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 《大唐内典录序》 > 第31章大唐内典录卷第五2

右十二卷。武帝世。沙门释亡名著。名俗姓宗。讳阙殆。南阳人。为梁竟陵王友。曾不婚娶。梁败出家。改名止蜀。齐王入京请将谒帝。以元非沙门欲逼令反俗。并遣少保蜀郡以别书劝喻。报书云。六不可。其后略云。沙门持戒心口相应。所列六条若有一诳。生则苍天厌之灵神殛之。死则铁钳拔之融铜灌之。仰戴三光。行年六十。不欺暗室。况乃明世。且乡邑殄丧宗戚衰亡。贫道何人独堪长久。诚得收迹山中摄心尘外。支养残命敦修慧业。此本志也。寄骸精舍乞食王城。称力行道随缘化物。此次愿也。如其不尔。独处丘壑安能愦愦久住阎浮地乎。有集十卷。文多清素语恒劝善。存质去华。见重于世三宝集一十一卷 右一部。武帝世。沙门释靖蔼依诸经论撰出。弘赞大乘光扬像代。录佛法僧事。故云三宝集。蔼后厌身。遂自捐命。其舍寿日。遗偈略云。一见身多过。二不能护法。三欲速见佛。早令身自在。法身自在已。在在诸趣中。随有利益处。护法救众生。又复业应尽。有为法皆然。三界皆无常。时来不自在。他杀及自死。终归如是处。智者所不乐。应当如是思。众缘既运凑。业尽于今日。凡三十余偈。山壁树叶血遍书已。然后舍命二教论 右一论。武帝世。既崇道法欲齐三教。时俗纷然异端竞作。始以天和四年三月十五日。召集德僧名儒道士文武百官二千余人。于大殿上帝升御筵身自论义。欲齐三教。至二十日。复集论议。四月十五日如前集议。到二十五日。司隶大夫甄鸾上笑道论。至五月十日大集群臣评笑道论以为不可。即于殿庭以火焚之。至九月。沙门释道安。慨时俗之昏蒙。遂纂斯二教论。以光至理。有一十二篇。以内外二教为本。道无别教摄入儒流。易之谦谦斯其徒也。故外论之本。古昔先王为教主也。仁义五常为教体也。孔丘述之亦非主也。是以外教之宗治身治国。尽于身代余不有言。内教之本以佛为教主。除惑入正为教所归。诸余道俗赞述而已。是以内教之宗不以身为累本意存心惑。是称内也。道教云。天下大患莫若有身。斯言同儒。故入外摄。故内外二教文理卓明。初帝重道而轻佛。欲除佛而存道。及览安论无以抗之。遂二教俱除别立通道观。简二教诸人达解三教者。置员立学。着衣冠而登其门焉。余如续高僧传 陈朝传译佛经录第十六 有梁祚微祸难自作。魏末大臣侯景统御河南。因隙奔梁帝独建议。纳之封为河南王。乘宠乱阶遂陷梁室。经于两载乃称尊号。梁湘东王先在荆峡。使大将王僧辩陈霸先等往平金陵。曾未旋踵。湘东为西魏所灭。僧辩为霸先所杀。拥兵称王都于金陵。以姓为国。其先吴兴长城人。代为甲族。形器异伦。长九尺二寸。须长三尺。垂手过膝。神明高放众所推重。及临大宝。复故梁基旧建业都七百余寺。侯景焚爇余者无几。陈祖兴祚皆备修补。翻译新经讲通旧论。不谢前轨。自创国太平元年。至降主叔宝祯明三年。合五帝。三十三年。其二十四年与周同政。其九年与隋同政。所降之年。即隋开皇九年也。传释道俗三人。所出经传论疏等。合五十部。总二百四十七卷。为陈朝经录云沙门俱那罗陀(四十八部二百四十二卷经论疏传语)王子月婆首那(一部七卷经)沙门须菩提(一部八卷经)佛阿毗昙经九卷无上依经二卷(永定二年南康郡净土寺出)解节经(此本有十八品今止第四一品一卷真谛略出以证义耳)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第三出与什菩提流支出本同广略异)广义法门经僧涩多律(陈言总摄)修禅定经俱舍释论二十二卷俱舍论本一十六卷摄大乘论一十五卷(天嘉四年广州制旨寺出慧恺笔受或十二卷)立世阿毗昙一十卷(永定二年出)佛性论四卷四谛论四卷僧佉论三卷摄大乘论本三卷(第二译与元魏佛陀扇多出小异)大空论三卷(豫章栖隐寺出)中边分别论三卷(于临川郡出并疏三卷)金七十论三卷俱舍论偈金刚般若论律二十二明了论(亦云明了论并疏五卷)大般涅槃经论遗教论三无性论反质论堕负论求那摩底随相论宝行王正论成就三乘论正说道理论意业论执异部论佛阿毗昙起信论解卷论思尘论唯识论文义合一卷(第二出与元魏般若流支出异在临川郡出)正论释义五卷(于晋安佛力寺出)佛性义三卷禅定义俱舍论疏六十卷金刚般若疏合一十一卷十八部论疏一十卷解节经疏四卷无上依经疏四卷如实论疏三卷四谛论疏三卷破我论疏随相论中十六谛疏(始兴郡出)婆薮盘豆传一卷众经通序二卷翻外国语七卷(一名杂事一名俱舍论因缘事) 右四十八部。合二百三十二卷。周武帝世。西天竺优禅尼国三藏法师拘那罗陀。陈言亲依。又别云真谛。起陈氏永定元年丙子。至大建初己丑。凡十四年。既怀道游方随所在便译。并见曹毗三藏历传云。阇梨太建元年正月十一日午时迁化。年七十一遗文并付神足弟子智休。领受三藏寺沙门法海。来集阇梨文本已成部轴。云阇梨外国经论并是多罗树叶书。凡有二百四十缚。若依陈纸墨翻。应得二万余卷。今之所译止是数缚多罗叶书。已得六百余卷。通及梁代减三百卷。是知佛法大海不可思议。其梵本华严涅槃金光明将来。建康已外多在岭南广州制旨王园二寺。冀不思议弘法大士。将来共寻。庶令法灯传照不隐辉于海隅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七卷 右周武世。月婆首那者。生知俊朗。自魏达齐。之梁逮陈。世学佛经尤精义理。洞晓音韵兼善方言。那先在邺。齐受魏禅。诸有蕃客去留任情。那请还乡。路经江左。因尔遂被梁武帝留。敕总监知外国使命。太清二年。忽遇于阗婆罗门僧求那跋陀。陈言德贤。有胜天王般若梵本。那因祈请。乞愿弘宣。求那跋陀嘉其雅操。壑然授与。那得保持以为希遇。属侯景乱未暇及翻。携负西东讽持供养。到陈天嘉乙酉之岁。始于江州兴业伽蓝方果译出。沙门智昕笔受。陈文凡六十日。江州刺史仪同黄法[(〦/(目*目)/大)*毛]为檀越。僧正沙门释慧恭三学德僧监掌始末具经后序。不广烦述。那虽一身而备经涉历。魏齐梁陈相继宣译大乘宝云经八卷(第二出与梁世曼陀罗所出七卷同本异出) 右周武。扶南国沙门须菩提。陈言善吉。于扬都城内至敬寺为陈主译。见一乘寺藏众经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