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鲸阅网 > >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下)》 > 第74章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下)》 第74章

作者:匿名 分类: 更新时间: 来源:本站原创

其言则在注疏,其意则在心术,此又东塾论学之微旨也。若其人本不 治经,则东塾亦不以读一经注疏为说。其文集有与周孟贻书云: 前者在学海堂,足下问读书法……因劝足下专治一经。……归而思之……足下才高志博,专经非性所近也。……凡为学者当于古人中择师 ,仆为足下择之,其昌黎乎?……仆劝足下先取昌黎集熟读之,又取尚书、春秋、左氏、易、诗、庄、骚、太史、子云、相如十书熟读之,然 后披览百家,提要钩玄,一一如昌黎之所为,而尤以孟、荀为宗,而又取荀之醇,去荀之疵,凡昌黎之学,一一奉以为法。积之以十年、二十 年,吾不知其所成如何,虽与李习之、皇甫持正如骖之靳不难也。仆尝叹天下之言文者,谁不称昌黎……昌黎诚不易学,而亦实无学昌黎者。 此等议论极通明,其主因才成学之意颇似章实斋、焦里堂。东塾早年为学从诗文入,与朴学家专治经籍、小学者意识自不同。 言文之士莫不称昌黎,而实无学昌黎者,其病正犹言经学者之不读经、不读注疏也。东塾论学,既主于古人中择师,故亦重视师法。其言曰: 师法必宜守而不失。盖学问文章议论能为人师者,其成之甚不易。天下虽大,而其人不多遘,其遇之也又不易,其弟子安可不谨守其法耶? 东塾本论语而言四科,使学者各就其性之所以专攻乎其一,又言博学知服,欲学者博学而知服乎古人之善,此又极言师法不可废,欲学昌黎者,必效昌黎之所学。凡此云云,皆深砭乎当时之懒且躁,不肯读一部书,而务于碎义以求胜古人者,而特举读注疏以示例。今善推东塾之 意,特谓未有不肯细心读一部书,专摘小节以难前人,而可以谓之学。则真学者自必细心读书,求其大体,而其本在乎服善,在乎虚心向学, 而无先以求胜乎前人之心。如是而心术正,学风变,而人才自此出,世运自此转。东塾论学真意此东塾提倡新学风之微旨也。东塾以此深推 郑君与朱子,不仅以郑、朱弭汉、宋之门户也。以两人之学,皆深细博大,足以药当时之病。否则以懒且躁之心习,而骤开之以微言大义之说 ,彼且舍其繁碎,逃入空疏,则为陆王矣。东塾盖深防之,故不徒不言陆王,亦不喜言二程,凡皆恐懒且躁者之得所藉而逃也。其言郑学,则 兼宗主与不同;言朱学,则兼考证与义理,其详已见上引此等处皆见东塾论学之斟酌尽善,博通而无偏碍也。东塾又自言其为学曰: 时习论语、孝经、孟子,粗览诸经注疏、宋儒理学、周秦诸子,略涉礼乐、律数、训诂、音韵、天文、地理、文章、诗词。余之学如此耳。 反约与时习何以曰时习论语、孝经、孟子,此东塾反约穷源之说也。东塾谓: 书以甲部为主,疏解繁多,约之以郑君、朱子。经文浩博,约之以孝经、论语。约而又约,则学而一篇而已。 约之于孝经、论语者,即采取郑君、朱子之意见也。何以于粗览诸经注疏之外,复旁及诸子、理学以至天文、地理、训诂、音韵、文章、 诗词之繁博,此东塾博学知服之说也。其博学之精神,亦有似于郑君、朱子遗稿有学思录要指一则,可以见其为学之涯略。今复摘录如次: 学思录大指:/劝经生读一部注疏。见上引救惠氏学之弊。见读书记卷四、五救高邮王氏学之弊。见上引辟王阳明之谲。分别士大夫之学 、老博士之学。见上引辨语录不由佛氏。参读文集卷四复戴子高书明朱子之为汉学。见读书记卷十五于晋人尊陶公,明其非诗人,非隐逸。辟 老氏流为申、韩、李斯。见读书记卷十二明法家之弊。同上发明狂狷之说。见读书记卷三发明性善。见读书记卷三发明论语学而章。见读书记 卷二发明学记。见读书记卷九发明四科之说。见读书记卷二拈出以浅持博。参读文集卷四复王倬甫书。又与王峻之有云:“浅非浅尝之谓,即 约之谓,约而易知之谓也。”尊胡安定。见读书记卷二尊江慎修。指出欧阳之病。参读文集卷四跋欧阳文忠公集发明昌黎之学。参读文集卷四 与周孟贻书昌言科举八股之害。参读文集卷二科场议三篇明训诂之功。见读书记卷十一分别内传、外传之不同。见读书记卷六指汉易之病,拈 出费氏家法。见读书记卷四标出礼意之说。见读书记卷八标出诗谱大指。见读书记卷六辨周礼之谆。见读书记卷七。按:谆字似误发明礼记之 体裁。见读书记卷九标举孝经为总会根源。见读书记卷一标出中庸博学五事为中庸之妥此字似误要。辨格物。见读书记卷九辨明德。同上引申 格物补传。同上。卷十五感时事。辨别先师名臣之不同。拈出陆清献书自书,我自我之语。考周末儒者。见读书记卷十二说自己着书之意。明 郑学维持魏晋南北朝世道。见读书记卷十三引申阮文达春秋学术之说。见读书记卷十辨戴东原孟子字义疏证。见读书记卷二论语言理欲一条明 辑古书之功与其误处。明读书提要钩玄之法。/以上三、四十条乃其荦荦大者。 上之所列,其十之八、九胥见于读书记,其为学之精神细广大,博通而无偏碍,盖诚深有得于郑君、朱子之风者。东塾尝自言: 四十岁以前,不知读书;十年来稍知之,而精力已衰……此时只开得基址颇大而不能起屋,垦得田地颇宽而不能种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