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都市言情 > 追云 > 【追云】第26章

追云 【追云】第26章

作者:匿名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 来源:本站原创

直到许慧慧熟睡后,雄军才起床上班,因此晚到了一小时。陈凯并未责怪,只是十分好奇,雄军上班只有早到从未晚到过。听了雄军一番唠叨之后,感同身受。 原来陈太太早已有同样的情况,和雄军描述的十分相似,上个月还去看了医生,初步诊断为忧郁症。 “什么!忧郁症?”,雄军瞪大了眼睛问道。 陈凯默默的点了点头,无奈的说道,“好在是轻症,只要平时自己注意调整好生活状态和心情,没什么大问题,很快可以康复。” “可是……”,陈凯纠结了一会儿,继续说道,“根据你的描述,许慧慧看来病的不轻,最好早点去看医生,可能要用药。别耽误了治疗期,到时候发病起来,哭天喊地,自暴自弃,杀人杀己。” “啊!?”,雄军听后,惊慌失色,当天下午他就请了假,约了家庭医生,准备带许慧慧过去看诊。 当雄军赶到家里时,许慧慧刚刚起床,望着雄军神情紧张,表情严肃,有些莫名其妙。当她听说雄军约了家庭医生要带她去看病时,不禁笑出了声音。 “你才有病呢,我很好,不去。”,许慧慧不屑一顾的说道,转头继续看电视。 这下麻烦大了,雄军皱眉拍脑,坐在沙发上苦思冥想。这种病还说不得,即使是告诉了她,她也不会相信自己有问题。最后灵机一动,找了个借口,说只是去看一下睡眠不好的问题,女人睡眠非常重要,睡不好,老的快。 这话听似蛮有道理,许慧慧点了点头,起身洗刷刷完毕,换了套衣服,就跟着雄军去了家庭医生诊所。 家庭医生姓曹,是东区有名的华人家庭医生,十分健谈,每次看病除了诊疗配药之外,还可以聊上半天家常。见雄军带着自己的太太过来看病,心里早已有数,因为之前就打过招呼,说自己的太太有抑郁症倾向。 曹医生邀雄军在外等候,关上了办公室的门。两个女人在里面叽叽喳喳,有说有笑,闲聊家常。半个多小时才结束,然后邀雄军进去,让许慧慧在外稍等。 雄军一进去后,曹医生就关上了办公室的门,表情严肃。指着办公桌上刚才的谈话记录,一本正经的说道,“你太太抑郁症有点严重。” “真的吗?怎么办?”,雄军焦急万分。 曹医生指着刚才的谈话记录,详细道来。不愧是一个专业的医生,刚才半小时轻松愉快的聊天过程中,找出了不少问题。 根据许慧慧自己的描述,平时心情低落,无所事事,对未来没有希望,不知道自己该干嘛,觉得自己活着没有意义,想过自杀,但感觉对不起父母。同时十分想念国内的父母和朋友,感觉在这里每天度日如年,就像等死坐牢一般。平日里胃口也不好,没有什么特别想吃的东西,吃不吃都无所谓。再加上在国外没有朋友,没有工作,空虚寂寞冷。最最关键的是,每天都睡不着觉,一直熬到筋疲力尽晕睡过去为止。 综上所述,这是典型的抑郁症症状,已经比较严重。但是曹医生安慰道,这样的病例十分常见,大多数在国外待久的人都会这样。同时已经将许慧慧的病例转交给了精神科专家,从她的睡眠治疗抓起,只要睡眠好了,其它问题应该都会慢慢缓解,开了一些安眠药,睡前少量服用。 去药房拿了药后,雄军无奈的驾车带许慧慧回家。一路上许慧慧一声不响,其实她已经很清楚,和医生聊完天后,知道自己已经病了。心里有些慌张,生怕自己控制不住情绪,乱发脾气,或者说走火入魔。 从那天起,雄军彻底改变了对许慧慧的态度,之前埋怨憎恨,那是因为不知道其实她病了,而且还病的不轻。现在每天把她当病人一样看待,还时不时的提醒自己,控制好情绪,注意说话口气。雄军每天任劳任怨,没有一句怨言,默默的照顾着许慧慧的衣食起居,不但笑脸相迎,还时常说笑话逗她开心。 许慧慧的心情虽然有些好转,但看着雄军每天像演戏一样的过着日子,心里有些愧疚。因此积极地配合治疗,也希望自己早日康复,从这种阴影里走出来。 两周后,精神科专家联系了许慧慧,预约了看诊时间,还配备了专业翻译。在国外看病,大多数都是外国人,能讲中文的专科医生很少,因此在看病时配备专业的翻译是必要的,而且这也是免费的,费用都由政府承担。如果有商业保险,看的是私立医院,那都有保险公司承担。 看诊当天,雄军一大早就请了假带着许慧慧去了医院,专科医生是一个南非人,翻译也早已到场。闲聊了几句后,医生给许慧慧做了一些基本检查,并开了一张血样检查单和一张脑部扫描单。 在国外看病和国内大不一样,国外的医生以保守治疗为主,绝不过度治疗,一方面节约医疗资源,另一方面减少患者的痛苦。尽管国外的医疗理念是先进的,但是医疗技术和经验确实不如国内。好多医生一年下来看的病人也不比国内医生一天看的多。 专科医院,药房和各项检查都是分开的,属于不同的机构。不像国内那样方便,一个医院里全都包含了相关的门诊和设备。这或许是为了防止医院的垄断和过量治疗。也可能是因为国外的医疗资源有限,因此每个部门都是分开的,无法整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大医院。 因此在国外看病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除非是急诊突发性病症,要不然看上个半年也是常有的事情。很多病人都是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期,把小病拖成了大病,或者把大病直接拖进了坟地。好在许慧慧早已购买了商业医疗保险,因此看的都是私立医院,走的都是快速通道。 按照专科医生开的单子,雄军带着许慧慧来到了一家有核磁共振检测设备的医院,预约了两周后的检查。听上去有些不可思议,做一个核磁共振要等上两周。但却是如此,这就是新西兰现在的医疗情况,这些费用还是保险公司承担,要是自费的话,光一个核磁共振就需要费用1800纽币,约8000人民币! 然后带着许慧慧去了化验机构做血样检查,好在人不多,当天就可以做,等了一个多小时。医院的每一个工作人员效率低下,但心情十分愉快,一边与你闲聊,一边给你抽血,这也许就是国内国外医院最大的区别了吧。 忙完到家已是晚上,第一次在国外经历看病的许慧慧有些抱怨,国外的效率低下,看病过于麻烦。无奈的雄军只好安慰道,国外虽然效率低下,但是每一个病例医生都十分认真的对待,不像国内那样三言两语开个药方就把你打发了。 两周后,雄军又请了假带着许慧慧如约去做了核磁共振。这是奥克兰中区的一家大型医院,名叫mercy。在这里,许慧慧第一次体验到了在国外看病的优越感,医院里不像国内那样人潮涌动,除了医生和护士居然看不到其他病人。 在前台reception里确认了预约之后,就在休息区等待。休息区里只有雄军和许慧慧两人,环视四周,风格独特,如同咖啡馆一般清静。再转头一看,真的还有饮水机和咖啡机,有免费咖啡供应。 许慧慧上前取了一杯咖啡,小酌一口,心情愉快的说道,“没想到在国外看病这么清闲,就是速度慢了点,如果真有大病,还是要尽快回国。虽然国内人山人海,但是效率高。” 雄军微笑着点了点头,淡定的说道,“没事,你不是大病,或许根本没病,我们只是随便看一下,体验一下新西兰的医疗环境。” 许慧慧满意的喝着咖啡,还不停赞叹这咖啡口味良好,也许免费的东西口味都好。大多数中国人也都有这个通病,到了国外以后,享受到了免费的午餐,感觉特别美味可口。 十多分钟后,一个金发碧眼的洋人护士走了出来,报出了许慧慧的名字,“huihuixu”。许慧慧放下咖啡杯应声而起,护士笑脸相迎,先是介绍了自己的名字,然后带着许慧慧向机房走去,服务就像登上了飞机头等舱,空姐招呼她入座,态度和蔼可亲。 几句闲聊之后,护士发现许慧慧的英语并不太好,出来拉上雄军一起进了机房当翻译。首先拿出一套无菌手术衣交给了许慧慧,指了指边上的更衣室,要求她更换衣服。这让许慧慧十分惊讶,没想到机房里还有更衣室储藏柜,这么有讲究,真的是很高级。换好了衣服后护士耐心的指导她上了核磁共振机,顺利的完成了核磁共振扫描。 整个过程轻松愉快,和国内完全不同,这让许慧慧十分满意,对国外的医疗环境信心倍增。换回了衣服后,护士笑脸相送,还再三嘱咐,扫描结果会尽快传给专科医生,专科医生不久后将会与她联系,并祝她早日康复! 回家路上,许慧慧心情愉快,轻声的哼着流行歌曲。在国外看病就像被公主般的对待,令她十分满意,也许在国外看病就是看个心情,心情好,病自然就好了。但那仅限于小病,如果要是真的得了大病,如此低下的医疗效率,会把人给逼疯。 在之后的日子里,虽然许慧慧的心情好了很多,但是日常作息还是照旧不变,白天睡觉,晚上起来。她并没有按照医生的要求睡前服用安眠药,觉得这是多余的,药物对身体不好,而且感觉病情并不严重。只不过晚睡了几个小时,晚起了几个小时。那又如何呢? 一周后,神经科专科医生来了电话,说是已经查看了检查报告,并且约了下周再去看诊。效率如此低下,许慧慧有些不耐烦了,照这种看病法,等病看好了,人都死了。其实这还算快的,要是公立医院,不等上两三个月是不会有任何消息的。也许是因为新西兰医疗免费,所以排队看病的人就特别多,反而导致了医疗资源紧张。 一周后再次带着许慧慧来到了医院,走进专科医生的办公室,结果令人出乎意料。翻译认真的解释了专科医生的诊断结果,各项数据表明,许慧慧没有生理上的问题。睡眠不正常,焦虑无助,应该是心理上造成的。同时,专科医生已经将许慧慧的病历资料转给了心理专科医院。 从神经专科医院转到心理专科医院,这让雄军心里十分不安,看病看到这份上,难道精神上出了问题?许慧慧心里倒很轻松,觉得只要自己身体上没有毛病,精神上只要想得开,完全不是问题。 几天后,雄军收到了医院的账单,这些费用都已经由保险公司支付了。前前后后加起来算了一下,就这么简单的看了一下病,一共花了近五千纽币。 无论国内国外,看病都不容易。雄军每天努力调整好自己的心情,尽量让许慧慧生活的开开心心,可她依然足不出户与世隔绝。 几周后,心理专科医院来了电话预约看诊,并且事先说明了心理专科医院的花费是不包含在商业医疗保险内的,属于新西兰免费医疗系统之外的科目。看诊费用相当昂贵,每小时150纽币,看来心理上的疾病只有富人才得的起。 雄军并没有告诉许慧慧这些事情,坚定地预约了时间把她送了过去。为了更好的进行治疗,雄军还特别要求派一位会讲中文的华裔医生看诊。 一周后,如约来到了心理专科医院,新西兰每一个医院的休息等候室都像咖啡馆一般有着不同的优雅风格。望着许慧慧悠闲地喝着咖啡,看着手机,雄军心里却感觉坐立不安。之前听陈凯说过,心理上的疾病,是世界上最痛苦的疾病。得病的人毫不知情,而关爱他的人却伤痛欲绝。 没多久后,出来了一位华裔中年女子,笑脸相迎,问寒问暖,如久别重逢的朋友一般,和蔼可亲。很显然,这位就是心理专科医生,谈吐举止温文尔雅,给人一种想与她促膝长谈,闲聊家常的感觉,这也许就是心理专科医生的职业气质。 两人如久别重逢的姐妹般闲聊着进了办公室,留下雄军一人呆坐在外面,仿佛与他毫不相干。后来知道,心理治疗是绝对的隐私治疗,只有心理医生和治疗者有知情权。 无奈的雄军在外苦等了两小时后见许慧慧容光焕发,面带微笑的走了出来,心里松了一口气,看来治疗应该有些效果。 走出心理专科医院后,许慧慧要求在市中心吃个饭,难得出来城里一趟,不找点好吃的,有点对不起自己。雄军听后大喜,许慧慧恢复了食欲,看来有望尽快康复,回归正常。 跟着许慧慧闲逛了一会儿,她找了一家港式茶餐厅,点了好多自己爱吃的茶点心,悠闲的细细品味。望着许慧慧怡情悦性的表情,雄军好奇的问道,“心理医生怎么看病的?” 许慧慧微微一笑,得意洋洋的说道,“也没什么,就是跟她聊聊天,感觉她特别讨人喜欢,愿意和她讲心里话,聊完之后,感觉整个人脱胎换骨,荣获新生了一般,一切都看透了,看淡了,看明白了,所有的烦恼都烟消云散了。” 雄军呆若木鸡地望着她,心里困惑不解,难道心理医生真的有这么强大的法力?随便和人聊聊天,就可以让人心情舒畅,振奋精神。真要是这样,自己也应该去看看心理医生,现在每天过的苦闷不堪,对未来也毫无指望,各种烦恼也不知所措。 再一想,也有可能遇到了一个江湖骗子,闲聊家常,拍马溜须,曲意逢迎,哄人开心,骗点诊费罢了。看那心理专科医生已经一把年纪,忽悠一下小姑娘,讲讲人生大道理也应该是得心应手。还好是个女的,要是个男的,搞不好就着了他的道,上了他的床。 经过两周的面诊,平均隔天一次,许慧慧明显有了好转,渐渐改变了生活习惯,早睡早起,生活日程也排的满满当当,不是健身房健身,就是厨房里做饭,每天饭后还拉着雄军出去散步。 新房入住这么久了,雄军从来没有到边上闲逛散步,看看周围的环境,感受大自然的气息。他不得不佩服那位心理专科医生法力无边,不但有给人洗脑的神技,还有能让人对生活充满激情的魔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