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 《大唐内典录序》 > 第29章大唐内典录卷第四8

右一十部。合一十一卷。梁武帝世。北天竺国三藏法师佛陀扇多。魏言觉定。从正光六年至元象二年。于洛阳白马寺及邺都金花寺译邺都元魏正法念处经七十卷(兴和元年邺城大丞相高澄弟译昙林僧昉等笔受)圣善住意天子所问经三卷(兴和三年邺城金华寺出与护出如幻三昧经同本别名昙林笔受)八佛名经金色王经(上二经并兴和四年于金花寺出昙林笔受)无垢女经(兴和三年出)无垢优婆夷问经(兴和四年出)宝意猫儿经(于金华寺为高仲密出)菩萨四法经(金华寺出昙林李希义等笔受)解脱戒本(兴和三年出僧昉笔受出迦叶毗律)犊子道人问论(于金花寺为高仲密出李希义笔受)回诤论(元象元年出昙林笔受)业成就论(兴和三年于金花寺出昙林笔受)唯识无境界论(亦云唯识论)伊迦输卢迦论(上二论并金华寺出) 右一十四部。合八十五卷。梁武帝世。东魏南天竺国波罗奈城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魏言智希。从元象初至兴和末。在邺城译。时有菩提流支。虽复前后亦同出经。而众录目相传抄写去上菩提及般若字。唯云流支译。不知是何流支。迄今群录交涉相参。谬滥相入难得详定。后贤博采幸愿讨之僧伽吒经四卷(元象元年于司徒公孙腾第译)大迦叶经二卷(一无大字)频婆娑罗王问佛供养经(上二经并兴和三年出) 右三部七卷。梁武帝世。东魏中天竺优禅尼国王子月婆首那。魏言高空。于邺城译。昉笔受雒阳地伽蓝记五卷(或为七卷) 右期城郡守扬炫之撰。其序云。三坟五典之说。九流百氏之言。并理在人区而义非天外。至于一乘二谛之源。六通三达之旨。西域备详东土靡记。自项日感梦满月流光。阳门饰毫眉之像。凉台图绀发之形。尔来奔竞其风遂广。至于晋室永嘉唯有寺四十二所。皇魏受图光宅嵩洛。笃信弥繁法教逾盛。王侯贵臣。弃象马如脱屣。庶士豪家。舍资财若遗迹。于是招提栉批宝塔骈罗云云。京城内凡有一千余寺。并选摘祥异以注述云众经录目 右梁武帝世。雒阳清信士李廓。魏永平年奉敕撰。廓通内外学。注述经录。甚有条贯大涅槃论一卷 右捡唐前录云。达摩菩提译。不显帝代。疑故附此 后齐高氏传译佛经录第十四 元魏将季其祚分崩。肃宋孝明崇信佛理。太后胡氏亲临国政。一纪之内天下晏然。及帝之崩。枭镜相及。尔朱荣死于内殿。吐万仁擒帝晋阳。高欢承衅。破尔朱于邺下。宇文接乱。翊平阳于关内。欢乃烧洛宫殿殄绝帝图。建号天平。徙都北邺。一十七载扶翼魏室。梁太清三年。武帝既崩。高欢先殒。世子澄袭。相又殂。魏之静帝乃禅位于高洋。即相王之第三子也。世族武川神用卓诡。愚智混迹贤圣乱伦。建号天保。仍都邺下。王四渎之三。统九州之五。诛灭李老。其流出家道士抗者。敕令深剃。遂斩之。于是并归佛法。十年之中佛法大盛。僧二百余万。寺出四十千。并通弘护中兴大法。相承六主。二十八年。为周所灭。译人道俗二头。出经论八部。五十三卷。为高齐录云沙门那连耶舍(七部五十二卷经论)优婆塞万天懿(一部一卷经)菩萨见实三昧经十四卷(天统四年天平寺出)月藏经一十二经(天统二年天平寺出)月灯三昧经一十卷(天保八年天平寺出)大悲经五卷(天保九年天平寺出)须弥藏经二卷然灯经(亦名施灯功德经上二经同天保九年于天平寺出)法胜阿毗昙论七卷(河清二年天平寺出) 右七部。五十二卷。周明帝世。高齐沙门统北天竺乌场国三藏法师那连提耶舍。齐言尊称。于邺城译。昭玄沙门都瞿昙般若流支长子。达摩阇那。齐言法智。传语尊胜菩萨所问经(一名入无量门陀罗尼经) 右周武帝世。高齐居士万天懿于邺城译。懿元是鲜卑。姓万俟氏。少而出家师事婆罗门。甚聪哲善梵书语。工咒术医方。故预翻译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