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 重生之镜梦 > 第60章 易容

重生之镜梦 第60章 易容

作者:匿名 分类: 更新时间: 来源:本站原创

就这样,原本1.5的眼睛视力,通过“勤奋”的看书学习,变成了现在的0.6,想不带眼镜都不可能了。 小叔的视力和王永桓差不多,但小叔平时爱打篮球,认为戴眼镜太耽误事,经常把眼镜扔到家里。再加上他也是个丢三落四的家伙,眼镜随手乱放,常常今天放个地方,转眼就找不到了,只好再配一副新的。等过几天,不经意间又发现原来的眼镜了。几年下来,小叔的屋里随便划拉、划拉,就能找出十多副眼镜。 王永桓在小叔的房间里,轻易的找到一幅黑色宽边眼镜。带上一看,哎,你别说,还真成熟不少,但还略显不足。 怎么弄的再成熟点呢?想想,额、对了,自己的皮肤较白,得想个办法弄黑点才成。 正这个时候,二奶奶在楼下餐厅叫王永桓吃饭了。 “先吃饭,吃完饭再想办法。”王永桓心里想着。 饭后,回到自己的房间,王永桓想了想,一低头就钻进床下,想找找看有什么能用上的东西。这小子在床底下一通折腾,等他出来后满头满脸全是灰。 起来后,王永桓用手巾把头发上的灰擦了擦,留下脸上的灰没有擦。这时再一照镜子,嘿,由于脸上“埋汰拉及”的(埋汰拉及,方言,脏的意思),显的成熟了不少。 王永桓把黑边眼镜带上,成了,从表面上看能有二十多岁了。就此,王氏易容术新鲜出炉了。 背着书包、拿着马扎,以鬼子进村的警觉,避过二奶奶和妈妈,王永桓偷偷的溜出了大门。 出了院子,王永桓轻车熟路的来到文庙旧物市场。他直接走到中间的位置,也就是昨天摆摊卖连环画的位置。 运气不错,昨天摆摊的没来。因为这个旧物市场是自发形成的,也没有什么部门管理,也就没什么固定摊床位置之说了,谁先到、位置就是谁的。 今天是王永桓先到的,那这位置自然就是他的了。 到了目的地,王永桓看了一眼周围,已经来了一些摆摊的了,大家都各自忙各自的,没谁注意到今晚来了个新卖家。 王永桓把土布拿出来,一“抖搂”铺在地上,把《西游记》和《三国演义》两套连环画放在土布的上面,马扎一支,这就开业了。 坐在马扎上,这小子双手拄着下巴,开始琢磨起来了: “我也没卖过货、摆过摊,关于怎么和人砍价、讲价也不知道,满脑子的雾水,怎么办呢?先要高价?好像不行,要的太高,就会没人买。没人买,哪来钱去收购鱼肠剑呀?但是要是出的价低了,那我不就亏了么?再说,这两套连环画名义上二爷爷说给我了,但实际上还不是二爷爷的么?卖亏了,不但对不起我,也对不起二爷爷啊。怎么定价?怎么谈呢?” 王永桓想来想去,一拍脑门,“咦,有了,我何不比照昨天卖连环画的来弄,定价、谈价都参考昨天的。” 心里定下主意,王永桓也就踏实下来了,以一种淡然的心态对待即将出现的连环画买卖。 心态一平静,带动着心情也放松下来。脑袋宛如一个带有弹簧的皮球,左晃右转的,蛮有兴趣的看着周围的旧物买卖。 看着自己左右摊位的谈价、砍价,听着熟悉摊位之间的闲谈聊天,很是有一种闹中取静的悠闲。 王永桓也打定主意了,反正也不指望今天一开张就能卖掉连环画,时间有的是,慢慢来。 过了能有半个多小时,市场上的人逐渐多了起来。溜达的、讲价的、观光的,什么样的人都有。 这时王永桓看见一帮人直接向他的位置走过来,前面的正是昨天的那几个香港人,后面好像还有几个金发碧眼的外国人,也不知道是哪国的。 说实话,王永桓对于外国人的相貌,除了容颜俊美的女子,他有一些感觉。会觉得,额,这个女的好看,那个女的妖娆。 至于外国男子,他一般是分不清的,也是不愿意去分清。 有时看外国电影,影片里的什么的男明星,即使看过好几遍,他也记不住谁是谁? 反倒是漂亮的女明星,这小子倒是记得清清楚楚。就因为这,被李大超笑话过好几次,说王永桓是标配的色狼一只,只记得异性,不记得同性。 王永桓当时就反驳他说:“我当然只记得异性了,记得同性有什么用?我又不喜欢同性,我只喜欢异性,难道你喜欢同性?那你不是……” 下面的话,彼此都懂的,王永桓也就不往下说了。 看到这一群人走到王永桓的摊位旁,他装作没看见一样,随手拿着一本连环画在翻看着。 按王永桓的逻辑说,对于卖东西,千万不要太热情了,要保持一种淡然的态度,这样往往能卖上个高价。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对,就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这时就听一个香港人,操着一口带有怪怪口音的普通话道:“就是这个摊位有清代的连环画,昨天买到的那套二零年的就出自这。咦,今天怎么变成年轻人了?” “年轻人,昨天的哪位老板是你什么人,还有年代比较早的连环画么?”香港人一副自来熟的问道。 王永桓抬头看了他一眼,漫不经心的答道:“你是买连环画,还是找人?找人请自便。”说话间,胳臂一抬,指着东向的警察所,“哪儿是免费找人的,我这只卖连环画。” 见王永桓一幅漫不经心、“爱搭不惜理”的样子,香港人连忙笑着说:“我不找人,只是随便看看,还有昨天那样年代的连环画卖么?” “喏,你看,地上不是摆着两套么?想买你就看看。”王永桓努努嘴、示意了一下。 香港人听王永桓这么一说,眼睛一亮,连忙蹲下身拿起一本《三国演义》的连环画翻看起来。 当看到扉页上的印刷时间是一八五五年的,禁不住惊呼了一声,“一八五五年的,这么早,好少见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