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 《大乘入道次第开决》 > 第1章

《大乘入道次第开决》 第1章

作者:匿名 分类: 更新时间: 来源:本站原创

京西明道场沙门昙旷撰 夫登峻宇者必先拾级。陟层楼者咸历阶墀。况乎觉道崇高不凭行位。真源绵夐岂越资粮。是以时积三只行周四等。坚精六度炳焕二心。乃获圆常方登极果。未可朝闻其道夕希德满。譬乎才舣方舟即期越海。懈怠菩萨非此无谁。故欲远克菩提必行大道。入道次第系赖瓢明。虽事具群经然讵能圆揽。不有编录其可觌乎。大唐开元初有朴阳大德身号智周。我大唐三藏曾孙弟子。慈恩大师之孙弟子。河南法师之亲弟子。即是青龙大师异方同学。内穷三藏外达九流。为学者师宗作词场雄伯。工手着述妙手赞扬。所撰章钞凡十数部。即法花摄释唯识諠秘因明决择皆所造也。虽不至长安而声闻遐被关辅诸德咸仰高风。然观其述作文约义着。究其所志既慈具悲实。谓间生英贤传法菩萨者也。恐初学者望法海而忙然。瞻义山而永退。遂乃纂大教之枢要。举法网之大纲。爰示方隅撰兹义记。然入道次第通乎三乘。唯我大乘方称至极。今明最胜究竟大乘。故言大乘入道次第言大乘者。总而言之不过四种。谓如常说教理行果。皆广包故名之为大。并能运故称之为乘。此义具如起信义释所言道者。趣向为义。游履为义。通运为义。亦即不离教理行果。随应而有趣向游履通运义。故皆名为道。下文皆有应寻引之入次第者。总即五位。别以四十二贤圣也。于此四种大乘之道。从浅向深从分向满。依大乘教悟大乘理。起大众行得大乘果。故依大乘五位之中渐次悟入道次第也。故唯识论第九卷云。谓具大乘二种姓者。略于五位渐次悟入。若尔应无超越之义。宁说释迦超弥勒等。答。超时可尔。超位不然。以于位位皆有所修所断所证不可越故。如行迟疾时夕虽殊。而于里步不可越故。若尔何故楞伽经说一地即十地等无所有。何次耶。答。彼约所证圆融道理。此依证位行布道理。彼以初证与后体同。就所证理言无有等。若依证智行位不同。是故得有五位次第。故与彼说亦不相违 稽首等者。以下释文大分三段。初三行颂致敬述意分。夫欲已下正谏所说分。最后一颂结说回向分。初分之中又分为二。前之二颂归敬三宝。后一行颂述制作意。前中又二。初之二字是能乘相。其无上等是所敬德。言稽首者。稽者屈也。首者头也。屈所尊之头礼所卑之足。显敬之极故言稽首。无上等者。显所乘相。于中有三。谓佛法僧。前之四句显其佛宝。上之两句显佛二利之因行也。后之两句明佛二利之果德也。前复有二。此句则显自利因行。调谓调和。御谓制御。调和制御身语意业。离恶进善成自利行 能拔生死苦沉溺者。此句则显利他因行。自既调御。复以调善大乘御车。于生死泥拔出沉溺苦众生也。以调御声。具此二义故。以二义而释调御。于调御中更无过比故名无上善调御也 如空性相无去来者。此下二句显佛二利之果德也。此句显佛自利之果。由行自利感得法报二身极果。皆悉常住无有去来。故言如空无去来等 若影随形应所化者。此句显佛利他德果。由利他德从法报身而起应化化诸凡圣。如影随形而得起也又应所化如影随形不舍离也以此句中含二义故。是故亦以二义释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