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 《我的生活》 > 第31章 新民府(2)

《我的生活》 第31章 新民府(2)

作者:匿名 分类: 更新时间: 来源:本站原创

我们的营部住在街南的一家“穿行大店”里,与我同住一室的是本营的军医长邓鉴三。邓先生是一位老廪生,我在南苑时就认识。他专长的虽然是医学,然而汉学方面也极有根底。平时常见他涉猎经史子集,非常用功。他对朋友也忠诚恳切,算是我早年最敬爱的一位朋友。 一天,我问邓先生:“我看《彭公案》、《施公案》、《封神演义》等小说书,句句都懂;看《纲鉴》、《列国演义》,就囫囵吞枣,许多地方看不懂,这怎么办?” “都是读得太少的缘故。”他说,“你要是熟念二三百篇古文,一定就可以有很大的进步了。” 因此我开始念《古文释义》,由邓先生随时为我讲解,随时自己偷空念,每篇念至能够背诵方肯罢手。这样的读了不到百余篇光景,觉得就有了不少的进步,普通的文章不用讲解,即能自己领悟。再来翻阅《纲鉴易知录》一类的书,情形就大大不同,以往看不懂的,这时很容易就懂了。 这时可说是我求知欲最旺盛的时期。除了努力自修以外,营中的讲堂,督促的仍然很严厉。王化东协统每天亲自到堂,亲自点名,看着督着,因此谁用功,谁不用功,他都知道的清清楚楚。人人为之振作,不敢荒废。教官都是由陆大毕业的。其中最使我服膺的是段雨村先生和萧习之先生。课目有高等战术、兵棋、战时国际公法、率兵术、日俄战史、图上战术、应用战术等。各科讲授都非常热心,大家也极努力。从早到晚,很少有空暇的时间。下堂还要带题目回来做,隔几天一次测验。功课进行,分外加紧。如此者有三四年之多。以前我关于军事方面的知识,很是紊乱,而且也多是启蒙的,尚谈不到分门别类的专门方面的研究。经过这番讲堂上的系统的训练以后,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对于战时军事指挥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我都粗粗有了一点儿心得。因此我感到军队中教官的好坏,关系实在重大。如果得有好的教官,逐渐由浅入深地教导,无论知识如何低落的人,要不是自甘堕落,都可以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那时我为三营后队队官。同我时相砥砺的,一是二营左队队官王石清,天津人,为人刻苦耐劳,好学不倦,处人对事都必恭必敬,把小事当大事做,把假事当真事做,最擅长的是拳法,在营中首屈一指。一位是右队队官郑金声,山东人,为人热诚浑厚,努力读书,什么苦都能吃。他当排长时,每月二十五两的饷银,他要分出一半去奉养老母,留下的一半,都被营中伙食等项扣光,往往在冬天还穿着又单薄又破旧的衣服,后来为张宗昌所害。一位是三营左队长邱岘章,济南人,短小精悍,写做俱佳,为人极有血性,真诚爽直。这三位和我同在王化东协统的督教之下,得益很多。我们也过从最密,相知最深。 新民府的驻军,这时除了我们第一混成协以外,尚有当地的巡防营。巡防营的统领,便是后来鼎鼎大名的,他之所以获得这个职位,说起来也颇有趣味。原来有一位和他同在梁山泊聚义的好汉,被他不动声色地出卖了。他拿了这位好汉的脑袋,便换成功这个巡防营第三营统领的官职。古话说“长袖善舞”,他有的是梁山泊上源源而来的资财,因此不但和徐总督拉得很好,就是王化东协统以及各标标统处,他也今日送礼,明日请客,千方百计地拉拢联络,甚至营长以上的官长,他也有的送他们几匹马,有的送他们几支盒子枪。这盒子枪,那时是少见的贵重东西,带兵的人见了,无不食指大动的。人家一得到这些东西,嘴巴都被塞住,心肝也就变换了方向。就是这样子,他一帆风顺地飞黄腾达起来了。 可是当我们的队伍刚到新民府的时候,这位了不得的还刚被收服。他的住处在街的另一头。因为对他不能放心,我们奉了令,每天都要实弹放哨,防他变乱。市面上为此显得惊慌紧张,士兵们也个个存了警戒之心。有一次两个哨兵相遇,因为口令没有答上,就神经过敏,以为图谋不轨,两下里都开了枪,大打起来。打了一会,听到嚷:“排长打伤了!排长打伤了!”停了枪过去一看,方知道自己打了自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