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 《炙毂子诗格》 > 第1章

《炙毂子诗格》 第1章

作者:匿名 分类: 更新时间: 来源:本站原创

《炙毂子诗格》 王叡撰。《新唐书.艺文志》四、《崇文总目》“文史类”、《中兴馆阁书目》“文史类”、《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十二、《宋史.艺文志》八及《通志.艺文略》八均着录“《炙毂子诗格》一卷,唐王叡撰”。《宋秘书省四库阙书目》“别集类”录作“《诗格》一卷”,二者实为一书。 王叡,或作睿,自号炙毂子,生卒年不详。王梦鸥《炙毂子及其诗格考》,根据《北梦琐言》,知其为蜀中新繁县(今四川 彭县东南)人。又杜光庭《神僊感遇传》有云:“进士王叡,渔猎经史之士也。孜孜矻矻,穷古人之所未穷,得先儒之所未得,着《炙毂子》三十卷。六经得失,子史差谬,未有不鍼其膏而药其肓矣。……年八十矣,殕於彭山道中。”(《云笈七签》卷一百十二)据此可以推知,王叡当活动於唐宣宗至僖宗之时。《炙毂子诗格 》引及李郢诗,据《唐才子传》卷八载,郢为唐宣宗大中十年(八五六年)进士,可知此书当成於其後。 此书首论章句所起,述三、四、五、六、七、八、九言诗之起源,颇类《笔札华梁》及《文笔式》“句例”之说。继论诗之体裁,先标名目,後举诗例。其中偶有疎误,如“三五七言体”引高迈诗,实为李白之作。王梦鸥以“高迈”为“高适”之讹,亦为误断。《中兴馆阁书目》谓此书“叙诗体式所始,评其述作之要”,大致可概括其内容。 今以明刻本《吟窗杂录》为底本,并以明钞本《吟窗杂录》、《诗法统宗》和《诗学指南》本参校。 论章句所起 三言起《毛诗》云 :“摽有梅。”“殷其靁。”四言起《毛诗》云:“关关雎鸠。”“呦呦鹿鸣。”五言起《毛诗》云:“谁谓雀无角。”六言起《毛诗》云:“俟我於堂乎而。”七言起《毛诗》云:“尚之以琼华乎而。”八言起《毛诗》云:“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九言起於韦孟诗,又始於李白云:“古来唯见白骨黄沙田。” 三韵体 李益《塞下曲》:“汉家今上郡,秦塞古长城。有日云常惨,无风沙自惊。当今圣天子,不战四夷平。” 连珠体 《柏梁殿》:“玉缨翠佩垂轻罗,香汗微渍朱颜酡。为君起唱白紵歌,清声袅云思繁多。” 侧声体 常建《吊王将军墓》:“尝闻关西将,可夺单于垒。今与山鬼邻,残兵哭辽水。” 六言体 诗云:“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後溪。君向长沙谪宦,江潭春草萋萋。” 三五七言体 李白诗:“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鸟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一篇血脉条贯体 李太尉诗云:“远谪南荒一病身,停舟暂吊汨罗人。”此诗首一句发语,次一句承上吊屈原。“都缘靳尚图专国,岂是怀王厌直臣。”此二句为颔下语,用为吊汨罗之言。“万里碧潭秋景静,四时愁色野花新。”此腹内二句,取江畔景象。“不劳渔父重相问,自有招魂拭泪巾。”此二句为断章,虽外取之,不失此章之旨。 互律体 诗云:“八月九月芦花飞。”上四字全用侧声。“南溪老翁垂钓归。”上四字全用平声。“秋山入檐翠滴滴”律全用平。“野艇倚槛云依依。”律全用侧。 背律体 《咏柳诗》:“日落水流西复东,春光不尽柳何穷。巫娥庙里低含雨,宋玉宅前斜带风。”此後第五句第二字合用侧声带起,却用平声,是背律也。“不将榆荚共争翠,深感杏花相映红。”此是大才,不拘常格之体。 讦调体 李郢诗:“青蛇上竹一种色,黄蝶隔溪无限情。”此“种”字合用平而用侧,是讦调也。 双关体 李端公诗:“却到城中事事伤,惠休归寂贾生亡。谁人收得章句箧。”“句”字亦合用平,今用侧字,亦是讦调。“独我重经苔藓房。一命未沾为逐客,万缘初尽别空王。”此一句哭贾生,一句哭僧,是双关也。 模写景象含蓄体 诗云:“一点孤灯人梦觉,万重寒叶雨声多。”此二句模写灯雨之景象,含蓄凄惨之情。 两句一意体 诗云:“如何百年内,不见一人闲。”此二句虽属对,而十字血脉相连。 句病体 诗云:“沙摧金井竭,树老玉堦平。”上句五字一体,血脉相连。若“树”与“玉堦”是二物,各体血脉不相连。 句内叠韵体 诗云:“风吹榆荚叶,雨打木瓜花。”此诗“荚叶”、“瓜花”末句叠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