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 《大唐内典录序》 > 第21章大唐内典录卷第四1

京师西明寺释氏撰 历代众经传译所从录第一之四宋朝前齐梁朝后魏后齐 宋朝传译佛经录第十 佛经创云。信为道原功德之母。智是出世解脱之基。无信不可以登轻舟。无智不可以断深惑。故生死大海浩汗无涯。非夫六舟无以超越。是以智士信六度为超生之本。故登舟而大济。斯道显然。唯智能克。自教开中土三被诛除。晚移南服五代弘阐。以事据量。则文明之朝。信智不言而自显。武猛之国。仁慧不可以开疆。可不然乎。可不然乎。然则晋宋两朝斯文卓越。扬扇释道宗猷可观。今略叙之。用显陈迹。宋世录者。刘裕字德舆。彭城都乡人。初生之辰神光照室。形长七尺六寸。受东晋禅称宋。仍都建康。至第三主元嘉年中。有上事者云。比寺塔修饰过兴。乐福之徒奢竞日甚。文帝以问何侍中曰。范泰及谢灵运皆称。六经本是济浴。性灵真要。会以佛经为指南。此贤达正言实诚有谠。若使率土之滨皆纯此化。则朕垂拱坐致太平。尚之对曰。中朝以远难复尽知。渡江已来。王导周顗。宰辅之冠盖。王蒙谢尚。人伦之羽仪。郄超王谧等。或号绝群。或称独步。略述数十人靡非英俊。清信之士无乏于时。慧远法师云。释氏之化无施不可。臣谓此说有契理奥。何者。百家之乡十人持五戒。则十人淳谨。千室之邑百人修十善。则百人和睦。传此风教已遍寰区。编户亿千则仁人百万。夫能行一善则去一恶。去一恶则息一刑。一刑息于家。万刑息于国。则陛下之言坐致大平是也。故佛图澄入邺。石虎杀戮减半。渑池宝塔放光。符健椎锯用息。蒙逊反噬无亲。虐如豺虎。末节改悟遂成善人。法建道人力兼万夫。几乱河渭面缚甘死。以赴师厄。此岂非是内化之被哉。时吏部郎羊玄保在坐。进曰。臣窃恐秦赵论强兵之术。孙吴尽吞并之计。将无取于此也。帝曰。此非战国之具。良如卿言。尚之曰。夫礼隐逸则战士怠。贵仁德则兵气衰。若以孙吴为心。志在吞噬。亦无取于尧舜之道。岂唯释教而已哉。帝大悦曰。释门有卿。亦犹孔氏之有季路。所谓恶言不入于耳。帝使中书陆澄撰续法论。百有余卷。赞述佛理。有弘裕焉。准此而谈。可谓至矣。法由人显。佛嘱帝王。自是宋朝释教隆盛。名僧智士郁若稻麻。宝刹金轮森如竹苇。相承八主五十九年。其诸译人华戎道俗二十有四人。合出修多罗毗尼戒本羯磨优波提舍阿毗昙论传录等。凡二百一十部。四百九十六卷。结为宋代建康录云宋朝沙门佛驮什(三部三十六卷律戒羯磨)沙门释智严(十四部三十六卷)沙门释宝云(四部十五卷经)沙门释慧严(一部三十六卷经)沙门伊叶波罗(一部十卷论)沙门求那跋摩(七部三十八卷经论)沙门僧伽跋摩(五部二十七卷论集)沙门求那跋陀罗(七十八部一百六十一卷经集)沙门昙摩蜜多(一十部十二卷经)沙门畺良耶舍(二部二卷经)沙门昙无竭(二部六卷经)安阳侯沮渠京声(三十五部三十六卷经)沙门功德直(二部七卷经)沙门释慧简(二十五部二十五卷经)沙门释僧[王*處](一部二卷作法)沙门释法颖(一部三卷戒法)沙门竺法眷(六部二十九卷经)沙门释翔公(一部二卷经)沙门释道严(二部三卷经)沙门释勇公(四部四卷经)沙门释法海(二部二卷经)沙门释先公(一部一卷经)沙门释道俨(一部二卷论)沙门竺道生(七部七卷论)弥沙塞律三十四卷(见道整宋齐录别录云二十四卷恐误)弥沙塞戒本一卷(见道祖录)弥沙塞羯磨(见竺道祖录) 右三部。合三十六卷。废帝荥阳王世。罽宾三藏毗尼师佛驮什。宋言觉寿。少受业于弥沙塞部。专精律品兼达禅要。寿以景平元年七月到于杨都。先是法显于师子国。得弥沙塞梵本来。未及翻译而显迁化。京邑诸僧闻佛驮什既善此学。于是众议请令出之。即以其年冬十一月。集龙光寺译。为三十四卷。什执梵文。于阗沙门智胜传语。龙光寺沙门竺道生东安寺沙门慧严等更互笔受。参正文理。仪同侍中琅琊王练为檀越。至三年十二月方讫。仍于大部抄出戒心并羯磨等文。并行于世普曜经八卷(第三译与蜀出竺法护出本同文异见宋齐录及祐皎传或六卷四卷)无尽意菩萨经六卷(亦云阿差末经见李廓录)生经五卷(见别录)广博严净经四卷(元嘉四年出一广博严净不退转经一不退转法轮与法护阿惟越致遮经同本文别)菩萨璎珞本业经二卷毗罗三昧经二卷(明居士入定事见东录祐云疑)阿那含经二卷四天王经善德婆罗门问提婆达多经一音显正法经(或一音演正法经)调伏众生业经善德优婆塞经法华三昧经净度三昧经 右一十四部。合三十六卷。文帝元嘉四年。凉州沙门释智严。弱冠出家游方博学。遂于西域遇得前经梵本。赍至扬都。于枳园寺共宝云出。严之神德备高僧传不复妄载付法藏经六卷(见李廓录)佛所行赞经五卷(于六合山寺出见宝唱录一云佛本行七卷或云传马鸣撰见别录)新无量寿经二卷(于道场寺出是第七译与支谦僧铠白延法护罗什法力出不同见道慧宋齐录及高僧传)净度三昧经二卷(法显赍来末译见道祖杂录) 右四部。一十五卷。文帝世。凉州沙门宝云。少历西方善梵书语。天竺诸国字音训释悉皆备解。后还复至江左。晚出诸经多云刊定。华戎兼通言音允正。众咸信服。初时关中有竺佛念。善于宣译。符姚二代独擅其名。领会真文最为称首。其江左翻传译梵为宋。莫踰于云。初与智严恒共同出。严既迁化。云后独宣。故不多载大般涅槃经三十六卷(见宝唱录及高僧传) 右元昙无谶。晋末于姑臧为北凉沮渠氏译。本有四十卷。语小朴质不甚流靡。宋文帝世。元嘉年初达于建康。时豫州沙门范慧严。清河沙门崔慧观。共陈郡处士谢灵运等。以谶涅槃品数疏简初学之者难以措怀。乃依旧泥洹经加之品目。文有过质颇亦改治。结为三十六卷。余感神征应。广如高僧传云杂阿毗昙心十一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