜检如例(是年曾望颜为顺天府尹,搜检加严),则尽脱上下衣裸而立,王大臣无如何,检其箧,得白酒一瓶,以为言,则立饮尽,碎其瓶。益忿怒,竟奏劾褫革。殷斋所为,视稻孙滋侮慢,未免令人难堪。仲尼不为已甚,其得祸也亦宜(按:光绪朝乡会试概不搜检,虽其例未废,而并不实行,当自咸、同间始)。 王石谷初谒王烟客,以巨瓠四枚为贽。或议其薄,石谷笑曰:”昔侯芭载酒问奇字,我且不止一壶矣,何薄为?“(见《邻蔬园偶笔》)张芑堂少时,曾受业于丁敬身。初及门,囊负南瓜二枚为贽,各重十余斤,丁先生欣然受之,为烹瓜具饭焉(见《鸥陂渔活》)。瓜壶(瓠)雅故,无独有偶。 沤尹以所着《疆村诗余》六卷嘱为撰定,卷中艳词绝少,唯《南乡子》六首(粤东作)。其一云:”云磴滑,雾花冢西樵山上拣茶归。 山下行人偏借问,朦胧应,半晌脸潮红不定。“语艳而味厚,得花间之遗,虽两宋名家,鲜能办此。 外国银钱,有肖像绝娟倩者,或曰自由神,亦有其国女王真像。蕙风得见友人所藏,有词赋之,调《醉翁操》:”婵媛,苕颜,蓬仙,渺何天。何年,如明镜中惊鸿翩。月娥妆映蟾圆。凝佩环,典到故衫寒,得:楚腰掌擎几番。 泛槎怕到,博望愁边。玉(去声)容借问,风引神山梦断。冠整花而端妍,в笤贫连蜷。东来兰絮缘,西方榛苓篇。此豸秀娟娟,倩谁扶上轻影钱。“此调本琴曲,用苏文忠谱(辛忠敏亦有一阕,字句与苏词小异)。文忠填词,信不为宫律所缚,有时亦矜严特甚,即如此词,固无一字不按腔合拍也。今四声悉依之。 清时京朝各官以亻暴直内廷为荣,然亦有不胜其苦者,天颜咫尺,垂手伺立,久则气血下注,十指欲肿。若派写进呈书籍,终日伏案而坐,两脚不得屈伸。康熙间,王宫詹图炳直南书房有年,尝奉命书《华严经》全部。出语人曰:”伺候时立得手痛,抄录时写得脚痛。此苦岂外廷所知闻。“闻者绝倒(光绪时,滇人缪素筠女史以绘事供奉慈宁宫,亦伺立时多,憩坐时少。缪因纤足,其苦尤甚。同时金闺诸彦,方艳羡其荣遇矣)。 康熙辛卯,副宪左必蕃、编修赵晋典江南乡试,左空洞而不识文字,赵知文而大通关节。吴人为之语曰:”左丘明两目无珠,赵子龙一身是胆。“ 雍正丁未,曹亮畴权知浙江安吉州事。某年冬,藩司发下时宪书数百本,令散卖缴价。礼房吏虑其难销,议弗受,拟稿详覆,呈上判行,中有”卑州僻在山陬,从来不奉正朔“云云。亮畴大骇,呼入责之,犹争云。此语有出处,此州书吏皆布衣赤脚,不敌它州之皂隶也。 明牛存喜,字汝吉,聪颖多艺能。天宁寺碑刻成,在阶墀间,或命移置阁檐下。碑高与檐齐,众皆难之,乃召存喜至。见役者数百人,绐曰:”众馁乎?若第归食。食后,与我会寺门下。“比众至,存喜业与僧人数辈,以机法推挽阁下矣(见《河内县志。艺术传》)。此即西洋起重机之嚆矢。又袁简斋《新齐谐》云:”江慎修(永)置一竹筒,中用颇黎为盖,有钥开之。开则向筒说数千言,言毕即闭。传千里内,人开筒侧耳,其音宛在,如面谈也,过千里则音渐澌散不全。“其法在留声机电话之间,惜未能精益求精而底于成耳。 偶得对联云:”四时春夏秋冬,五声平上去入。“平声有阴阳平也。周九烟(星,后改姓黄,冠于本姓之上)云:”三仄应须分上去,两平还要辨阴阳。“上去入亦分阴阳。凡填词,须分阴阳平;若制曲,尤非四声悉分阴阳不能入津(阴清声,阳浊声)。 《北齐书。方伎传》:”张子信隐居白鹿山,少以医术知名,又善易筮及风角之术。武卫奚永洛与子信对坐,有鹊鸣于庭树,斗而坠焉。子信曰:“鹊言不善。今夜有人唤,必不得往。虽敕,亦以病辞。‘子信去。是夜,琅琊王五使切召永洛,且云敕唤。永洛欲起,其妻以子信言,若遮留之,称坠马腰折不堪动。诘朝难作,永洛乃免。”此公冶长后,能通鸟语者。 相传明诚意伯临殁时,以一箧密呈太祖,扃焐豕獭J絷菁烫澹丁至急乃可开。其后燕师迫近畿,建文将逊国,徊徨无策间,开其箧,得僧衣、戒刀、度牒,因易装遁荒焉。王文简《池北偶谈》云:“郑端清世子让国,自称道人,精邵康节之学。宫中有一椟,手自缄欤岁辄易一封识,遗令遇急乃开。及其孙寿平值河北流寇之乱,发椟得破衫五,一阔大,四稍窄小。王躯干伟硕,其弟四人则短小也。遂衣而逃,得免于难。”与诚意伯事绝类。 南海曾勉士先生(钊)湛深经术,博稽古籍,粤人治汉学者未能或之先也。着《面城楼集》十卷。集中之文核证典礼,辨订经传,深微奥衍。其诸书后跋尾,亦考据精确,无空骋议论之词。生平抱用世志,治经外,农田水利,战守兵法,无不研究。道光辛丑、壬寅间,海氛孔棘。制府高平祁公檄令修碉筑坝,募勇团守,旋已议款,敌兵不至,而所支帑不能报销者,至三十二万余金,倾家不偿,坐此免官。藏书数万卷,并质于人。徐铁孙观察,由浙中寄诗怀之,有“误人岂有阴符书”之句,盖伤之也。其《答翟茂堂都司书》详言蚺蛇山炮台,当日建筑防堵情形,了如指掌。书长难于具录,兹节录其所言筑台用炮之法如左云。 “向来台形,或圆或椭或方,其炮路皆散而不聚,足以破贼舟,而不足以洞敌舰。钊乃创为之字形,使台曲如蚓萦。敌舰出山足,则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及第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之炮,集击船头为正,其第二十九、第三十、第三十一之炮集击船尾为奇。倘敌舰冒死闯入台前,则第十一至三十一之炮迎击为正。第六至第十三之炮,横击为奇。” 又云:“至于用炮之法,以炮口照星凶笥遥人所共知也。以勾股算弹子所出高低,人所不知也。譬如炮身长八尺,炮口高一分,则弹子至一百丈,高一尺二寸五分矣。若炮口高一寸,则弹子至一百丈,竟高一丈五寸,其能中船乎?钊乃以朱线识炮身之右,从炮口通至炮尾,以求地平之线,使炮勇型菲绞樱度炮口之朱线,不过高炮尾一二分而止,则炮弹高下尺寸可自操矣。炮垛既曲,炮弹必聚,人所共见也。一发之后,装胁患埃人所无如何也。钊乃分炮位为三班,譬如十炮同击一处,以一、四、七、十等炮为一班,二、五、八等炮为一班,三、六、九等炮为一班。第一班炮已发,即赶装药,推归原位,迨第三班炮发,而第一班炮可复发矣。此即连环法。唯连环枪直行进退,炮则横列迭发耳。”(原书节录止此) 它如相度地势,辛颗谙撸测水之深浅,分风之上下,蒲囊夜扛,以出不意,锹沟掘坎,以阻冲突;设土垛,置喷炮,以护前台;屯壮勇,扼田塍,以防后路;立不败之地,出万全之策。其经营布置,书所能详。其因应变通,书容犹有未尽矣。集中又有《虎门炮台形势条议》、《记沙钻》等篇(按:沙钻一器,投之劲流中,能倚立水底,旋转不停。遇有厚沙,随钻随起,水行沙去,弗复淤积,浚河善后之良器也。记后附图),皆经世有用之文。有志之士,当条贯而寻绎者也。 康熙朝,宛平黄昆圃(叔琳),年十九,官至浙江巡抚。疆臣持节,殆无早于此者;慈溪姜西溟(宸英)年七十,以丁丑一甲第三授编修。词臣珥笔,殆无迟于此者。叔琳亦辛未第三人及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