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 巢林笔谈 > 卷二

巢林笔谈 卷二

作者:匿名 分类: 更新时间: 来源:本站原创

夷惠夷、惠称圣,自孟子始。廉立宽敦,是师百世之功;隘与不恭,是学夷、惠之弊。坐实夷、惠不得,焉有君子不为而犹得谓之圣人乎? 曾元曾氏世济其美,然有曾子为之父,固难为继。若曾元养曾子,竟谓其以残炙养亲,或不若是之薄。 虎服罪后汉童恢为不其令,邑有虎患,捕二生虎至,恢咒虎曰:“王法:杀人者死。汝若杀人,当伏罪;不者,号冤。”时一虎低头作震惧状,即杀之。其一视恢鸣吼,若诉冤者,遂释之。恢之廉平足以感物如此。然我尤异夫伏罪之虎,就死而不欺其志,愈于人之奸遁百出者多矣。 吴起温峤吴子拊循士卒,似非忍人,杀妻案可疑。温太真尽忠王室,定非逆子,绝裾案可疑。 名物韵致赵吴兴蓄古琴二:一曰“大雅”,一日“松雪”。遂以大雅名堂,而以松雪自号。杨铁崖有铁笛,字之曰“铁龙”;后得一苍玉箫,字为“玉鸾”以配之。南海黄庸之度岭而北,倚篷听雪,归而以“听雪篷”名其轩。金华吴少君,尝炼白垩为灶,名“玉雪厨”。时大彬茶壶名“钓雪”,似带笠而钓者。一名一物,出自韵人,令人欣赏不置。 军旅思险“军旅思险,隐情以虞”八字,能细加体会,抵韬略千万言。 世宗遗诏伏读世宗皇帝遗诏,不胜感泣。上临御十三年,法立而不苛,政举而不扰,宾天之日,犹谆谆以宽大训后,此真尧舜之用心哉!自古人君,英察者流为惨刻,仁厚者难于刚断。仁明如帝,无间然矣。 归批史记张先生以书百卷求质,先君如其直以予之。越数年,有请益意,先君遂还其书。中有归批《史记》一部,系先生之祖烈愍公手度,予甚惜之。又数年,先生父子继没,予偶与陆惠三谈及此书,陆与张邻,知其将售也而问之,张故昂其价,予一时无以应也,谋诸妇,妇卸金簪一枝,质以与之,此书乃归于予。 诛贾磔静人妖物怪,不可一日容于盛世,如贾士方、曾静是已。贾既伏诛,天下称快。今上即位,磔静然后大赦。天威独断,诛不逾时,能哲而惠,虽尧舜何加焉? 续捐苏松浮粮苏松浮粮,世宗皇帝已捐四十余万,今奉恩旨,又捐二十余万。天佑我国,圣圣相承,万年有道,于斯卜之。 忧民对客吴廷举赞刘忠宣云:“忧民如有病,对客若无官。”想见古大臣风味,闻太仓公常诵斯语。 徐庶常有古风舅氏家有恶奴盗卖主田;其母愤其子之不法,诟詈不止,不数日死水中。奴与妇父襄谋报县,冀以诬主。徐庶常与舅氏交最深,闻信,不及晤主人,亟冠带诣县,力为申辨,卒免于累。人之相知,患难始见。庶常此举有古风。 海神庙吊海宁相国之丧,因便游海神庙,神像如生,庙貌赫奕,金碧丹鳋庵饰,雕镂磨砌之工,俨然帝室王居也。寻至海塘,烙口有浮屠,凭而望洋,不觉身在海中。 海盐陈氏之兴海盐陈氏之兴,传闻其先有陈四脚子者,孝子也。一道人自远来,雇夫担囊,争价曰:“必如命,除却陈四无人矣。”盖陈平日为人佣赁,不甚计较也。适陈至,果不争,夜不及宿店,即次陈舍,破壁间支一铺,陈让焉。道人不得已就寝,抵触有声,询之,乃其父母骨殖,欲葬无地,夜则抱持以睡者。道人为叹息。诘朝,指一善地示之,陈遂得以葬其亲。迭遇岁旱,里人开浚至十八潭,适拱其穴。有堪舆家过此云:此处当出十八公。其后陈果大发,按术正未艾也。不知果有是事否?人无贵贱,尽伦即贤,子孙定不以此为讳。 重过金山辛丑之秋,从先君自淮上返,泊舟瓜步,阻风不得行。遥望金山,如蓬壶之浮碧铩O染顿发游兴,驾小舟溯流而上,遂登妙高台,历浮屠四五级,俯瞰大江,水天一色。中有一石洞,然而深,意裴头陀开山得金,即其处也。山门外,长廊萦绕,石槛临流,僧人设茶铛,小坐啜茗。已,登舟,风转急,浪涌漱天,衣衫为之沾濡。今日复过金山,风和日丽,欲一登览,为事所牵,追维昔游,感慨系之矣。时戊午七月下旬也。 过明故宫谒孝陵还,暮云起而残阳落矣。所过故宫遗址,倍极苍凉,瞥见民居破屋,间犹有拾盖黄瓦者。 徐庶常才高自负徐庶常富于书籍,或疑其剽古句入己诗,然其天才高迈,脱口便有神韵,岂是掩袭得来。予尝听其与梦航舅氏论诗云:“本朝诗人,外论多推屈翁山、王阮亭,次即及我,我以此二人先,没甚好处。”有耻居王后之意,未免自负太甚耳。庶常幼年,初读时文,一前辈过之,问试笔否?对曰未也。曰先试一破可乎?题出“今之孝者”。即应声云:“大孝无分今古,称今,而风斯下矣。”闻者异之。 赛会奇观吴俗信巫祝,崇鬼神。每当报赛之期,必极巡游之盛:整齐执事,对对成行;装束官弁,翩翩连骑。金鼓管弦之迭奏,响遏行云;旌旗幢盖之飞扬,辉生皎日。执戈扬盾,还存大傩之风;走狗臂鹰,或寓田猎之意。集金珠以饰阁,结绮彩而为亭。执香者拜稽于途,带丑者匍匐于道。虽或因俗而各异,莫不穷侈而极观。偶至槎溪,适逢胜会,创新奇于台阁,采故典于诗章。金华山上,现出富贵神仙;柳市南头,变作繁华世界。陶彭泽之黄花满径,都属宝株;裴晋公之绿野开筵,尽倾珠箧。分两社以争胜,致一国之若狂。队仗之鲜华,乃其余事;宝珠之点缀,实是奇观。 朱仪九促府君赴试辛卯计偕,祖姑丈朱仪九先生问先府君行有日乎?府君辞以不赴,先生假寐不言,府君拱立以俟。迂久乃曰:“亦思若祖之望若何如乎?”府君归,趣治装。后为不肖等言之,犹皇然如失也。先生善事后母,旌孝不愧。 高祖应岁试高王父应岁试,祈签于帝君庙,有前三三与后三三之句,不得其解。案发,乃一等第六;而高叔祖非占公,亦遂以第六名入泮。 多生君子不如少生小人汉末名士,乃是真名士;宋世儒者,乃是真儒者。汉亡而宋弱,剥床之祸烈矣。故多生君子,不如少生小人。 祭睢阳文倪文正《祭张睢阳文》:“其气在须,其义在齿”,二语奇创,移以题公画像尤妙。 李元胤有国士风李成栋本从高杰起群盗,及为将军,降叛反覆,死不足道。其养子元胤,则义士也。元胤本姓贾,素修整,好与士大夫交,持论侃侃。后至钦州,为我兵所执。主帅使其故人说之曰:“君不尝受国恩耶?”元胤大恸曰:“某昔不过帅府养子,今爵通侯,司禁旅,狼狈被擒,计惟一死报主,豫让不言之在前乎?我父俟九泉久矣。”故人曰:“成栋果若父耶?”元胤曰:“黔宁皆以养子自奋,子毋多言。”遂与弟建捷同死。予既壮其节,又以其临难数语,真有国士之风,故录之。 王赵二令中州王公治昆,用法甚严,吏民侧目,于时王老虎之名籍籍矣。其后豪强屏,盗贼息,里门夜开,民卒便之。此真所谓“其次莫如猛”者欤!是时嘉令赵公,治与公略相类,而嘉俗强悍,尤号难治,其除奸戢暴,俗亦为之一变。二公是汉赵广汉一流,以云循吏,则未也。 闱中神助有一生以麟经应试,题落“赵武”二字,忽见一朱袍博带者俨立于前,生惊问为谁?自称:“我晋大夫赵武是也。”其人恍悟,为添注,遂得隽。又有在闱中梦欧文忠与语:“汝写我《醉翁亭记》,必售也。”觉而详之,殊不解。已得题,锐意冥搜,竟日不成局法,忽忆梦中语,遂袭记中句调,得魁其经。 为来生诵时文太仓张钦文先生暮年,已给衣顶,犹日诵时文不休。人怪之,曰:“我为来生地耳。”世有过目成诵者,定从前世苦功来,固是一理。先生子泰基,官翰林,出守景州。 莲笠莲初透水,遇雨辄夭,因剪荷叶,线缝之作兜鍪状,雨则覆之,名莲笠。 陈宏谋李卓吾姜麟目陈文恭为活孟子,未免推崇太过,然读其书,想见其为人,固是圣门高选。李卓吾言行坚僻,而焦弱侯先生谓可肩一狂字,坐孔门第二席。正恐今之狂也,不在受裁之列。 孟子说魏齐议孟子者曰:“当时尚有周王在,何必纷纷说魏齐?”愚以为大不然。孟子特患说不行于魏、齐耳,于周何嫌乎?卜世三十,卜年七百,九鼎震,周之大数尽矣,献、赧其赘焉者也。虽无桀、纣行,七雄视之,直几上之肉,孟子虽贤,能以共主令天下乎?天下神器,原不一姓,文武虽圣,能默挽既去之天心乎?周无再兴之理,魏、齐有可乘之势,舍此适彼,不待蚤知之士而后知也。况梁惠、齐宣识非甚暗,有承教之心,有足用之善,诚能举国而授,反手可王。定一之后,封周以丰镐、伊洛之地,永作虞宾,文武在天之灵,亦何恫乎?独惜我道终穷,尼山邹峄,先后一揆,二周六国,俱殄暴秦耳。士抱咫尺之义,执蠡管之见,妄议大贤,左矣! 卫御史疏侍婢及时婚配康熙十六年,有御史卫执蒲,疏请士夫家侍婢当及时婚配,不得过二十外。旨以言官摭无益事塞责,着饬行。其疏中有句云:“白发盈头,犹是双鬟婢子;青衣半世,依然只影空房。” 自建致远堂凝翠堂,予祖宅也。贻安堂,则先君所构,堂东西皆有小楼,其西即所渭蓼怀阁也。先君没,居宅未有成命,伯氏应归凝翠,予若就贻安,其何以处诸弟?因以贻安一区全畀之。予则建堂于蓼怀阁之庭隙,而置杂屋数椽于后,另辟门户。工始于己未之春,落成于夏,卜迁于秋。以“致远”颜其堂,盖取宁静之意云。 朱仪九兄弟祖姑丈朱仪九与其弟昆发,任其父遗逋各几百金。先曾祖谓祖姑曰:“了此方可做家,能弃首饰勿吝乎?”对曰:“唯命。”即出钗环,计直偿之,遂脱累。昆发谋诸妇李,李奁资数倍于祖姑,靳固不与,后卒以盘剥废家。而祖姑家,今已业田千亩。 梦兆康熙壬子科,邑人有梦徐王夏中式者,下注妻顾氏。而王夏之妻实姓顾。或以语徐,徐自喜必得。及发榜,则南闱中者,为徐世濂、王缉基、夏乾御,分应三姓;北闱则中顾洪善,字达夫,并妻字亦映带,梦亦巧矣哉。 徐相国听谶语徐相国幼时,顾太夫人于除夜令听谶语,封翁冷笑曰:“毕竟状元阁老矣。”公出,适有偶语者,其一曰“悉如尊公所言”,公私自喜。后登己亥状元人阁,竟如其谶。 地灵人杰顺治己亥廷试,我邑徐立斋状元、叶文敏探花二公,皆着清望,为名臣。可谓地灵人杰。 白云泉天平山之白云泉,西山幽丽奇处也。予谒范墓登此,泉声潺潺,与千尺雪竞爽。行游渴甚,取泉水连啜数瓯,喉吻润而肌骨清矣。登兼山阁,启绮窗以临山,披霜林而如绣,挹其景,不能名其状。柳子云:“物不自美,因人而彰。”兹山之胜,始于白傅之题咏,范氏得之以固其宅,殆羊叔子所谓百岁后魂魄犹乐登此者欤?予既叹二公之泽与山并寿;而范之子孙,更能构辟精舍,使拜其祖墓者,得尽游息之乐为可嘉也。 重游西山予自丁酉之秋始游西山,得尽馆娃、邓尉、花山诸胜。时空谷饶秋色,都异种,因山为高下,五色相间,照日鲜华,奇观也。己亥春仲,先夫人为炜建醮于紫石山女真道院,得游小赤壁,戏作一小记。已,登尧峰,倚峭壁,卧石床,远吞湖光,近挹山爽,朗吟诗句,旁若无人,有轻世肆志之思焉。翌日,又陟穹窿,回顾群山,则已超烟云而入霄汉矣。观有道士钮姓者,烧笋饷予,分外甘美。晚历茅蓬积翠,则绿肥笋径,紫润烟峦,又一佳境也。篮舆敦促,犹尚徘徊。每忆斯游,常形寤寐,今日复来西山,感而书此。 附录《小赤壁记》:“横山之西北麓,故姑苏台址在焉。下有石壁啖池,其色赤,高不及数仞;其流清,小不棹扁舟,以视黄州之赤壁,直一拳一勺耳。故曰小赤壁。境绝凡尘,静如太古,四方游屐鲜有至者。今探幽得此,聊记数语,亦苏赋之拳石勺水也。” 时予年十六,同游绵祖葛表兄誉予童年老笔,今又二十余年往矣,老大无成,可胜太息! 道闻五妹凶问从城中返棹,道闻五妹凶问,肠为寸裂。妹自八月归,见其颜色非昔,窃忧之。随迎四妹浃聚,骨肉言欢,为加匕箸。小春和煦,枫林正红,挈游西山,以豁痞结,差觉爽健,意谓可幸无恙。何图匝月之间,遽成永别。痛乎!痛乎!疾呼舟诣嘉。张担老深德我妹,泣数其贤不置;倩则擗踊长号,彼呱呱而泣者,乌知为母亡耶?吾尔时泪涌如泉,哽咽不能吐一词矣。闻其临终时方夜膳,抚其子多作身后语,顿尔咯血,医药罔效。呜呼!人命危脆,乃至于此!于人世何恃哉?既归,为赋挽诗一首,痛其少孤而寿促,惜其才贤而命衰也。 沈归愚不贪不吝有冒籍欲倩沈归愚先生保者,许以厚酬,不顾。又,应试江宁,有庠友没于舟次,先生解囊唱助,得敛钱归榇。持己不贪,则有守;济人不吝,则有为。有守有为,得之贫士为尤难也。 焉能为有无子张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无?”愚意执德不弘,则理未湛于所当务者,不能有。信道不笃,则私易起于所当去者,不能无,故曰焉能为有无。 中庸疑有错简《中庸。大哉圣人之道》章至“敦厚以崇礼”结住,下“居上不骄”节,按文义,与上不浃,当另为一章。疑上有错简。 先母论史先夫人雅好文史,每于不孝等昏定时,讲论峻尽3⑽胶赫蚜宜湮匆煌常贤于高祖;孙仲谋称臣于魏,有愧父兄;司马懿阴贼更深于操。又言大美终之实难,唐文皇盖世英主,犹有十渐之累;天宝昏愦,不足论矣。又称开国母后莫不贤明,独吕雉以妒悍称制,外戚之祸,汉为最烈,贻谋可不慎欤。如斯正议,虽儒者无以易也。岁月如流,慈训久邈,每读史传,辄为涕零。 名人诗句均有出处“苍龙半挂秦川雨,石马频嘶汉苑风”,历下诗也。李之田疑石马不能嘶风,陈玉叔援《华山旧志》汉陵灵异时作风雨声应之。名人诗句未有无出者,未可轻议。 郑卫诸什不定指男女期会尝疑《史记》“国风好色而不淫”句未安。诗出淫奔者之口,未可谓之不淫;出刺淫奔者之口,不得谓之好色。推《离骚》之义以例《国风》,郑卫诸什,不定是男女期会之诗。 陈后山吟榻陈后山每游览得句,急归卧一榻,以被蒙首,谓之吟榻。家人知之,为之逐猫犬,匿婴孩,俟其诗就乃复常。此盖因“语不惊人死不休”句,故为是极苦事耳。愚以诗贵天趣,终当视流水行云。 汉高祖讲不到忠孝“我翁即若翁,必欲烹尔翁,则幸分我一杯羹。”最忍心语,书之史策,可丑。《朝鲜国策》问云:“汉祖忍于分羹,而为义帝发丧,岂移孝作忠之道?”要之分羹发丧,好歹俱无是心,只把此心都倾在项王身上耳,讲不到忠孝。 拔卿子冠军为义帝之失东坡贤义帝拔卿子冠军,不知义帝之失正在此。以项羽之气肯为宋义屈乎?且义实庸才也,能料武信君之败,而不能料项羽之不可制,留军不进,遣子相齐,授人以诛讨之词,不知孰甚焉!幸而项羽代将,得成钜鹿之功;不然,则亦武信君之续耳。怀王以草昧君臣,间亲间旧,其何以帖首立者之心?羽既杀义,不得不授以上将军之任,太阿之柄失矣,腹心之寄离矣,衡山临江之祸,不待徙居郴县而始决也。 寻亲记中张员外传奇《寻亲记》所指张员外,非真面目。张系昆山人,本举人,饶于赀,比邻有周宦者,怙势侵之,窘辱者数矣。一巡按与周隙,行县招告,张首其禁书,毙周于狱。记乃周氏所作也。初,张计偕入都,梦城隍谓之曰:“汝今岁应中会试第几名,入词林,然寿命不长矣,近有一大阴功人,感动天曹,欲将汝易之,汝可得富寿,愿否?明当券于庙。”张惺,熟思之,即投券如神命。张后货殖,动必倍息,遂致富。水部寿民,其后也。予盖闻之水部外孙马赓载云。 张斗南张斗南,早饩于庠,然不喜举子业,好词赋,善谈论,不以家贫少挫其志。尝与予共寓沧浪亭,评今古,谈风月,瓯茗疏灯,绵宵不倦。一日,致予书云:“某今年三十有一,形神衰飒,幸粗了世缘,归骨山足,得知己如君者,从钟残磬断之余,一叩当年雅调,则生刍一束,所赐实多。”予以斗南方盛壮,忽作此语,岂其中有不自得者耶?何图岁月无几,遽先朝露,桥公戏笑之言,遂成其谶,悲夫! 斗南曾试苏台怀古诗,极为桐城张宗伯所赏。附录之:金粉山川委晓风,美人载去霸图空。剑埋旧冢魂犹壮,马立寒潮恨未穷!千古亭台眠宿草,三更灯火话江枫。何须今日添惆怅,已付升平笑语中。“ 外家礼法幼从先夫人宁外王母徐孺人,犹及见故家礼法。每日晨夕,子孙循定省之礼,炜等虽幼,亦必候问起居然后退。清晨梳洗毕,母即端坐堂中,余各以次坐,侍儿屏息,僮仆禀事不过户限,非其家人不得历阶而升,门内肃然。终母之年不少懈。 绅士媚态槎溪一富宦治丧,绅士毕集,有一老者自远来唁,寒素若儒生。既入门,莫有迎者,徘徊厅事,众宾佯不见;及视其柬,乃一八座乡宦也。乃大惊,争先媚承,有拥挤不前者,卒卒自咎眼钝。 风俗薄恶,莫甚于今治丧家,而邻邑中太仓尤甚。吊者有贵贱,孝子不得贵贱其人。当道之所以异于众宾者,有受治之义也。余则非亲即友,同一拜其父母,何分轩轾?彼则乡宦至,匍匐出谢;否则,齿德虽尊,弗动也。孝子如此,何怪接宾者之谄人慢人乎?娄士有诋昆俗卑贫薄陋者,予谓太之富,诚足骄昆,若卑薄陋,则何地不然!因举此以证之。 照井生俗有“照井生”之语,出《后汉书。四夷传》:海中女国有神井,女子窥之辄生子。 蔡伯喈卓然有品蔡伯喈,旷世逸才不具论,即论其品,亦卓然有以自立。其始不就卓辟,虑祸勉应,多所讽谏,后卒不悛,欲奔兖州,邕之不阿卓明矣。卓既暴尸,殊不意言之而叹,亦叹其不克终耳。王允因此死之,殊失士大夫心。 咏西瓜灯诗运乘舅氏咏西瓜灯诗有“热中不类故侯心”句,可称典切。 江一麟夫妇相规明婺源江公一麟,以贤牧升部郎。将北行,取俸十两,令州民赵锷治船。及登舟,见修理整备,问所费?锷对如前数。不信,密查各色工匠费,实倍之。乃取银六两;扇三十柄,墨二斤,计直四两余者偿之。锷固却,以公坚持,乃受。其夫人素贤,谓公曰:“既知十两,即当如数偿之,而别以扇墨酬其劳可也,何靳此?”公面发幔亟以四两补之,锷益不敢受。公怒曰:“乃使我不如一妇人耶?”予以公之偿锷已足,夫人犹以为歉,公以夫人之语,而犹以不如妇人为嫌。其平日之善善相规,施德于民者何尽哉! 邬都尉八山叠翠诗都尉邬公有八山叠翠诗,高低写作四层,叠成山形。又有包山叠翠诗,中包四山,形亦如之。萦转成文,清新可诵,巧制也。公讳景和,字时泰,尚肃皇妹长公主。公主早薨,以不应元文命忤旨,放归昆山,僦数椽以居,萧然闲远。陆伯载赠公歌有云:“三江九岭恣游历,胸中夙有烟霞癖。挥毫洒酒若飞泉,琢句融融疑剖璧。”此可想其风致矣。隆庆改元,诏徵还朝,薨于位。故老相传,公姿貌中常,选尚之日,赐宴内廷,一时公卿子弟咸自矜持,公独饮啖如常。太后谓是能食天禄者,遂得尚主。此与右军坦腹相类,故终为戚畹名臣。 附录(一)八山叠翠诗(游苏州半山寺) 山疑实沧山世拥阆画浪山塘归已阁苑作渔山隔半心乐忘楼村庄歌山远光百千三城题留侑山映峰四苏旧榻醉山里近庙禅新山堂竹丝(二)包山叠翠诗(游西山灵光寺) 山山镜随山尽映照镜身山神游是色眼如不山异有四季春山山光贪山灵邻后山都山山归世山择前访野慕是俗山遍外至因寻山人乐真官商贼串合诈坑贫民某栈火,包房无恙也。某与邑之某某等所谓六贼者,谋以包物潜运于郡典,城门为之夜开,遂诳报包火。时某尹新莅昆,同新邑赵侯往勘,包与栈相距甚远,而尹不察也。赵侯以典既隶昆,不欲显斥。同官有“雷神巧,火神更巧”之讽,尹亦若为弗闻也者;竟准其报,且议所以偿之者甚微。月朔行香,士民哗于学宫者,不下数千人。尹惭甚,即揭倍偿朱示于典门,众乃散。尹反,即改其前令,其有理论于典者,辄以严法绳之。无何,有房主以包房赁券呈上官,请按验其处,上官始悉其诈。委员覆勘,又有从中力庇者,奸不得发。昆故贫邑,民间衣饰半在质库,一没入,则冬无绵、夏无帐者比比,更有借人质物,索偿不得,致无计自裁者。嗟乎,奸商饕利,固不足论,司牧者亦复忍为之耶?其后六贼相继遭事或病死,尹亦以赃败,而某典之在郡城者,复大火,烧其所积珍宝无算云。 侍生晚生今人投刺,有侍生、晚生等称,不知始于何时?及阅《方奉常集》,云幼时见简帖只书某人拜,后则系以侍生、晚生、晚学生矣。乃知弘治以前犹无此称,创此者陋矣!门生之称已久,汪国楠出杨给事东明之门,东明却其所投门生刺,而令称晚学;谓为主求贤,不敢借为私交。杨公可谓识体。 操演杀人战阵杀戮,万不获已。试演于无事之日,而必杀人以肃军政,岂舍此别无肃军之法乎?孙武之斩姬,穰苴之诛贾,均无取焉。 李密少事伪朝句有误尝疑李令伯“少事伪朝”句有误。按旧本作荒字,盖言黄皓等荒乱朝政也。 生摄冥王邑传何趾协先生生摄冥王,始亦甚秘,后稍泄人,或即之,多述因果以警世。言一夜听事,有二人披兽皮至,视之,皆乡宦,且系故交,乃大惊,私欲拯之,而内@@甚。因问能念佛否?皆摇首叫嗥去。盖一犬一虎云。噫,彼所谓虎与犬者,讵不谓富贵可常保,不早自觉悟,忏悔前非,死而宛转于冥殿,欲一称佛号而不得。悲夫!人兽之关几希?可不戒哉! 割臂疗姑叔母王安人有至性,庚申夏,于其姑唐太君之病,殚心侍奉,盛暑不懈。已而称疾者浃旬,盖以医药罔效,不得已而到臂疗治,负创方深,第不欲使人闻,故托疾以自晦耳。无何,太君以高年不治,而侍安人者,稍稍得露其实,谓及今刀痕犹隐隐。安人终不欲自明也。予尝论古今来纯孝之行,所最难言者,子之于后母,妇之于舅姑耳。素无属毛离里之爱,推父之恩,因夫之义,礼虽不杀于所生,情终有差于罔极。又况抚之者之未必尽同己出乎?若安人之孝于其姑,不迥出寻常万万者哉?炜故志之,以风世之为人子、为人妇者。 百客堂今人以屋宇不扫除、不整顿,或任人出入,谓之百客堂。昔沈启南名盛客众,尝造百客堂。百客堂之称,俗失其义矣。 马鞍山小柏诗马鞍山翠微之上有压云轩,轩旁有小柏数株,邑士胡清尝赋诗云:“栽傍岩隈未足看,谓言斤斧莫无端。他时直入抡才手,不独青青保岁寒。”后有视漕浙中者,游山爱此诗,访知胡为贫士,厚遗之而去。此公可谓怜才,惜不得其姓名。 王百谷紫牡丹诗袁文荣极爱王百谷紫牡丹诗,“色借相君袍上紫,香分太极殿中烟”句。谓馆阁诸公能道得王秀才十四字否?愚以此十四字,亦谁不能道?乃知士遇知己,正不必高山绝调也。 寡妇(一) 《曲礼》:寡妇之子,非有见焉,弗与为友。但云非有见焉,弗与为友,可。而必别之以寡妇之子,何欤?与其子友,而致嫌于其母之寡,非君子之言也。注好色二字,尤薄。 (二) 寡妇不夜哭,亦非情理。 同姓嫁娶朱韫斯误娶同姓,欲去其妇,名流多劝止之;欲取证于古之娶同姓而无伤者,一时莫之应。吴志伊独曰:“王沈与王基联姻,刘畴与刘嘏为婚,缘非同原也。”前辈博洽如此。 鼓枰顾文康喜弈,因桌为枰,冒以牛革,名鼓枰。每落子填然有声。公自言:“饱食后尤宜创制新异。”然亦从竹楼记宜围棋二句来。 陈迪贤冤狱练川陈迪贤,以勇健着里中。壬子大水,嘉民号于县治,时县尹江方遑遽,迪贤从外来,谕众毋哗,众稍退。江问为谁?对曰,武生某。江以一武生遂能压众,意指使即其人也。收掠取服,竟毙于狱。其实与贤无与。呜呼冤矣! 袁箨庵向舆夫称知己袁箨庵尝于月夜肩舆过街,适有演剧者,金鼓喧震,一舆夫自语云:“如此良夜,何不唱套楚江情觉得清趣耶?”袁即命停舆,从者莫解其故,袁出舆,向舆夫拜手曰:“知己。”盖《西楼记》,袁得意笔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