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 《雅道机要》 > 第2章

《雅道机要》 第2章

作者:匿名 分类: 更新时间: 来源:本站原创

○明体裁变通 体者诗之象,如人之体象,须使形神丰备,不露风骨,斯为妙手矣。 高古体。诗曰:“千般贵盛无过达,一片心闲不奈何。” 清奇体。诗曰:“未曾将一字,容易谒诸侯。” 远近体。诗曰:“已知前事往,更结后人看。” 双分体。诗曰:“船中江上景,晚泊晓行时。” 背分体。诗曰:“山河终决胜,楚汉且横行。” 无虚体。诗曰:“山寺楼台月,江城鼓角风。” 覆妆体。诗曰:“叠诠┣锿,无云到夕阳。” 开阖体。诗曰:“卷帘黄叶落,锁印子规啼。” 是时体。诗曰:“须知项籍剑,不及鲁阳戈。” 贞洁体。诗曰:“大雪路亦出,深山水也斋。” ○明意包内外 内外之意,诗之最密也。苟失其辙,则如人去足,如车去轮,其何以行之哉? 赠人。外意须言前人德业,内意须言皇道明时。诗曰:“夜闲同象寂,昼定为吾开。” 送人。外意须言离别,内意须言进退之道。诗曰:“遥山来暮雨,别浦去孤舟。” 题牡丹。外意须言美艳香盛,内意须言君子时会。诗曰:“开处百花应有愧,盛时群眼恨无言。” 花落。外意须言风雨之象,内意须言正风将变。诗曰:“不能延数日,开即是春风。” 鹧鸪。外意须明飞自在,内意须言小得失。诗曰:“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闻蝉。外意须言音韵悠扬,幽人起兴;内意须言国风芜秽,贤人思退之故。诗曰:“斜阳当古道,久客独踟蹰。” 夫诗者,儒中之禅也。一言契道,万古咸知。 大雅题:天地、海岳、风雨、四时、日夜。大雅句,诗曰:“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 小雅题:松、竹、鹤、僧、道、池亭、寺观。小雅句,诗曰:“斋归门掩雪,讲彻柏生枝。” 背时题:招隐、辞居、思山、出开。背时句,诗曰:“归时值落叶,远路入寒山。” 歌咏题:听琴、对月、赏花、喜睛。歌咏句,诗曰:“一堂风冷淡,千古意分明。” 讽刺题:晚望、落叶、夕阳、闻蛩。讽刺句,诗曰:“白云风散尽,红叶水流来。” 教化题:警世、怀居、咏古、嗟时。教化句,诗曰:“傍人皆默语,当局好堤防。” 哀伤题:落第、病中、倦客、秋怀。哀伤句,诗曰:“江上二亲老,月中丹桂高。” 叹恨题:宫怨、槛猿、病鹤、逸客。叹恨句,诗曰:“妾如无异意,君弃也甘心。” 感事题:废官、怀古、荒宫、旧居。感事句,诗曰:“桥高来野水,今古绕长川。” 以上但将此意体究古人诗句,则备明旨趣矣。能使功不浪施,语不虚发。 ○叙体格 诗有十一不:一曰不时态。二曰不繁杂。三曰不质朴。四曰不才调。五曰不囚缚。六曰不沉静。七曰不细碎。八曰不怪异。九曰不浮艳。十曰不僻涩。十一曰不文藻。 凡为诗者,先须识体格。未论古风,且约五七言律诗,惟阆仙真作者矣。辞体若淡,理道深奥,不失讽咏,语多兴味,惟知前项十一不则得之矣。 时态句。诗曰:“麝香眠石竹,鹦鹉啄金桃。” 繁杂句。诗曰:“船中江上景,晚泊早行时。” 质朴句。诗曰:“不觉日又夜,争教人少年。” 囚缚句。诗曰:“卷帘当白昼,移榻对青山。” 沉静句。诗曰:“冷落菊花雨,参差荷叶风。” 细碎句。诗曰:“静瓶摇暗浪,香罐带微烟。” 惟异句。诗曰:“酒肠宽似海,诗胆大如天。” 浮艳句。诗曰:“好花红照水,芳草绿随船。” 以上但将此例句度吟咏,备见古今诗人制作体格,罕有离得此病“若得脱此,则真仙矣。 ○叙句度 凡为诗者,须分句度去着:或语,或句;或含景语,或一句一景,或句中语;或破题,或颔联,或腹中,或断句;皆有势向不同。 北宗则二句见意;南宗则一句见意。 破题。构物象,语带容易,势须紧险。 颔联。为一篇之眼目。句须寥廓古淡,势须高举飞动,意须通贯,字须子细裁剪。 腹中。句势须平律细腻,语似抛郑,意不疏脱。 断句。势须快速,以一意贯两意。或背断,或正断。须有不尽之意堆积于后,脉脉有意。 北宗句。诗曰:“一为嵩岳客,几葬洛阳人。” 南宗句。诗曰:“睡逢明月尽,愁对好山销。” 破题句。诗曰:“东游谁见待,尺纸寄长安。” 颔联句。诗曰:“龙怒秋腾海,鳌回夜动船。” 腹中旬。诗曰:“沙井泉澄疾,秋钟韵尽迟。” 正断。诗曰:“别有微凉处,相思不似君。”又诗:“除却相思梦,音信谁为传。” 背断。诗曰:“忽然归故国,犹想过灞陵。”又诗:“因悲在朝市,终日醉醺醺。” 诗断。诗曰:“吟苦相思处,天寒水不流信”又诗:“寸心来又去,烟浪杳漫漫。” 诗语。诗曰:“果落新萍散,龟行细草开。”又诗:“远云收海渚,静角掩山城。” 含景语。诗曰:“空将未归意,说向欲行人。”又诗:“古迹应重别,生缘不暂停。” 一景一语。诗曰:“一宿夜糊水,千山叫蜀禽。” 句中语。诗曰:“寄宿山中鸟,相寻海畔僧”。又诗:“养雏成大鹤,种子作高松。” ○叙搜觅意 凡为诗须搜觅。未得句,先须令意在象前,象生意后,斯为上手矣。不得一向只构物象,属对全无意味。凡搜觅之际,宜放意深远,体理玄微。不须急就,惟在积思,孜孜在心,终有所得。古今为诗,或云得句先要颔下之句,今之欲高,应须缓就。若阆仙经年,周朴盈月可也。 ○叙磨炼 凡为诗须积磨炼。一曰炼意。二曰炼句。三曰炼字。意有暗纯、粗落。句有死机、沉静、琐涩。字一有解句、义同、紧慢。以上三格,皆须微意细心,不须容易。一字若闲,一联句失。故古诗云:“一个字未稳,数宵心不闲。” ○叙血脉 凡为诗须洞贯四阙,始末理道,交驰不失次序。诗有四不:不泥题目。不惑众议。不落诸病。不犯沉暗。 ○叙通变 凡为诗须能通变体格。摹拟古意,不偷窃名人句,令体面不同,不作贯鱼之手。凡欲题咏物象,宜密布机情,求象外杂体之意。不失讽咏,有含情久味之意,则真作者矣。 诗有多般通变:一曰或叙旧游往事为寄。二曰或叙思咏隔涧为寄。三曰或叙时途更变为寄。四曰或叙功名未遂为寄。五曰或叙真隐高上为寄。六曰或叙多难旅途为寄。七曰或叙居处寂寥为寄。八曰或叙声价禄宦为寄。九曰或叙景物凄凉为寄。十曰或叙雄势为赠。十一曰或叙功名为赠。十二曰或叙清苦为赠。十三曰或叙才学为赠。十四曰或叙德行为赠。十五曰或叙高逸为赠。十六曰或叙富盛为赠。十七曰或叙闲雅为赠。十八曰或叙避世为赠。十九曰或叙居处为赠。二十曰或叙好异为赠。二十一曰或叙貌古神清为赠。二十二曰或贫疾凄凉怀人。二十三曰或感物伤时。二十四曰或音书杳绝。二十五曰或对景动情。二十六曰或迫想旧游。二十七曰或旅次途道。二十八曰或叹事无成。二十九或登楼对酒。三十曰或偶有胜景。三十一曰或属境而为。三十二曰或送行色而为。三十三曰或惜别而为。三十四曰或属物而为。三十五曰或合赠而为。三十六曰或伤嗟而为。三十七曰或直指归处而为。三十八曰或自叙而为。三十九曰或客情而为。四十曰或著述而为。以上略叙梗概,要学诗之人,善巧通变,兹为作者矣。 ○叙分剖 凡为诗须能分剖道理,各得其所,不可凝滞。至于一篇之内,善能分剖,方为作者。不能分剖,不识旨趣,自多凝滞。或设彼人问,杜口无对,实堪伤之。岂非学无凭据,道不通贯。不遇至公,不视奥论,逐浪随风,迷途昧理。焉可不决择,泛然为之? ○叙明断 凡为诗须明断一篇终始之意。未形纸笔,先定体面。若逢先理,则百发百中。所得之句,自有趣味。播在人口,皆在明断。审其是非,如创学之流,未得联联通达,或失磨炼,或犯诸病,皆须子细看详。吟咏不可恃其敏捷,或有疏脱,被人评哂,则坏平生之名。古来名公,尚不免此,今之诗人,切可为戒。所得之句,古之未有,今之未述,方得垂名。或有用志,须精分剖。一篇才成,字字有力,任是大匠名流,不能移一字一句,至于无疑,方为作者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